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经历】
首先这台车确实不是首选,21年七月份的时候一腔热血订了台ct5的顶配,然后苦等半年都没有车,好在这半年里我自己有车开。最终在12月末,履行了自己跨年就退车的承诺,一边走退款流程,一边寻找新的座驾。这个价位无非就是bba和两三个二线豪华。c级开过朋友的,对于我这种开了七年手动挡的司机来说,驾驶感实在是不好。A4内饰实在无法接受,我连ct5都能容忍,但是这个确实欣赏不来。沃尔沃也看了,但是相中了v90cc,钱不够。于是直接订了一次都没看过的3系,并且订车目标很纯粹,就是要标轴,就是要高功率,也就是直奔330i,其他车型压根没考虑过。
【提车价格】
提车的话由于长春本地没有车,于是在一周之内,我开始了对哈尔滨,沈阳,最远到了北京的询价。北京经销商太多了呀,直到我提车的时候也是最便宜的地区,只不过是提车的差旅费和运输费我算进去之后,觉得便宜那点钱还不如耽误的时间,于是回头在价格比较合理的沈阳一家店提了现车。
【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的话,跟论坛里大部分车友反馈的问题是一样的,20-35这个低速区间的拖拽感严重,肉眼观察到这个速度区间内刹车补油,发动机的转速会不停的往上跳,每跳一次都会带来类似电车动能回收一样的拖拽感。除非是一脚刹到底,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拖拽,但同时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刹车前半段比较软,后半段比较硬,脚感不是很线性,可能是运动调教?我也头一回开宝马,刹车这块感受比较主观,接受反驳。
【操控】
操控风格个人比较喜欢的,方向盘手感很好,指向性很好,打圈的阻尼感也很好。论坛里反馈的侧倾个人不太反感,之前开了七八年的手动挡,驾驶风格比较激进,那个车的侧倾比这个大多了我还挺习惯的。
【动力表现】
动力表现非常不错,新车目前开了一个月,共计一千三百多公里,属于开的比较勤的那种,路上大部分场景都是随意超车吧,动力给到的信心很不错。另外油门反应速度这块,经济模式我还一次都没用过,基本都是舒适和运动之间切换,很明显的感觉到运动模式油门反馈更快,碰一下就有动力,刹车也会反应更快一些,与此同时来的还有拖拽感更严重一些哈哈。不过红色仪表盘确实很激情。
【油耗】
手动挡老司机开高功率宝马,想想都知道那是恨不得把脚塞进油箱里的,目前油耗9.3,甚是欣慰。
【最不满意】
来了来了,这车最不满意有以下几点
1.拖拽感,如上文所说,20-35低速区间刹车补油,拖拽感明显,据称首保后会有明显改善,不清楚真实性,首保后会再分享。
2.右后视镜下翻角度过大,地面和马路牙子我倒是看清了,但是侧后方的人和车就完全变成我的盲区了,我倒车基本完全靠左右后视镜判断,倒车影像和360有也不怎么用,现在这个后视镜角度真的逼我体验倒车影像这种科技配置,愁死我了。
3.玻璃水,老夫买了壳牌的玻璃水,理论上是中高端产品了,仍然显示玻璃清洗液液位低,问了一下朋友应该是不识别导致的报故障。很纳闷为啥玻璃水还必须加原厂的...网传加点食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我还没有试过。
4.关于新车的异响目前发现了两处,一个是极其偶然的发现中控台上的音响在时速75㎞以上时,会随着速度的提升出现电流声,这个问题被我几拳解决了,目前没有再次出现。第二个异响困扰我比较多一些,就是冷车刚开的时候,轻点刹车会有比较尖锐的滋滋响声,个人判断这个问题不好判断,准备再跑几百公里看看,还有的话就去店里查一下。
