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5款秦L EV 545KM 卓越型

这车我是23号发布会完了就直接下定金又正好有现车,直接提走。 作为需要带娃的家用车,一句话总结性价比下的妥协。 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入门级纯电轿车在实际使用800公里后我感觉车机系统的表现堪称最大痛点。 预装的百度地图车机版频繁小地图显示不全、路线指引抽象等问题,复杂路况下很容易走错。 尝试切换高德地图或腾讯地图时,车载HUD便无法同步显示导航信息。买高配真蛋疼点。。。 这种生态封闭性导致驾驶者不得不在实用性和科技感之间二选一,实际体验甚至不如手机支架+移动端导航的组合。 不知道后续是不是可以开放HUD的第三方适配,或至少提供主流导航软件的预装选项。 储物空间的设计同样存在改进空间。前备箱的开启需要同时按压车标和扳动机械开关,整个过程需要双手操作且力度难以掌握,对于女性不友好。 关闭时更需要用力下压才能确保完全闭合,这种纯机械结构在2023年的电动车上显得过于原始。 对比其他电动前备箱,秦LEV在这方面确实无语。 智能驾驶系统仅能达到L2级辅助水平,实测中车道居中保持功能在曲率稍大的弯道就会频繁退出,自适应巡航面对加塞车辆的反应也略显迟钝。这套系统真正可依赖的场景仅限于车流量小、标线清晰的高速路段,与宣传中的尚有差距。 不过考虑到价位因素,也可能武汉全员鄂人的情况,这样的表现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NVH控制方面,当车速超过80km/h后,A柱位置的风噪和底盘传来的路噪明显增强,急加速传入座舱的声音还是比较嗯。。。大。 虽然不至于影响正常交谈,但相比同价位部分采用双层隔音玻璃的竞品,秦LEV在静谧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购车环节的体验上一上来就给我置换补贴背刺,我真的无语。 本来工资就那个水平好吧,第一批车主真的大冤种。 不过回归产品本质,秦LEV在核心素质上仍具竞争力。 e平台3.0技术带来的续航以及后多连杆悬架带来的越级驾控体验,都让它在同价位市场保持竞争力。 老百姓买车就是图的省心可靠。
黄鹤o:中配,123300落地,减去2万报废补贴,厂补4千,残值1千。(98300包含上牌,保险费了)发票价112456,7月5号订的车。有没有买贵了?
用户14039042:他不可能给你给到如之何,因为这个价位的车他只能让你开得走,这个价格对车企来说你还没资格享受驾驶体验! 不是成本问题,成本问题是小事!
呵呵:这价位你还要双层玻璃?你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