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目前高速油耗最低能跑到4个,正常出行是6-7个油,当然你当跑车大概就是9个左右了,车子比较顺滑没有任何异响,发动机声音也很小,两千转以下听不见发动机的声音,后备箱因为是两厢车可以躺里面,装东西也比三厢车大,缺点是会串味,目前1w公里任何问题,转向给力加油顺滑,是一台传统的燃油好车,算a级车调教标杆了,买了绝对不吃亏。
#人人写点评想增购一台电车昨天就特地去店里体验了极星4,阿维塔12才发布的时候去看过,说下主观感受,都基于顶配和外观套件全加持的版本: 1.车内体验,12之前在互联网上看,颜值功能亮点颇多,静态体验实车以后发现很多地方体现出来难以理解的固执,比如后排乘客区的配置,甚至都不给你选装。觉得设计师和开发团队单纯在为自己的喜好服务。 极星4价格对应的配置很掉队,功能上很寡淡,感觉46万买下来,离国内的新能源大部队差太远,小20万的配置溢价差距是有的,这部分,最后说。但是反过来,实际体验以后,发现应用场景下前排后排所需要的,也都有覆盖,连座椅的感受皮质触感,都让人舒服。 这种感受就很奇特了:一边是姹紫嫣红的花里胡哨,但都不打动人;另外一边是清心寡欲的点到即止,却又都恰到好处。 2.颜值,这个东西太主观,我的意见不具参考性。好在两台车都算独树一帜。 12实车看完以后就跟打完寒颤以后一样,毫无波澜,感觉设计过度,有刻意表达的线条和审美理念,尤其是最近在路上看到跑起来的活的了,在车流里是会很出挑,但不再想去多看第二眼。 极星4的外观也并不完美,尾部切平但是又太厚,还有雕琢空间。阿维塔有一种全身写满“大家看看我!我设计很用力!”的感觉。极星这边走的是一种“你好,是我,你忙你的。”的路线,就是在班里有五官很端正,但是低头搞自己事情的同学,不打闹,不喧哗博关注。 极星4车很宽,且很扁平,正面看过去视觉效果很好,日行灯一点不繁复,干练的设计反而特别有高级感。侧面整车线条用一种完全另类的方案呈现,这还不光是说定位SUV(大于奥迪Q5离地间隙),却和轿车一样的车高;B级车的尺寸,又给你C级车的轴距空间;也还包括三厢车布局,又是两厢车的后悬位置这种说不出来的奇怪,这个奇怪非贬义。总体给人一种清爽高级的印象。 个人觉得,尤其脱俗这块,极星外观方面(包括研究了3、5)的设计段位,要比阿维塔高,而且高不少。 所以这个就分人群了,一个是要外露的漂亮,另外一个是要自我的风格。 3.动态体验,这一点部分车友觉得是玄学,故弄玄虚,所以我们也纯当萝卜白菜的主观表达,但车终究是用来开的。 因为都是电机释放扭矩,电池放底部中央作为定海神针,所以新能源车先天就有很高的动态起点,反而是一面照妖镜,不是达到某种水平,就可以说自己车打造得很优秀,如果连某种水平都达不到,那就更显得丢人。 阿维塔12大车感是很足的,能从各个动态场景里感受到尺寸和重量,俯仰、侧倾,重心转移等都会让驾驶者有明显感受,这个不是沟通感,这些感受过分的传递给驾驶者的同时就意味着需要去顾忌这些动态反馈采取更合适的驾驶行为。高情商是“舒适取向”,我的话就是“不好开、不惬意”,委婉点表达:中规中矩吧。 极星4这边最为褒奖的,也就是动态部分。网上一搜极星4,原来这么多测评,铺天盖地全是表扬驾驶感受,直到我自己去试驾之前,都统一认为是恰饭。在市区街道试驾过程中,我刻意的去体验更多的细节:加速、刹车,蠕行跟车,快、慢速地过深、浅井盖,匝道过程中二次、三次的次变向和修正、出弯大脚电门等等等……粗暴点的结论就是:确实挑不出来任何毛病。都还想去试驾一次,让销售来开,看看作为乘客视角,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来。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夸张,自己也怀疑过试驾不够充分,或者有因为对极星4静态有好感先入为主。试驾完以后,我对前面说的配置方面十六七万的溢价差距就消化得7788了。自己的车,也总会为了达到自己期望的驾驶感受,去做一些改造,费用差不多不说,关键是还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也不用去在意采埃孚这套CDC吉利的采购成本是多少、有没有这个那个。极星原厂就给了你一个这样的品质,我觉得里面拿10来万来买这套驾驶质感,不亏,另外3、5万,就只有当付给这独一份的好感和小众的品牌溢价了。所以这个逻辑下,如果是极星4这台车,买顶配+3万套件才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台车,建议有购买意向的车友们,充分的试驾,自己再做判断。如果是对车本身就没有额外兴趣的那部分用户,这个车价我是极度不推荐的。 论营销,这两家车企确实和那些互联网乐高厂差出了一个银河系。车是大件,阿维塔12产品力比极星4差了些,起码有自己的个性个和固执,也是一股清流。极星4是一款好产品,写这么多完全是因为希望网友们能对这台车有哪怕更多一点了解,再不济增加一些了解的意愿,而不要被埋没在了互联网的营销浪潮里。不然劣币驱逐良币,最后整个车市里只会剩下造型千篇一律、配置千篇一律、连采购供应链都一模一样的造势厉害“造”车靠洗脑的那些歪门邪道。对于喜欢车的车友们来说确实是一种悲哀。 也希望极星品牌易主吉利以后,极星5的进度能加速,同时给那个英国作坊的自主的什么铝粘黏平台更多的技术支持,让极星5成为一款经得起考验的好产品。 PS,最近极星4优惠一下增加了不少,顿时更香了,冲!
