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我是2024年2月27日下定,经过20天的等待3月19日提车!颜色配置如图! 先说说购车经历。09年开始购买人生第一辆车日本铃木天宇SX4,开了6年,不得不说确实省油,而且故障率极低,作为代步车绝对是最优选择。而后15年入了HAVA哈弗H8,刷新对国产和长城的认知,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遭到周边亲戚朋友的非议,毕竟花了近30万买辆国产车,确实一般人不太能认同,但我坚持己见,一晃开了将近9年。除了费油之外没有任何毛病,也从未把我放在路上过,看到网上对国产车的各种吐槽,我想问问他们难道进口车和合资车就没有问题吗?所以,车这东西真正开过才知道到底好不好!至此成为坚定的国产拥护者,60万以内的外国货再无法提起我任何兴趣。不是狭益的爱国情怀,是真的觉得外国货从产品力上被打败了。之前一直准备入glc300,你能想象,快50万的东西给你6个喇叭,那种感觉就像把你的尊严和智商踩在地上反复摩擦,还有宝马奥迪等等。 因为这次购车预算在40万以内,所以完全无视了国产以外的任何品牌。 奶爸车,具有较高人气的终究逃不过L8和蓝山。当然期间我也去看了和试驾了问界m7,领克09EM-P,腾势N8等,我对车子还算是有一番研究和理解,所以最总在L8和蓝山件做出了选择,经过深度试驾总结了两个车的优缺点如下: 1.外观:L8的设计根据流畅,形象气质更佳,整车更具质感;蓝山说不上好看但我觉得颜值也说得过去,大家可以看看我拍的图片 2.空间:理想L8中规中矩,只能说够用,相比蓝山更大,毕竟车身尺寸在那摆着,特别体现在第三排;蓝山就是一个字,大。 3.内饰:因人而异,各有千秋; 4.智能化(含车机):蓝山跟合资进口车比,相当高中生和小学生的区别。跟新势力比,问界,理想,蔚来等……额,要落后一个级别吧。差距主要就是蓝山太理工男思维了,还是新势力又炫酷又花哨的东西真的受用;不过听说蓝山的大模型马上就要来了,功能和智能化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现在已在内侧阶段,我看过很多车友的评测视频,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5.动力系统:蓝山优势。L8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纯电车,跟”飞哥“说的一样,增程确实不是很好的选择,至少我是不会选择增程。插混动力输出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全速段都能有更好的动力和能耗表现。提车也半个月了,对于蓝山的动力系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低速如纯电般丝滑,高速那是动如脱兔,秒杀大部分车型。蓝山的智家方面我试过了几次,高速NOH还是比较好用的,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主动变道,出入砸到等,只能泊车也很精准!应对日常足够了 6.底盘滤震:L8的空气减震完胜,这是硬件上差距,无解。实际试驾,L8可以说路面的细碎震动被减震完全隔开了。但也不是说蓝山很差,至少达到了同级别应有的水准。主要问题是在细碎路面的震动过滤上不彻底,比如在路面平整度差的农村水泥公路上,能明显感受到震动。但是理想坐在后排感觉有些忽悠,没有蓝山支撑性好,看到评论说产时间坐在理想后排容易晕车不知道真的假的。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7.操控性:蓝山完胜,L8正是因为空气减震的问题,,注定不可能有什么很好的操控。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是操控,其实就日常来说,就是转急弯或者避险急打方向时车身的稳定性。比如,有的弯道80码的速度过,感受车子不会失控,很有信心,车身也不怎么倾斜,那就是操控好。所以这里就有一对矛盾体,操控性和舒适性,在减震上,减震越硬操控性越好,舒适性就越差,反之亦然。蓝山的悬挂系统可以说还是精心调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兼顾得比较平衡。同为奶爸车,我觉得蓝山是50%的操控50%的舒适,L8是50%的操控70%的舒适。 8.价格上蓝山优势大; 9.售后保障:蓝山质保更有保障,还是相信传统大厂,蓝山可以停产,但是长城一时半会儿也难得倒下,万一十年八年倒了,也到换车的时候了。长城在全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有4S,服务网络发达,保障更强。新势力这方面有差距。蓝山是三电终身质保,比L8的8年15公里强。另外单次保养,大致问了下,L8在800左右,蓝山在500左右。另外长城的零配件市场保有量大,价格便宜些,所以后期养车成本比L8低。 10. 油耗:应该差不多吧,没有具体测过。等开段时间再来反馈,反正我提车以后加了300块钱油,我用的是混动模式,等下次加油我算一下。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蓝山。 现在完成基础装饰,全车隐形车衣,贴黑色悬浮顶,全车所有镀铬件黑化,全车量子膜,全包围脚垫,进气口防虫网,挡泥板等
#晒出你的骑行照谁懂啊!朋友国外搞到的尤兰达·內芙的Supercaliber奥运会冠军纪念版涂装,真的好漂亮!非常适合送给女孩子的一款,堪称艺术品~车身涂装是以日本木刻版画为灵感,一看到涂装就能想起美好田园风景的宁静,从涂装的风格完全无法想象这是一款赛事车,真走上赛场,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清醒提神,车手是不是会时刻保持冷静沉着!苹果花、山脉、竹子,这些图案寓意美好,但是完全想象不到会出现在越野赛事车上,足见设计功底~ 再说碳结构其实都略显多余,这款车的全碳内核,整车为碳车碳轮,无需再升级,top级别在品质上已经彰显,重量、效率、操控三者之间的平衡之外,又增加了颜值与文化底蕴的考量,不得不要点赞了!
