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懂车智炼场噜噜看车,只看电车,不说废话,只谈干货。 懂车帝针对辅助驾驶做了一次近乎苛刻的测试,很遗憾,除了特斯拉成绩较好外,国产车几乎全军覆灭。 整个测试我觉得主要还是诠释了智驾目前不能代替人驾,给大家安全方面敲警钟。 —————————— 先声明我这篇文章不是来夸特斯拉,也不是来贬低华为ads的,毕竟我本人也是华为ads几万公里的深度使用者。 相反,我认为问界M9这次的表现相当不错。很明显能看出硬件提升的优势。 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这次我看到的两个问题。全文不评价得分高低好坏。 —————————— 第一点:通行or安全?如何抉择? 从测试中不难看出,华为系更加偏向于首先通过避让绕行的方式来处理特殊情况。所以,在夜间卡车测试的时候华为系车会更多的试图通过往锥桶靠近来实现避让货车。这个有问题吗?刹停就是最优解吗?未必吧,高速道路后车追尾的危害不亚于扎入锥桶区,这也是为何我认为这次测试并不能完全作为强弱排序的原因。 大家用ads的都知道,3.3开始华为大幅度增高了通行效率的优先级,这本该是好的进步,但是更高的速度势必也会增大安全隐患。 不谈高速这个极端案例,举个我使用中的例子。我通勤路线有一段会从高架下来,连变5个车道进入左转车道然后掉头,以前下高架60-65速度,足够完成变道。现在下高架会达到75左右,这个速度导致大概率连续变道距离不够而失败。 所以,不止是华为,其他所有车企都一样,在提升通行效率时,其实应该始终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对。 —————————— 第二点:辅助驾驶是工具,人才是最大因素。 很多人在谈到辅助驾驶的时候,习惯于去比较在完全不接管状态下的强弱,这点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在辅助驾驶并不完善的现在,这个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决定要素依然在于人。(同理,aeb也只是加强而不是替代) 我使用华为ads已经有两万多公里,其他辅助驾驶也测试了不少。 最大的体会是:每个辅助驾驶都是需要学习成本的。你只有充分了解你手里的工具,才能发挥他更大的作用。 以新款问界M9为例,我在城区道路使用时候,路上有一辆占了半幅路面的面包车,由于我知道这个情况M9大概率会减速然后缓慢绕过,所以我提前接管直接绕过去再打开ads,这就是我们正常日常会使用的处理方式,前提必须是对ads有一定的了解。 哪些路段我可以比较放松的开?哪些路段我必须时刻盯紧前方?哪些路段辅助驾驶一点儿也不好用?这些问题才是你是否能用好辅助驾驶的根本。 ——————————— 最后用懂车帝这个视频里说的来做结尾,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并没有达到完全的L3级别,甚至短期内也无法做到,所以请大家在使用辅助驾驶的时候,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永远最重要!
