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写在前面】 海豹06和秦L在车身尺寸、配置、用料方面都做到了高度一致,可以说是除了外观,二者是一模一样,都属于A+级轿车。相比外观海豹06DM-i与海豹B级车还是很像的,但是在个别细节处做了改变,比如门把手设计,但还是保留了海豹的整体设计风格,尤其是内饰做到了高度一致。 【产品定位】 其实仔细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的车型及布局,你会发现跟南北大众很像。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车型总是一模一样,无非就是外观造型有些差异,迈腾对标帕萨特、朗逸对标速腾、宝来对标桑塔纳等等。所以海豹06DM-i就是对标秦L的,所以价格相差不大,但从目前发布的车型版本来看,海豹06 DM-i只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而秦L有80KW和120KW五个版本,所以海豹06 DM-i的配置稍高,所以起售价也会高点。两者即是兄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合理的竞争才能给企业增加活力,才能稳步向前。 【外观】 海豹06 DM-i还是延续了海豹的整体设计风格,前脸依然保留海豹的造型,很多人说海豹06 DM-i的前牌照板露出了一块黑色会很难看,但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安放前置摄像头和雷达,也是为了看起来更年轻化一点,但如果把这一小块全部设计成黑色玻璃板或许更好看点,这是空心的就显得有点廉价感,不排除为了降低成本。尾部还是跟海豹一样,贯穿式尾灯,但是尾部LOGO变了,不再是一长串的字母,改成了更加简洁的“BYD”LOGO。侧面出了前门与后门没有连贯的经线之外,与秦L的造型很像。不过轮毂设计上海豹更加好看和时尚,同时轮胎的尺寸海豹更大,目前来看是没有16寸轮毂。 【内饰】 内饰依然沿用海豹的设计风格,同样的座椅材质和造型、同样的档把设计、同样的中控设计、同样的悬浮屏和方向盘设计……做到了海豹的套娃。所以可以理解成朗逸与帕萨特的一致,有种小海豹的感觉。 【配置】 目前秦L的配置比较详细,海豹06 DM-i的配置比较含糊。但从展车的图片来看,应该与秦L一样。 也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和后四件杆独立悬挂,发动机都是采用的1.5L 101马力L4,电动机为120KW和160KW与秦L一样的发动机型号和电机类型,电池类型为全系磷酸铁锂电池,与秦L一致;驱动方式都是一样的前置前驱,轮胎的类型大概率全系采用225/50 R18轮胎。 两个配置的价格差异应该在电机功率上,其他方面应该保持一致。 目前来看海豹06 DM-i搭配这些配置属实比较良心了,在城市智驾流行的今天,海豹06 DM-i的配置已经完全够用了,L2级辅助驾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所需。 【价格预测】 目前海豹06 DM-i的配置版本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根据目前秦L的定位和价格预测作为参考(之前发布过,详情可以看我的主页文章),海豹06 DM-i的价格应该是12.98万和14.98万,但考虑到海豹06 DM-i与秦L的同宗关系和竞争关系,再来看南北大众朗逸VS速腾、迈腾VS帕萨特的价格作为参考,海豹06 DM-i综合价格会比秦L贵个1万块左右。 所以综合来看,海豹06 DM-i 120KW的售价应该是11.98万元,海豹06 DM-i 160KW的售价为13.98万元,这样更适合当前市场环境,也更容易实现比亚迪2024年年销量400万的目标。 【总结】 海豹06 DM-i的综合配置较高,外观造型更适合年轻人,也更具时尚,内饰用料也更扎实。相比沉稳内敛的秦L,我更偏向于海豹06 DM-i!也更觉得海豹06DM-i 的用料更好,塑料感几乎没有,不像秦L的内饰塑料感重。但是在价格方面秦L的性价比最高,目前来看海豹06 DM-i的销量应该追不上秦L。但是应对和抢占合资车轩逸、朗逸、速腾的市场还是搓搓有余的,与秦L形成珠联璧合的态势,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豹06DM-i走的还是中高端路线,动力更高,配置更丰富,内饰用料更好,不能用秦L的标准要求海豹06DM-i,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秦L走的是中低端路线。 