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说车:新能源车换电池要7、8万,是不是真的?新能源车还有必要买吗?
#分享我的英朗落地价格坐标东北大连,3月9号提车的 9.18w落地,看了三家别克4S店谈到的价格。 其实谈价就是一个字磨,如果再花点时间感觉9.15应该不成问题,只是我这个人不喜欢墨迹 看车前也在网上了解过其他车,帝豪逸动科鲁泽宝来朗逸,这些车都挺不错,各有千秋。但是同价位综合对比下来,还得是英朗,英朗的价格以及性价比,我没办法拒绝😄 油耗: 用车一个多月,每天市区内上下班。跑了660公里,表显油耗8.8,最开始那几天10.2的油耗 我一个同事的19年的英朗,6.5的油耗,我好羡慕,不过他每天上班的路况比我好,他能跑到100迈,我市区最高也不过70 用车感受: 总体来说,外观内饰什么的 都非常满意,这个车绝对是对得起这个价格 如果让我说几条不够好的地方 1,车机不能升级,在论坛看车友有笔记本电脑升级攻略,现在手里没有笔记本,等我回老家试一下 2,底盘稍低,刚开上的前半个月,碰到过两次底盘,好心疼。 现在对车的上下左右 心里有点数了,底盘基本就不成问题了 3,网上说的方向盘重,我没开过别的车,跟之前教练大众车比的话,确实重一点吧,不过别人不说的话,我是没啥感觉,单手撸没压力 4,动力,起步稍微有点肉吧,我这一个新手其实对动力无所谓的,转速踩到2100,感受到换挡之后松油门重新踩,也没说明显比别人车满多少。 就是30迈左右有点顿挫,不过我觉得能用脚法弥补,我现在还在摸索阶段,等熟悉了之后,我相信能搞定这个问题
#自驾游需要准备些什么开车多年,一直有用车载手机支架的习惯,现在快换上电车了,因为预定的元plus旗舰plus版在等车,4s店距离工作地点很近,因此可以经常去参观,我承认比亚迪进步很大,但是还没有到达骄傲自豪的地步,前路漫漫,任重道远,不管网友怎么评价我,我对比亚迪的要求确实过于苛刻,十年前都开始关注比亚迪了,虽然当时比亚迪还没有成气候,但是隐隐约约感觉比亚迪能成功。话不多讲! 车载手机支架几乎成为买车必备神器,因为现在工作生活中几乎很难离开手机,不敢错过重要信息,虽然中控屏很先进了,但是中控屏的性能已经方便程度还是远远比不上手机,中控屏不可能完全替代手机,就好像平板一样,很多人家中既有台式电脑,又有笔记本电脑,还有平板电脑,自然手机更是不能少,因此我觉得虽然中控屏可以导航,但是我还是想说,中控屏还是代替不了手机导航,现在手机优化的很人性化,很方便,很多工作都需要手机协助,中控屏是万万比不了的,生活、工作与手机密不可分! 以前开燃油车的时候买过很多手机支架,什么重力手机支架,磁力手机支架,还有夹子手机支架等等,当然有的配的是吸盘链接,有的是出风口的,还有的是粘贴的,用的很多,但是优缺点都很明显,这里就不想再多缀诉了,用过手机支架糟心的事情想必各位网友都遇到过,有一款手机支架印象不错,就是几年前买过的一款,指环扣可以插进去的,用是特别好用,但是设计的不合理,手机不稳就算了,最关键粘贴的面积太小,指环座很容易掉落,磁力手机支架也遇到过这个问题,高温车子在太阳下晒久了,中控台温度太高,然后手机放到磁力手机支架上,就把支架一起带掉了。带指环扣的那款手机支架最后我是用透明胶带固定使用了一段时间,这款手机支架是真的很贵,最后觉得不划算就放弃了,也没见手机支架生产商跟进,把指环扣的这个创意做成支架头多好,指环扣也是插进去就好了,为此我空闲的时候简单的做了一下模型供大家理解,就是指环扣插进去,下面两个小凸台可以托住指环扣的面板,防止指环扣乱转,指环扣的指环插进去就稳了,支架头很小略微比指环扣大一点点,还是很小巧便捷的,最主要的是不占地方,现如手机支架支架头太大了,太占地方,不是很稳定,如果有这样的手机支架就很方便,现在手机越来越大了,有了指环扣的加持确实方便很多,手机操控性极大提升,如果车载手机支架也有指环扣的加持,方便性可用性也会极大的改善,很方便可行的设计,值得手机厂商去生产,我就是其他手机支架不能用了,淘宝、拼多多、京东都逛了个遍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万能的电商居然在用户需求方面拖后腿了,这很难想象,如果指环扣车载手机支架设计的合理好用,能够很大程度解决我们的出行问题,这是刚需,我是路痴,到哪里几乎都要导航,一来可以看出那段路拥堵,可以及时换路,二来有导航提醒安全感倍增。以前的手机支架只能将就着用,用过下图中的指环扣车载手机支架印象特别深刻,可惜这家产品一直没有更新,如果做成模型那样类型的手机支架就更加的合理,支架头可以连接通用球头,组合成出风口的也可以,组合成吸盘式的也可以,由于设计的结构简单,小巧稳定,设计的难度极大的降低,可靠性极大的改善,用料有极大的减少,现在什么东西都贵,传统手机支架制做成本越来越高,价格却越来越低,手机支架却越来越内卷了,看着十多元的重力手机支架,我想这样的产品生产手机支架的能赚钱吗?关键是手机支架同类型的太多太多了,现在又碰上新车不能用或者不好用也只能内卷了。也喜欢看到的网友支持一下,现在新车设计的越来越新颖了,并且中控屏也越来越大了,传统的手机支架支架头太大了真的不好用了,让厂家看到,多关注新车的内饰,如果厂家能够做出指环扣车载手机支架,如果价格合理,设计合理,我肯定会支持的。
