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LatePost
在 4 月份的中国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表示,今年前三个月智选车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同期车 BU 接近盈亏平衡,预计 4 月份后能实现盈利。
手机和讯网
固态电池产业化路径愈发清晰。日产汽车宣布固态电池大计划今日早盘,固态电池概念股抢先发力,金龙羽、东方锆业触及涨停板。当升科技、三祥新材、江苏国泰、信宇人、天齐锂业等跟涨。消息面上,据媒体报道,近日,日产汽车公开了其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的预定设置场所。
我国汽车出口表现强劲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前两个月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1至2月份,我国汽车出口82.2万辆,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今年1至2月份出口达18.2万辆,同比增长7.5%。
南方都市报
随着小米汽车正式发布日渐近,3月26日,盘面上小米汽车概念股连续两日全线爆发,其中板块龙头创新新材已连续两天涨停、奥联电子今日涨停。而28日发布会上的主角雷军本人,也不停下其宣发的节奏。
有连云
今日,汽车产业链全线爆发,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华阳变速、福赛科技、恒帅股份、长安汽车等超10股涨停。ETF方面,新能车ETF(159824)盘中一度跌0.86%,随后拉升翻红,盘中溢价交易,交投活跃。成分股均胜电子涨超6%,富临精工涨4.
钛媒体APP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月29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科技厅三部门发布《关于对氢能车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该通知称自2024年3月1日起,对本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试行2年,到期后再根据执行情况适时调整。
特斯拉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电池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成为增长重点特斯拉高层近日透露,东南亚市场已成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关键区域。特斯拉公共政策和业务发展高级主管罗汉·帕特尔强调,未来几年,东南亚无疑将成为电池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中国汽车产量在11月份达到了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万辆。预计到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会达到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7个月超过30%。中国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其中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新动能”。
「链接」<<<点击左侧,下载和讯财经APP,免费领取和讯Plus会员,畅读全市场投资干货: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长城汽车(601633):坦克品牌进入爆发期长城汽车10月份批发销量13.13万台,同比增长31%。
「链接」<<<点击左侧,下载和讯财经APP,免费领取和讯Plus会员,畅读全市场投资干货: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
根据最近的机构研究报告,为您总结相关行业的投资要点,供参考:新能源汽车: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00万辆,渗透率达到34.55%。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12.7%,而美国新能源(600617)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4%。
金融界
龙年首个交易日,汽车板块虽跑赢大盘,但在此前一日同日发出的五封“开工信”,却折射出了2024年车市的惨烈竞争已然开始。
