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新车点评地铁两小时,国展地铁站下车就乌央乌央的人了。D口出,路过9号门就能看到E3馆,流程挺快,看码刷身份证,E3馆进去走到头就能看到长城展台。皮卡旁边挨着哈弗,新H6和新H9都在舞台上。一眼就能看到香槟色,也是赶上舞台清场,拍了两张空车图。 外观比官图帅很多,Led灯确实够亮,比之前卤素灯升级不少。前脸设计属于耐看型,看久了还挺帅的。 内饰这次展车是个米色,听旁边直播小姐姐说内饰有黑色可选,可选的话还不错,小姑娘选个米色合适,老爷们儿还是黑色更好打理一些。 最大的感受区别就是座椅升级很多,明显填充更多,云感座椅有点意思,而且软包所触即是。 车机大屏感觉和二代大狗差不多,应该还是搭载柠檬系统,试了一下流畅度和语音交互,够灵敏 另外试了一下静谧性,关上车门车窗还可以,但是车展人多,多少还是有点舞台音乐声。 这次感觉升级确实有很大的变化,不再是普通的换壳或者是单配件升级,听说2.0t还升级了变速箱,准备换车的朋友可以等等,年中之前应该能上。 已联系4s店,到时候再去试驾一次。
#新车主晒订单从23年开始看车选车,三口之家,预算25以内,安全,舒适,空间为优先考虑因素。看了一汽大众的揽巡,凯迪拉克的XT5,林肯的冒险家,AITO的问界M7,比亚迪唐荣耀版,星纪元ET,好吧,我竟然试驾了这么多款车[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以上要么品牌不行,要么空间不行,要么外观不行,要么价格超预算,搞了半年多也没找到让我心动得车子,直到4.18 L6发布 [花]为什么选择L6 起初没有把理想纳入计划之内,一是价格都比较高,普通家庭性价比为主(主要是经济不允许),二是网上的风评不怎么好(互联网时代的浪头真的是大的吓人)。直到L6发布,价格合适,空间合适,外形和内饰合适(反正是套娃,L6用户应该不会太介意[调皮])。于是拉着朋友去试驾,应了那句“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开上去动力响应,静谧性,舒适性,智能化都给我不少惊喜,随机约了一个上门试驾,让家里领导实际体验一下[嘻嘻][嘻嘻] 满意,下定 一家人试驾,体验过后,给出的结论是喜欢,下定四驱动力很充沛,随叫随到,转弯半径适中,方向盘力度反馈可调,底盘虽然没有空悬但是这套CDC调教不错。空间大小合适,套内面积不会比L7少多少,后排做三个人绰绰有余,黑橙配色温馨舒服,后备箱家用足够。智能化水平超出预期,HUD清晰、内容丰富(试驾过所有车里,最清晰的一款),仪表盘内容清晰明了,中控屏分辨率,流畅度没问题,理想同学与小艺不相上下,感觉比问界M7的智能化要略强一丢丢,全栈自研的优势,真正做到了可见即可喊。 提车后再给大家分享智能驾驶,能耗情况,常年混迹汽车平台,第一次写分享,望大家多多支持,可以评论区讨论一下选车经历,我有试驾过15款左右的车型,包括新能源和燃油车,优缺点略知一二[坏笑][坏笑]
#用车心得🙋🏻 情况介绍 2023.11.4提的车,考虑到日系车安全系数低选了一个不带天窗的低配,少个天窗车身结构会好很多。现在行驶了5500公里。 🗒 真实感受 这车都知道上手很快,不需要磨合,直接就能上路,操控比较灵活,毕竟车身小巧。L2辅助驾驶特别适合郑州这样的城市,上下班高峰期辅助跟车不要太香了,城市快速路,国道和快速路毫无压力,特别是AEB市区鬼探头时忒好用,安全带预紧都能快速反应。油耗真的很低,最低时高峰期堵车全程EV能达到1.2,最高高速公路也没超过4.0,到现在综合平均油耗3.8L。动力这块我只想说没开过双擎的就不知道这车的动力咋样,比起轩逸,朗逸,宝来和燃油版的卡罗拉强的不止一点半点,高速上面超车只要不是ECO模式随便超,市区,快速路超车也很轻松,毕竟1.8排量在那摆着呢。雨雪天气后视镜加热功能好用得一批,但是车窗起雾情况有点严重。 🔎 槽点反馈 外观设计比老款好看一点,内饰塑料感很严重,胎噪风噪非常感人,自己做了四门四轮隔音后有了明显改善,音响效果垃圾的很,投资800更换四门喇叭后音质有了质的提升。发动机噪音中规中矩,车内空间除了主副驾驶,后排空间太小了,180的身高坐着那叫一个难受,座椅太直了,腿部空间太小。后备箱同级别车最小,LED前大灯只能说够用,雨雪天气就尴尬了,就此卤素灯好一点,900块自改了一对双直射雾灯配合大灯毫无压力,提醒一下车友们,大灯总成能不动就别动,不然的话影响质保。冬天气温低于5℃后油耗明显高了一点,百公里4.2左右,-5℃以下4.4左右,没超过4.8,和同事的燃油车八九个油相比较低得多。 ✏️ 独家秘籍 行驶了5500公里没发现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这个我的驾驶习惯和用车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驾车比较暴力,除了高峰期堵车其余时间都是标准模式和运动模式,典型的不受气车主,干就完了,就这车脚楔进油箱里也超不过5个油,马路钉子户在我这儿不存在。起步只要前方没车我都是第一个窜出去,十万左右同级别的除了电动车没多少对手。我的颗粒捕捉器没堵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只要发动机介入就大脚油门,绝不墨迹,你想啊,发动机都介入了,说明车子需要动力了,假如前方没车你还磨磨唧唧的能不堵吗?还有就是我每个星期都回老家,来回五六十公里的高速,三十多公里的快速路,有颗粒也烧完了。个人驾驶心得:跟车时慢起步,时速达到35左右给油(这车时速40发动机介入),别墨迹快速提升到70-80略微松油门让EV介入,在时速65-80之间匀速行驶从而达到速度不快不慢还能达到省油的目的。高速上面标准模式运动模式开启,别不舍得给油,干就完了,油门不烫脚,只要不开斗气车也就5个油左右,EV是智能介入,谁也不可能时速120一条道走到底,出了高速多出的油耗会在低速行驶时给你补回来的,别老看着那单程和瞬时油耗,车是来伺候我们的,不是我们去伺候它的。闲暇之余多看看车友们的用车攻略,总之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很重要,国六B很多车型都安装了颗粒捕捉器,所以驾驶习惯得改一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该给油时别墨迹,高速上别的车能跑120以上咱也能,还能给颗粒捕捉器做清洁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