#小鹏P5订车分享先交代下后装毫米波雷达的背景: P5需要后装毫米波雷达的,全国大约5000台,集中在去年11月中旬交付的车主中。当时因为缺芯导致交付延期,给了两个选择,一是正常交付完整版p5,二是先提未安装毫米波雷达-前后共5个-今年3月31日起开始补装。当时选择方案二的用户,做为补偿得到了免费的ngp3.0或3.5软件。 一、安装毫米波雷达前需要注意什么? 1 售后会提前三天和你沟通注意事项。因为安装毫米波以后,需要做标定,售后要开着车上路做测试,最好是满电状态 2 软件要升级成最新版本(现场当然也可以升级,但会耽误时间) 3 安排好你的时间。售后官方会告知需要8-10小时,如果天气不好影响标定,也有可能车要留在售后一天。如果工作比较忙或者售后中心太远,提前送的3000取送车积分可以用起来。除了选择取送车服务,积分也可以兑换高德的打车券。 二、什么是标定? 标定是指需要在车辆生产下线或售后换件时,对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偏差进行计算,再对偏差进行补偿。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校准 。经过校准 ,类似acc、lcc以及ngp等和辅助驾驶相关的功能才可以正常启用 。 传感器的标定分为下线标定和售后标定。对于后装毫米波雷达而言,就属于售后标定。 三、流程和用时 为了不干扰售后工程师的施工,整个毫米波雷达的安装以及调试、标定过程,并没有全程陪同观看。也响应售后同学要求,售后过程不拍照。所以全文不做施工过程中的照片分享。 流程和用时是通过行车记录仪看到和推算的: 1 上升降机,拆前后保险杠,安装毫米波雷达,用时:2.5小时。毫米波雷达是装在一个纸箱内,一盒一车,一盒五只。但和我想象的雷达不太像,有点像一块电路板或者开关盒。安装时使用了无痕贴,应该是在车上做定位用的,为了能更准确的定位; 2 上路标定 第一次上路做标定用了半小时左右。期间有几次停车,估计是在采集和读取数据; 3 调试 标定回来,先用笔记本电脑应该是读取了一下数据,之后再上升降机做毫米波的微调。整个过程用了一小时。但这块临近中午,不确定是否包含了午餐和午休的时间。 4 再标定和调试 我的车一共做了三次标定。后两次基本是开出去跑一小圈,大致10分钟左右,回来调试30分钟左右。 5 洗车 作为小鹏售后的标准动作,车主午餐、app弹窗售后回访和售后流程结束后洗车交付都属于标准动作了。今天下午同时排队冲洗的车有点多,整个洗车加排队大概是40分钟 两荤两素,售后接待专员还送了一包自己私藏的星巴克咖啡 整体流程走下来,我是上午9点到的售后,下午2点40分重新拿回车钥匙坐上的车。总用时5小时40分。但时间仅供参考。 今天天津是大晴天,如果阴天和下雨,标定用时相对会更长;但之前看到有车友说E版本相对用时短,P版本更长。这个基本不存在。以天津空港售后中心为例,一天只接待两台车的后装雷达安装。和我的车同步施工的另一位哥们的车就是台P550的。最终我们也是一起交的车。 最后,关于辅助驾驶的体验。等清明节之后我会再做个相对完整的输出。但也要说明一下,因为安装毫米波雷达后做的标定,只跑了城市道路的测试,没有上高速测试。之前看到有朋友说要跑高速测试,我这台是没有的。所以如果有机会,还是尽快上几次高速,自己跑跑看感知硬件的反馈如何
