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从决定买车到正式提车就一个月的时间,从CC,CT5,A4L,S60到问界M5,坦克300,捷途旅行者,最终兜兜转转和家里决定就买CC,偶然机会联系到4S店得知7.5万的优惠,就赶在五一前交了定金,家父提前一天去验车,检查,4-30当天交钱办手续打临牌,在高峰堵车前出了成都。 选了CC,新款380夺目版,其实一开始是想买老款DKX发动机的,从成都到酒泉不到1700公里,感受还是挺多的。可能因为之前开的是家里10多年前的老车,感觉现在的新车特别好开,但是对于车辆的长度和车宽把握不是很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风噪,相比于胎噪个人感觉可以忽略(无框车门真的超帅);高速车速在120左右时发动机转速还没有超过2000转,油耗基本在6.5到7.5的区间(这个油耗个人还是很接受的);动力一点不用担心,随踩随有,底盘也很紧实,不会有一种把人甩出去的感觉;辅助驾驶感觉完全够用,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半自动辅助驾驶等,如果能换成全速自适应巡航就更完美了。之前一直想选配哈曼卡顿的音响,实车体验之后觉得也没有那个必要,对音质音色没有那么挑剔。除了百年老档把拉低了整体颜值,个人感觉前排储物空间太少,不能选配内饰之外,其他的没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 因工作原因,从单位到家有100公里,个人不太担心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每周一个来回油耗也能得到控制,目前市区内油耗大概不到11,准备攒点钱贴隐形车衣,后期对于车子的改装等经济条件满足之后再做决定(有初步的改装想法和配件品牌),车子没洗所以没有帅气的附图,见谅!
#提车日记提车一个月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丝滑。在买拾月之前,我的家里面已经有了一台油车,并且是手动挡,众所周知手动挡+油车意味着挂挡操作很麻烦,其次有发动机的轰鸣和振动,所以当我6号下午在4s店完成上户开着拾月回家的时候,真的感觉太丝滑啦,油门响应非常快、没有震动、行驶噪音很小,感觉真的是太棒啦。当天晚上我就开着拾月去了竹文化公园的充电站给他进行了第一次充电。说实话,在这之前我都不知道怎样给电动汽车充电。同样的,在这之前我对于汽车的快充并没有概念,所以当我们看到小拾月半个小时就从20%多充到80%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从此我就爱上了这种给车子充电的感觉,从那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去办事,只要是有充电桩,我就会顺便给小拾月充电,然后不一会儿就会充满,这感觉太棒啦。同时由于家里人的工作需要,我们每天通勤的距离大概在70公里左右,之前开油车的时候平均油耗在6毛一公里,加上平时的出行,每个月的油费都在1200元左右,这一个月开拾月以来,一共冲了19次点,花了200多块钱,相比之前的油费,真的是省了大钱了。总的来说,这一个月以来的感受主要就是丝滑、省钱、喜欢充电。然后拾月还有一个让我很喜欢的功能,就是他支持carlife,这可真的是太酷啦,我之前的油车车机不支持carlife和carplay,用起来很不方便,现在用上carlife之后,连接车机之后就可以直接导航、放音乐,最最关键的是,carlife前两天更新以后,支持播放网易云音乐啦,这些对我最重要的导航和音乐拾月都给我了,酷的很。充电的话,我一直以来都是用的戎州驿充这个小程序对应的网点充电,这样方便统计自己每月的充电消费,并且他的网点也非常多,离我家比较近的公元π、公司附近、市区的其他很多地方都有网点,充电非常方便,而且充电时间也刚刚好,充上电后,玩会儿手机、休息一会儿基本上就充得差不多了,或者下车去逛会儿超市、吃个饭,也能基本充满,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那种看着拾月的电量充一个比较低的值充到比较高的值的感觉真的很治愈、很解压。最近我这几天我对于拾月的关注都在电耗这个事情上面,因为前两天元旦,去老家来回跑了两趟,都是高速,时速基本山在90km/小时,有时候直接干到100多,所以电耗慢慢就上去了,从一开始9.5kwh/100km的电耗直接干到了12.6左右,主要是因为持续高转速的运转、又开热风空调、油门也踩的比较猛,所以元旦过后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降低电耗上面,我每天早点起床,上下班都把速度保持在最佳的60左右,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终于把电耗降到了9.2,这下我都要慢慢开车啦,因为当电耗在10左右的时候,充满电基本上能准确的跑300公里,但是如果暴力驾驶或高速驾驶导致油耗过高,那满电肯定是跑不了300公里的,今后我开拾月的原则就是,保持60km/h匀速行驶,这是最舒适、最经济的速度。拾月是我的第一台电车,也是我的家庭的交通方式从油车进入电动化第一步,自从开上拾月后,我明白,我今后再也不会买油车了,我的下一辆车,肯定也是插混或电车,极有可能就是昆仑的插混版本。为什么我下一辆车还愿意选择凯翼,一方面是预算原因,另一方面,凯翼是我们宜宾人自己造的车,虽然品牌认可度稍微低一些,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人都不支持,凯翼又怎么会有走出去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