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界L用车体验相比昨天的1300多公里行程,今天就显得格外轻松。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开着锐界L混动做首保。4月28日提车,不到一个半月就5000公里了,是不是全国第一个做首保的呢?有没有锐界L混动车主,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车跑了多少公里。 说到保养,其实很多人对锐界L混动这样的HEV车的保养有很大的误解。他们认为“HEV既有发动机油又电动机,要花两套系统保养的钱,当然比油车更贵”,这个确实有点想当然了,其实混动系统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保养,HEV车的保养流程和油车的保养流程是一样的,工时和材料费也是一样的。 而且,我是2月23日下订,3月21日在店里小订转大订,享受到了“678踏春出游礼”,6年6次免费基础保养,7年免费道路救援,所以这次首保包括后续5次基础保养,都是免费的。 对重庆的长安福特4S店不了解,所以出发前就在网上搜索了重庆最大的一家店(不说名字免得有广告嫌疑),并预约了保养。上午10点到店,服务顾问已经在接待区等候了。都是熟悉的流程,这里就不啰嗦了。总而言之就是,店是真的大,光是举升机就有几十个,而且无论是接待顾问还是维修师傅都很专业。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为我保养的维修师傅,检查非常仔细,左前轮胎侧面一条细钢丝,不知刮到了什么从胎壁断掉并伸出来都被他发现了。为了安全还特意把这条胎从前轮放到后轮上,还一点一点把轮胎沟槽里面的小石子全部抠了出来,现在这么认真负责的维修师傅确实不多了,必须手动点赞。 5000公里首保,放出的机油很干净很透明,说明发动机内部机件运转良好。这其实很容易理解,HEV车型的电池电量充足,并且电动系统的动力能应付车辆所需的动力时,发动机是不工作的,这时候就不会对发动机有任何磨损。 以我的锐界L混动为例,行驶里程4484.2公里,其中电动行驶里程1120.9公里,占比为25%,也就是说跑了4484.2公里,发动机运转行驶的里程占比我75%,与传统油车相比,理论上机油的耐用性要比传统油车提升25%以上了。注意,为什么是25%以上,而不是刚好25%?因为机油的性能下降主要是由发动机高温和发动机内部机件磨损后产生的碎屑导致的。当发动机不工作的时候,机油温度和水温都会缓慢下降的。 比如我通过安装的OBD发现,市区正常行驶时,如果因为拥堵车速缓慢甚至停车,这个时候主要由动力电池来工作,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如果3-5分钟不使用发动机,发动机的机油温度和水温会下降大概5-8度,这无疑会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所以,像锐界L混动这样的HEV车型,机油的耐用性也比油车更长。 维修师傅给我的锐界L混动放机油的时间比较久,算是放的比较彻底,所以新机油加了大概5.8L,我看工单上写的是5.2L,所以这次机油算是换的非常彻底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锐界L混动原厂推荐的机油是SP级别的5W-30的合成机油。SP级别的机油是目前市面上所有机油中等级最高的,油膜相对较厚,可以更好的润滑发动机零部件,延长发动机寿命。 首保用了一个半小时,效率也非常高。所有检查项目都是正常的,前刹车片9mm,后刹车片8mm,四条轮胎坑纹全部都是6.5mm,说明车辆的轮胎磨损都很均衡,这也反应出锐界L混动轴荷及四个车轮驱动力分配都相对比较均衡。本次首保免费,所以也没有详细询问具体更换项目和工时的金额,而且我还有5次免费基础保养的机会等着呢。 保养过后在重庆市区兜兜转转百多公里后,开着锐界L混动沿着渝蓉高速、成资渝高速向成都进发。全程320公里,重庆和成都市区都特别拥堵,用了差不多4个半小时才到。 到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锐界L混动加油,一共跑了868.7公里,用时16小时26分09秒,电动里程195公里,电动占比22.44%,行车电脑显示百公里油耗7.5L。 实际加油67.07L,平均每百公里油耗7.72L,与行车电脑显示的7.5L油耗误差2.8%,也算是非常精准的了。 截止到这次在成都加油,我的锐界L混动总里程5357.9公里,清零记录里程5352.9km,电动里程1316km,占比24.58%。共用时128小时35分25秒(仪表显示的最大小时数为99,累计100小时自动归零),平均速度41.63公里/小时,综合百公里油耗7.5L。我之前就说过,这个电动占比的油耗,基本上就可以看成是锐界L混动比同级别油车的节油量。按这个数据举例,就是电动化占比约25%,油耗是7.5L,那同级别的油车综合油耗大概是7.5/(1-25%)=10L,也就是同样用车情况下,同级别油车的综合百公里油耗大概是10L。 我自己在小熊油耗上记录的行驶5352.9公里的综合百公里油耗是7.61L,这还包括1600多公里的高速满载油耗,平均每公里油费5毛9。对于锐界L混动这个油耗表现,我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它的车重超过2.1吨,还是同级别中最注重动力性能表现的车,你觉得呢?
