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溜车地河东国际机场在宁夏的车友可以闲了过去看看,飞机经常经过,非常出片。昨天我们两个人组队去,到了之后发现了好多车友都在等飞机,地址就在机场的北头和南头。我是从金凤区阅彩城附近出发。骑豪爵uhr150,媳妇骑的斯托纳小猴,大概有半小时左右就到了,距离也不算太远。当排到跟飞机一起的照片之后,感觉确实不虚此行,值得推荐!!!!
汽车头:该来的纯电动X5还是来了,不只是动力,颜值也提升了
#聊聊5月汽车销量关于电车出海,我觉得任何走出去的品牌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 电车出海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品牌怎样让外国人接受?渠道如何建设?地方性法规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面对 一些品牌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上汽通过收购MG在欧洲市场已经站稳脚跟,而像长城、奇瑞等在燃油车时代在海外建立了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工厂,也具有电车出海的基础性优势 那么作为国内新能源一哥的比亚迪在出口上的情况如何呢?我只能说,没有基础,纯靠产品力硬打,太不容易。论燃油车时代的基础,比亚迪几乎没有;论品牌,也不像MG源自欧洲 虽然很难,但2023年比亚迪的出口还是有一定成绩的。在泰国、以色列、新西兰、新加坡等国都拿下月销冠,并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23年Q1以15327台的海外销量位居中国品牌第二,仅次于MG 同时在竞争极其激烈的欧洲市场,比亚迪也有很大的野心。比亚迪对欧洲市场的目标是:到2030年欧洲年销量80万辆,欧洲选厂预计今年做出决定,2025年首款车下线 中国品牌在全球各地绽放开花,好像已经不再是个梦,未来五年我觉得就能看到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上大有作为
#国人选国车多个国家卖爆了,比亚迪“绝技”让汽车巨头心惊! 东拉西车 原创 2023-5-20 10:00 来自河北 汽车自由撰稿人 “一家日本国内汽车制造商的一把手坦承:‘现在最害怕的是比亚迪’。” 这句话出自《日本经济新闻》近日的一篇报道。国外汽车制造商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强势竞争者。 比亚迪持续投下一颗颗技术“震荡弹”:刀片电池、CTB、易四方、云辇……而销量的暴涨也让汽车行业目瞪口呆,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国内销量超越稳居首位十几年的德国大众,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比亚迪频频发布震惊业界的新技术 比亚迪汽车的出口量在同步暴增。 一季度,中国出口汽车107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而比亚迪的出口增速夸张到不可思议,今年1至4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量已经接近去年全年,其中4月出口1.5万辆,同比增长15.5倍。 比亚迪电动大巴称雄全球多年,现在乘用车强劲出海,引爆各国市场。 比亚迪ATTO 3(元PLUS)去年11月在泰国开卖,今年1到4月连获电动汽车销量王,一款车型独占泰国45.6%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ATTO 3在泰国电动车市场独占鳌头(据autolifethailand网站) 在新加坡、新西兰,ATTO 3同样拿下4月份电动车销量桂冠;在澳大利亚,去年底刚上市的ATTO 3迅速冲上电动车销量榜第二位。 在以色列,ATTO 3的表现更是惊人,在全系车型销量榜上已经连续6个月霸榜,一款电动汽车成为以色列最畅销的车型。 比亚迪在以色列的一家销售店(图来自网络) 今年以来,ATTO 3陆续在日本和欧洲的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多国开始销售。对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来说,BYD还是一个陌生的汽车品牌,但比亚迪电动汽车在当地出现,引起了各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优秀的垂直整合、深厚的电池基础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成就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相对于特斯拉,比亚迪在国际上不怎么出名,但汽车行业的高管们都知道,中国主导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英国汽车媒体TopGear在ATTO 3测评文章中表示:比亚迪的汽车做得越来越好了,ATTO 3的定价与竞争对手相当,配置更高,它值这个钱。 TopGear还特意介绍了刀片电池、八合一电驱总成,并赞叹说:比亚迪无所不能,电池、电机、电子设备、芯片、软件都是自己研发制造,而且还非常先进。 TopGear测试比亚迪ATTO 3(图来自TopGear网站) 德国汽车媒体《汽车画刊》(AutoBild)在介绍ATTO 3时说:比亚迪是科技先驱,也是行业的威胁。比亚迪不仅是电池技术的领导者,还是汽车行业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制造商,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这家公司还自己制造电机、电控系统和电子设备,甚至连安全带、安全气囊、音响和雨刷都是自己生产。 电池技术、垂直整合——这是外媒评价比亚迪时给出的两个关键词。 也许《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提到的观点更为透彻。日本汽车制造商之所以视比亚迪为最可怕对手,是因为比亚迪“也是传统型汽车制造商”,“正因为比亚迪是以正统方法瞄准海外市场,所以对现有企业来说是一大威胁。” 日本媒体试驾比亚迪ATTO 3(图来自网络) 换句话说,比亚迪是最懂电动汽车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同时,又是最懂传统汽车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许这才是比亚迪真正让跨国汽车巨头们不寒而栗的“绝技”。最后说明一下,这个文章是我转载的,我希望比亚迪越来越好,争取2023年汽车销量进入全球前10,市值重回万亿。
