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这车后悔了吗?买了比亚迪千山翠也快一年的时间,行驶了2万5千公里。去年七月份提的车,裸车价32.98万,1000上牌费,保险8000,又被经理忽悠买了5000块延保,全部落地34万左右。作为车主我这边想理性讲述一下汉这辆车,可能会对想买汉的兄弟有点帮助 缺点:1.售后是一坨翔,是一坨翔,是一坨翔!!!对于服务要求很高的建议别买比亚迪,特别是售后经理都不爱回你的微信,比亚迪的工作人员我删得剩一个客服 2.转弯半径确实大,有些需要掉头的地方确实是需要两把才能过 3.续航虚,车标610km,实际只能跑380左右,而且还是电量跑到百分之5以下。我测了很多回,基本就这个数值左右,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很多人买比亚迪的车可能就看中刀片电池,其实刀片电池也就那,之前坐了一辆元plus的滴滴车,司机也跟我反应说续航很虚,而且节能模式跟运动模式续航差不多 4.轮胎容易飘,开快感觉轮胎不是很稳,而且在地下停车场的时候总是感觉轮胎没气,跑得一点都不稳 5.比亚迪没有智能化,车机你就当carplay就行了,就是听歌导航,软件适配很差,虎牙直播要全屏视频都是倒着放哈哈哈 6.底盘,悬挂确实不咋样,走一些难走的路就能感觉到 7.手机上的app经常加载不出来,解锁的时候有时候会卡顿,nfc钥匙解锁基本都是要两次才能解锁,偶尔也能一次就是了 8.大毛病没有,小bug还是多,比如手机app开后备箱,你只能用主驾驶旁边的后备箱按钮拉一会才能彻底关上,不然直接关或者用手机app关,过一会后备箱又会自己弹开 9.终身质保这种玩样就别信了,出了问题一定是这不保那不保,我深有体会,而且我还被销售经理割了韭菜,提车的时候销售经理推荐我买精诚延保,跟我说延保只有新车才能买,当时想着30多万的车,也不差这5千块,然而这个销售经理就是骗人的,延保随时都能买,所以兄弟们别信经理的鬼话切记 10.千山翠的内饰麂皮我感觉不是很好打理,之前有一个朋友坐上车,说我车内饰看着怎么这么旧,比亚迪的交车仪式很简陋,建议还是别要交车仪式了 优点:帅,车子挺大的看着气场不会很弱 除了帅,空间大一无是处,后排空间坐四个人还算可以,坐5个人,中间的人会难受,后排是不支持放倒的 想买汉的话建议就是最低配,你说30几万买汉后悔吗,我肯定是后悔的,因为现在30几万可以选择的纯电车型太多了,汉就一边去吧。但是这车我肯定是长期开,不会这么容易换,因为买车的时候我也知道这车的二手保值率一定是非常雪崩的 哈哈哈我手机上没有我车子的任何照片,只有被追尾时候的照片凑合看 目前就想到这么多,后续有多的再补充吧 💔爱车吐槽
大江网:滴滴数据显示:5成以上司机月均抽成低于15%
#用车心得🇨🇳🇨🇳不知不觉大汉已经陪伴两年了 因为是公司车,平时用车比较频繁,接送领导上下班,珠三角出差,平均一天两三百公里。总体来说,我对这个车还是比较满意的。大汉确实是继承了日系车的优秀品质:皮时耐造、省油省心。像我经常空转拉空调,油耗才10.3L。 到目前为止,已经行驶了99309公里了,正常5000公里左右保养一次,每次700元,整车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 不过自从改款之后,听说这款车在行驶至八九万公里左右,会动力缺失、各种故障灯常亮。好巧不巧,我的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应该是改款之后这款车的通病了。开去维修店检查了说是阀门断了,气压外泄,导致涡轮的压力不够,所以动力不足,需要更换。最后就换了下面几个阀门,也就1000来块钱,顺便做了个积碳清洗。其他问题就从来没出现过。个人用车两年,大体总结如下: 【最满意】 ①外观大气、乘坐空间宽敞,视野开阔 ②操控好,指向比较精准,功能够用 ③换挡平顺,油耗低,动力还可以,各种小毛病没有,设计合理,空调实体按键以及各种储物格都非常人性化。🙈吐槽一下现在各种花里胡哨的设计,使用起来一点都不方便 ④空调效果非常好,音响的音质还可以,软质包裹的地方也比较多 ⑤悬挂偏舒适,滤震较好,适合家用 ⑥隔音不错,120码风噪跟胎噪也不是明显 【最不满意】 ①座椅包裹偏硬,包裹支撑性欠佳,比我朋友的crv座椅还应😂 ②第三排空间比较局促,勉强能坐人,不过我一直都是折叠下来的,从来没坐过人,哈哈 ③30多万的车了,连个电子手刹都没有,每次一踩手刹嘎嘎响,特烦人 ④没有自动大灯,搞个自适应远近灯光,没啥鸟用。还有就是几十万的车能不能换个高级点的喇叭😂😂老是滴滴的响,别人还以为我的是出租车呢 如果有想买汉兰达的朋友 ,我觉得还是可以选择的。无论是家用还是商用,我觉得它都比较省心,起码不用像某些车,三两个月要往修理厂跑。像我开了10万公里了,发动机还是那么稳定,各种电子元件也非常稳定。如果你也想省心一点,我觉得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了,前提是要你能够接受日本车皮薄的事实!作为一名老司机,个人觉得车买回来不是给你撞的,但凡小心一点都不会出现大事故,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这是两年以来我使用这款车的真实感受,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谢谢!