#问界M9提车作业#智享车生活,#问界M9五十万级销冠 2025.03.31正式提车到今天,差不多三个月了,略有感触,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与M9的前世今生吧! 一、选车篇 作为拥有15年驾龄的老司机,一路走来也换过很多车了,轿车,SUV,MPV,不过都是燃油车。...查看全文
#问界M9提车作业本文偏长,分为【一、我的上一辆车】、【二、我和M9的前世】、【三、我和M9的今生】、【四、订车】【五、提车】五部分,前面纯属我啰嗦,友友们看后面就好。 一、我的上一辆车 2018年买宝马530Le,也算是第一批吃新能源螃蟹的人了,原因是...查看全文
#圈友鲜试驾问界M9是整个鸿蒙智行车型中销量最好的,我很好奇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毕竟50万级别的车型都可以买宝马X5了,不是更有面子吗? 本次试驾体验的车型为增程Ultra六座版,主要体验城区道路的智驾和驾驶感受。 【动力感受】 这次到店试驾的问界M9竟然油箱是空的,只能体验纯电驾驶感受,比较遗憾!试驾员的解释是纯电驾驶更舒适,这就让我比较好奇了,不是增程车吗,难道问界M9的发动机还能驱动不成?但不管怎么说问界M9的1.5T发动机只是起到一个发电的作用,对动力并没有任何影响。 在驾驶过程中,还是会觉得目前电机的动力有点不够用,感觉起步过于偏温柔,做为四驱车起步动力比燃油车还要弱。只有运动模式才能让我感受到提速的推背感,所谓的标准和舒适模式,反而让我觉得这车有点肉,踩油门需要大力踩。 【驾驶感受】 问界M9驾驶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底盘悬挂软,但是操控表现比较灵活。 比如说我以70时速过桥梁时,几乎没有很明显的上下波动和震动感,底盘悬挂吸能效果比较好,在下坡落地的那一刻能稳稳支撑住车身往下浮动的力,同时给它一个向上托举的力,让整个车身波动小,整体趋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但还是会感觉到有轻微上下多次波动的感觉,好像底盘悬挂不能一次拉回原位。 再比如在弯道路面以70左右速度行驶时,整个车身还是比较平稳的,只是侧倾感比较小。但是在弯道操控我觉得整个指向性还是比较灵敏的,几乎是指哪打哪,操控不会觉得生硬,反而是比较灵活。 整车在驾驶过程中,几乎听不到胎噪和风噪,只是在第三排会觉得有点共振声音和“嗡嗡嗡”的沉闷声,同时在遇到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会觉得整个车身有“哐当”的共振异响声。 【智能辅助驾驶】 华为的智驾我觉得是我目前体验最智能的辅助驾驶,它就好像有颗卫星在盯着你的行车路线一样。比如说在过十字路口比较大的红绿灯路口时,即使道路上没有划线,也能精准识别;再比如在断头路上,它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就跟我们平时用的导航软件显示的一样智能,而且整个驾驶过程中没有犹豫和停顿,很丝滑,就连车速都没有降低过。 再比如超车变道,就跟人在驾驶一样,很果断!比如说,在行车过程中,它能自动识别到前车速度过慢,旁边车道可以跑的更快,它在快靠近前方车辆时就自动且果断的变道了,并不是到跟前跟车一段时间才变道,就好像提早预判到一样。再比如,要变道时,后方有一辆车靠近时,它会首先减速让行,但当后方车辆迟迟不过来时,它又会自动提速然后变道的同时又会自动提速,有个预判来防止后方车辆追尾。 【智能泊车】 “哪里都能停”让我真实体验到了!我体验的是离车泊入,旁边并没有标准划线停车位,它竟然能自己找车位,自己找合适停车的位置,其中让我比较意外的是,试驾员下车后就走了,就剩我一个人在静静的看它表演,这位试驾员对它是有多放心呀!事实证明,它确实靠谱,在调整了几次位置后,选择了侧方位停车,整个泊车过程,我觉得比较果断,速度也比较快,不需要给它指定车位。 【外观感受】 这次的改款,主要是在两侧翼子板处增加了一颗摄像头,同时在车头两侧增加了四颗雷达,而在尾部的高位刹车灯处增加了2颗摄像头,其他没有任何变化,这也是为L3智驾做铺垫。 整个外观我最喜欢的就是它的星空大灯,颜值比较高,还有尾部的星空尾灯,都比较显档次,这也是问界M9的标配。其次就是喜欢它侧面轮毂造型和双拼色的外观,可惜这都是需要额外加钱! 【内饰感受】 内饰我觉得豪华感也就问界M9可以给到,整车的内饰用料几乎看不到硬塑料,全车所见之处都是真皮和软包,车顶和后备箱的用料都是翻毛皮材质,真的是豪!而且它内饰的软包手感摸上去是软软的!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它的中控扶手台下部设计了保险箱,是有密码的保险箱!我唯一想吐槽的就是它没有标配后排吸顶屏,而是只有选装才有的幕布投影,我觉得不够有诚意,做为家庭用车选装投影幕布价格太高,利用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幕布偏大,对于二排乘坐观看很不友好,视野很差。 【乘坐空间/感受】 首先第一次坐在座椅上,最大的感受就是柔软,也比较厚实,坐在上面支撑性不错,同时觉得座椅比较大。 我觉得它的第三排空间很大,坐在第三排也可以自由活动,腿部并没有约束,但是回头看后备箱空间几乎没有了。 在驾驶过程中,我还是会感觉有点晕车,主要还是底盘悬挂比较软的原因,再搭配纯电的动力惯性大,坐在车里看手机还是有点头晕。 《总结》 我觉得买问界M9的原因就或许就是智能化、舒适性和性价比,毕竟50万合资车买不来! 问界M9让我最意外的还是它的智驾,几乎可以做到跟自己驾驶一样,很智能!