#摩托车改装笔记用车9个月,行驶9000公里,座桶能够放下两顶全盔,中间还能放不少的杂物。平时城郊代步为主,巡航比较多,油耗2.4,极限续航450 🛠️下面整理了我的XMAX300的改装方案和使用感受 🏷️后避震:欧林斯740 帅,换完之后路面细小的颠簸基本过滤了,但前提是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把预载、压缩、回弹根据自己和用车场景调节好,要不不如不换。 🏷️前避震:欧林斯避震芯 车头结实,车把变重好多,压弯时候感觉有一股反向的力量把你拉回去,平衡感提升了不只一点点。减震变硬了,但不是像健美运动员的肌肉那样僵硬,更像体育竞技运动员的肌肉注重运动表现。 🏷️PD拉杆 车身变得更整,抖动基本没有 🏷️刹车:前布雷博水NIAO+螃蟹,凌云全车钢喉,布雷博RCS直推上泵左14、右15,FAR300浮动盘 前刹车必改,性价比改装换下泵就可以,完全够用。有条件就都换,刹车手感提升太多了。布雷博在几次躲避乱串的电动车和随意转弯的汽车的时候稳稳地停下来了。 前后减震➕PD拉杆➕刹车,你的XMAX300就不是一辆普通的踏板了,有条件都上。 🏷️座垫:西班牙原厂座垫+日本原厂靠背 做工、用料、舒适度不是仿版能比的 🏷️射灯:GR四珠 使用感受:与XMAX300匹配较好,鸣笛爆闪功能好像在XMAX300上面用不了。铺路效果很好,连接远光灯和ACC线,与原车远近光线同步,熄火断电,可单独开关。 🏷️护杠、车把横杆:巴风特 使用感受:装护杠仅仅就是为了装射灯,市面上的护杠也只有巴风特才能入眼。车把横杆很有必要,上面可以装不少装置。颜值、做工这一块还得是巴风特。 🏷️手把加热:KOSO 使用感受:冬季加上手套,零下5附手心出汗 🏷️风挡:GIVI运动风挡、泰国竞技风挡、CNC风挡支架 使用感受:天暖的时候,短款风挡加上手把镜,逼格十足 🏷️行车记录仪:HFK701 希望用不到,放在前面还能当尾镜使用 🏷️轮胎:米其林CITY2 🛞防滑耐磨集于一身,湿地、弯道让你信心倍增 🏷️其他 巴风特车把后视镜、 欧林斯740调节方法:首先,设置好预载,上面压缩调节顺时针到底,下面回弹逆时针调到底,大撑打起来,用尺子量垂直高度,放下去人坐上去,不要捏刹车,手轻轻撑墙,车身正了就可以,不要受力,再量减震的高度,前面的长度减后面的长度,在1.5-2cm之间,就可以了,1.5运动,2舒适,我的是1.8。XMAX300 的减震,基本垂直。或者你把下面的小馒头放到上面,用轧带固定好,量它坐上去掉下来的长度即可。这个设置好了,再去把上面逆时针12下面顺时针16,出去跑一趟山,入弯后面幌就把上面调硬,出弯幌就调下面,一点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