#我与007的日常计划购车前:工作几年后,和父母商议后决定买车,这样就能时不时地自己开车回家了。从年初开始看车,4月初看到了007增强版的推出,当时自己也是刚了解了一点信息。于是决定先从极氪007开始看起! 挑车过程:销售打我电话说可以上门试驾,当时我从没开过几次车,慌得不行,不敢试驾。不过那位销售小姐姐极力要求上门试驾并说会指导我,我也就同意了,第一次试驾在工业区里体验感很不错。当然我当时很久没开过车,没法区分跟别的车的好坏。紧接我就开始厚着脸皮约别的电车上门试驾,试了5辆别的车,不过当时还是对007情有独钟。劳动节期间跟家里人商量了下,最后决定还是买007! 提车价格:20.99W(丐版)+8K(灯幕)+7300(官方保险)=22.52W 杭州萧山极氪交付中心 购买配置:后驱增强,75度电池,蓝白内饰,星空之门 我身高174,座椅坐着比较舒适,座椅调节功能比较全面,就是感觉是不是需要自己配个脖枕,因为脖子那边空空得,开久了不太舒服。 后排空间充足,载了几个好兄弟,都说后排空间没问题。后排不系安全带就提醒的这个模式虽然感觉有点烦躁,但是从我这个新手司机角度出发,我觉得还是让后排的人乖乖系上安全带稳妥点,不然我压力大。 高架使用体验:提车之后就是开了一段路直接上高架,说实话第一次上我很慌,不过007在高架上表现确实很优秀(也没别的体验过哈),HUD太关键,我新人没HUD根本开不了车,怎么说呢,有些情况下我不论是看左右后视镜还是中控屏,都还没法做到扫一眼就能读取我需要的信息,然后我个人偏向于开在车道的正中间,当我没有注视前方的时候我容易把车开偏,杭州高架本来车就多,开偏之后我就会很慌。HUD真的救了我这个大龄菜鸟司机啊!高架变道时候很流畅,不过我新手变道比较急。 工业区路况使用体验:工业区的道路比较差,长年未修,路中间各种下沉井盖,每次开过去就是咣当咣当两声,能感受到悬挂的摆动但是没那么明显,能够接受,不过后排的乘客说开过去的时候有点晃。 刹车制动:开车第一晚过于兴奋,开到半夜两点疲劳驾驶,在路口等红灯时候本想踩刹车结果踩了油门,一动起来之后赶紧踩了刹车,马上刹住了,双跳自动打开,新车差点变事故车。 平时高架开,大概14-16度/百公里。由于还是本月提的车,还没有月统计数据。后续再分享用电分布情况。 关于辅助驾驶方面 NZP目前还没有尝试过,因为想着新手先自己多开开练手,后续再尝试,自动泊车用得比较多,自动泊车很奇怪,有时候能自己检查到停车位,又是检查不到,指尖泊车只能说是停得差不多就行了,你要是没强迫症,自动泊车效果还是可以的,我强迫症就会自动泊车之后再自己修一下。不过小区里有些地方指间泊车还是把我给救了的,车多,乱停的时候,然后有人催我的情况下,我自己确实还没有泊车路线。 车内智能系统体验:基本功能都有,导航是准确的,语音指令都能接受到。就是有时候我和朋友交流的时候这系统还接收语音信息然后来句:“很抱歉,暂时无法理解” 真的给它闹麻了!然后我在手机上刷视频,居然还把手机的外放人声也在那识别,哇,好无语。 提车时已经是6.1版本,具体提升差异就不得而知了。后续新版本更新再发帖说体验。 接下来写点我觉得比较好的功能点 1、抬头显:是我这种大龄新手司机的福音!车速限速,车道信息,跟车距离预警,实况导航路线。没这玩意我上不了高架。 2、向日葵屏,朝向驾驶座,理由同上,不需要扭头,眼珠右偏即可。 3.导航语音驾驶座后座位独立音箱:听得更清楚,能更加引起人的注意,是个不错的设计。 待优化改进点: 1、智能语音啥都听进去,明明不是我的人声也要识别。 2.导航有时候红绿灯信息会延迟或者提前几秒。 本帖我是从我自己这个大龄新手司机,上路充满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写出的驾驶体验。总得来说 007的各项功能 360度相机,左侧开门来车预警,压线预警,自动泊车等功能很好得避免了我出现各类低级错误;而刹车油门和转向都很适合我的体感;外形的设计和灯幕效果,我朋友们见过的都说很帅(我的朋友们情绪价值给满了 哈哈)就是智能化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至于高速,本周决定去尝试下!希望高速我也能稳稳得拿捏住!🤏🏻 麻烦圈主推荐一下,万分感激!