#辣评新车买油车担心最多的就是今年买了,明年降价,但是一般都会适当减配处理,很多都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新能源不是你今年买了明年就降价,而是你明明知道它加配了,提升改进了很多,但是厂家告诉你,我的新款是涨价了的,不要难受,不要觉得背刺,听话咋不闹,后面给钱让你们升级。 🙈🙈🙈 问界M9卖得最好的就是6座版,平时大四座,人多变6座,尤其是增程版还没续航焦虑。 👍👍 24款的问界M9增程6座版售价范围是46.98万到56.98万,25款增程6座版售价范围是47.98万到56.98万。看着似乎这也就是6座增程版涨了一万,但是其实增加的东西远远不止一万,即便其他配置价格没变但是配置也都是增加了不少的。 ✅✅ 首先增程6座版本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把电池容提升了10度,以前42度6座增程版没了,起步就是52度的。要知道往常24款,同为6座增程,其他配置一样,42度和52度电池相差相差2万。这25宽更新用52度电池也就涨价一万,这不就是明升暗降? ✅✅ 而且不仅仅是电池容量增加了,以前的1个激光雷达,直接变成4个激光雷达,智驾能力,以及后续的软件更新基本硬件要求提升了,这放在以前或者其他车型,激光雷达提升不得加2万?更何况还有毫米波雷达也增加了。而且这些不仅仅是只说这个6座增程版,其他价格没变的也是增配了的。 ✅✅ 还有老车主吐槽最多的主驾坐垫短,支撑空荡荡,25款直接把腿托调节安排上。而且五座的准零重力座椅也得到升级,这些都是属于提升改进,但是老车主没有。这些放以前加配不得过万? ✅✅ 以前二排控制器遥控板直接变成一个类似手机一样的控制器,这不显得高级?五六十万买车的老板们不就追求的高级么?更何况还有个装13神器,后排隐私玻璃可选,虽然要加两万,但是买的起这车的人,两万来说是小问题,这种电控调节玻璃透明度的高级感,是24款车主选配都加不上的。 当然加配的东西也不止这些,随便一比较都是好几万的加配,但是问界M9只是在6座增程版中象征性加1万,其他版本装都不想装了,我就是加配了,还不敢涨价,毕竟后面跟着腾势N9,领克900这些车型,都是奔着问界M9这个段位来的,而且价格一个比一个低,M9能怎么办?不降和几万都是顾虑到太多老车主了
#辣评新车 大家好!最开始知道M9的时候是去年我们朋友买了一辆M9,说是60多W;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花60+买一辆不知名的国产车?昨天M9的新款上市价格区间46.98~56.98,2小时大定破1W,它到底赢在哪里? - 1、这些点真的值得被夸赞吗? ①、十屏满载,现在很多双联屏车主都觉得副驾驶的屏幕多余,这个十屏满载,其中5个是副驾屏幕和4个座椅上的平板,这个的使用率有多高呢?有没有必要为看起来高级,但是使用率极低的功能买单? ②、户外投影,这功能看起来很高级,听起来也很惬意;但是使用概率又有多少呢? ③、自动泊车,之前我朋友的M9大家都说自动泊车功能非常优秀,但是作为一个落地价60W的车,自动泊车优秀是它必须且应该的;它比10W的车自动泊车优秀不是它值得夸耀的地方; ④、高阶智驾,我们一直被华为的“遥遥领先”洗脑;作为一款50~60W区间的车,其他同级别的车在智驾方面并没有比它差多少,而标榜的192线激光雷达也不是免费送的,是需要车主真金白银买的,这个没有必要一直夸它有多牛,只是给了用户更好的选择,最终都是用户买单; ⑤、车载冰箱,15w的领克z20都有车载冰箱了,作为50+的M9,有冰箱是它的分内之事! 