5.车里的carlife不能用不能用不能用!我都听话换了好几根线了,仍然显示不支持该usb设备,并且中控台这个插口呀,真的松松垮垮,牙签豁楞水缸。我现在都觉得u,sb这三个字是在骂我。
6.胎噪大,这个事本来没发现因为我开车的音乐声很大,直到有一天带家里老人出去,没有放音乐,嚯,这声音,也许这就是255胎的烦恼吧,不知道更有钱的大佬那些更宽的后轮会不会也这样。不过最起码抽奖抽到了固特异,不是那个备受折磨的韩泰批次,谢天谢地。
7.减配到令人发指,车厢内无法打开后备箱,带两个小姐姐去滑雪,她俩在后面放装备,我在车里手忙脚乱,最终还要下车去后面帮开备箱,心塞。
8.在app上买了远程温控,用了半个月,每天都在用,目前出现过3-4次无法发送到车辆的情况,车每天都是同一个位置,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失灵,按照概率算有10%概率失灵,已经不是小问题了。另外成功的话也需要点两次,第一次起动发动机,第二次才会启动空调,个人感觉有点麻烦,不过不影响大局,第一次能发送成功,第二次也不会失败,不过是多浪费几秒。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不满意,我对整车还是非常满意的,每天十分期待下班坐进车里听着歌一路顺风回家。希望大家都能靠自己的努力买到喜欢的车,我全款提了这台车,靠的也是自己的积攒,没动家里一分钱,间接导致了现在加油很肝疼哈哈哈太贵了。另外我把购车的各项价格都贴在图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字数上限了,拜拜咯各位!
可爱的小草54652571:后驱下雨天打滑吗
777:一个月开一万3千公里?一天400多公里?
蜜斯特鱼836:这价格香啊。
点评车型:
2022款宝马3系 330i M运动曜夜套装

4分“优秀”第一辆车ct5,出车祸了哈哈哈。本来车展定的老c260l,结果兜兜转转换成了330,开了小五百公里了
具体说下驾驶感受吧,因为前面一个车是顶配ct5,所以就ct5对比标轴330,哈哈哈哈感觉要引战了。
先申明330只开了不到500公里,就说第一感觉
外观部分:见仁见智吧,ct5我觉得帅就完事儿了,330也好看,但稍稍有些烂大街咯,这项打平。
再说内饰:这个ct5是确实是弟弟,330整体氛围我觉得还是要好一些的,但是呢用料这块懂得都懂,这项330还是牛逼一些
最后操控:这个相比各位最关心,毕竟两个车都是所谓的运动标杆(价格差了一辆影豹,但我不管都是标杆),两个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330动力猛是真猛,因为没有过2000公里我还是没有地板油,但运动模式随便一脚,动力真的瞬间给到,一下就可以蹿出去,但收油拖拽的感觉也是瞬间反馈,感觉跟电车的动能回收差不多,一个人开车还ok,对乘客感觉不是很友好。
再说刹车,因为我买的时候没有试驾(都退奔驰c了还要试驾毛,总不可能比c还拉垮吧哈哈哈),只听过3系刹车点头,拿到车以后发现确实很严重,可能以后慢慢适应了,修炼下脚法应该可以缓解。最后就是刹车异响,低速刹车就是噩梦!巨响巨难听。另外过弯支撑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试,出过车祸之后还是要慢一些。
继续ct5,20款改款ct5铂金,先说mrc,真的该硬硬,该韧韧,软倒不是很软。刹车也很舒服?。但是呢,油门迟滞这个问题啊,真的很严重,普通模式反应一秒钟,运动模式半秒钟,然后才有被人踢一脚的感觉,其他我觉得都不错。
当然细节上面,主要说说ct5,我就只遇到过天窗异响,4s店垫个泡沫就解决,另外就是19寸的胎不好,一年报废3条。另外声浪补偿辣鸡设定!