#疯狂神改装如果你近距离观察过408X,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款不需要任何改动就已经很跨界的跨界车。要知道跨界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是这个结构、确切说概念是近年来才火起来的。就连自主奇瑞早在10年前就推出过跨界车,而吉利的跨界车更是一个接一个。 所谓跨界车,就是一款不能简单定义为两厢车或者三厢车,不能简单定义为轿车还是SUV的车,这种车型融合了多种车型的优势。如果说通过性,它和旁边的4008不差上下,如果说储物空间,宽带的后背门开口,放一个长一点的物件比两厢车方便多了。如果放高的物品,比三厢车要方便。 宝马X6和本田歌诗图是典型的跨界车,其实神龙早些年的塞纳两厢半也有跨界的影子,只不过早些年人们连经典两厢富康都觉得怪异,更别提四不像的跨界车了。 前不久看到一台改装过的408X,这台车的主要改装点总结起来就是变脸,它的大包围、侧裙、尾翼都进行了大面积的改装。重点是尾翼,408X在顶盖后部,后背门上方本来就一个尾翼,现在车主在后背门玻璃下方又增加了一个硕大的尾翼,结果现在尾翼上落了很多雪。 汽车技术的进步是来自于赛车技术的发展,外观改装也不例外。最初改装的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增加赛车高速行驶的稳宝性。上面图片可以看出,增加的前铲超出车宽不少,所以了落雪了,这种车上赛道可以,在市区或者小巷开车,一定要注意前保险杠两侧会不会扫到障碍物。 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外观改装件却逐渐淡化了这些部件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大了外观改装件的视觉效果。 你觉得这款车改装的怎样?
#汽车安全知识大科普年关将至,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家庭、个人,都需要紧绷安全这根线。近期,四川东风标致5008车友就经历了一次大事故,标致 5008 车上三人都没有受伤。首先这得益于汽车的安全质量,估计的乘客也做到了安全乘车。 每一个合格的司机都知道汽车安全带的重要作用,在开车的时候司机首先要系上安全带,然后提醒副驾驶也要戴上安全带。如果前排的两人不系安全带,汽车会发出烦人的滴滴声。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后排的乘客是否已经戴上了安全带? 如果乘客不多,后排只有左右两侧坐上了人,大家在系安全带的时候可能没有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如果后排需要坐三个人,中间位置乘客可能会发现,标致5008的后排中间安全带有些与众不同,如果他们不会用,势必会求助司机。 这也是一种三点式安全带,从2018年1月1日出厂的新车,所有座椅都必须提供三点式安全带。以前部分乘用车后排中间位置只提供简易的两点式安全带,而标致5008这种安全带也属于三点式安全带。 一般而言,因为两厢车和4008这种SUV缺少像三厢车那样的后窗台板,后排中央位置安全带卷收器一般布置在侧围上或者后座椅靠背上。4008卷收器固定在后座椅靠背上,其安全带另一下固定点一般位于座椅下。 而5008为了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车,需要第二排座椅前后移动,这回影响后排中间乘客的乘坐,5008的安全带卷收器固定在后侧围后部,而安全带上布置两个连接件,分别同座椅上两个带扣相连接,组成三点固定。 那标致5008的司机会使用这跟安全带吗?首先后排中间乘客需要把左手或者右手举过头顶,摸到头顶斜后方的这两个插销。可以观察出这两个插销一个宽度较小(小插销),一个宽度较大(大插销)。而前排左右和后排左右座椅的插销都是宽度大的这种。 后排中间乘客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安全带插孔,要注意的是,只有中间乘客同时需要使用两个插孔(一个黑色,一个红色)。左右乘客的安全带只有大插销,一个插孔(红色)。中间座椅安全带佩戴的时候,在向下拉动插销的时候,织带也会被来出来,织带从肩部绕过胸部,首先将小插销查到乘客坐垫右侧的黑色插孔中,再握着较宽的插销,让织带绕过腹部到达后排中间乘客的左侧,找到这个离自己最近的红色插孔,将大插销超导红色插孔中。 后排中间乘客下车的时候,只需要按一下红色的插孔,就可以弹出大插销。此时乘客可以顺利下车,也不影响下一次乘坐。只是这跟安全带看起来从车顶垂到座椅,看起来不整洁。乘客或者司机可以把小插销从黑插孔中取出,把两个插销回收到车顶上,车顶上有磁铁,可以把不锈钢的插销吸住,这样安全带就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你学会了吗?学会了一定要用,这也是法规的要求,也是家庭幸福和安全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