问界M9的值得被夸赞的不是某个功能多优秀,多高级,或者有多少功能,车辆有多安全,因为这些都是用户花钱买的,功能好用/车辆安全是它的本分! - 2、M9真的值得被夸赞的是什么? 不是它的功能有多先进,也不是它的配置有多高,因为这些都是用户买单的;它值得被夸赞的是满足了用户需求,用户需要什么,就配备什么; ①、良好的用车体验:首先用户花钱需要良好的体验感,自动泊车/高阶智驾/车内按摩座椅/平板电脑/冰箱等等所有能提高用户乘坐体验的配置直接拉满; ②、满满的情绪价值:用户需要豪华的配置,哪怕是不实用的,但是有就让用户觉得自己的车子很牛,户外投影/十屏满载/手势开门都是满满的情绪价值!谁管他是否实用?用户需要安全就配9个安全气囊,车身上核潜艇级热成型钢,电池五层安全包裹11个防护腔体为整车的安全护航; - 【总结】M9的定位应该是有钱人的大玩具,中产阶级的舒适空间,豪华的高阶智驾和车内配置是吸引用户购买的主要原因;但M9的车主不止买得起M9,他们应该是还有更高价格的车,买M9想要的就是一个情绪价值!对于想用全部存款亦或是贷款去购买M9的有用户应该三思而行,因为车子对于普通家庭最大的功能还是代步,这个需要高价购买的“情绪价值”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荷包而定!
#辣评新车目前新M9和M8都要上市了,但是我看到的情况却是:M9的销量不容乐观,下面听听我的见解。 1,M8和M9的差异值不值这11万块钱? 底盘差异:M9采用全铝底盘,而M8为铝钢混用,但是实际体验可能差异并不大。 智驾配置:M9标配四激光雷达(含侧向固态雷达),支持L3级自动驾驶;M8仅双激光雷达,主打“够用级智驾”,其实真的已经够用了,市区智驾都能用了。 细节配置:M9独享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双色车身、实木内饰;M8则精简为单色车身+真皮座椅,但支持选装大灯和电动侧滑门,其实M8的档次已经足够高了,实在不行后期自己改装。 但是上面的这些配置在更多人眼里还是不值这11万块钱的,所以厂家才会给M8和M9一个定位,M9就是宜商宜家,但是M8就是定位家庭用户,但是这个定位不是厂家给的,而是后面的用户给的,用户选择这辆车的使用场景才是给这辆车的真实定位,所以我认为后期M8的定位也还是会变成商用和家用各一半的定位,毕竟两者的尺寸级别是差不多的,就像宝马5系和7系一样。 从预售目前的订单上来看,用户已经用脚投票了,M8一周小定是5.8万台,而M9则为3万台,M8的大定量几乎是M9的一倍,后期的M8的销量大概率就是会超过M9的,到时候M9的不管是销量还是价格一定程度上都是会下降的,这个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更何况下半年的车市还有领克900,S09等车型出来冲击M9的销量,M9只会越来越难。 2,M9的老车主会不会选择更新换代?当然不会啦! 老款也能升级激光雷达:新款M9新增3颗激光雷达,但老款车主可通过付费升级硬件同步智驾能力,避免“买旧即落伍”的尴尬,这样一来新老款车主的差异其实就不大了,老车主就没有更新换代的需求了;其他的差异也有,但是都不如智驾这一块来得差异那么大,最大的差异都解决了,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3,信任度问题 M9的更大问题在于传统的用户还对这个品牌的不信任,尤其是老的传统的BBA用户,很多用户宁可去买一个老一点的A6也不愿意相信一个华为技术+华为营销+塞力斯代工的高达50万元的M9,如果解决了这部分用户的想法,这个车的销量才是不用担心的。 总结:M9现在这个时间点不管买什么版本都是不理智的,最好等M8发布两个月后再看,不过到时候如果M8销量爆了的话,大概率等车时间又要一两个月,到时候M9的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有现车了;如果这个时间点非要买的话,建议还是直接选择老款的有大优惠的M9,这样不会亏那么多。
