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过路客:有本事像比亚迪击败特斯拉一样击败吉姆尼至少,窝里斗算怎么回事?还举报,你又不是终端用户,档次也太低了!
#长城举报比亚迪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针对长城这个动作,我有些话不吐不快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西方人在看待中国汽车行业的时候,是不分什么比亚迪长城什么的,只有一句话,中国汽车行业排头企业 作为一个消费者,车企的有些动作我特别喜欢,因为可以用再低廉的价格入手自己心仪的车,但有些动作不太雅观,在西方那些发达国家初,也有过互撕的局面,最后发现是双输的结局,这局你赢了,下局还有不知道多少对手等着撕你。 像车企这种高科技企业,研发成本是需要不断投入的,比亚迪自十几年前入局电动车,在目前这个节点上他是一哥,其他车企输了,但我国电动车兴起的局面只是在近两年,头部玩家还是特斯拉,车企都还只是行走在路上,远远还没到头部玩家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手撕队友,非常不明智。 比亚迪,长城,长安,吉利等企业,每个企业的车风格不一,研究方向不一,比亚迪插混车目前突出,但不代表未来也突出,如果有企业做到成本控制低价能出增程式新能源车或者高容量电池高续航里程的时候,相信国家和人们不会辜负他的。 不知道你们那些车企对新能源车的期待是什么,我得期待插混车电池续航最低300公里,特殊应急情况下才会用到油;纯电车续航上千公里,无续航焦虑,有无线快充,一个站点同时充十几辆车,十分钟之内可以充满。还有氢能源车等其他绿色能源车辆可以提供选择,这种情况下还是中国企业是头部玩家随便你们怎么玩,但现在刚刚起步,刚做出一点成绩就令人利令智昏,古语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目前我们只是刚刚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远没有到我们值得骄傲的时候。 下附一个新闻的截图!!!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公元2023年5月25日上午,长城官宣实名举报比亚迪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这个所谓的标是什么?那就是GB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系列标准,需要注意两点:1.这是一个GB字母开头的标准,和更普遍的GB/T字母开头标准不同,它是一个强制性标准,除了标准中可能会出现的推荐性条款外,都是必须达到的,不然怎么叫强制性标准呢?2.它是一个系列标准,比如我们现行的GB18352.6-2016检(图1)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六排放标准”,可以简单理解为点后面是几,就是国几。 首先声明这是一本拥有419页内容的超厚实的标准文件,我亦是首次阅读,理解和见解恐不到位,欢迎讨论指正。 举报涉及的秦plusDMi和宋plusDMi车型是属于国六车型,那么肯定是要遵循GB18352.6-2016之全部要求了,所以长城的举报正式基于此。具体的技术指标在标准5.3.4中有限量要求(图2),涉及举报的两车均属于第一类车,限值标准是每次测试不高于0.7克,测试方法则在标准的附录F中做出详细指导,介于篇幅图3只给出了附录F首页,附录中是一个方法标准,从介绍方法中我帮大家梳理出这么几点有用信息:1.测试流程是很严谨复杂的(图4图5),由于之前传出比亚迪还有一个相关的发明专利所以不清楚两车是整体式还是非整体式所以两种形式的测试流程一并给出,两种测试流程均涉及车辆模拟行驶要求和、停车间隔时间要求和燃油加注量要求,这里我们知道比亚迪的车联网是可以收集实时油量信息、行驶信息的,所以天津中心何时测试、如何测试比亚迪的后台应该是知晓的。