幸运亲临:糯玉米 五菱宏光mini 奇瑞冰淇淋 预算五万以内 选哪个啊???
#提车日记很多人今年买混动车都有焦虑,因为去年几乎就比亚迪一家在卖,今年各大车企真的是都在抢这块市场,15万级别的有吉利银河L,哈弗枭龙max,长安的idd,奇瑞的C-DM,还有深蓝的S7,外加贵一点的问界和理想,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你的使用条件,如果有充电条件,肯定是选比亚迪和深蓝或者更贵的增程式混动问界和理想。 别问我为什么,因为你如果有充电条件的话,根本舍不得用油,而且是一点都不想用油,所以一个大的驱动电机很重要,两档DHT和三挡DHT这样就没什么必要了!虽然都说增程落后,但是技术简单有简单的好处,起码故障率低,系统算法简单,一个发电,一个用电就OK,不用去分析路况及使用场景。 如果你想用纯油开的话,那就别选增程式了!没啥意义了!因为增程式混动可以理解是纯电汽车加了个充电宝,几乎和电车一样,插电式混动可以理解,燃油车加了个电池和电机,燃油经济型大大的提高,而且动力性也提高了。 还有就是,如果高速多的话,还是选两档或者三挡DHT的混动吧,高速加速会有力一些,dmi和增程,跑高速就要报个平常心,慢慢开。 如果还是不好分的话,你可以理解dmi是以前的日系CVT,开起来平顺;两档或者三挡DHT是以前的双离合,开起来加速性能更好。 这是一位比亚迪dmi和奇瑞纯电小车的用车心得,只是帮准车主解惑而已,如果分析错了,勿喷,感谢!!!
#提车日记一、购车过程 1、原因 坐标济南,驾照考完家里缺一辆代步车,作为家里第一辆车,寒假里做了不少功课,预算10万左右,在懂车帝上看了长安逸动,吉利帝豪,大众朗逸等。一开始觉得大众朗逸五百万配置不错,直到后来秦冠军版发布,看了配置,被他的动力和能耗吸引了,价格还下调到十万内,觉得秦性价比最高。 2、费用 (1)裸车99800,上牌费120,保险4500,落地不到105000。 (2)赠品脚垫,六次保养,前后左右窗膜。(后来去贴窗膜的时候,赠的膜隔热隐私都不好,贴膜店说的是赠的膜抵1000,可以升级,又花了1700升级了窗膜,后来看pdd的膜感觉便宜还好,这个钱感觉是冤枉钱) (3)付的全款,没有什么服务费啥的 (4)济南政府有个消费券,5月26日上午10点准时开抢,手速不错,抢到了新能源车3000的消费券,周末的时候去4s店里去核销了。得上传资料审核啥的,目前还没弄完。 3、过程 (1)4月22日交定金,定金1000 (2)原本说一个星期左右,订的白色外观暖阳棕内饰,五一打电话说店里有一台白色外观蓝色内饰,还是想等等棕色内饰。 (3)5月8日销售打电话说运来的车998不生产棕色内饰,只有蓝色内饰,付了尾款。 (4)5月9日付了保险 (5)5月10日提了车,白色外观,蓝色内饰。店里说银行那边合格证还没下来,得等合格证下来才能上牌。 (6)5月22日合格证下来,去上牌 二、配件 (1)行车记录仪,998的配置不赠送,看了淘宝价格大约在三四百,为了不嫌麻烦,在4s店里安装的原厂记录仪450,清晰度只能说够用。 (2)电池发动机护板套装,这玩意仁者见仁,安装记录仪的时候一块安装了,900多。其实感觉这个看个人了。 (3)中控膜,还有两个显示膜淘宝pdd买就好吧应该不贵 (4)坐垫是淘宝上选的,看个人喜好了 三、用车感受 1、动力那是没得说,7.9秒破百,肯定够用 2、空间整体表现可以,感觉空间还是不错的 3、舒适度整体来说感觉可以 4、具体用车时间不长,也不好细说 5、能耗没得说,省油 拍的照片有限凑活着看吧 请圈主推荐