#辣评新车今天问界在同一天里开放了问界M8和新款M9的小定,总体看,价格低10万的M8小定数据更好。 而我由于也小定M8了,所以有幸在今天看到了M8实车,由于一些保密方面的原因,不能拍照,所以大致说下我对比两款车的情况,以及我认为的如何选择。 ————————————————————— 新款M9升级了什么? 和销售大概聊了一下,除去好看的新配色金瑞红还有可选拖车勾等,其实最大的更改主要就两点: 1.新增了金瑞红配色,这款颜色比原来的橙色要更好看,显得更加的大气。 2.可选装拖车钩。 1.激光雷达升级到了4颗,新增了侧向传感器,智驾能力进一步加强。 2.升级了新的1.5T增程器,进一步增强了能量转换率。 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智驾L3普及,我觉得任何的智驾方面的硬件升级都是必要的。从市场上诸如阿维塔的三激光雷达方案来看,在应对类似鬼探头之类场景时候,多激光雷达确实要更强。 而增程器的升级意味着更大的输出功率,还有更加的省油。 由于这两个功能确实都是非常有用的,所以相比老款,我无理由推荐购买新的25款M9. ——————————————————————— 鉴于问界M9在同级别同类型的压倒性领先,我把自家小弟M8拿来做比较,毕竟这次M8来势汹汹,各方面都能对标M9了。 M8这次尺寸上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空间我试了下,也是和M9旗鼓相当。包括可选配置,零重力,投影,电动门,踏板,一应俱全。 而这次M8也将采用新款M9同款增程器。电池也一样。看配置表,就算底盘也是一样的。 那么M8便宜的10万究竟在哪里呢? 1.问界M8少了两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当然了,智驾方面虽然会稍弱,可是依然是名列前茅的,绝对够用。 2.前大灯,M8对比M9是有腌割的,不如M9霸气,失去了辨识度。 3.内饰。在实际车内体验的时候,这个差别还是挺大的,M9的内饰更加的大气豪华,而M9的会感觉单薄一些,尤其是中排座椅,M9的包裹性更加优秀。 4.音响。不过说实话我没听出来,个人觉得M8音响也不错。 另外还有一些你通过参数看不到的东西,比如M9是全铝,而M8是铝钢混合,感兴趣的自己去查一下两个车的重量对比。 但是吧,这点东西我觉得到不了10万的差价目前看M8还是性价比更高的那个。 ——————————————————————— 选买推荐: 从外形内饰看,其实M8更加偏家用,会有一些运动感,尤其这个星云红内饰,实车是那种暗红色的感觉,又个性又高级,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 考虑性价比那肯定选M8了,毕竟40万左右你就可以享受到一台几乎可以完全媲美老款M9的新车了。 不过如果你预算充裕,那么直接冲25款M9就是了,在50万价位,本就是水桶车的王者M9,这次再次加强,真的就是降维打击了。
4.11
“优秀”
共152人评价
35万以上新能源总榜
NO.21
超过65%的同价位车系
4.11
综合
4.11
内饰
4.26
配置
4.15
空间
4.04
外观
4.20
舒适性
4.02
操控
3.98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