#提车作业-长安UNI-V时光回到10几年前,我正在和大学室友玩《极品飞车9》,我正开着RX7,耳机里传来引擎轰鸣的声音。 后来大学毕业,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下班之后打开电脑玩一会极品飞车,我最喜欢的车也从RX7换成了EVO10。为了玩极品飞车,我用不多的存款买了昂贵的笔记本外星人,为此女朋友跟我生了很久的气。 后来,我遇到了翼神,那不就是我游戏里面最喜欢的车吗?于是我在日日夜夜魂驰梦想下,攒够了首付买了翼神。 这辆车给我带了很多开心和难过的故事,因为他我结识了很多车友,这些车友即便是10年后还在联系。因为他,我被贷款中介欺诈,差点崩溃。因为他,我第一次尝试外观改装,就想接近游戏里面的EVO10。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我依然爱他。 可惜这份爱很短暂,4年之后因为要在杭州定居,我卖了它,我老婆哭的一塌糊涂,因为这辆车有太多故事。之后的两年我每天挤地铁,坐公交,怀恋曾经开车的日子。 人生中第二辆车来的很平淡,因为没有杭州的指标,只能选择新能源,当时可选的并不多,混动车里面只有比亚迪的技术过硬,于是就选择了比亚迪秦PRO DM,虽然是很不错的车,也为我的家人遮风挡雨,但是要说爱它,好像还是有点牵强。4年之后,对于新能源车是一道坎,我选择卖了它。 后来我跟朋友讲,有些车只是交通工具,而有些车它是车。 【品牌对比】: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选车,首先看的是BJ40,因为我老婆看见路上的BJ40跟我说了一句这个车好帅,好配你的肌肉,然后就对这车着迷了,每天看视频,去了3次4s店,但是被各种网络上的故障贴和北汽的口碑劝退,其次产品力真拉跨,就拿车机来说环塔的车机为什么不给其他版本用。 后来看了凯迪拉克XT4,我老婆特喜欢外形,但我对内饰很反感,太老旧了,根本不符合二线豪华品牌的定位。 之后是摩卡,完全是被他的科技配置吸引,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技控(程序员出身),等它的DHT-PHEV价格公布的时候,30w的售价再次劝退(品牌力支撑不起30w的售价)。 还有EVOS、新C都看过了,直到2022年1月份UNI-V的新闻开始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懂车帝,我被这车吸引了,仿佛又让我回想起大学玩极品飞车的时候。 【买车理由】:2022年1月10日UNI-V第一场发布会,外形、声浪、科技配置,几乎击中了我所有的痒点,于是发布会结束,我就盲定了。全网第24个应该算早的吧。当然后续等车大家都知道了,长安一系列随缘排单的操作,拉低了对长安这个品牌的好感。可以看我前面几个帖子。 【购车版本】:我曾经发帖子吐糟长安的配置,顶配没有声浪,运动版没有科技配置,对我这种又需要声浪又想要科技配置的实在纠结,考虑我用车场景,高速较多,所以最终选择了顶配版本。 【用车感受】:2022年3月27日系统通知到店,销售叫我周一去提车,周一带好材料去了4s店,终于见到了我的UNIV,内心的喜悦顿时涌现出来。开始进行验车,这里提醒一下验车的一些细节: 1、外观:检查车漆确认是否有磕碰和刮擦 2、生产日期:副驾驶门板上,确认是否跟订单匹配 3、里程:10KM以内正常,大于40KM不正常 4、玻璃:检查四门玻璃生产日期是否一致 5、轮胎、轮毂:生产日期,刮擦等 6、引擎盖、尾箱盖:确认螺丝是否动过,不是运损车 7、配件是否齐全、车机系统是否登录过账号等等细节 验完车,签字、办保险、上临牌,开着我的UNIV回家,感受提新车的喜悦。今天是第三天,终于可以来说一些体验了。 [外观]:首先是颜色,实车见过炫影灰、原子灰、黑色,原子灰相对耐看,因为UNI-V的前脸有一些攻击性,炫影灰把这种气势压下去了。网上看见红色也非常诱人。外形绝对惹眼,不断有路人过来询问这个车。 [内饰]:我觉得我老婆这个车盲来评价这个车的内饰,更具有说服力,她说很酷炫,很骚,这是感受层面。使用层面坐垫确实像网上说的偏软,但没有某视频评测那么夸张。 [驾驶感受]:ECO模式踩油门有延迟,NORMAL模式已经有很充足的动力了,要是想超车轻松一点可以切换到SPORT模式。目前没感受到顿挫,比较平顺,方向盘真心想点赞,一定要自己体验,不要相信键盘侠的话,这是第一个让我想两个手握着方向盘那种驾驶欲望的感觉的方向盘。 [车内空间]:一家三口,所以没有感觉空间小,我妈见我提新车,说这车好大,坐着好舒服。所以,请考虑你的使用场景再来说大小适不适合。 [车机功能]:车机使用非常流畅,但吐槽的点:应用商店无应用下载;智能驾驶辅助今天出现了签名异常,重新登陆解决。引力域APP经常出BUG无法加载已经添加的车辆。 [缺点吐槽]:说实话,当我选择这个车的时候,可能情人眼里只有西施了。确实有可以吐槽的点: 1、顶配没有声浪,差评,希望后续出官方改装 2、智能辅助使用场景相当有限,感觉被智商税了 3、AutoHold每次都重置,没有记忆功能,非常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