以上差不多了
要是让我推荐,各位鬼火少年预算30出头的话,妥妥ct5顶配(好像最近价格涨了,我去年落地31.8,今年去问尼玛34咯,不然可能要重新买一个),预算够的话330也不是不行。
哈哈哈哈哈从我言辞里面已经看出我是永远的洗浴人了吧
啊大丶Ins:兄弟 你落地好多?同成都
用户7121874722397:奔驰cla260和宝马325lim运动曜夜哪款值得入手
酒红w:330车友群来不来
【操控】
转向精准,手感在舒适挡轻盈,在运动挡紧绷,但过弯侧倾稍大。
【舒适性】
滤震效果好,底盘软硬适中但刹车点头。座椅舒适且坐姿可以调节的比较低。由于配备防爆胎胎噪较大。哈曼卡顿的音响音质不算太好,比较沉闷。
后排空间仅为够用,地台高不适合坐三个人。
【动力表现】
258匹/400牛米,日常上下班超车轻松,推背感强烈。
【最不满意】
副驾驶安全带自动收回总容易被座椅卡住,无法回归到位,撞来撞去异响很大。提车4个月左侧车门也开始异响,再不播放音乐时尤为明显。
【最满意】
最满意的就是外形了,标轴的车身比例显得车头更长,很协调。碳黑在阳光下泛出的蓝色也很漂亮。中控保留了很多物理按键,操作很方便。Type C的充电口也很多。
【油耗】
买来之后还没上过高速,市区油耗11个左右。
【提车价格】
裸车33落地40
【购车经历】
家里的A3开了6年,什么大毛病也没有,但是150匹加前驱多少缺了些驾驶乐趣。27岁的年纪准备换一辆预算40w左右的中型车。C级全系1.5T动力对比A3提升不大。A4 旅行版只有前驱中功率,动力提升也不大,A4 45运动性好价格也便宜,但是内饰老,后排靠背不舒服,家里人也都不喜欢奥迪车的味道,A3开了6年还是有味,于是不打算继续购买奥迪的车。
最后来到宝马这边,330li只有四驱首先排除了,还是想先体验一下后驱的宝马。325li空间大,330i动力好,再三权衡还是选了330i,趁着年轻再任性一次吧!
用户2738833913012:兄弟除了裸车价33w,剩下7万都包括哪些费用呢?
我的帅惊了组织:我开始看到33万裸车价,我相当震惊,以我目前了解的从上市到现在的330价格,最低裸车价都要33万多,那是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的价格,后面的价格基本不会低于34万的裸车价,落地价在38.5-39.5都算是正常的。当然,选了791m轮毂,冬季套装上40可以理解的。
丧闷:这个内饰看着比新款的双联屏舒服多了
提车一个月行驶2000公里,80%城市道路。
【操控】
本人不是激烈驾驶爱好者所以操控有多好不好评价,只能说指向精准,开了sport模式油门、变速箱响应更积极,有不错的驾驶乐趣。
【舒适性】
座椅的包裹性还行,隔音不错基本上开起来比较安静,但是……这是等下要说的事
【动力表现】
对于家用车来说258匹马力足够使用,上高速可以小激情一下。
【油耗】
目前跑了2千公里80%走的城市道路红绿灯多,出厂油耗是9.4,不知道高还是低而且现在油价那么贵也不纠结高低了。
【最不满意】
提车一周就发现主位置正前方偏右边一点点的位置在走路面粗糙的道路会有“滋滋”的共振异响,而且不是每次都有,气温低时比较明显。发了视频给售后居然说听不出要开去店里检查,我平时又没空就先晾着吧上车音乐开大点得了。
【驾驶感受】
关于网友们提的几点通病
低速拖拽感:在20-15码左右时出现,舒适模式比ECO模式明显,sport模式还没试
刹车点头:考验脚法,因为前段刹车比较灵敏加上刚提车的时候是新车所以一开始确实常常点头,现在适应下来基本上不会了
烧机油:还没保养不清楚烧不烧,做好心理准备吧😅
LJH645:li,41.5还在等提车
园园不是汤圆:落地多少呀
淡泊知者:你确定前段刹车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