所以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海豹06DM-i作为家用车,秦L还是去做网约车吧,动力、舒适性、功能性海豹完胜,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提车日记我是一位大连启源Q05车主,2024年4月15日提的125公里续航的中配真香版,现在分享一下这半个多月的使用感受,这半个多月跑了1539公里,提车的加了200元油,现在纯油续航还有约324公里因为我基本上用纯电模式跑,快充电桩充过五次花费100元左右,自己又购买了随车充,因为4月份启源厂家不送充电桩了,还得花599购买,再就是我们家小区是老旧小区物业跑路了,申请不下来新能源电表,所以就购买随车充,购买随车充后都是在家充电,目前还没算过电费到底是多少,因为是在家充电,家里也用别的家用电器所以很难算出来充电花费多少电费但不得不说用电是真的香呀,我现在就想用电,恨不得只要一停车就把随车充拿出来找有电源的地方充电用上电后就回不去了,再也不想加油了再来说一下驾驶感受和车机等系统的使用感受,车开起来因为是纯电驱动模式所以很安静,低速行驶的时候确实有低速行驶的提示音,个人感觉这样挺好的,这样是为了在低速行驶的时候提示路人,我个人感觉这是国家的规定,对行人,对自己都好,为什么要有那么多人想关闭提示音呢个人不理解这些人的想法是为了什么,车也没有网上说的跑偏的现象,减震悬挂方面个人感觉也不错,因为我是开了30多年的老司机了,也一般不跑高速,没试过L2辅助驾驶功能,等有时间跑高速的时候试试,车机方面吗,我就是听听广播,听听歌,用语音控制一下车窗升降啥的,感觉还可以,没有网上说的那样差,可以识别连续的语音指令,没有网上说的那样夸张,说车机笨不能识别连续的指令,以上就是这半个多月使用感受,我觉得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以后必然是新能源车的天下,我们国家在新能源车领域就是世界第一毋庸置疑,我为自己能成为国产新能源车主感到自豪和骄傲!!
#天籁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这是我第一台车:新款天籁2.0L优享版白色。读书那会就听到这个车,从2022年就开始看,当时只有第七代,黑武士在路上真是太帅了,下定决心要拿下,出了新款后还是想了想买新款白色。 我是一名IT行业的职员。提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目前行驶了约5000公里。平时这辆车主要是用来周末出游,也经常用于家庭聚会和朋友聚餐。 二、购车预算 我的购车预算是在20万元左右,从我关注的时候还是20左右的,2023年一整年降价了4-5万,终于到年尾的时候忍不住拿下回家过年,去到了十六七万,已经完全符合我的预算,而且性价比较高。 三、选车过程 当时看了雅阁,凯美瑞,凯迪拉克,迈腾,都各自有优缺点,最后选择了大天籁 四、价格方面 天籁2.0优享版珍珠白 指导价199800元 裸车价149500 贷款60000元24期 月供2500元 首付108000元 购置税13000 保险5000 上牌500 总成交价168000元(不含车船税30元一个月,包含购置税保险上牌所有费用,后续无其他费用) 赠送:三年五次保险套餐(含人工费),贴膜,地毯,头枕,车载打气泵,车载吸尘器,灭火器,香薰,雨伞,面膜(送的东西多是因为在规定的日期推迟了一个星期才到车,所以要了很多赠品) (也跟其他车主聊过这个价格还是挺不错的,相对来说在佛山提车价格稍微低一些,也欢迎跟我讨论)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在购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多参考懂车帝的参数配置,多去试驾确认好车型后,再多对比几家4S店价格,不要听太多网上的车评人吹,多跟真实的天籁车主沟通,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天籁的外观设计比较时尚大气,尤其是新款的尾部设计很吸引人,后面的车灯也换车LED灯,侧面的线条也是很帅,很袖长,但是个人觉得车头设计稍显保守,缺乏一些个性,没有第七代那么犀利,显得老头乐一点了。 2、配置感受方面 天籁的配置比较丰富,尤其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功能很实用。但有肯定没有现在国产电车那些功能那么多,(2.0L优享版,我觉得差的就是carplay,锁车自动升窗功能了,其他基本齐全) 3、内饰感受方面 天籁的内饰做工精细,用料考究,整体感觉比较舒适,这沙发坐的确实比其他同级别的车好的多。内饰设计略显保守,但个人也喜欢简约风格。(氛围灯只有前排有,后排竟然没有,这个差评) 4、空间感受方面 我身高175cm,体重65kg,前排空间宽敞舒适,就是前排的座椅腿托断了点,踩油门时悬空(可以去试试探路的明显加长了舒服多了)后排空间也足够,三个成年人坐在后排不会太拥挤。