开摆苗
24款390T巅峰五坐版,提车一个多月跑了五千多公里,提车价格因地区差异不做参考,本人购车后有种买贵的感觉 1:驾驶感受 七速双离合在低速时换档有轻微顿挫感,但开起来还是挺平顺的,没有必要强上8AT,平常人开车没有那么敏感的感觉,发动机在两千转以上动力会有爆发式的差距感,两千转以上一踩就有,奇瑞发动机在国产自研第一还是实至名归的,家用2.0t动力过剩,可能根据个人脚法问题油耗有偏差,但与长安cs75plus和星越L相比油耗是偏低的,家用和市区代步的朋友可以考虑1.6T版本的,动力足够,上图左市区右高速油耗 2:空间内饰 毕竟是理工男造车,内饰因人而异,不做过多评价,个人不是很喜欢换档杆,M档容易误操作,这一点希望换代后可以改进一下,避免用惯了要按换挡健的兄弟发生操作失误,前排驾驶位记忆座椅个人很喜欢,副驾驶带按摩,被网友称为女王专属座椅,真心推荐有对象或者疲惫感比较强的朋友选配,坐上去还是挺舒服的,空间表现优秀,二排腿部空间家用足够,唯独后排座椅只能调角度,其他啥都没有,后备箱大得离谱,与后排座椅放倒可以当床,喜欢刺激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 3:吐槽一点 中控台容易异响,特别是被太阳暴晒之后,会发出塑料撕裂的咔咔声
沉寂无言牛
赶着现在车市洗牌,各种降价,5.1期间购入,手动A一辆,主要是绒布座椅夏天没那么烧屁股,轮圈厂家升级了铝合金轮圈,政府补贴1千,旧车置换抵扣3千,结果5.1期间没开出票,政府补贴没拿到手,4S店车老板给我私发500,搞活动旧车置换裸车6.8个W,保险4千左右,购置税6千,落地差不多7.8个W的样子,所有事宜全部教给4S店,置换这个直接抵扣车价,直接不操心,至于他们什么时候下来,我直接不管,目前使用下来各方面感觉都还不错。 空间上来说,第3排还是紧凑了点,当然这是相对于我这种大体重的,只能说是勉强够用。后备箱还是和其他的紧凑型车一样,小了那么一丢,平时没多少东西3排放倒放东西的空间也可以了。 动力方面:1.5t的发动机爆发出来的动力够用了,1档最好不要大踩油门,不然会蹿出去,开手动的新朋友些切记换挡离合千万别松太快,不然那个顿挫状态是非常不舒服的,后续在高速上面试了试,0到130踩油动力就来,提速也还不错,家用够了,不适合喜欢速度感的兄弟。方向虚位较小,方向盘很轻,操控起来还是比较容易,车长毕竟有4米8所以转弯速度还是不能太快,太快车辆侧倾还是比较明显,有翻车的危险。 现在用车不太多,才跑了700多公里,目前表显油耗8.2,刚拿到车表显油耗13.7,刚拿车做了次油耗测试,油价8.2/升,加一箱油390,50升左右,跑了700多点点,显示剩余里程120,再加满420元,百公里油耗大致在7.1升左右,对于新车来说我觉得很省了,再跑跑油耗应该还能降下来一些。 整体来说G50还是让我很满意的。毕竟这个价位,这种表现,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汶水三乐堂
一、提车 2010年购置了斯柯达晶锐09款手动挡,时光流转,眼看周围的人一个个都添置了汽车,一个比一个档次高,逐渐有了换车的打算,这草从16年就种下了。我是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心里热爱,原理相通,汽车知识比普通人自然了解的多那么一点点。老百姓买车不就图个安全、皮实、省油、价格便宜吗。说起安全当属美系法系是第一梯队,无奈小故障多、油耗高口碑已广为人知,法系也因为设计独特、销量少维修不方便而显鸡肋,德系双离合还是算了吧,基于以上原因一开始关注的就是马自达cx-5,因为价格问题犹豫了老长时间,期间老婆投资的融资担保公司跑路了,买车的计划化为泡影,晶锐只能继续为我当牛做马。 时间来到2023年初,晶锐像着了魔似的,故障集中爆发,各种异响抖动,好几次差点搁到半道,先后进汽修厂多次,该换的都换了,修车费都赶上旧车值钱了,还是有些抖动无法彻底消除,只能在城区及周边跑路,几次长途借了亲戚的车用,借的次数多了就张不开嘴了,换车的话题再次提上日程。 春节前后,两口子到了周六周天就逛4S店,先后看了雪铁龙天逸1.6T,配置价格都符合我的心里预期,但有一点让我很不舒服,必须按指导价付全款,20个工作日再返回优惠的部分,直到我提完马自达好几天雪铁龙销售打电话说不用按指导价付款了,那不晚了吗!看过荣放、威兰达、锐际,说实话锐际是一辆好车,不管是驾控体验、动力、价格、配置都可以,外观设计和油耗有点那个,俺家一把手也是外观控,直接pass了。来到马自达4S店,16年接待过我的销售一眼认出我来了,看看手机还都留着对方的电话,继续唠cx5,智尚pro价格一度谈到14万出头,老婆子指着展厅里的锆石砂cx50说,这个车真好看唉,销售也趁机说,这是去年6月份的车,厂家库存,来店里两个月,优惠大一点给你,可以考虑考虑。然后就是各种试驾,和cx5来回对比,对比过程中发现cx5的360全景影像特别模糊,扶手箱太短,胳膊肘子无处安放,就这两点让我在cx5和cx50的天平中间彻底滑向了cx50,老婆子也鼓励说买一回就买个好一点的,和销售来来回回几个回合,价格基本上确定下来,4月20日智行版2.5L锆石砂顺利开回家! 