在继续阅读附录F至4.1条时也看到了试验前为了彻底激活碳罐的吸附功能(图6),需要磨合行驶3000公里(HEV里程),同样比亚迪侦测到检测车辆的里程分别为450公里和670公里,这也回过头来验证了前面我的猜想:整个过程比亚迪的车联网可知悉的,比亚迪应该清楚天津检测中心做了哪些测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图7的内容,科学公正的检测需要一个车型至少三个样本(样本包含整车或者蒸汽回收组件),采样方式要求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又分为简单随机、系统随机、分层随机等等,长城官宣的材料看来一个车型只有一个样本,那么这就为难天津中心了——没办法出具有科学代表性的证书报告,这一点也被比亚迪拿捏住了。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了,手机码字也相当累,先供大家参考和讨论,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会继续盖楼的。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长城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这件事情对于长城来说,是一个自毁前程的昏招。 这个问题最终有两个比较大可能的走向,但关键点不在这两款车有没有用高压油箱(其实比亚迪的回复基本上侧面证明了这两款车确实没有使用高压油箱): 1.长城举报属实,比亚迪这两款车没有使用高压油箱,并且这两款车确实环保不达标。 2.长城举报失实,比亚迪两款车没有使用高压油箱,但比亚迪通过某种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国家法规并没有规定必须用高压油箱,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汽油蒸汽排放达标即可) 那为什么说长城举报比亚迪这两款车环保不达标是一记昏招呢? 1.基于长城本身新能源销量不及比亚迪的事实,这种举报势必让普通消费者觉得长城急眼了。给人一种做事情比不过别人,通过手段挤兑别人的感觉。给普通消费者一种长城新能源车确实不如比亚迪的感觉(实际上我挺看好长城的DHT PHEV和HI4混动技术的,就是个人感受销售服务体验不好,价格太死板两方面是硬伤) 2.对于国家而言,比亚迪是新能源赛道好不容易跑出来的一匹黑马,基本代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指望比亚迪攻占外国车企市场份额的意向。这个时候长城举报比亚迪,势必会使相关部门左右为难。维护比亚迪的话,还要不要法律?不维护比亚迪的话,比亚迪不得不花费巨额资金大规模召回,损伤元气之后,指望谁去挑战外面的车企?这就好像一个部队共同面对敌人的时候,突然起了内讧,这种局面非常不利于统一战线。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来,长城格局小到家了。 3.比亚迪的两款车,已经上市销售了巨额数量了,此时长城举报比亚迪,那说明国内法规的监督上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当初是如何通过检测的?倒查追溯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牵涉的面有多广可想而知。 4.长城发布通告的时间,特意选在了宋pro dmi冠军版发布会当日,这一点很耐人寻味,有种刻意碰瓷的感觉 5.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高压油箱低压油箱一般都分不清楚的,而且环保标准普通人也无法直接感受的。这个并不是普通消费者关注的点,而是国家相关部门关注的点。 6.长城只讲比亚迪这两款车没有使用高压油箱(应该确实属实),但其实并不能确定比亚迪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网上流传的比亚迪针对这个问题的专利截图,自己比亚迪车辆使用说明上面提到的针对这个问题,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启动发动机给油箱降压的方法等等。一旦最终确定比亚迪确实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长城就会丢了面子又失了里子。 综上所述,这件事情对长城没有任何好处,对个人消费者也没有明显的好处。纯粹是损人不利己的昏招。