#提车日记背景:换车的想法去年就有了当时就去看了看车由于每天上班通勤来回70公里家里之前有辆手动挡的荣威350每个月油费都要1000多加上小孩也大了,当时想着换纯电正好碰到电动车涨价又不想换油车,所以去二手车市场淘了辆20年11000公里的宏光Mini开一直开到现在。 选车:今年的3月份老家房子卖掉了,还完现在住的房子的贷款还有点余钱,领导拍板说可以搞辆20以内的就开始懂车帝选车了。零跑 比亚迪 长安欧尚Z6都试驾过,最后在零跑和比亚迪之间纠结,我比较中意零跑性价比挺高的,但是媳妇和我爸都觉得零跑毕竟新势力怕倒闭。最后纠结了一个月5.29号在汉阳客运站的比亚迪店提了。落地16.5算上置换补贴3000送了4600的保险自己先付完了4S报销龙膜、 8次保养⁽包含工时费⁾电机护板、电池护板、脚垫尾箱垫。贷款2年100000。 用车感受:提车9天跑了800多公里,中间回了趟老家来回260全程巡航100-110表显油耗5个吧。还挺省油的,动力没话说随叫随到超车完全没问题,比我之前的350强多了,之前开350上高速都不敢超车的。空间的话也完全没问题,后备箱确实有点小当然对于我来说够用了,平常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开后备箱装满的概率不大,过年回家就见缝插针吧。这车最不好的就是底盘是真的飘转个弯感觉车要翻了一样,刹车行程有点长要踩到中段才有介入的感觉。提车有个小插曲当时提车的时候没注意看内饰,回来第二天看方向盘6点钟方向那里有块皮子脱落了很小像是什么尖锐物戳的,不影响使用但是挺影响心情的就立马给销售打电话找4S店,最后4S店补了一次保养,哎!我这个人就是太好说话了。 一血星期五早上上班过路口的时候前面有个滴滴突然刹车我当时脑子放空了下没刹住撞上去了。交警过来全责赔了1500的误工费,自己车修了8600多。明天车应该可以修好了。以后开车得注意了。 排版有点乱水平不高各位讲究得看吧,后续用车有什么问题我再来发帖。总得来说还是很满意的。有没有群!求版主加入组织啊。 请圈主加达加斯加推荐 请圈主加达加斯加推荐 请圈主加达加斯加推荐
#提车日记懂车分上发布过一次,现更新部分感想,主要在后部。 前提摘要: 2023年车市大混战!3月东风雪铁龙C6怒降9万! 在此环境下,买车考虑过很多,顺序:纯电,插混,纯油,油混。 买车经历:电车,插混,最先考虑买,看过比亚迪,零跑,还有其他品牌;然后试驾过比亚迪汉,车外观不错,车大豪华大气比较帅 ,内饰最强很豪华,中控车机最喜欢,大屏幕能旋转车机不卡流畅,液晶数字表盘也不错高级感强,吸睛,内饰很好,开了四驱动力猛,底盘悬架差点味道,还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悬架底盘材质感觉也不好,车大也比较难操控;然后是比亚迪海豹,只试了后驱,感觉车显小,桌椅短,不过底盘素质比汉稍微好不少,动力也OK,车小操控好;但是后来出了很多调侃“自然迪、筷子悬架、生锈椅,EV受限,换电技术,还有最近的常温油箱”,我不知道真假,但是这种东西遇到就是100%,没有就是假的,这个见仁见智吧。 