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用的配置车上一些配置可能因个人需求和使用场景不同,而被认为是“没用”的,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认为“最没用”的配置: 1. 大灯清洗:虽然大灯清洗看起来很有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其作用非常有限。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大灯很少会被弄脏到需要清洗的程度。如果车辆真的很脏,建议直接洗车。 2. 自动泊车:虽然自动泊车看起来是一项很方便的功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其体验可能比较差。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自动泊车系统只能在标准车位,并且周围障碍物比较少的情况下简单操作,对于一些非标准不规则停车位的处理能力较弱,在多障碍物复杂环境中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泊车路径,应用效果相对不高。 3. 后排娱乐系统:后排娱乐系统看起来很高端,可以给后排乘客提供看电视、听音乐,甚至打游戏等娱乐功能,但实际上利用率非常低。而且对于后排乘客来说,盯着屏幕看节目也容易晕车。 4. 全景天窗:全景天窗可以让车内更加明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夏天会让车内更热,冬天会让车内更冷。而且全景天窗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如果出现漏水等问题,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 5. 隐藏式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在新能源车上比较常见,但这种设计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极端天气下,门把手可能无法弹出。此外,隐藏式门把手也可能增加维修成本。 6. 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功能虽然方便,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充电速度慢、发热等问题,而且放置手机也不太稳定。 7. 自动启停:自动启停功能可以在车辆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以节省燃油。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功能会影响驾驶体验,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自动启停功能可能会导致车辆抖动或启动不顺畅。 当然,这些配置是否“没用”,还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配置很有用,而有些人则可能觉得它们是可有可无的。在购买车辆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配置。
#驱逐舰05提车日记各位车友好!我提驱逐舰05将近一个月了,今天也跟大家分享一点个人的用车心得,希望能对各位想入手此车或观望的朋友能有点帮助,同时也发表一些自己用车过程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听听各位大佬的指教~ 本人坐标江西抚州,和其他大部分车友一样,我从3月初订车到4月中旬提车,等了一个多月(销售本来说是要等两个月左右的。据说4月份驱逐舰销量猛增,估计等车时间更长了)。说实话,在等待过程中催问过销售两次是否到车,都还是说要等两个月,没想到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候突然收到车子到了的消息时,内心还是有些惊喜的(这种等车的焦虑我估计大部分车友都多少有点吧尤其是对男同胞而言。另外也是因为江西这里入春以来几乎天天下雨,正是需要用车的时节)。但是!!在得到提车消息后的几分钟,销售又发来一条消息:政府补贴没了。虽说销售事先有表态等到我提车的时间,政府补贴有可能会没了,但是内心还是有说不出的失落感,毕竟3600大洋充电或加油都能用好长一段时间啊跟销售多番确认得到的还是这个答案,无奈,就只能假装没有听说过有政府补贴这么一回事吧最终落地价:79800(裸车)+500(上牌费)+1000(服务费)+5500(保险)=86800。送膜、脚垫、行车记录仪,2次保养(含首保)。去年是不需要服务费的,销量上来了后今年就拽了,一开口是要3000的,砍到1000。保险之前在圈里了解过其他车友的,大概就4千多搞定,但是自己提车时还是拗不过销售的说辞花了5500,这两笔开销定是被割韭菜了。也罢,用车愉快才是正道。 本人买的是55km丐版,想着明年搬新家地库能装充电桩充电方便,就没必要多花2w买120km的,如网上说的,55性价比应该是最高的,当然,这也看个人自身情况,充电方便的买啥版本都行,充电不方便的我觉得120更合适,这样日常通勤可以做到三四天一充,或者直接当油车开。车刚来回来,我就在网上买了条加粗的新能源充电延长线,但一用发现这老房子居然连空调插座都没装地线,导致充电时仪表盘显示接地不良的提示。在网上查了网友的说法,也问了销售,没有明确的答案,有说这不影响充电不影响电池的,也有说最好买个接地宝充电的。