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闲 掐指一算,从元月18日算起,小Y回家整一个月了,期间除了跑了一趟开封之外,基本上全部都是在市区通勤行驶。由于上下班路程太近,往返加起来不到10公里,再加上郑州的冬天还没有过去,早上晚上温度普遍都在7度甚至5度以下,开了空调后能耗普遍偏高,一般都在25到30之间打转转。 虽然买电动车的的主要动因一个是不想开油车了,想换种驾驶方式;一个是自己主要是城区活动,没有太多的长途驾驶的需求。但是吧,一想到驾驶电车出远门还是有种心痒痒的感觉,另外比较关键的还是想今年夏天如果可以的话,准备驾驶小Y到威海的乳山海边一行。可是对于电车的高速真实续航里程以及高速路上的充电设施确实也是心里没底。 恰巧周末,朋友力邀到三门峡一游,略一思索,正合我意。一个是现在天还算冷,到三门峡泡泡温泉,带孩子看看地坑院,多一些见识,领略一下前辈们的智慧算是不错的选择,另一个是看看天冷的情况下的续航情况,为夏天去更远的海边做一个对比。 让我们进入正题。 周五晚上把小Y在家里的充电桩喂的满满的,续航里程充到了100%,共510KM。 周六上午12点,孩子课外班放学后出发,周六河南省内的温度在15度左右,在郑州城区跑的时候,开了冷风,21度2档风,表显耗电基本在19左右。上了高速,空调转24度1档风,速度控制在100-110之间,表显电耗升到了23左右,总体感觉有些高。大概下午4点左右,到达三门峡西火车站,此时总共跑了260KM左右,续航里程还剩下60KM,当时给我的感觉还是有点虚的,因为这样算下来满打满算可能也就6折的样子,这就有点吓人了。到了三门峡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找到充电站充电,本来还担心充电站不好找,当我打开导航的那一刻,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地图上到处可见充电站,就分布的密集程度而言,不亚于郑州,找了一个就近的充电站,车子充上电,我和孩子坐上朋友的车就奔向了向往已久的温泉酒店。 当天晚上夜宿三门峡龙都温泉大酒店,带着孩子一起第一次在温泉泳池里游泳,泡真正的温泉,真是太舒服了,可惜就是忘拍照了。入夜后,在朋友的陪同下,到三门峡比较有名的回民饭店“独一处”就餐,吃了有名的传奇水煎包,返程的时候,孩子还在跟我说:“爸爸,昨天吃的水煎包太好吃了,我现在都还在回味那个问道”。哈哈,不得不说,小孩子就是天真无邪。 第二天,直奔此行第二个目的地,陕州地坑院,带孩子领略历史上的豫西风土人情。看到地坑院后,不知道孩子有没有感触,反正我是感触很大。地坑院的建成日期基本上在19世纪末期,大部分在2012年才搬迁完毕,详细的记录了当地的发展历史。 看完地坑院后,我们与朋友告别,踏上了返回郑州的路程。返回的路程与来时相同,基本上在260KM上下,气温与周日基本相同,开了24度空调2档冷风。中途经停了三门峡、渑池、巩义服务区,一个是休息一下,另一个是就是看看充电桩的情况,去的时候忘记看了。。。。就三个服务区的情况而言,还是不错的,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基本上在6到10个充电位之间,充电的车也不多,都有空余的位置,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当前不是节假日,大家没有出来。4点左右返回家中的时候,续航里程竟然还有160KM多,电耗全程平均控制在20以内的样子。当时有点想不太明白,因为回来的时的驾驶速度其实是要比去的时候快的,去的时候基本就是单踏板模式,返程用了一段SPORT模式,结果续航里程反倒增加了。后来想想,是不是因为地势的原因,从郑州到三门峡一直是上坡,而从三门峡返程基本上是下坡,相对来说比较省电。总体来说就返程的电耗我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说说体会吧,这次行程应该给了我驾驶小Y奔向更远的远方的信心,让我感受到了纯电汽车也是可以跑长途的,虽然仍然存在所谓的里程焦虑,但只要提前规划好行程,一切都不是问题。 车友们,请相信你们手中的纯电座驾,带着他们奔向心中的远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