继续讲,然后还有零跑也试驾了,23款零跑C11四驱顶配,确实外观大气,设计中规中矩还算好看那种,内饰还可以,比汉有差距比海豹好不少,这东西是设计和个人审美问题吧,空间还不错,是中型SUV的常规大小,后排放倒还是很不错空间大,容积可以,当床睡都可以了;试驾,第一次体验百公里4秒加速,起飞了,一脚地板油,人在往后压座椅,车在往前冲(汉是后试),悬架也不错,那时没细体会但是感觉驾驶位感觉不抛,23款有改进悬架;然后又去体验了22款零跑C01(试驾只有22款),感觉底盘更好,更加贴地了,舒适性更强,朋友坐旁边建议我买的C01,我当时也是决定了C01了。 然后,5月初,出了了清库存活动,零跑老款22款C01四驱顶配20出点头下地,很快啊,啪的一声我跑过去看了,下定了;然后吧,去问了物业车位问题(天真的问了滴滴司机说租的车位也能装充电桩),然后车位不固定,没办法,然后家里还有车位,一般都给装,虽然但是吧,家里老一辈思想观念问题吧,不给装,逼的没办法了,只能退了电车。 再然后吧,又去看插混行情,研究发现,插混可以当油车开,虽然但是吧,你可以亏电状态去开,但是根据厂家指导吧,插混也是要一周最低充电一次的,不然对电池很不友好;虽然可以去外面充电桩一个星期一次去充电,但是吧,买个车吧自己搞麻烦了不是养了个大爷吗?又推翻了一个选项。 接下来是纯油,看奥迪啊A4L,确实品牌力还是很强,试驾一通感觉也不错,感觉加速还是点顿挫,但是吧,低配很多东西不给(后排出风口都没有),然后后排中间隆起太高了,价格3月份的时候也是比较高;然后是看了吉利星越L,长安那款紧凑型SUV,日产天籁,本田雅阁,一通都试了一遍,当时还没发现问题感觉也比较难选。 后来吧,有朋友说他的车最近发现有个叫颗粒捕捉器的玩意,让他的车动力差,油耗变得更加高了;这里提醒我不能买这类型的车,至少我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然后吧,我又追求动力,那一般都是油车带的T的涡轮增压,那这个东西基本上又带颗粒捕捉器,而且涡轮增压又有积碳问题(4-5年左右)这2个问题叠加一起,解开了为什么有些车开个4-5年就动力差,响应慢,油耗高的疑惑。 看到这里,然后又有疑问 那怎么样动力好又没有以上问题呢,答案是自然吸气加电机混动,当然这个动力还是没有高功2.0T牛,但是在2.0l和2.5l自吸之上! 最后选择22款凯美瑞混动豪华,也不是完美车,前面已经写了前因后果,不在复述,下面再写一下这款车的个人具体感受,外观方面,感觉前嘴大进气珊和流线很不错,中规中矩,保留了家族式设计,豪华气息拉满,颜色方面个人喜欢黑色,成熟稳重,车尾灯是常规后尾还不错,轮毂是18寸大轮毂,很好看,运动时尚,越看越喜欢;头部空间尚可,本人175身高坐起来不觉得矮,前后座椅位置一样,前后排腿部空间都可以中规中矩,三大件不用多说,耐不耐用市场说话,保有量大,驾驶感受较好,操控较好,底盘悬架调教较好(前麦弗逊式后双插臂),动力比较好了(油车里),加速方面即使是地板油加速还是很平顺,辅助系统还不错(车道保持,车道偏移,抬头显示好用等等),油混省油,空调猛,后尾箱自动起弹等;缺点:内饰丑,那个y字分叉巨丑,内饰材质一般,座椅真皮皮革混搭,其他位置一般,音效一般,胎噪明显,地板油发动机很吵,座椅偏硬舒适度一般等。 PS:以上观点均为个人主观感受,如有不对,以你为准。 另外,用涡轮增压也不用焦虑,这个用钱能解决的,清积碳,换颗粒捕捉器就行了,主要就是勤保养,颗粒捕捉器位置靠发动机,多跑高速度融积碳,用好油。 感谢凯美瑞圈主叶言12345推荐加精!