后备箱空间很大,可以容纳大型行李箱和购物物品。 5、动力加速方面 很多人都说2.0L的天籁很肉,但是我觉得还是够用,确实我也开过2.0T的加速更猛一些,但是我平时开,家用2.0L够用了,而且经济实惠,有时挂一下S档也会嗷嗷叫,挺舒服,超车也不感到吃力。(千万不要开习惯了后再开ECO模式,那会感觉到超级无力) 6、操控感受方面 在低速行驶时,天籁的操控感觉比较轻盈,打方向灵活准确。但在40-60时速时,过弯时转向明显感觉到人都飘一边去了,原因也是底盘太软了,转大弯时一定要减速道40以下(之前开过宝马的车,操控就很好,转弯不会往一边偏,底盘就很硬,很结实) 7、油耗感受方面 在高速使用时,天籁的油耗表现较为节省,大约为5.8升/百公里左右。在市区行驶时,油耗略有增加,约为7.5升/百公里。总平均油耗约为6.9升/百公里。我个人还是市区开的多一些。 8、舒适度方面 乘坐天籁的舒适度较高,座椅柔软舒适,家人和朋友乘坐后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悬挂系统对颠簸的吸收能力也很好,特别是过减速带和坑坑洼洼的地方没啥感觉(之前开的宝马和其他的车,过个井盖那震的,区别就非常大)整体下来天籁还是非常舒服的,毕竟以舒适为主的一款车。 9、隔音方面 天籁的隔音效果比较出色,国道和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较小,刮风天气下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前排的双层夹胶玻璃还是非常隔音的,后排就差一丢丢,车载音响也一般般够用(出了2.0T的顶配有9个音响,其他的都是6个,后门的两个洞是没有音响的,摆设的)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 目前在佛山南海千灯湖,车友们可以找一起出出车,拍拍照一起去玩玩。最后,感谢圈主云飞指导!!!
江玄一:请问一下各位道友:假如我买了H5旗畅,跟4S店销售谈好了车子16.5万可以开走(首付10万,贷款6.5万两年免息)。那车子的车辆购置税和保险费用是已经包含在首付款10万里面了吗?还是说在首付10万的基础上要单独再交这两项费用啊?
#辣评新车应该是有很多人早就开始期待这款车了,从理想L8发布到理想L7发布,有一部分人一直在期待发布理想L6,毕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需要大车,即使是理想L7的车身尺寸也非常大了。那么理想L6虽然数字比较小,但是车一点也不小的,依然是大5座的SUV车型。那么下面就来以我的角度说说这辆车。 外观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了,一看就知道是理想的车,但是单看前脸,能区别出来L67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吧,除非对这辆车的细节研究的非常透彻,反正我是没看出来什么区别,也不能像发布会说的是最长的星环灯带,我去拿尺子量吧。尾部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就是牌照位置的区别了。L6全系是不带空气悬挂的,离地间隙要比其余的L系列车型要高的。可以说理想是家族化设计贯彻的最彻底的车企了,虽然分不清L6789,但是一看就知道是理想的车。我感觉这套设计还是挺好看的,不夸张,也不老气。 内饰还是这样,两块大屏幕,没有仪表盘,方向盘上有块区域显示常用信息啥的。中控也没有按键,设计的是简洁的风格,最开始理想的大屏幕还是比较有争议的,现在来看,好多车企设计的车内屏幕一个比一个大,好像都接受了,如果新车给了一个小屏幕,现在应该也会被吐槽吧。理想L6还是有个大区别的,就是后排是不带“大电视”的,主要还是全景天幕的区别,没有地方安装电视了。 理想L6比L7短的那部分长度,应该就是后排空间的区别了,L7有超大的后排空间,即使短了那些,理想L6的后排空间在同级别依然也是有优势的。 最后说说这个定价吧。现在发布了理想L6只有两个配置,pro和max,分别售价是24.98万和27.98万,而且这两款车除了辅助驾驶和辅助驾驶相关硬件的区别以外,其他配置完全一样的,以我来看,pro版本更适合买,贵了3万的配置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特别的需要。我感觉后期可能会出air版本,简配一些配置,然后拉低一下起售价格,我是感觉25万的价格还是有点高了。 现在同价位的竞争对手最大的一个肯定是问界M7了,肯定会有很多人作为对比的车型,无论大小还是价格,高度重合了。还有今天降价的特斯拉ModelY的起售价格也来到了24.99,是买增程还是纯电。还有其他的一些国产同价位的车型,理想L6是理想家族最便宜的一款车了,不知道后期的销量什么样,最晚应该在6月也能看到正常的月销量了,到时候看看是否能扛起理想的销量大旗。