comicosmos:新款拿铁许愿
#蓝山车主晒订单男人么,没事总喜欢看看车,开开车。车漆洁白么,双透镜氙气大灯咋样,底盘高不高,通过性咋样,摸索一番熟悉后能不能插入钥匙启动,发动机有没有抖动感,轻踩油门进气道有没杂音,排气管有没有水滴出,行驶一段时间熟悉车况之后可不可以切换驾驶模式,关键是缸内可不可以直喷…… 不扯犊子了,好好说下车。目前30岁,七年驾龄,第一辆车是比亚迪宋,那时候刚出来还是2.0t的。开起来一点问题没有。三年多点的时间,慢慢有点钱了,换了第二辆车,宝马x3 2020款28i运动型,都讲开宝马坐奔驰,x3开起来确实和之前的比亚迪宋不是一个等级的,但是必须要吐槽的是x3的空间是真心不咋滴,后排空间简直就是bug,远不如之前的宋。内饰和科学配置也完全被国产车碾压。 又是三年,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加上失去之前比较挣钱的工作,开始自己创业,再者油价飙升,宝马保养贵等各种小问题吧。让我又考虑起换车的念头。 以前总感觉理想这个牌子,就是汽车中的小米,就是组装厂,堆配置。一提起理想,我就嗤之以鼻,谁知道自从有了换车这想法以后,就开始了解新能源这一块,然后去试驾很多车型,因为我老家河南,回家一趟800公里左右,然后一家六口人,虽说常坐六口满载的情况一年估计也不超过10次,但是这辆车我打谱开至少五年,所以还是以六座七座为主。于是首先就试驾我印象挺好的比亚迪,唐Dp,然后领克09Dmp,然后就是增程式的理想l9,试驾后感觉l9是完全颠覆我的驾车认知。但是价格多少有点超预算,于是试驾l8,总体满意,当时都准备定了,却恰逢湖北汽车大降价事件,我的x3少卖了1.5万,再加上三月份特别的忙,最终在三月份之前没定下来,也错过了政府补贴的六千块钱好像。 不过既然决定换车了,那就搞,四月初把车卖了,准备大定L8,朋友告诉我,等等看看wey的蓝山。我才开始重新了解魏这个牌子,之前对魏的印象还停留在vv5,vv7那一块,后面坦克系列做的很火,但是又把坦克分离出去了。而且对长城这个牌子不是特别的感冒,什么哈弗大狗,神兽。真是醉了。。 因为车卖了后,一直开朋友的glc,所以也没有那么着急,就一直等着蓝山的到来,交了99的预定金,在济南的凯宾斯基酒店参加了济南的蓝山上市之夜,因为之前看文章,感觉咖啡系列的定价就是一个谜,所以感觉价格可能会在35左右,那样的话,就不准备选它了。。结果出价格的一刹那,全场欢呼,30.88w,完全在我的预算以内。然后,就顺理成章的定了。 最后来说说车吧,5156车长,3050轴距,第三排空间对于我180的身高不太友好,当然我也不会去坐,平常放倒。需要时候孩子坐一下也是足够。44.5度电,应该算是不错的啦。平常出去野营,出去玩,对外放电可是太香了。虽然没有空悬,但是长城的底盘调教还是很优秀的,我甚至还不是特别喜欢空悬,总感觉车不是特别稳。21寸轮毂很香,电动踏板可是太完美了,颜色也不用加钱。不太满足的地方,可能就是外观我觉得没有理想one,l8好看,智能化程度也稍微差一点点,高级感没那么足。但是20多万的C6就是垃圾,12万的真香,同样适用于这儿。 第一次写,文字功底太差了,标准的流水账式文章。能看下去就凑合看看,看不下去划走就是,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者以你想法为准。
