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众测能耗,是每一位车主都关注的事情。他是我们选车时判断一台车的动力系统是否高效的指标,有时也是我们驾驶习惯的一个直观反馈。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车的油耗状况。 我的车是一台2010款的保时捷 Panamera Turbo,目前已经安全行驶了13年九万公里。发动机为保时捷自研的M4870引擎,4.8升双涡轮增压,与之匹配的是7速PDK变速箱。油箱为100升。 在保时捷发布的官方参数中,这台车的城市工况为百公里18升,郊区工况百公里8.9升,综合工况为12.2升。 这个数据还是比较贴近实际的。图一为我这台车的综合平均油耗,百公里13.6升。平时在北京环路上堵车堵死的情况很多,尤其是经常在晚高峰走国贸附近。因此汽车记录的实际平均油耗也就会比官方的高一些。 图二是有一次跑了200公里高速后提示的剩余里程还有1005公里,一路都非常畅通,且我也一直保持最高档最低转速的状态匀速跑。这时通过公式计算后得出的油耗为百公里8.3升。对于一台十几年前的8缸我认为这已经非常难得了,且比官方给的郊区工况还要低。 图三为是刚刚加完油的续航里程,上一箱油基本没有出过市里。100升的油箱加满之后续航里程也仅有472公里。折合油耗21升。这种情况多出现于连续好几天通畅路少堵车路多的时候。 那么图四的27.9升油耗就经常出现在完全堵死的情况了。虽然拍这个照片的时候,刚刚启动车辆没几分钟,似乎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但是对于这台车来说,只要堵死,油耗直接上天。且27.9是油耗的最大数值,即便实际比这高,车机也只会停留在百公里27.9升。 图五则是道路大多通畅,低速情况少时候的油耗,百公里12.2升。这个数据和官方给出的综合工况完全重合,低于我车的真实平均油耗。 小结:对于像我这台车这样的大排量上岁数的车来讲,用车场景对于油耗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些时候也不得不注意路况,提前规划加油计划。 最后放上美图一张。
#懂车帝众测我的这辆拿铁DHT,到今年3月12日植树节,正好2年。用车两年无故障,驾驶感受也不错,平心而论,拿铁DHT确实是一款好车。 这两年开得不多,大部分是上下班通勤,平均每天28公里,总里程也就刚满20000公里,平均油耗6.09L/百公里,还算满意吧。最近气温回升,偶尔也能开出比官方油耗更低的数值,发出来卷一下。 拿铁DHT的油耗受起步动力电池的电量、里程、路况、工况、驾驶习惯、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还是动力电池充放博弈的结果。 我个人觉得各种动能回收模式的差异并不大,尽量延长EV模式行驶的时间和里程,油耗自然就低了。城市或城郊驾驶中,当EV模式时,控制输出功率在6%以下,发动机启动的概率相对较小,可以延长EV模式运行时间。告诉驾驶时,速度控制在90-110公里/小时,对油耗降低也有所帮助。另外长时间开启空调、深踩油门加速、急刹车等暴力驾驶也会提高油耗。当然,要保持一定的驾驶乐趣,油耗就不要那么在意。哈哈,如果我过分在意油耗,也不会平均油耗搞到6.09,怎么也得搞到5字头的油耗还能卷一下。 拉跨的市场表现不能否定拿铁DHT是一款好车,它将继续陪伴我游走人间……
#懂车帝众测刚行驶了总200KM,HEV的行驶里程才70KM。 这个结果可以说还不算准,但是我已经很是满意了。 当时也对比了很多车型,明知道DM5.0就要上市了,最后还是选择了唐荣耀版。 我已经做足了被背刺的准备,现在的价格这款车作为一辆工具车代步车我感觉还是很完美的。 首先说一下用车场景,我不怎么跑高速,完全市区拥堵通勤,偶尔带娃出去野营。平均时速11公里/小时,老车新车都是这个状态,换了新车驾驶习惯也没变过。 本人在部队时就是司机出身,所以落下了一身不良驾驶习惯,起步大油门频繁踩刹车,见到绿灯肯定是第一个冲出去的,一直以来都很费油,老车是1.6t的紧凑型SUV,春秋不开空调综合油耗12-13L/百公里。冬季换了雪地胎14-15L/百公里。 换了新车第一时间肯定就是关注能耗表现,亏电保电满电状态我全部都挨个试了一遍。 唐dmi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的用车条件一直都是很极限,地处最东北,没有车库车位,也没有充电条件,走的都是最堵的道,踩的也是最狠的油。 现在东北气温0度左右,新车206公里行驶的综合速度依然是11KM/小时。 期间充过两次电,现在电池剩余电量60% 强制保电60% 油耗7.6L/百公里 在满电状态下启用智能保电,电量剩余25%时采用强制EV开到充电站。到达后剩余电量20%,这样的情况下是14.5度电+1.7升油/百公里,我感觉这种工况是最贴近我日常使用的。 最后就是完全亏电油耗,从4S提车就是亏电状态,开回家24公里路程,当时没有拍照大概也是7.5左右。 最近我才了解到混动车也有2000公里的磨合期,我决定要好好纠正一下脚法,相信过了磨合期还会更省油。 超过百分之3的用户其实我已经很满意了,这是一款特别合适我的车,兼顾性能和能耗,等到春暖花开我一定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到时候再与大家一起分享。