汽车情报V:丰田bZ3被曝进入出租车市场,想办法活下去,并不丢人
创意大安2q5:大家不要买这垃圾车,我提车几天开了310公里,充了八十块钱电费,后面这次是充满的,开了74公里掉了108公里,打七折,我的天啊,我都不想要了,没办法,退不了。
流璧哄哄:1车价贵,纯属扯淡,同样的价格,新能源汽车驾驶质感、动力、平顺性、智能化都是秒杀传统燃油车的。说车价贵几万的都是键盘侠,开过体验过的不会昧着良心说这种屁话。 2保险贵,纯属扯淡,同样价格的新能源汽车保险跟传统燃油车相差无几。虽然车损险贵一点,但是新能源汽车没有车船税,所以保险总价是差不多的。 3跑长途充电慢,纯属扯淡,你开车跑长途不用休息吗?铁人?一车人通通不用上厕所?开两三个小时休息充半个小时电又能接着开两三个小时。完全不影响你跑长途节奏。高峰期如果服务区排队可以就近下高速充电。 4新能源汽车喜欢自燃,纯属扯淡,这个可以上网去查数据查资料,燃油车和新能源不管是自燃的绝对数量,还是比例,都是燃油车高的多。这里就不细谈了,我的帖子是给正常人看的,智力发育不到位的可以划走了。 5新能源汽车电池换一个大几万甚至十几万,节省的油费不够换电池。纯属扯淡,新能源汽车电池都是提供8年质保,甚至于有些厂家提供终身质保服务。换什么电池?有些人为了一点点流量可以无底线无原则的带节奏。
#提车日记懂车分上发布过一次,现更新部分感想,主要在后部。 前提摘要: 2023年车市大混战!3月东风雪铁龙C6怒降9万! 在此环境下,买车考虑过很多,顺序:纯电,插混,纯油,油混。 买车经历:电车,插混,最先考虑买,看过比亚迪,零跑,还有其他品牌;然后试驾过比亚迪汉,车外观不错,车大豪华大气比较帅 ,内饰最强很豪华,中控车机最喜欢,大屏幕能旋转车机不卡流畅,液晶数字表盘也不错高级感强,吸睛,内饰很好,开了四驱动力猛,底盘悬架差点味道,还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悬架底盘材质感觉也不好,车大也比较难操控;然后是比亚迪海豹,只试了后驱,感觉车显小,桌椅短,不过底盘素质比汉稍微好不少,动力也OK,车小操控好;但是后来出了很多调侃“自然迪、筷子悬架、生锈椅,EV受限,换电技术,还有最近的常温油箱”,我不知道真假,但是这种东西遇到就是100%,没有就是假的,这个见仁见智吧。 继续讲,然后还有零跑也试驾了,23款零跑C11四驱顶配,确实外观大气,设计中规中矩还算好看那种,内饰还可以,比汉有差距比海豹好不少,这东西是设计和个人审美问题吧,空间还不错,是中型SUV的常规大小,后排放倒还是很不错空间大,容积可以,当床睡都可以了;试驾,第一次体验百公里4秒加速,起飞了,一脚地板油,人在往后压座椅,车在往前冲(汉是后试),悬架也不错,那时没细体会但是感觉驾驶位感觉不抛,23款有改进悬架;然后又去体验了22款零跑C01(试驾只有22款),感觉底盘更好,更加贴地了,舒适性更强,朋友坐旁边建议我买的C01,我当时也是决定了C01了。 然后,5月初,出了了清库存活动,零跑老款22款C01四驱顶配20出点头下地,很快啊,啪的一声我跑过去看了,下定了;然后吧,去问了物业车位问题(天真的问了滴滴司机说租的车位也能装充电桩),然后车位不固定,没办法,然后家里还有车位,一般都给装,虽然但是吧,家里老一辈思想观念问题吧,不给装,逼的没办法了,只能退了电车。 再然后吧,又去看插混行情,研究发现,插混可以当油车开,虽然但是吧,你可以亏电状态去开,但是根据厂家指导吧,插混也是要一周最低充电一次的,不然对电池很不友好;虽然可以去外面充电桩一个星期一次去充电,但是吧,买个车吧自己搞麻烦了不是养了个大爷吗?又推翻了一个选项。 接下来是纯油,看奥迪啊A4L,确实品牌力还是很强,试驾一通感觉也不错,感觉加速还是点顿挫,但是吧,低配很多东西不给(后排出风口都没有),然后后排中间隆起太高了,价格3月份的时候也是比较高;然后是看了吉利星越L,长安那款紧凑型SUV,日产天籁,本田雅阁,一通都试了一遍,当时还没发现问题感觉也比较难选。 