#我的秦PLUS DMI一、买车背景 作为一名深圳的普通上班族,每天通勤距离约为30公里。为了方便出行,我决定购买一辆适合自己的车。在考虑油耗、舒适度、性价比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牌照后,我选择了比亚迪秦Plus DMi的55km旗舰版。这车不仅满足了我日常通勤的需求,还能应对偶尔的长途旅行,非常满意。 二、购车预算 预算原本就是10~15万左右,而且在深圳还要考虑牌照问题(购车时深圳的蓝牌要3~6万左右),而绿牌不用什么钱,所以后面基本就定了秦。 四、详细价格信息 我买的是秦Plus dmi 55旗舰版,当时指导价为12.98万元,保险费用为6000元,金融服务费为3000元,上牌费为1000元。不过我还享受了八千元的补贴,实际落地价为13.2万元。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购车前,我主要通过网络和车展了解车型信息和价格。在对比了三、四家4S店后,我找到了优惠最多的一家,并直接下单购买。此外,4S店还赠送了两次免费保养和一套脚垫。购车过程中,多比较不同4s店的优惠和服务,确实更实惠。 六、用车感受 我已经开了很长时间的小秦,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谈谈我的用车感受: 1.车机使用:虽然小迪的语音挺灵敏的,按键或者喊小迪就可以了,但有时候会出现误识别的情况,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下。此外,车机的部分功能需要联网才能使用,(比如高德、音乐),如果网络不稳定,会影响使用体验,然后小迪可以通过手机高德远程投送导航路线,比较方便。 2.车钥匙:小秦的车钥匙支持APP+NFC+原厂钥匙解锁,操作挺方便的。基本上出门不带钥匙,直接NFC或者APP解锁就可以。不过某些情况下,NFC解锁可能会出现不灵敏的情况,可能要多试几次(好像是车钥匙和app、NFC频繁切换就会出现) 3.空调制冷:驾驶途中打开空调很方便,直接喊小迪就可以了。夏天制冷迅速,制冷耗电不明显:空调制热耗电适中,空调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前挡玻璃是硬伤,暴晒之后玻璃经常会觉得很热,脸靠近不是很舒服,但也可能是我贴的膜不太好。 4.雨刮:原厂使用第一年没什么异响,喷雨刮液和雨天刮水效果都还好,就是不知道是啥原因磨损了,第二年开始就有点异响,换了个固特异的雨刮就好了。 5.发动机舱:打开方便,布局整齐美观,加注雨刮液方便。用料厚道,舱盖支撑杆是手动的,使用方便。发动机运行平稳,没有明显抖动现象。 6.座椅体验:座椅材质还可以,没什么异味,但是整体偏硬,开长途可能会累一点,长途建议加个坐垫吧。 7.悬挂:虽然悬挂表现一般,但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已经足够。在过弯和变道时,悬挂系统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持车身稳定。 8.内饰:方向盘握持感舒适,形状喜欢,转动顺手。材质包裹满意,按键功能易懂。方向盘加热功能实用,特别是在寒冷天气里,能给驾驶者带来温暖。其他部分都是钢琴烤漆,质感还可以。档把设计的也很合理,挂挡方式顺手,不易触,操作挺方便的。 9.后备箱:后备箱空间充足,布局合理,实用性高。后排座椅还可以按比例放倒,进一步扩展储物空间。 10.轮胎:轮胎表现中规中矩,胎噪有一点,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轮胎抓地力良好,行驶稳定。 11.油耗:这款车加92号油,综合油耗在5~6个点左右,感觉跑高速我一箱油能跑八百公里左右。然后速度在一百一二十左右的话,油耗大约6个点左右。如果九十码以下要省油点,油耗应该不到5个点,APP日常显示油耗在4.5左右,但是应该这个没有算上空调等,整体来说油耗5.5左右应该差不多。 12.充电,由于我住的地方和公司都没有配充电桩,所以充电相对来说比较少,平时基本都当油车开。也偶尔去逛商场回去充电桩充一下,相对来说55km版本充电的费用和加油费用差不多,不过用电的时候开车会更安静,所以偶尔充个电循环一下也不错。 12.动力:小秦在低速的时候加速相对来说比较有优势,城区、国道等红绿灯的时候,没有刻意去踩油门,也经常是第一个出线的,但是跑高速的话,在速度120以上的情况下,提速相对来说会很慢,基本都是油门踩到底了,而且车速在150左右的时候,整台车就会有很明显得抖动,然后胎噪和风噪相对较大,所以一般不建议开太快。 总的来说,小秦既满足了我通勤需求,又为我带来了不错的驾驶体验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