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EV尊贵版,是4月底于深圳提车的,上个月有写了一篇文章《为什么40万以内的预算我买了汉EV》,有兴趣了解我为什么在油车和电车里面最终购买汉EV的原因,可以看看那篇文章。

这个角度拍照够帅气
直奔主题,接下来重点介绍两个用车体验,电耗成本和充电体验:
1.关于我的汉EV实际用车电耗成本:
目前用车两个多月了,因为工作上几乎没用到,家用为主,所以里程数目前是1487km,没有条件安装比亚迪的家用充电桩,所以都是在外面商用充电桩充电,目前累计充电费用为184元,目前车子剩余电量72%左右,预计可用续航里程有300km以上,所以目前的累计百公里电耗成本为(1487km+300km)/184=0.1元/km。

我的每50公里电耗正常是稳定在13度左右,图片显示15度,是刚好去车行检修,驻车开了空调3小时以上,刚提车时显示的累计电耗是20度,现在已经被我的实际电耗摊薄到15度了,后续还会降低[。

1公里1毛钱的电耗成本,对于车重2吨的汉EV的表现来说,我很满意。我的驾驶习惯不暴躁,开的四平八稳,因为家庭用车,经常带老人和小孩出门,经常是满载的状态。现在处于烈阳高照的夏天,空调耗电占比是比较多的(经常是人员满载状态,空调基本设置在3-4挡,并且前排座椅通风都有使用),所以实际上满电续航,我的估计在400多公里左右(标准续航是605km,实际续航里程的确有缩水,不过是有客观条件影响,这一点目前来说我能理解和接受。)。当然现在里程偏少,新能源车是不是也存在有磨合期的说法,我想再过段时间再来验证一下。

2.关于我的汉EV实际充电体验方面:
这里面有个省钱的技巧,大部分选择充电的时间是在晚上11点过后充电,这个时间段的电费是相对很便宜的,还有就是在充电APP上面比价,选择附近相对便宜的商业充电桩充电。如果有条件安装家用充电桩充电,车子的电耗成本会更便宜,毕竟民用电费对比商业电费来说,便宜很多。
据我了解,汉EV采用的是600-700V的高电压平台,这个数据目前仅次于德国保时捷TAYCAN车型上使用的800V,好处在于电压越高,可以降低发热量,减低电流,降低自重和动力线缆直径,但是对元器件耐高温性和品质要求更高。
就在前几天,充电的过程,特意记录下相关的充电信息,使用的是160KW的充电桩,我在充电过程有注意到快充的界面信息显示充电瞬时电压最高为620V上下,如图示。

刚好是从SOC剩余20%的电量开始充电,在充电到22%的时候,充电电压稳定在600V以上,实时电流在170A。
经过记录,从SOC 20%充电到70%,用时刚刚好是30分钟(此处当时有截图,但是没找到图片[捂脸])
从SOC20% 充电到90%,用时是45分钟,目前我觉得充电速度是很快的,很满意!

最后充电电量从SOC20%充电到99%,用时刚刚好是60分钟,我很惊讶这么准时。

最后,从SOC 20%的电量充满到100%,比较费时,总计花了66分钟,最后的实时充电电压和电流都大幅度降低,也就是说,最后的1%电量花了6分钟。

对于以上的充电记录的结果来看,充电速度我是很满意的。
在此总结出,如果平常充电时间比较赶,可以考虑充电充个半个小时左右,基本可以充50%的电量(当然是从SOC20%的剩余电量来考虑,我认为30%以下都有这个充电效果)。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考虑充满,时间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
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电耗和充电的用车感受,欢迎评论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