#用车感受我的爱车凡尔赛目前行驶了10000公里,差不多是上海到巴黎的距离!提车一年,万里征途,两次保养,多次改装,各种路况都开过了,我具体聊聊凡尔赛这款车到底如何! 🙋🏻♂️【我的凡尔赛】 车型:2021享不凡 提车价格:落车14.37W,落地16W 提车时间:2021年12月29日 行驶里程:10119公里 日常用车:上下班城市通勤/节假日周边游 🗒【使用感受】 一:操控/动力:我是属于急性个一类人,起步我都是猛踩油门第一个出去的风格。凡尔赛的动力不说有多强,但是比市面上90%的轿车都要强。超车变道穿插飙车,我都试过,只要凡尔赛开上路,动力绝对在2T以下的油车里面没什么对手。油门和变速箱匹配好,响应速度快,动力只要给点脚力速度就上来了,动力等待期很短,这还只是普通模式下的操控体验,我今年还开过朋友的1.5T君威,2.5L亚洲龙,2.0T汉兰达,2.0T的奥迪A4L,相比这些同价位或者高价位的车, 凡尔赛动力和操控感,略有胜出。 二:外观:高颜值是我买凡尔赛最直接的原因,中国人爱大车,凡尔赛属于同价位合资车里面比较大的车型,外观运动年轻契合一部分跨界多用途爱好者的审美点,掀背尾门帅气也实用,少见的双尾翼和俯冲车头,开始像跑车的那个风格靠拢。这个外观,爱它的人爱的要命,不爱的人嗤之以鼻。 三:燃油经济性:目前开了一万公里,综合油耗8个油,高速100-120码差不多可以低到5个油,城市拥堵的话那就没边了,尤其是夏季开空调,最高到过11个油。因为油价的居高不下,我一直加的两桶油也没什么优惠,综合算每公里差不多是6-6.5毛,B级车里面算是比较不错的,当然和油车比心里会有落差。 四:车内空间:我身高175公分,符合大部分男性身高,前排电动座椅加持空间无压力,后面坐下,膝盖部位油3拳的距离,横向宽度三个大人绰绰有余,头顶部1.8米以上的人会顶头,稍微需要往前做一点点,座椅就显得有点点短了,我的身高做个几公分的发型,坐后排还是没问题的。这个空间适合绝大部分中国人。 五:后备箱:这个后备箱我是要狠狠夸一下的,很多品牌后备箱被后车轮侵入,凡尔赛的后备箱是非常规整的,把我的强迫症都给治好了。其次是后备箱装载能力堪比SUV,这就是跨界车的魅力,主要归功于掀背式尾门,拿/放东西也方便。今春的一次出远门旅行和春节回老家过年,让我体验到大后备箱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六:配置:三大件都是过硬的,没啥可说的,就这三大件都值这个车价!说几个我觉得好用且常用的配置:电动座椅,8个音响喇叭,LED大灯,倒车影像,19村大轮毂,这几个配置,不仅好用,还提升品质感和档次豪华感! 七:保养维护:首保是免费赠送的,后续小保养三年五次好像是2950元,2023年厂家推出了折扣活动,三年五次道达尔机油保养是2065元,相当于一次400,如果是使用长城基友,单次只要340元,保养费用还是很便宜的。 📊【改装清单】 1. 电动尾门:原厂积分兑换的电动尾门,有了电尾门,就不怕女司机掀不动厚重的尾门了,档次感和实用性都大大提升,在4S店支付500元工时费安装,强烈安利! 2. 倒车雷达:原厂积分兑换的带工时费的配置,这个配置一般男司机用不上,女车主和新手司机的最爱,雷达和倒车影像双重配合,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加持,基本很难刮蹭爱车!【倒车雷达入车机/入车机/入车机】 3. 轮毂拉丝:一级车的轮毂是主要区别其他高配的配置,低配的质感让我很不适,花费1200元做了四个轮毂的喷漆黑化,加上高亮拉丝工艺的处理,我的轮毂效果非常出色,比高配还要好看,如果买高配轮毂,一个都要1200,四个下来起码四五千。 4. 镀铬饰条黑化:打造黑武士是我的终极目标,银色的镀铬饰条显得有点扎眼,400大洋路边店搞定,贴膜黑化镀铬饰条,黑化效果好,改装时间迅速,只要2小时搞定,性价比很高,建议黑白配的车主也可以尝试。 ⚠️【凡尔赛缺点】 1. 最大的槽点就是一级车的车机,说得好听点就是车机功能单一,因为车机太过简单,没有可玩性,日常也就听听歌看看倒车影像,没有多余的功能,这个和凡尔赛的定位有很大差异,好处也有,因为简单不容易坏,我的车机就没有黑屏或者死机卡顿的现象; 2. 因为悬架比较软,簧力回程长,所以侧倾会稍微大点,尤其是快速过弯的时候; 3. 噪音,准确的说是胎噪比较大,按理说这个205的轮胎应该降低胎噪的,主要是轮拱的隔音性比较差,噪音都从轮拱直接侵入驾驶室。 📒【总结】 在你的预算内,如果之前你只能够到热门品牌的A+级别的合资车,或者阉割版本的B级车,建议你看看凡尔赛,在我眼里是15-20万B级车里面的颜值天花板,性价比非常高,省油也好开,而且后续保养也便宜!没什么后顾之忧!家用实用性都很强! 感谢圈主糖圈圈EA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