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戌已真人头像戌已真人头像

    戌已真人

    岚图FREE车主·车龄半年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内容鉴赏官LV1内容鉴赏官LV1

    小岚两千公里分享(申精)

    2022-01-09发布于:岚图FREE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时间过得好快,提车已经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时间,可以说是如胶似漆的半个月 已经跑了2370公里了,趁着今天有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用车场景和经验吧 先自报家门,岚图增程尊享版。青云灰+黑色内饰 目前2370公里,一共加油700,还剩半箱油,其余全部用电,对,免费。 关于姿态 最喜欢把小岚悬挂降最低的低趴姿态,妥妥的大号瓦罐 所以每次一上车,我第一件事就是切到高能模式,然后升起车机,呼叫小岚关闭香氛。(我也是很难搞) 市区开一直纯电优先,家最近的星星充电站的羊被本人薅无数次,是的,快秃了。 哦对了,为什么一直薅这只羊?因为家附近的就它是不需要识别车牌抬杆的,我临牌嘛,就很方便,所以就搁这一只羊薅,使劲薅。 关于充电 充电效率确实不高,不管是40还是20,热车的情况下,充满电肯定妥妥的1小时+,希望在安全的前提下,厂家能再放开点充电的功率,好歹91以后再慢慢限吧。 别跟我说个别充电桩的问题,我已经充过无数充电桩了,算的平均速度。 关于车机 车机确实卡,有时候上电开机要等1分钟,才能正常操作,也是离谱。 个人意见,车嘛,又不是移动蹦迪机,其实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对于行车有用的一些功能优化好,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能在基础功能流畅的情况下再进行添加升级。不然真的是50W的氛围,10W的车机。 除了市区,跑了一趟长途,700公里 上了高速之后,燃油优先,高能模式,基本上电量也能保持在67-71左右 差不多280公里左右去服务区薅一次羊毛,为了能多薅点羊毛,所以在差不多还剩50公里到服务区时我会切纯电优先。 所以小学数学毕业的我粗略的换算了一下,大概中间休息了3次。 因为不是节假日,所以服务区的充电站也比较空,每次都有位置,上个厕所,伸个老腰,吃个小点心,差不多90就继续出发。 对,好多人会问馈电情况下的动力,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在当初试驾的时候就特意让销售给我准备了一台馈电的车进行试驾,虽然说不是那么猛,但是绝对还是不错的,当然只要你肯踩,也别看着油耗。 关于辅助驾驶 小岚的辅助驾驶都有,但是,比较不成熟。 个人感觉其实就是车道识别不够精准,所以弯道的自动修正会有点大,所以特别是在上了120+之后,修正的时候车身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同样,因为车道识别不够精准,在超车道开辅助驾驶的时候整体车身会比较偏左 当然,用肯定能用,打开辅助驾驶期间看下沿途风景,开个小差,精准快速的挖个耳屎啥的还是妥妥没问题的。 车道识别不够精准这个不是硬件问题,硬件配置都在,大家耐心点,厂家肯定会通过OTA优化的,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该吐槽的我27号的OTA到现在都还没收到,还是得吐槽的,哼!) 关于记忆设置。 说到车主自主设置的车辆状态记忆,很多人都在反馈了,我也反馈一下,希望后期OTA能有记忆,不然我每次上车要调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加上车机反应慢,上电之后基本要在车里待上1分钟才能出发 当然,如果你能说服自己,冬天嘛,1分钟就当热车了,那也不是不可以。(当然,现在出厂的车其实早就都不需要热车了) 而且自定义项希望后期能再丰富一点,比如方向盘力度和车身悬挂高低调节。 关于胎噪,上了120以后胎噪还是比较明显的,当然,因为是性能胎,有得必有失,我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我之前的两台车也是偏性能的,如果不能接受的,建议可以更换静音胎,原厂胎可以出掉。 不过,有音响嘛,打开音响三分之一的音量,这点胎噪算什么? 关于音响 说到音响,我是一个开车必听歌的人,刚提车那会音响高中低的声音都还是比较紧的,但是能感觉到这套丹拿还是不错的 随着两千多公里的磨合,音响已经逐步煲到一个比较舒服的水平了,我觉得三千公里的时候基本能达到最佳状态了。 声场聚焦稍微弱一点点,我的理想状态是整个声音是在中控上面出声的。 当然,总得来说,这套音响我还是满意的。(记得声场聚焦和EQ根据自己的听歌风格进行微调) 关于油耗电耗 很多人很在意的电耗油耗我并没有那么在意,之前说了我之前的车也是偏性能的,所以我开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比较激烈。所以我的电耗油耗都比较高,所以如果是在意续航的人,我的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满油满电,700公里,中间充两次电,每次到90左右。最后还剩40左右的油。 我的开车风格,加满油电脑显示实际工况是450公里。电量显示120公里 但实际体验,满电差不多是100公里左右。 关于最后 最后,总结一下,车不错。硬件丰富,内饰氛围也很不错。 希望后期OTA能积极一些,把整体的优化提上去。 如果说是默默造车的,那就加快节奏把车机搞好,车机流畅了整个用车体验绝对能上两个档次。 当然,如果光造好车销量不行也不行,毕竟得活下去。 所以,希望厂家能转变一下营销思路,甚至换点营销的年轻人血液,让咱们的队伍壮大的快一点。 毕竟这样我们的那些个终身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不是吗?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