#辣评新车伴随着各种呼声,小米也交作业了,一瞬间全网各大平台包括央视都在为其助力,那么小米汽车究竟有什么优势,哪一款值得购买呢 一 优势 我认为小米汽车有而别家车企没有的三大优势如下 1 米家生态 他可以和小米手机进行丝滑无卡顿互联,在车机上即可显示手机界面以及手机上所有可以显示的东西,如果不用还可以将手机页面关闭,手机和车机可以相互控制。其次还可以控制几乎任何小米的产品设备,极大的增加了便捷性。 2 加速能力 看顶配四驱版的价格在30w,但零百加速达到2.78s,在30w进3s的车好像屈指可数。(我水平有限,目前还想不到,好像除了小米最便宜进3s的车就是路特斯和极氪FR)。 3 知名度高 小米作为手机大厂,还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很多创造,因此拥有的客户目标群体大,潜在用户也多。个人觉得在营销宣传上比其他的车企省不少力气。 二 配置选择 1 如果注重运动完全可以选择顶配,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本,最大马力673匹,最大扭矩838N/m,最高车速265km/h,百公里加速时间2.78s。30w的价格,保时捷的外观,强悍的运动性能,以及cltc工况下800km的续航。同时配有空气悬挂、电动尾翼、56寸的HUD、25个扬声器。在注重性能的同时也有高科技配置和较长的续航,将运动和科技结合到了一起,给喜欢开性能车的人多了一种选择。 2 如果日常家用,完全可以选择低配,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指导价在21.59w。这款家用最有性价比,cltc续航达到7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28s,家用足够了,个人觉得家用车8s以内都算比较快的了。同时一些辅助驾驶配置也都有,比如说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上坡辅助。个人还是觉得最有用的就是全速自适应巡航,跑高速极其方便,对于其他在城市用的辅助配置,相比起来还是更相信个人开车时的感觉。 3 对于中配超长续航高阶智驾pro版,指导价在24.59w,个人觉得是性价比最低的。Cltc续航830公里,但实际使用可能就比低配多不到一百公里。其次是辅助驾驶的硬件提高了,但是辅助驾驶的功能不变,如果想要高阶辅助驾驶需要选装,这就有点难受了。 三 总结 总的来说现在电车续航有限,充电时间也受充电桩的影响,无法发挥400/800V的全部潜力,更适合家里有一台油车或者增程/插混的新能源车而增购的车型。这款车更适合喜欢运动,有着年轻化心态,有很多小米设备的人。对于高阶的驾驶有追求的可以看看小鹏,虽然销量少一些,但22.99w就配有双激光雷达和双orin—x(但是续航低,车身长度少20分米,有长处就有不足嘛),毕竟小米的高阶驾驶还需要选装,价格在1.8w——2.6w之间。如果想要小毛病少一些,产品成熟度高一些的,追求运动可以选极氪,追求品牌可以选比亚迪。个人觉得小米可能短期不愁卖,但是如果想长期发展,还需要继续研发更成熟的产品以及完善售后保障体系。
#懂车帝众测2023年2月底购入小冒,到现在整一年出头,行驶了大概一万公里,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冒的油耗。 这一年的用车环境,主要包括每天的市内通勤拥堵路况,周末在城市周边游玩的畅通路况,还有春节一次长途旅游出行,时间跨度正好横跨春夏秋冬四季,各种温度条件和用车场景几乎都包含在内。目前是基本稳定在8.9个左右,其中在5000公里时候做了首次保养,首保过后油耗是略有降低的,大概8.7左右,对于一台2.0t,245马力这么动力充沛的车来说,这个油耗已经很满意了。 当然油耗这个东西和用车环境,使用工况,驾驶习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仅给大家作为参考~
#懂车帝众测新车过完磨合期后,开始关注与油耗变化有关的相关因素。 排量固定不变。一万五千公里基本我一个人开,我个人没有暴力驾驶的习惯。刹车和油门有关的脚法和驾驶习惯也比较稳定。 在以上基础,我观察,促使油耗高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路况影响最大。 情况一,高速,工况好,哦6.5个。 情况二,一半市区,一般高速,7.5个 情况三,纯市区,10.5-11.5个。 截图中,是情况二和三的油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