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特斯拉降价,Model 3跌到24.59万

    图说汽车头像图说汽车头像
    图说汽车01-13

    大新闻!特斯拉又降价了!

    废话不多说,先上图看看售价变化。

    两款车都有明显的变动,包括刚换代不久的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降幅最高能达到15500元,门槛再度下探到24万多,从哪个角度来看,现在都是入手特斯拉的好时机!

    对特斯拉和潜在受众来说,是好消息,但是对特斯拉的潜在竞品和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其他品牌来说,又是开年暴击。

    本来12月比亚迪为了冲击年目标,秦PLUS价格跌破9万就够让人压力大的了,现如今特斯拉又开卷,相信不少新能源品牌可能都想说一句,给不给条活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像你们两位大佬一样降价空间大,且销量基数大,能够保证足够的利润率。

    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了,本来在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加持下,国内买特斯拉的价格就很有优势,现如今赶上新年降价,优惠后Model 3还不到25万起,对比德国和英国加拿大等地区,便宜了十万多!新加坡买一辆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要55万……一改以往合资车国内涨价的情形,中国市场买特斯拉,价格是历史低点。

    所以特斯拉的车型在国内车市才能够大放异彩,销量一马当先。特斯拉Model Y在12月份就卖出了6万辆,足以证明受欢迎程度。

    这里也要恭喜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表现,在2023年特斯拉累计交付超180万辆,其中一半都来自于上海的超级工厂,超级工厂的交付能力已经达到了95万辆每年。特斯拉在2023年拿下了双料冠军,一则是纯电车型车型销量排名,它要领先比亚迪超23万辆。二则是特斯拉Model Y成为最新的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这是新能源车型首次超越燃油车型取得冠军成就,特斯拉终结了卡罗拉蝉联多年的记录,创造了历史。

    Model Y登顶冠军宝座,背后代表了特斯拉的火爆,也让人不禁深思,为什么是特斯拉?琳琅满目的新能源车市,为什么就只有特斯拉能够一马当先并且始终难以被超越?

    与其考虑为什么偏偏是特斯拉,不如想想为什么不选特斯拉?

    “25万我可以买智己,性价比更出色“——性价比派

    “25万可以买问界,遥遥领先YYDS“——有信仰派

    “30万我买理想,空间更大“——家庭用车派

    “还是BBA更有面子“——品牌影响力派

    买智己的人是不喜欢特斯拉吗?不一定,或许他们向性价比妥协了。买理想的人是不考虑特斯拉吗?不见得,或许他们为了家庭,在只能选择一款的情况下妥协了。

    可以看到,除了对其他品牌有执念,对燃油车有信仰,更追求性价比的群体,很难找到理由拒绝特斯拉。25万及以上,似乎选择特斯拉是最优解。

    夸张一点说,正是因为有很多消费者由于购车预算的考量,向性价比妥协,才有了国产新能源的生存空间,像智己之类的品牌,才能找到立足之地。

    而对大部分特斯拉的真正用户群体来说,20万也罢,25万也好,乃至30万,四五万的价格差距并没有那么悬殊,是在受众群体的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很少会有人向4万的差价妥协,去选择智己LS6或者其他。

    当然很多特斯拉的车主给小编的反馈,就一句话——开了特斯拉,很难再被别的车型打动了。

    特斯拉的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不仅仅是在外观上向轿跑靠拢,也是在性能和驾驶感受以及乘坐体验上,尽力贴近轿跑车型。贯彻了美系车操控出色的优势,驾驶感受,整体紧凑感以及线性加速等表现,丝毫不输给燃油车领域那些公认好开的产品,甚至更出色。驾驶过特斯拉,就很难再去考虑其它品牌。

    所以即便在细节做工上有待改进,在内饰上略有瑕疵,这也是美系车的一贯通病,瑕不掩瑜,在衡量之下,消费者还是能够接受这些小毛病和小缺陷。

    当然还有一大加分项,就是在于特斯拉的价格优势。和国产车比性价比,在大彩电和冰箱的加持下,特斯拉价格略高,给了国产车性价比生存道路。但是和特斯拉车型真正对标的产品来看,你会发现特斯拉的价格要有优势的多。就拿BBA的同级别燃油车为例,特斯拉展现出来的产品力要遥遥领先,不管是配置还是驾驶感受抑或是用车成本,科技化体验都有明显优势。但是在价格上,特斯拉Model Y远低于宝马X5或者是奔驰GLC以及奥迪Q5L,门槛更低,性能驾乘体验感受却不落下风,这就是独属于特斯拉的魅力。

    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和操作便捷且稳定性更出色的车机系统,都极大地辩解了车主的用车体验,提升用车感受。除了总降价,买的人怕买贵之外,很少听见特斯拉的车主给出负面评价。

    特斯拉对比很多新能源品牌来说,有着足够的造车历史和底蕴,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领跑者,在保有量,保值率以及整体的口碑和实测反馈层面来说,都有极为明显的优势,也代表着新能源造车技术的顶尖水准,起到着价格标杆和衡量标准。

    对还没上市的小米SU7来说,这个消息不亚于噩耗。9.9万和14.9万都不再考虑,又刚否定了19.9万起售价。前有20万出头的极氪007,现在有17.58万的银河E8,后有蓄势待发的智己L6,加上特斯拉把价格压到24万多,比亚迪汉和海豹虎视眈眈,小米SU7的潜在受众被不断瓜分,留给小米SU7公布价格的时间又有多少?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