后来吧,有朋友说他的车最近发现有个叫颗粒捕捉器的玩意,让他的车动力差,油耗变得更加高了;这里提醒我不能买这类型的车,至少我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然后吧,我又追求动力,那一般都是油车带的T的涡轮增压,那这个东西基本上又带颗粒捕捉器,而且涡轮增压又有积碳问题(4-5年左右)这2个问题叠加一起,解开了为什么有些车开个4-5年就动力差,响应慢,油耗高的疑惑。 看到这里,然后又有疑问 那怎么样动力好又没有以上问题呢,答案是自然吸气加电机混动,当然这个动力还是没有高功2.0T牛,但是在2.0l和2.5l自吸之上! 最后选择22款凯美瑞混动豪华,也不是完美车,前面已经写了前因后果,不在复述,下面再写一下这款车的个人具体感受,外观方面,感觉前嘴大进气珊和流线很不错,中规中矩,保留了家族式设计,豪华气息拉满,颜色方面个人喜欢黑色,成熟稳重,车尾灯是常规后尾还不错,轮毂是18寸大轮毂,很好看,运动时尚,越看越喜欢;头部空间尚可,本人175身高坐起来不觉得矮,前后座椅位置一样,前后排腿部空间都可以中规中矩,三大件不用多说,耐不耐用市场说话,保有量大,驾驶感受较好,操控较好,底盘悬架调教较好(前麦弗逊式后双插臂),动力比较好了(油车里),加速方面即使是地板油加速还是很平顺,辅助系统还不错(车道保持,车道偏移,抬头显示好用等等),油混省油,空调猛,后尾箱自动起弹等;缺点:内饰丑,那个y字分叉巨丑,内饰材质一般,座椅真皮皮革混搭,其他位置一般,音效一般,胎噪明显,地板油发动机很吵,座椅偏硬舒适度一般等。 PS:以上观点均为个人主观感受,如有不对,以你为准。 另外,用涡轮增压也不用焦虑,这个用钱能解决的,清积碳,换颗粒捕捉器就行了,主要就是勤保养,颗粒捕捉器位置靠发动机,多跑高速度融积碳,用好油。 感谢凯美瑞圈主叶言12345推荐加精!
#用车感受一、购车背景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在上海待了6年多了,2020年领了证,2021年买了房,2022年也就把买车提上了日程。上半年经历了上海疫情的封闭,考虑到接下来可能家里会增添新生命,下决心购置一辆家用车。 与旅行车结缘于欧美电视节目,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各种美食节目,经常能看到主角们开着旅行车载着一家人出游的画面。正是这些画面在我心中扎下了根,让我在下决心购车的时候,我的心中几乎没有考虑过其他车型。 二、竞品对比 在聊竞品分析之前,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预算。刚过而立之年,又是人生的第一辆车,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原则:在能力范围内,买自己最喜欢的。很快,目标锁定在A6、V90之间二选一。 (1)先说A6。圈友都知道,国内A6无外乎 AVANT\ALLROAD选择,无非就是发动机功率等配置上有些差异。 我先去了浦东新区张杨路一汽奥迪4S店看车,总体感受:很差。列举一下奇葩经历。①提前与销售约好了时间,去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签单,一签不要紧,让我在店等了他一个半小时。②产品及购车方案介绍态度傲慢。好不容易他签单结束了,开始跟我介绍购车方案。方案中很多都是硬性条款,比如开票金额固定,后端收费不能少等等。总结下来就是一副“爱买不买”,“看你小年轻也就随便问问,估计买不起”的态度。大概聊了半个小时吧,我就走了。 上次看车经历,我觉得可能是个别销售的素质问题,所以我换了一家普陀区的4S店。相比上家店,销售相对专业一些。店里聊下来有现车,选择范围还是比较宽裕的。大概聊了一下购车方案,相比上家便宜2-3W,总体落地47W左右(22款AVANT选配电吸门)。结束后打算回家商量一下,下次带着家里人一起再去看看。在第二次看车的时候,状况发生了。销售说22款只剩下一台黑色、一台蓝色了,黑色就是我上次看的那台。我让销售带着再看一下车,可能因为那个时候23款已经发布快到港了,22款车被放在室外。车况令人担忧,首先是脏,由内到外都脏兮兮的。其次是电吸门演示了N次几乎都没有成功。最后是一股子奇怪的气味。当时家里人看到这个车况直接就给否决了,全程不超过10分钟。 (2)再说V90。