二、用车 从4月20日提车到后来置换、挂牌、贷款、贴膜、安装行车记录仪、安装脚垫后备箱垫,过程非常顺利,销售、维保团队通力协作,热情周到,不得不给我们当地4S店点个赞。新车到目前行驶约2600km,已做了首保,包括1600km高速,市区300km,剩下的多是国省道,综合起来油耗市区9个左右,高速油耗可以跑到6.2个。 说一说一个多月用车感受,第一行驶质感比较“整”,有种紧绷的感觉,确实像车友说的最像欧洲车的日本车,五六十公里在高速匝道过弯没有明显侧倾感,20km以下方向盘旋转轻盈,速度越高力度越重,我感觉对女同志是一个考验;第二提车没几天我根据中控屏提示OTA升级了悦联系统,可能是因为没有程序升级前后对比,车友圈说的抖动没有感觉到;第三油耗,提车那天是周六,周一回4S店去办理置换挂牌,从家到4S店单程50km,三个单程平均油耗跑出了10.3升,心想这家伙踩了个大坑,弄了个油老虎回来,得,后悔也晚了,平时就多骑车少开车吧!5月7日去苏州全程高速740km,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油耗清零,到达苏州时平均油耗降到7.4升;23日返程,出发前学会油耗清零,到家表显6.2升,得益于整个行程更多的使用了自适应巡航,拉低了平均油耗。通过近一千五百公里的高速行驶,我的感觉时速90km以下匀速行驶油耗特别低,时速超过100km油耗会高不少。我相信如果养成平稳加速、提前处置的驾驶习惯,尽量减少急加速急刹车,在市区也可以跑出很优秀的油耗;第四内饰和豪华品牌没法比,在日系车里面应该是最好的了,软质材料覆盖了绝大多数面积,360全景影像给停车入库带来很大方便,L2自动辅助驾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行车安全,减轻了高速驾车劳动强度。俗话说车无完车,作为第一批cx50没有经过市场检验,肯定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点,三大件很成熟,他们保持稳定就可以了。以上就是将自己真实的购车及用车经历与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新车用车时间短、行驶路程少,不一定能全面反映车辆的真实状况,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无名经典车
后知后觉啊,全球第一辆插混电动车原来是比亚迪F3DM。2008年12月,全球第一辆插混诞生西安——比亚迪F3DM在西安比亚迪高新工业园量产下线。该车型搭载的DM(Dual Mode)双模技术,开创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路线,实现了“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行驶模式,不仅打破了对专业充电站的限制,还带来了超越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动力性能。 不知不觉过去16年了,如今的比亚迪,经过四代技术创新,比亚迪确立了插电混动技术在混合动力领域中的主流地位,推动了中国插电混动市场的大爆发。从2020年到2023年,短短三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增长30倍。据说明天5月28日,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上会放大招,期待!!
钳子爱开车
周末正好有空可以带上家里人一起去体验一下风神最新的L7插混版本,在这里我试驾过大众ID7及星图新纪元ET,也带朋友开着宋Pro去过这个海岛,所以对这里的路况还是挺熟悉的。 外观方面是见仁见智的,我个人觉得这辆车设计最出彩的地方是尾部以及内饰,尾部整体是偏溜背的造型,贯穿式的尾灯上方做了一个小鸭尾,看起来运动感十足。 内饰:这次我是体验了黑色和橙色的版本,先说下结论:更推荐买橙色的版本。要知道10万级别的车,橙色版本想要做出二三十万级别的质感是很难的,试驾前我已经有了心里预期,橙色质感会偏low一些,但实际上手感受过以后有点意外,我老婆也说黄色的比黑色的看起来质感好。 质感主要体现在:方向盘,一体式的座椅,以及门板的双缝线。方向盘是用了一个双平底的方向盘,而且用了双色,在方向盘的上方还用了一个黑色的皮圈做点缀,看起来是既运动又显高级感。一体式的座椅中间抠了一块区域用来增加后排的空间感,这块区域周边用了银色的饰条做了装饰,从后排看过去赏心悦目。门板上的双层缝线还做了两层,这个做法略显越级了,有点不像10万级的车型了。 当然也有部分细节我觉得需要改善的【图8】: 1.头顶遮阳帘的缝隙是略大了一些,刚开始是没有注意到,后面我打开风神L7的小憩模式躺下的时候,发现前面的缝隙比后面大出了一截,要知道遮阳帘尾部那里是缝隙很小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做工问题。 2.电动座椅的调节声音偏大,L7整体是偏安静的,尤其是为行驶时,所以调节电动座椅的声音显得就比较明显一些,这个声音和内饰氛围有些不搭了,可以再优化一下。 