#宝马i3 提车作业宝马I3 35提车及改音响 青岛车展,价格合适,叠加崂山区的优惠券,考虑价格比较合适,就提了I3 35L。 我对电车的需求很简单,不要求的智驾,续航大于300公里(每天上下班60公里),电池大牌子,好开,如果音响好一些,那就更好了。 基于此,比较了多品牌的国产新势力,宝马I3、奔驰EQE等,都去试驾了一下,给我留下深刻驾驶感受的就是13和EQE。去4S店问了一下,EQE5月的配额销售已经完成了,优惠16个,较任务时的20个,差距蛮大的。最后的选择只有I3,对比了我对电车的要求,其实I3 35L,对我来说才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剩下的那就简单了,逛遍了青岛8家宝马4S店,最终选择了崂山万宝行,在其他综合差不多的情况下,有崂山区政府的7000元优惠券,虽然得6.18号上传资料才能领,但好歹有个念想。 验车提车就比较简单了,贴膜,送的脚垫,后备箱垫,拉杆箱等,聊胜于无。 提车到手,申请电表(380V的还不错),安电桩,暂且不表,说说我对这车的音响改造方案吧,我想很多35L的车友对这个肯定感兴趣。 之前我也做了一些了解,35L这车原车6个喇叭,前2个车门各有一个中音,一个高音,小计4个喇叭,2个后门各1个中音喇叭,共计6个,没有高音喇叭。但这车系统最牛逼的是带三分频的,对我们的改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首先要补齐高音,A柱2个高音,中置1高1中,这就4个喇叭,原车的中音全换掉,这是4个喇叭,低音本来也想换的,但是I3这车不同于3系的地方是,低音喇叭在前门而不是在座椅下,导致空间受限,不能装标准的6.5寸喇叭,原车的是4*6的椭圆形喇叭,很难受,要改的话要么需要破损安装6.5寸喇叭,要么更换4*5寸的喇叭,别问为什么不换4*6的,因为大部分品牌喇叭没有这个尺寸的,而4*5寸的低音喇叭,要么巨贵,要么巨便宜,这种情况怎么选? 低音喇叭那就不换了。破损安装我不同意,毕竟是新车,4*5的低音喇叭,后面有预算了可以换好的,不换肯定比换了4*5差的强。 说说这套方案的优点,补齐了三分频的高音,提升了全车中音的素质,适合听人声和乐器,如果想听动次打次,需要改低音喇叭。 最后说一下,换什么品牌的喇叭。原厂+8000换哈曼17喇叭,这是最优的方案,但是需要等2个月提车,这个我接受不了。至于电商卖的什么哈曼,宝华等,看似便宜,95%以上的是国产小厂贴牌,而且旗舰店真的不便宜,就我刚才说的那套方案,少于1W2,那都不要考虑。其余品牌的喇叭,丹拿的话你要加功放+DSP,因为喇叭阻抗大,原车机推不动。所以最优方案是选择,阻抗小,好推好听的喇叭。品牌我不推荐,自己去选,我选的牌子见照片,性价比很高。在不加功放和DSP的情况下,车机直推,带的动,音色好。 搞完之后,把车停车位上,放倒座椅,静静的听那缓缓的人声,如小河流淌,抚平内心的浮躁。。。。。。。
#提车日记1选车心路历程:逛车展的时候看到的,大概是巧合,一辆零跑T03进入了我的视线,随后对比了小蚂蚁、熊猫骑士,哪吒、纳米01这几个车型,觉得综合能力还是零跑占优!尤其是续航、科技感、综合性价比,关键是家里大人孩子都喜欢这外形 一个字,买! 2:提车体验,销售很耐心讲解,保险和上牌都是全程服务,该送的东西都送给我了,还精心布置了交车仪式,有心了! 3用车体验:开了快半个月的零跑T03对我来说最大的用车感受相对于家里的油车来说它的年开销真的太省钱了。开电车出门的我现在完全不用考虑什么电耗,我所在的地区家用峰谷电是0.4多一度,包括堵车或者一直开空调,都是差不多价格,非常便宜。每天通勤简直可以忽略那么点路费,现在的我去哪里只考虑那个地方有没有停车位,开上零跑T03以后的每个平日周末我都是想去哪里都是说走就走,我妹妹家买了零跑C11增程车,这款车最大的亮点就是百公里的能耗10度电以内,T03虽然只有四个座位,当我们需要短途旅行的时候,依然是可以保证我们正常开车出门的。虽然后排的空间,有一些狭窄,但是一小段距离的出行,还是可以的。当然,零跑T03的座椅也是比较舒适的座椅,有前后,高低,靠背等多种调节功能,从而满足不同身材和坐姿需求。这也是让我们自己开车的时候,可以更好更舒适。 4亲友体验:家里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很满意,萌萌的外观,精致的内饰,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也非常高,开到单位去每个同事都会在我车转两圈,看几分钟,我一说价位,大家都觉得竟然这么便宜,哈哈