很早之前我就偶然见过几次路上实车,颜值非常在线——笔直的腰线,修车的车身,翘挺的臀部。当时在懂车帝APP上跟车友们咨询了很多问题(这里尤其要感谢葫芦娃老师)。从车身姿态、动力参数、辅助驾驶、内饰等方面,V90均优于A6(45TFSI)。尤其在四驱、领航辅助、安全性(包括车内环保程度)、真皮座椅及实木这几个我们比较关注的方面完胜。所以基本确定下来购车目标锁定在V90。 三、试驾下单 第一次看车纯属偶然,当时跟朋友在市区吃完午饭,想着下午去看看车。首先去了IAPM的VOLVO展厅,结果这边只有新能源汽车。后面去了中山南路交运起腾沃尔沃,销售很专业、很耐心的解答了我们的提问。整个过程体验很好,由于到现场没有试驾车我们也没有立刻下定。 第二次看车选在了离家近一点的永达北沃,提前在APP(没错,还没买车先下载了APP,就是很“垃圾”的那个沃尔沃汽车)预约了试驾。到店已经稍微排队等了半个小时左右,试驾了一番。重点感受了动力、内饰,家里人都很满意。后面在店里初步跟销售聊了一下购车方案。后面没啥问题,过了一个礼拜就下定了-23款智远V90闪银灰,购车方案是首付20%+贷款80%。 这里要终结一下:一个品牌的销售对客户的影响真的很大,4S店作为品牌方第一个接触客户的人,销售人员的素质基本上可以左右客户的购车意愿。整体比较下来,沃尔沃的销售要比奥迪优秀不少,但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四、提车作业 我2023年2月25在APP下的订单,4月2号销售通知我去提车。提车全程都有工作人员指导,这里要重点称赞一下沃尔沃流程设计。新车交付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向客户对车内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手把手指导。或许对于老司机来说可有可无,对于我们这种首次购车客户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在提车之前都只是理论司机,我还专门在懂车帝上把全部视频教程看了一遍。整体流程就是验车、开通车机网络、拍照留念,提车效率还是蛮高的。提完车下午一点多,没事干直接开车跑到滴水湖去了。 五、用车心得 目前新车开了两个月左右,整体还是非常满意的。现在回过头看,果然没有选错。重点说三个点:1.内饰。简洁大方的风格很耐看,越看越喜欢。真皮座椅与实木装饰的搭配很有格调。车内空气毫无异味。2.油耗。目前行驶了约2000KM左右,平均油耗8.2L/100KM。主要用途是平时上下班10KM/天+周末及节假日自驾游。五一去了一趟舟山、平时周末就是上海周边的公园比如辰山植物园什么的。2.轮眉真是一个好东西。最开始觉得有点丑,后来想着经常出去玩,还是很有必要的。期间发生了两次小剐蹭,都是在速度很慢情况下的轻微接触,轮眉现在有轻微的划痕,但是基本看不出来,很好的保护了车身。
#吉利熊猫mini实拍解析新手司机提车1个月,除了第一天钥匙主板的问题(已解决),后面暂时没有碰到别的车本身的问题。开车上路很紧张,不久前右前轮撞上了水泥浇筑的路障,修了一个星期,控制车距是我最大的问题啊!![捂脸R],镇定思痛,看了很多的教程,以及方法总结了一些方法及经验。 1.控制车距的方法,就是做标记,标记自己坐在主驾驶位时的左右轮的位置,这就代表了左右车距的极限值,就不怕控制不好车距了。标记方法:把车的左右车轮停在直线上,分别在左右车轮前方放置一个物体,然后在主驾位置上标记所看到的位置。另外,根据经验,行驶时左侧障碍物在A柱的夹角处也是很安全的。 2.惊喜发现,当坐在驾驶室开车时,自己的方向盘在马路中间的时候,车就是处在马路中间的。 2.溜车问题:建议复习一下考C1时的坡道起步,起步时,先踩住脚刹,然后松手刹,此时车还停在坡道上,不会后溜,接着慢慢送一点脚刹,感觉到车开始有动力时,就全部松掉脚刹,车就开始往前走了,再加油门提速,亲证方法有效,太陡的坡道没有试过,大家可以练习一下。 真的很喜欢我的小白熊,想问一下大家有没有便宜好用的收纳推荐。 还有密封条到底要不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