纠结了好几天,最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重新买了个接地宝,一用仪表盘果然显示正常了,也不管它是否如网上说的“掩耳盗铃”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了,先这么用着吧,能挨到明年装充电桩就行 上路以来大部分都是EV模式,两三天一充,因为还没装充电桩,所以每次都要从家里牵线出来比较麻烦,所以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入手120版本吧,哪怕是有充电桩,时间久了也会觉得频繁充电好麻烦。除了送的一点油,自己加过一次200块油,目前还剩60%。目前续航730km,表显0.12元/㎞,应该差不多,平时都是开普通模式,智能保电20%,空调除了下雨天除雾需要用到,其他时间几乎都还用不上。相较于家里的别克和本田,这经济性还是挺明显的。另外就是它的内饰、车机系统也是吸引我的一点(没来过啥豪车,容易满足),个人感觉比同级别的秦plus强。 缺点就是大家说的缺点,底盘滤震差(路面稍微有点粗糙,轮胎的抖动会传到方向盘),隔音差,感觉刹车噪音也时常有点大。还有就是这几天在行车过程中听到似乎是从刹车片处传出异响,类似于刹车时摩擦时的声音,不知道会不会跟前段时间暴雨天气走过深水区有关,打算再观察两天,不行就去4S了。如有车友跟我同样的问题,请指教一下解决办法。 今天先码到这里,后续还有用车感受再在评论区分享。最后要感谢懂车帝给我在购车过程中的数据参考(买车前每天刷懂车帝的时间比抖音微信都多),同时也希望人生的第三辆车能多陪伴我一段时间,也祝愿国产车能越来越强。
#我的秦PLUS DMI一、买车背景 作为一名深圳的普通上班族,每天通勤距离约为30公里。为了方便出行,我决定购买一辆适合自己的车。在考虑油耗、舒适度、性价比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牌照后,我选择了比亚迪秦Plus DMi的55km旗舰版。这车不仅满足了我日常通勤的需求,还能应对偶尔的长途旅行,非常满意。 二、购车预算 预算原本就是10~15万左右,而且在深圳还要考虑牌照问题(购车时深圳的蓝牌要3~6万左右),而绿牌不用什么钱,所以后面基本就定了秦。 四、详细价格信息 我买的是秦Plus dmi 55旗舰版,当时指导价为12.98万元,保险费用为6000元,金融服务费为3000元,上牌费为1000元。不过我还享受了八千元的补贴,实际落地价为13.2万元。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购车前,我主要通过网络和车展了解车型信息和价格。在对比了三、四家4S店后,我找到了优惠最多的一家,并直接下单购买。此外,4S店还赠送了两次免费保养和一套脚垫。购车过程中,多比较不同4s店的优惠和服务,确实更实惠。 六、用车感受 我已经开了很长时间的小秦,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谈谈我的用车感受: 1.车机使用:虽然小迪的语音挺灵敏的,按键或者喊小迪就可以了,但有时候会出现误识别的情况,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下。此外,车机的部分功能需要联网才能使用,(比如高德、音乐),如果网络不稳定,会影响使用体验,然后小迪可以通过手机高德远程投送导航路线,比较方便。 2.车钥匙:小秦的车钥匙支持APP+NFC+原厂钥匙解锁,操作挺方便的。基本上出门不带钥匙,直接NFC或者APP解锁就可以。不过某些情况下,NFC解锁可能会出现不灵敏的情况,可能要多试几次(好像是车钥匙和app、NFC频繁切换就会出现) 3.空调制冷:驾驶途中打开空调很方便,直接喊小迪就可以了。夏天制冷迅速,制冷耗电不明显:空调制热耗电适中,空调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前挡玻璃是硬伤,暴晒之后玻璃经常会觉得很热,脸靠近不是很舒服,但也可能是我贴的膜不太好。 4.雨刮:原厂使用第一年没什么异响,喷雨刮液和雨天刮水效果都还好,就是不知道是啥原因磨损了,第二年开始就有点异响,换了个固特异的雨刮就好了。 5.发动机舱:打开方便,布局整齐美观,加注雨刮液方便。用料厚道,舱盖支撑杆是手动的,使用方便。发动机运行平稳,没有明显抖动现象。 6.座椅体验:座椅材质还可以,没什么异味,但是整体偏硬,开长途可能会累一点,长途建议加个坐垫吧。 7.悬挂:虽然悬挂表现一般,但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已经足够。在过弯和变道时,悬挂系统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持车身稳定。 8.内饰:方向盘握持感舒适,形状喜欢,转动顺手。材质包裹满意,按键功能易懂。方向盘加热功能实用,特别是在寒冷天气里,能给驾驶者带来温暖。其他部分都是钢琴烤漆,质感还可以。档把设计的也很合理,挂挡方式顺手,不易触,操作挺方便的。 9.后备箱:后备箱空间充足,布局合理,实用性高。后排座椅还可以按比例放倒,进一步扩展储物空间。 10.轮胎:轮胎表现中规中矩,胎噪有一点,但在可接受范围内。轮胎抓地力良好,行驶稳定。 11.油耗:这款车加92号油,综合油耗在5~6个点左右,感觉跑高速我一箱油能跑八百公里左右。然后速度在一百一二十左右的话,油耗大约6个点左右。如果九十码以下要省油点,油耗应该不到5个点,APP日常显示油耗在4.5左右,但是应该这个没有算上空调等,整体来说油耗5.5左右应该差不多。 12.充电,由于我住的地方和公司都没有配充电桩,所以充电相对来说比较少,平时基本都当油车开。也偶尔去逛商场回去充电桩充一下,相对来说55km版本充电的费用和加油费用差不多,不过用电的时候开车会更安静,所以偶尔充个电循环一下也不错。 12.动力:小秦在低速的时候加速相对来说比较有优势,城区、国道等红绿灯的时候,没有刻意去踩油门,也经常是第一个出线的,但是跑高速的话,在速度120以上的情况下,提速相对来说会很慢,基本都是油门踩到底了,而且车速在150左右的时候,整台车就会有很明显得抖动,然后胎噪和风噪相对较大,所以一般不建议开太快。 总的来说,小秦既满足了我通勤需求,又为我带来了不错的驾驶体验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