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提车日记#小米SU7提车日记# 南通首台小米su7 之前一直开我爸的q52018的和我妈的奔驰gla 2023 ,开车两年了,q5感觉很舒服底盘调的很好动力足 ,gla就相对拉胯。选车对比了极氪001,因为本身是个米粉,家里很多米家设备,每天通勤80公里,主要上下班通勤使用,购车时间是28号当天抢的创始版。 选的max创始版,内饰黑色耐脏点,外观颜色选了一个比较小众的流星蓝,总共办完落地31万,裸车29.9万,保险是平安的,选了比较基础的5500,全款无购置税。送创始版定制的钥匙、帽子、卡片套、签名相框和原车脚垫。 开惯了和智能化不搭边的德系车,初见小米su7属实被惊艳到了。 空间很到位,之前还担心空间问题,完全想多了,一米八头部还有余,座椅软硬刚好,汽车隔音很好,音质恰到好处,车机使用起来非常丝滑流畅。
#辣评新车万众期待的小米汽车SU7终于上市了,从配置和价格我感觉很多下下单的应该就是剑走偏锋,不是高配就是最低配。 版本理解 最低配的版本城市通行绰绰有余,20万出头就可以拥有700KM的续航+人车家生态的亮点,拥有同款的拉风造型,这就够了。 而真正想要玩车,或者说真正想要体验到小米汽车的操控,肯定就是Max版。 至于为什么pro版我会觉得无人问津,因为比最低配增加了3万其实没有什么亮点配置,也就一个激光雷达但我认为它不值得增加3万。因为小米的低配和中配的很多配置其实都有点落后于其他车型,比如没有现在普遍的800V,也没有HUD这些同级别车型普遍拥有的配置,再加上新车企对于三电技术和操控调教的不稳定性,我觉得价格来到24.59会有其他更好的车型给你选择。 为什么我觉得能热卖 很多人都说小米汽车有什么汽车技术吗,我和部分人的想法一致,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就是他的亮点,生态就是小米汽车的亮点,很多车企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华为的智驾,理想的家电,那小米的标签就是生态。 基于这个人车家的生态和小米在手机行业的深耕而赢得的信任,我相信SU7肯定会非常火爆,如果能快速产出更多的车型,我相信小米也会和华为一样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的。 我会怎么选择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自己用的就是小米手机,对小米汽车也是有一定的兴趣,但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选择小米汽车的最低配21.59,因为它的配置已经能够让我享受到小米汽车的亮点了。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迭代速度太快了,20万级别的竞品,最低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极氪007,007的配置其实和小米真的非常相近,而且拥有更高的配置,外观也和SU7一样潮流,如果不是真米粉其实007真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中高配我想到的就是极氪001,这两者的差距就在于001的智驾相比于SU7是劣势,造型的话我也更偏向于SU7,而操控感目前我确实也没有体验小米SU7所以没把比较,但如果两种车型操控相当的话,那我的选择就是SU7了。
#罗永浩怒斥媒体黑小米汽车最近小米SU7的热度是真的高,米粉们都在热捧,但是也有很多不认可的声音。其实这都没关系,产品就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不过呢,还有一些声音,除了黑还是黑,就挺让人怀疑成分的。也有人爆料,确实存在一些“职业黑”的群体,专门抹黑小米汽车。 对于这种情况,罗永浩看不惯了! 老罗就在直播的时候喊话:“刚发的小米SU7,今天就有了一个小米汽车遭遇100多个投诉的热搜,这个热搜做得极其流氓,流氓到无以复加。奇怪的是,刚开的发布会,怎么这100多个人就提到车了?小米官方都说想办法解决大定不能退的事了,结果媒体还在这儿耍流氓说100多什么什么......这个标题党特别缺德”。 其实这也很难说,要知道,现在舆论战的味道是很浓烈的,小米SU7到底是动了谁的蛋糕,让某个、某些友商如此难熬呢?大家也可以猜猜~
#辣评新车首先说明我并不是米粉,家里只有个小爱音箱,而且挺智障的,我还发抖音吐槽过。但是这一次的小米SU7发布,属实让我很感兴趣。尤其是看完懂车帝和某家的直播测评,好感更飙升了。 今天结合身边几位朋友对这辆车的看法,谈一谈到底值不值的购买?我就不在列那些配置参数了,因为我觉得小米SUV它已经不仅仅是一辆车了,我更愿意称之为“车平台”,怎么说呢,当然人家宣传的杀手锏了“人车家全生态”,背靠自家生态链打造的车,娘胎里就自带了智能属性。 那就先从智能说起: 21.59万的起售价,标配8295芯片,就这一点,就已经在不少竞品中脱颖而出了,再加上小米澎湃OS,玩智能手机的搞车机,除了问界外,应该算能打的点吧。 颜值能打,也算一个: 虽然大家都在说保时米,但咱就实话实话,20万给我这个颜值,我真的超喜欢了,尤其是看到实车,确实很惊艳。再说特斯拉刚上市的时候,也同样有过类似像保时捷的声音吧。另外小米在这个外形的基础上,做到0.195的风阻系数,同级别遥遥领先。 配置能打,必须算一个: 互联网造车就是区别传统车企思维,别的车企是我造什么车,你开什么车,而小米是你想开什么车,我造什么车。 手机支架、和运动相机接口、副驾专门放手机的位置、中控背部手电筒收纳、车载冰箱、能放14寸笔记的手套箱、专门放雨伞的空间、可拓展的实体按键等等,都是平时大家开始的刚需啊。咱就说放雨伞这件事,这个成本很高吗,最简单在车门板上设计个储存雨伞的位置不难吧,为什么其他车商都想不到,偏偏小米能做到。就连玻璃都给你直接做好隔热了,简直了,我真是服了,太能打了。 动力用料等方面,同样能打: 百公里耗电,和续航达成率这方面不输同级别吧,不服的车主亲自试过后,基本都服了。所以也难怪小米一发售就能卖出10万订单,我朋友在小米发布后,也果断退了极氪的定金选择小米了。 最最最后,就问21.59能不能打吧? 你说不能打吧,为啥极氪007紧急出了个后驱增强版,是谁对这个价格感受威胁了。虽说小米只有400v,如果自己有充电桩800v有那么重要吗?怎么不说800v平台的车是电动纳智捷呢。 所以,20万的小米到底能不能打,那我觉得看你怎么看待这台车了,喜欢与讨厌两极分化,但我觉得,作为一辆新能源车,在20万级级别真的不错了,我最近刚试驾了比亚迪的宋L,20.98万,百公里6.9秒呢。硬件表现优秀的情况下,生态、人性化方面又做得这么好,凭什么不能打,10万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以上纯个人看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毕竟是小米的第一辆车,究竟表现如何,还要看着几万车主的真实反馈。说我收钱的,请帮我@小米给我大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