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为车花多少钱风云T9 8月高温通勤记:空调22度全开,50元电费跑600公里的"能耗平衡术" 8月南方持续37℃+高温,我的风云T9几乎全天空调锁定22度(风速2档+内循环),本以为酷暑会让能耗"破防",但实测一周下来,综合能耗仍稳定在5L/100km当量,夜间低谷电充电50元,刚好跑了600公里通勤(每天30公里,含2次周末近郊往返),每公里成本0.08元,比打车通勤省了近80%。 核心数据:高温下的"电耗与续航博弈" 空调与电耗:白天暴晒后车内温度常达65℃,提前10分钟用APP远程启动"极速制冷",上车时温度已降至28℃。全程空调开启状态下,纯电模式电耗升至18-19kWh/100km(比春秋季高2-3kWh),但得益于混动系统智能调节(电量低于30%时发动机无感介入),综合能耗(电+油折算)仍控制在5个左右。 充电成本明细:低谷电时段(23:00-7:00,0.28元/度)充电50元,约得178度电,刚好覆盖600公里里程。对比同级别燃油车(高温油耗9-10L/100km),同样600公里需油费约400元,相当于"用电跑1个月=油车跑1周"。 空调使用:凉爽与续航的"黄金平衡点" 制冷效率:双蒸发器空调制冷速度快,但22度设定需注意:暴晒后先开最大风量5分钟,温度下降后调至2档(避免持续高功率耗电); 节能小技巧: 内循环+AC键联动:堵车时切内循环(防止尾气进入),高速时开外循环+关闭AC键,利用车速气流降温(实测可降低电耗10%); 座椅通风优先:选装的座椅通风调至1档(风量适中),背部体感凉爽后,空调可升至24度,每公里电耗减少0.5kWh; 充电时预冷:低谷电充电时同步开启空调(用充电桩电量而非电池),既不影响续航,又能提前给电池降温(高温下充电效率提升15%)。 高温下的车辆表现细节 电池热管理:仪表盘显示电池温度稳定在38-42℃(正常工作区间),即便连续爬坡20分钟,续航里程掉电与实际行驶误差仍≤8公里(优于同价位竞品); 动力平顺性:纯电模式起步轻快(电机530N·m扭矩无衰减),但电量<20%时急加速,发动机介入会有轻微震动(比春秋季明显),建议保持电量≥30%通勤更舒适。 总结:酷暑中的"家用车性价比之王" 虽然高温让纯电续航打了8折(满电从100公里降至85公里),但风云T9用"5个能耗+50元跑600公里"的成绩,证明了插混车型在极端天气下的实用性。对家庭用户而言,"家充桩+低谷电"的组合,几乎让高温用车成本"冻住不涨"。若要说不足,车机在暴晒后偶有卡顿(触控延迟1秒),但对比每月省下的350元油费,这点小瑕疵完全可以接受。
#用车成本大公开上周给风云T9做了第二次保养(里程2.3万公里,按手册要求一年/HEV1万公里一次),总花费749元,包含更换空气滤芯、空调滤芯、全合成机油(4.5L)及工时费。不知道对比同级别燃油车的怎么样。 保养项目拆解:核心耗材:原厂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C5/OW2O~4L+1L)288+39元,空调滤芯112元(CN95活性炭,带活性炭,吸附PM2.5效果更好),空气滤芯80元;垫片之类的一共50元。 工时费:180元(含三电系统检测、轮胎换位、底盘螺丝紧固),4S店还免费洗了车。 保养后最直观的3个变化 空调出风更清新:新滤芯装上后,开外循环不再有之前的“土腥味”(旧滤芯脏了),配合远程空调预冷,上车就是清爽空气; 电耗稳中有降:保养后跑了3天通勤(每天30km,空调24℃+音乐,室外出行时温度35°左右),最近50公里的表显能耗4.7-5.3浮动(跑了一百多公里的高速,能耗在5个左右)。
#新能源车真的省钱吗今年6月初安装奇瑞赠送的7kW充电桩后,用车成本断崖式下降。作为日常通勤30公里的上班族,我彻底告别了油费焦虑:谷电0.25元/度+预约充电的组合,让车辆在夜间3小时内满电,单次成本仅4-6元。实测满电纯电续航扎实达到90-100公里(夏季空调开启),完美覆盖3天通勤需求,月均电费稳定在30元左右,折合每公里成本仅0.1元。 能耗表现再创新低:6月气温20-30℃环境下,车辆进入“高效状态”。纯电模式电耗稳定在15kWh/100km,混动馈电油耗仅5.5L/100km,综合能耗长期低于5L/100km。满油满电续航轻松突破1200公里,长途自驾成本低至0.3元/km。 必须的说预约充电+手机远程空调(提前10分钟制冷)大幅提升便利性,夏季上车即享清凉。 不得不吐槽的是没有赶上5.0的版本更新,听说新版本有露营模式,能够链接支持安卓设备链接车机,同时仪表盘可以设置为传统油车的仪表盘显示。当然因为系统bug,没有大规模推广,希望能够早日解决问题,早日推送。期待中!