#提车日记本人90后,靠自己的努力,终于有能力买上一辆自己的爱车,本着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的原则,在选车的时候,都是找在自己预算以内的车。选车要求就几点,一个是空间,一个是省油。身边的朋友推荐的车大部分是合资车,有本田XRV,丰田的威兰达,起亚的智跑,日产的逍客,而逍客推荐最多,我们村买的人也最多,但是个人看着逍客内饰后,有点七八十年代的感觉,所以就考虑考虑。 在懂车帝看了大家发的作品,我目光开始转向国产车,刚开始看插电混动,如哈佛枭龙,哈佛枭龙MAX,比亚迪宋PLUS,比亚迪宋PRO,以及还没有上市的银河7L。看了大家的评论后,说什么的都有,自己开始犹豫了很久,在插混跟纯油之间徘徊,最后因为自己开车少,怕放置时间长,对电池影响大,所以果断选了纯油车,看了长安CS75PLUS,长安NUI-T,吉利博越,博越L,博越X,哈佛H6,然后去看车,试驾。最终在自己预算内,以及试驾体验中,选择了博越L。空间大,动力配置也跟得上,目前开下来油耗也可以。本人小白一个,不太懂车,说的是自己选车过程与感受。 其实刚开始觉得选车特别难,因为自己不懂,总想选择一辆性价比高的车子,怕选不好别人说三道四,最后还是我朋友说了一句话,娶老婆是自己取 ,过日子是自己过,关别人鸟事,车买回来自己开 又不是他们开,自己喜欢就行,只要在自己预算内,自己喜欢哪个就买那个,喜欢了就果断下单。
#新人车主晒订单我应该是提车比较早的,选的是121的高配,落地23左右。当时有政府补贴,所以定的是现车。刚开始选车的时候,是看得油车,因为同级别的油车比新能源车便宜不少。看了红旗,凯迪拉克,蒙迪欧。 最后好朋友开比亚迪的,他说我不劝你买什么类型的,但我带你看看新能源,你对比下。之后看了哪吒S。感觉造型漂亮,电池续航高。但辅助驾驶没有上,很遗憾。长安IDD的车,销售爱答不理的,就没有试驾。长安深蓝,试驾感觉也不错,价格实惠,有些意动。 最后朋友带我看比亚迪。看了秦,感觉座椅太硬,不怎么习惯。看到汉,感觉造型到配置,都很满意。试驾也很舒服,最后了解油耗等方面,也不错。最后知道冠军版上市时间,就等了几天,买了冠军版。到目前驾驶体验都很好,没啥确定,可能也是新手,找不到啥子问题。网上说的很多问题,还没感觉到。 也有遗憾,就是续航120的少了点,上200的应该更好。120的开出去感觉电掉的太快了,纯电八十公里左右吧,之后就会启动hev模式了。200的应该好很多。烧电太香了,加次油几百块,充下电,十多块,我是外边充的。穷B的我也能开车随便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