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买车,所以也不太清楚开其他车是什么感觉。以前也没有想过买比亚迪,因为一般人就是德系车日本车为主,还是就是听说国产车质量不行。后来自己去深入了解发现,原来现在的国产车已经今非昔比,最突出的当然是智能化。
因为是做技术的原因,所以对数据非常感兴趣,反复研究了各个新车,发现宋Plus DM-i简单是我理想中的车子,落地不到20万,可油可电,还送绿牌。于是7月第一次去看了比亚迪,当然销售说要等至少三个月。当时想反正2022年还有一年免费绿牌的时间,后面再等等。

再后来发现还是想早点提车,于是10月底在浦东一家店订了,定金一万块,说订金可以退。
后来知道已经排在1000多位了,当时交付到5月份,估计至少要等半年。
后来12月初在等车群看到有车友在新店订了,说是一个月左右就能提车,于是当天就打车过去下了订单。等到春节销售说车到了,但是因为春节工人回去了,不能安装充电桩,这样拖到年后,2月中旬提车,这两天才上了绿牌。

目前才开了200公里,总体感觉是动力很强,起步很快,老婆说有点不适。
家旁边就是充电桩,大概1小时20分钟就能20%充到95%,每次充电费用大概20元,第一次充的200块油只用了一点点,平均油耗还不错。
实际开的时候,气温5度+25度空调,馈电油耗大概5.8L左右。算是很不错了,如果是市区节省一点开开,4L出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智能化确实不错,手机APP可以远程开门锁门,遥控驾驶,可以平时不带钥匙,即使有时服务器有问题,也可以手机蓝牙解锁。对于我这种经常丢东西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
后排空间很大,后备箱确实一般,不过还好我平时骑公路车可以直接放进去,省了买车顶架的钱。

内饰见仁见智,我还是挺喜欢的,就是一体式座椅不方便挂东西。
NVH很优秀,速度大概在80以后,胎噪比较明显,不过也有一部分车内太安排的原因。
牌子嘛,跟同事说我买了比亚迪,他们都有点心照不宣的笑了下,因为他们都是开特斯拉,还向我推荐大众ID4。已婚男人对此倒是无所谓,我可不愿意为了面子伤了里子。特斯拉一是超了预算,二是我有些朋友是国家电网的,他们单位就不能进去,感觉还是不太方便的。大众的车肯定是不会考虑的,这个预算的车几乎就是没有内饰和智能化。
整体非常满意了,以下几点尤其满意:
1. 手机APP非常方便,可以不用带钥匙,期待可以连接手表,或者iPhone手机可以用NFC;
2. 车内NVH非常好,关上玻璃外面基本听不到声音;
3. 车外放电有时候出去玩的时候,肯定很方便;
4. 后排可以完全放倒,万一哪天要睡在车上,体验不错;
5. 前排座位也可向后差不多完全放倒,偶尔中午休息一下很方便。

如果还可以提建议进一步改进的话,可以有以下一些意见:
1. 车机UI一般,主要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可能思维还比较老一点,用了太多的渐变和阴影,不太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不过看了新的DiLink4.0感觉还不错;
2. 软件稳定性方面一般,经常会报错,我本身也是做软件的,查了他们软件工程师的招聘工资,简单就是白菜价,所以也能理解能做成这样也很不容易了;
3. 语音还有待改进,估计他们应该是和科大讯飞合作的,一些场景还不够智能。比如我不想用流量,说“播放音乐”,每次都会到酷我音乐这里(可能也可以设置,但最好是默认可以设置);
4. 后排座椅如果能前后移动的话,简单完美,这样后备箱空间就灵活了;
5. 天幕感觉还是有些透光,夏天估计会有点晒;
6. 行车记录仪画质太差,车牌很难看清;
7. 自带的麦克风收音一般,必须贴得很近才有声音;
8. 估计厂家是为了保护隐私,不把行车记录上传到App里,有没有可能,设置一个选项,是否同步到网络上,这样手机也能查看每次去了哪些地方,当然厂家必须要保证数据的隐私;
9. 放手机的地方太小,试了宋Pro DM-i,已经改进得很好了;
10. 最后就是大家都在吐槽的钢琴烤漆,确实容易脏;

个人的体会就是国产车现在在复制国产手机的道理,一定会越做越好。
等到了5000或者一万公里再和大家分享。
🙋🏻♂️情况介绍
🗒 真实感受
🔎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