#挑战春季最低电耗一、油耗表现:混动系统高效节能 五一期间气温(10-30℃)下,风云T9的能耗优势显著。满油箱(70升)加65%电量状态下跑了1200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50~500米之间,到平均海拔平均海拔约1000~1200米,高速不堵车情况下120左右,国道走了不超过20公里,总体平均车速85。 二、驾驶体验:动力强劲,舒适为主 动力性能:高速超车动力随叫随到,中后段加速无明显衰减。 平顺性与静谧性:高速风噪在120km/h后较明显,原车配备的轮胎不行,胎噪声音大。 三、车机设置技巧:实用功能优化体验 360影像全屏模式:进入设置→全息影像→转向联动→选择“全屏”,提升转弯、倒车安全性; 手车互联导航:车机高德绑定手机账号,手机规划路线自动同步至车机,省去重复输入; 防盗提醒:行车记录仪设置高灵敏度震动感应,搭配奇瑞APP开启防盗提醒,增强车辆安全监控。 保电策略:城市通勤就智能保电,动能回收中,要估算距离,让他自动减速。长途开车推荐开启“强制保电记忆功能”,避免中途休息后,要重新设置。
#我的提车心得已跑了7000多公里了,不得不说,这个车动力十足,上个月在青海,高原上速度都是130(不是我不超130,而是智能领航最高130,超过了就自动退出),这个速度需要超车的时候,一脚油门就超车了,反映快。 📉 能耗分享 平均油耗在6-7(馈电),最近50公里,充电多,油耗更低了。 💔 爱车吐槽 重点来了,更新后,小奇更智障了,难道用车习惯被重置了吗?原来车里聊天,只要不说到关键词(如小奇,空调,热,冷),小奇就不会冒出来,现在是经常冒出来。 希望下次更新的时候,能把小奇关键词唤醒关了,能够让我们自己唤醒他。
#用车心得[动力感受] 电车优势,在最低的经济模式下,油门踩下去动力就跟上来了【馈电模式也是一样的】,基本上每次等红绿灯我都是第一个冲出去。高速上,运动模式推背感极强但是能耗也大,正常我一般都是经济模式。 【能耗] 综合油耗大概在5个左右,这油耗已经非常不错了,即便是停车开空调,一个小时电耗也仅仅是少了1%左右,相对油车的油耗,低太多了,对此我还比较满意了。 [空间感受] 本人身高173,坐进去非常宽敞,头部腿部空间绰绰有余,驾驶座还调高了的,家人乘坐的时候对于后排空间也还比较满意的。 [隔音] 全系最大亮点之一,开窗和不开窗就是两个世界。 [内饰做工) 乘坐舒适性很不错,座椅填充很软日常通勤或者长途不会很累触感很好。 [车机体验] 日常使用没得问题,但自带的高德地图版本太低 感觉不够精准,车机本身自带流量太少。 [外观] 前脸不好看,但看久了也还行,丑也是区别与其他车的另一种特色;其他三个方位看车身都比较大气。 [功能] 配备了很多实用的功能,比如360全景影像、前后碰撞预警(特别是前方碰撞紧急停车,让我避免两次撞事故),还是非常方便的。对新手非常友好。 [吐糟] [缺点1]保养计算方式,目前是需要改变的,特别是HEV模式下,不管发动机是否运转,都计算HEV里程,很快就到5000HEV的保养里程了。 【缺点2]看到群友出现了很多小毛病 [总结] 当然,T9也存在一些缺点。但无论是外观还是动力性能都还不错家用车足够了
#众测主题赛1.车身85%高强度钢。 2.中控大屏。 3.同价位比,车身够大 4.索尼音响,音质好 网友补充: 1.前驱抬头显(顶配有) 2.实体键 3.座椅通风、按摩 4.奇瑞大厂后台 5.座椅放倒纯平
#人人写点评昨天实验了自适应巡航,定速80,经济模式,动能回收中度。 总体驾驶平稳,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速度平稳,节能。但车道居中保持上有差距,会走S型路线,双手离开方向盘,车辆会提醒车主,并退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