#我爱我车一个东北老铁说要来上海耍耍,给我打了电话,我就爽快的去接机了,实不相瞒这也是我的第一次接机,流程不是很熟悉。经过这次实际接机经历次,给大家总结一下。 我们开车接人车辆须全部进P2停车场的,别导航去航站楼出发层,航站楼出发层是禁止未载客车辆驶入,拍到是要扣分的。就直接在高德地图里面搜索去浦东机场P2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连通T1和T2的,都可以走到,建议国内到达后15分钟到,国际到达后45分钟到,基本停的时间不多,真早到话可以在附近的弗洛伦萨小镇停车歇会(弗洛伦萨停车场是不收费的),等乘客出到达口再过去也来得及(开过去就几分钟),我的感觉还是等到朋友拿到行李之后我们驶入停车场,然后朋友从垂直电梯下来,说清楚你在下B1还是B2的哪个停车区域,P2停车场前20分钟是不收费的,然后首2小时10元/小时,超2小时后5元/小时,每个停车日计费上限24小时,最高130元。 当然如果你不在意这些费用就忽略以上这些话哈,直接去p2停车场等待就可以。 来回浦东机场30公里左右,提前充满电,省下一笔油钱,外环高架路特别好开,开启sport模式,能量回收中,其他全自动,并且开启ICA-智能巡航辅助,也能减缓一下夜间行车的精神压力,压线偏离是会发出警示音的,担心夜间一不小心走神就出意外了,一些该加速通过的路段,看好后视镜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油走,这车动力还是很足的,轻轻松松的就完成超车,性能还是可以的。这次浦东机场之行还是挺满意的,期待下次的出行!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
#聊聊你的Dream Car我做梦也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我会亲自把辞职信交到局长办公桌上。那一瞬间,时间的引力波呼啸而来,猛然把我拉回四年前,那些关于青春的画面,一幕幕蔓延。那些尘封的往事,犹如繁花落地,刹那间我泪如雨下,不知所措。 二十岁时,总认为三十岁是那么遥不可及,总认为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是,二十岁时点燃的生日蜡烛似乎还没有在眼前熄灭,三十岁的生日蜡烛却已经点亮,不得不让我感慨岁月匆匆,时光荏苒!总以为自己可以凭一身本事改变一切,到头来,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其实我早就恨透了这种在国企的日子: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9点30上班,泡一杯茶。然后开始和同事谈论昨晚上的球赛和最新出线形势,至于国际形势和花边新闻,一讨论起来就到了中午。然后转站食堂,里面聊着天的那群散漫的大妈,哆嗦着像是得了帕金森的双手,摇摇晃晃把餐盘递过来,吃了一半,剩下的一如既往留给了远方素不相识的二师兄。午休到两点半,事实是醒来后往往已经3点半,甚至办公室一个人都没了。办公室后面资料密室大门紧闭,里面鼾声如雷贯耳。下午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晚上哪里吃宵夜,我说今天乏了,想早点睡。老大说,不行,今天好像该你买单…… 三十多岁了,还没有中年人该有的沉稳,有人对你尖酸嘲讽,你马上就会刻薄回应,有人看不起你,你也会轻蔑地鄙视,有人对你冷漠,你立马就会远离,有人对你炫耀,你也会很快地去证实自己比他更好的能力。看吧,情绪就是一切的毒药,它会轻易地把你变成连你自己都讨厌的人。是的,我现在讨厌我自己,讨厌这份工作。 于是,洋洋洒洒八百字的辞职信,换来了局长两个字:同意。紧接着奔波于各个办公室盖章,凑齐9颗龙珠后,总算到了说再见的时候。那一天,没有伤感,只有平静。 第二天,用辞职后的补偿和股权分红,提了一台天逸。说实话那时候没有认真了解过天逸,我只知道,雪铁龙当年是WRC拉力赛的冠军车队,它有一颗桀骜不驯的心脏,这一点就像我,谁也没有办法说服我,除了我自己。第二是外观很特别,因此那时候路上没几辆,但我就喜欢与众不同。另外还有个原因:“天逸”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天意,既然改变不了什么,就按照“天逸”来吧! 或许真的是天意,让我辞职后不久便摔了个人仰马翻。从电业局出来后不久,仗着有点人脉关系,很快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工程,前期还算顺利,拿了一个小小的工厂10kV配电项目,估么着结算下来可以赚20多万,难度也不大。干劲十足的连续奋战三个月后顺利验收,到了结账的日子,却迟迟不见工程款。因为是从别人手中分包的项目,我只能每天打电话催,每次施工方负责人都是叫我等,谁知道这一等,就再没有了结果。直到有一天我们得到一个令人崩溃的消息:其实总包方负责人早把工程款结清了,而且因为赌博挥霍得一分不剩,最后欠下几百万的高利贷自杀了。我完全不敢相信这种电影里的老套桥段,和朋友驱车一百多公里到了他家里,结果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风雨飘摇的灵堂下,围满了要钱的债主,旁边三个孩子和母亲无助的眼睛,惊恐的望着这群人不知所措。 话说人死债清,况且留下的孤儿寡母也没有偿还能力。我和朋友默契的转身走了。20多万的利润打了水漂不说,关键还有40多万的人工费材料费需要我和朋友倒贴。于是,第一次创业以赔了二十多个W 完美落幕。 那段时间,我意志消沉,终日寝食难安。家人劝我出去散散心,我也正有此意。于是开着天逸,重新走了一遍当年在电业局搞线路规划时走过的路。我要铭记这一段岁月,也算来一次真正意义的告别。金沙江边的盘山路,陡峭且弯多。我驾驶着天逸,飞驰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刹那间仿佛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我隐约看见了20岁的我,背着全站仪,拿着对讲机,目光有神,铿锵有力!这一刻,我和天逸重回自我,管他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仍然是我!失败又怎样?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弯!轻轻按下S档,跟着一脚大油门,发动机开始苏醒,235的大脚轮胎奋力的推着车身加速,人生路上的小小缩影,伴随排气的嘶吼,越积越多,最后凝结成一部闪着青春光芒梦想色彩的回忆电影。 @心向_远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