#辣评新车一整体感受 从l9到l6,都是中大型SUV,从外观很难分辨出具体是哪个车型,类似于大众的套娃设计,优点是家族化设计,一看就知道这是理想的车,缺点是看久了会腻,毕竟每款基本都长的一样。前脸是半封闭的设计,只有非常小的面积是格栅且防护措施非常好,之间的间隙很小,从图片上看是看不到水箱的。这一点是非常良心的,毕竟很多车前脸的格栅间隙做的非常大,如果前方落下石子的话是很容易崩到水箱的。我觉得半封闭式前脸更适合低趴一些的车型,这么大的suv如果配上大格栅还是很霸气的,就像最初的理想one。 侧面门把手采用隐藏式的门把手,从图上看门把手有些娇小,配着这么大车身不太协调。车尾顶部有尾翼,使得车尾看上去不会特别呆板。尾灯采用贯穿式尾灯,和车头相呼应。整体看上去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设计。但个人觉得说不上耐看,这么大的车我觉得还是大格栅更搭。 在主驾有一块4.82英寸小屏幕可以显示档位等信息,对于司机很方便,瞟一眼就可以看到。同时配有13.35英寸的HUD,hud很方便,不用来回在仪表屏和前方视野切换,但这个尺寸就中规中矩了。在中控屏和副驾驶都配有15.7英寸的屏幕。我个人是觉得副驾驶屏幕很鸡肋,一个人开车看电视会晕车,再者给了孩子更多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了交流的机会。档把采用怀挡设计,跟传统相比更方便,而且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手机无线充电位置和杯架位置,下方也有更多的储物空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怀挡的。 二配置分析 目前有两个配置,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在智 能驾驶上,至于驱动形式和电池容量都是 一样的。两个版本都标配L2级别的辅助驾 驶,日常使用是完全够用的。全系标配全 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热泵管理系统(在冬天开空调会很方便)、24+128G的车机内存(24G非常大,后台可以运行很多程序,但是会不会引起屏幕过热还有待体验)、8295P芯片(高通最顶级的芯片)、19扬声器最大功率为1920w(数据很震撼,不知道听觉体验怎么样)、 bud 抬头显示,纯电续航里程在 wltc 工况下为182km,对于一款大五座 suv 这些配置都是非常顶的。 1 Pro 版本,指导价格为24.98w。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芯片配备地平线征程 5,所具备算力为128TOPS,因为没有激 光雷达,算力也一般。按照常理来说, 在变道,主动刹车上也不如具备激光雷 达版本预判的更早。车外摄像头配置为 5*200w+1*800w+4*300w,如果觉得智能驾 驶主要的应用场景是高速上,这个 Pro 版 本就够了。 2 MAX 版本,指导价格为27.98w。这款智能化的配置会更完善。和上一款相比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记忆泊车、车载冰箱(对于夏天非常友好,不知道能不能放点冰糕,费电吗)、更高级的智能化配置、和音响材质的不同。辅助驾驶的硬件上采用 AD Max 系统,两块英伟达芯片,芯片算力为508TOPS,几乎是上个版本算力的3倍。相比于上个版本是多了1个激光雷达、6*800w+1*200w( Pro 版本是5*200w+1*800w),看得出智能化硬件配置很高,除了应对高速场景外还可以应对一些城区的驾驶场景。可实现的功能有全场景 NOA (高速城市都可用), LCC 比 Pro 版本多:施工绕行、城市避让、相应信号灯通过路口这三个功能。其他的高阶功能想实现在配置表上看需要选装,但是没有标价格,在小程序订购中也没有看到。 音响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材质采用双折铝膜音盆和COSCONE技术弯折音盆,听上去很高级,具体和传统的有什么区别也不太懂,有机会的话会感受一下音响。一般的都是在扬声器数量上区别,我是第一次见到在材质区别的。 三 总结 个人觉得一款有较高的智能化配置且指导价不到25w的长度为4925米的大五座SUV,性价比很高。如果我有25w,我会将这款车纳入考虑范围。要说不足,第一是理想外观套娃,区分不开,我觉得也没有大面积的格栅前脸好看。第二是都增程了还得加95号汽油,后期成本会高一点,但是如果充电方便不出远门的,那就很香了。第三是我觉得大五座四米八就够了,希望后期出小一点的车型,不如比较窄的停车位停车真的很不方便,尤其是后面一堆车等着的时候,心理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