驾驶感受:我就拿同价位的宋Pro来对比一下驾驶感受,不吹不黑,确实在动力,刹车,静音方面都比宋Pro要好,大家可以看下我发的宋Pro试驾贴,再去店里试驾感受一下,看下是不是和我的感受一致。 下面我说下我的试驾感受,大家可以对比参照一下【图7】。 1.方向:这个车的转向助力调节有三个标准:舒适,标准,运动;整体都是偏家用的设定,在标准和舒适模式下,整个方向盘的虚位是比较大的,在时速60码左右轻打方向盘,整个车头基本上是没啥变化的,这时的方向盘也是比较轻的;一旦调整到运动模式下,方向盘就立即变紧了一些,同样的速度下,轻打方向盘,整个车头会开始有变化,会随着方向盘转动的角度而发生位移。舒适模式下,在停车场的时候,这个方向盘在腾转挪位时,由于很轻便,所以感觉倒车会轻松许多。 2.动力:L7的驾驶模式分为:经济,舒适及运动的。首先运动模式下,是不支持纯电的,必须要混动模式下,才能支持调整为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下,一脚到底,整个车会突然有一股力把你拉着往前走,这个动力爽快感一直可以持续到110码,这个动力的爆发感会比宋Pro会好一些。在经济和舒适模式下,动力也是足够用的,而且出力是比较线性的,不会有运动模式那样拉着你走的感觉,更加像推着你走。 3.刹车:L7的动能回收有:弱,中,强,三个档位,在日常行驶,我更喜欢弱的档位,松开油门后没有明显拉扯感,坐在后面的家里人也比较舒适不会有晕车的感觉。它的刹车脚感是偏轻一些的,而且刹车力是偏前端,轻轻踩下去不到三分之一就有明显的刹车力度,新手开这个车会有比较强的信心。在刹停后,如果你的脚没有离开刹车的话,会有一点震动的感觉传递到脚上。 4.隔音:L7的噪音主要是风噪为主,它的胎噪不会像宋Pro那么大,在粗糙的柏油马路上,隔音效果在这个价位下我觉得是偏上的。运动模式下,在接近110码的时候也不会有明显的发动机噪音,一度以为发动机没有启动;但是在静止起步时,电机的声音会有一些可以比较明显的听到。 5.底盘:这个车的底盘就是一个偏软的家用车的设定,在低速行驶的时候,过大的井盖时,会感觉比较舒服,咚咚一声就过去了,传到屁股上的感觉会感觉比较韧一点;但是在速度起来后,过一些稍微大的起伏路面时,抛跳感会明显一些,不降低速度的话,后排的乘客容易腾空撞到车顶。 6.舒适性:这个车的后排的整体舒适性是不错的,主要体现在它的座椅以及空间。后排的座椅是比较软和的,用手掌按一下就知道了,坐进去有一点沙发的感觉了;整体的横向宽度是比较宽的,而且后排的中间位置是纯平的,因此坐三个人是不成问题的。 车机智能化:L7有一些辅助驾驶安全配备【见图7】,我个人建议是全部开启,我当时在下车时就遇到了一个电瓶车冲了过来,它的预警系统就启动了,对于生活在老城区的我来说,有肯定比没有强。 价格及优惠政策:我去试驾时,是刚上市,店里是没有任何优惠的,只有厂家的2000抵9000块钱的膨胀金,以及置换补贴或者8万两年免息政策,我问了有没有服务费之类的,他表示目前也是没有任何服务费的,贷款直接走厂家的金融政策即可【图9】。 总结: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卟卟宏
5月24日,“全球第一辆插电混动汽车诞生地”揭牌仪式在比亚迪西安高新工业园正式揭幕。“全球第一辆插电混动汽车诞生地”纪念牌的矗立,不仅是对比亚迪DM插电混动技术作为行业开创者的见证,也是对比亚迪20多年来在插电混动领域不懈努力的诠释。同时,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全球第一辆插混诞生西安。 2008年12月,全球第一辆插混诞生西安——比亚迪F3DM在西安比亚迪高新工业园量产下线。DM(Dual Mode)双模技术,开创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路线,实现了“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行驶模式,不仅打破了对专业充电站的限制,还带来了超越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动力性能。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插电混动技术的企业,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后,便着手展开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工作。经过四代技术创新,比亚迪确立了插电混动技术在混合动力领域中的主流地位,推动了中国插电混动市场的大爆发。从2020年到2023年,短短三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增长30倍,从2020年的4.8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143万辆。 如今,比亚迪的插混车型销量全球第一,在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将在西安发布,这项技术将再一次创造低油耗的新纪录,形成对传统燃油车的又一次颠覆,敬请期待!#汽场全开#
叶子集集
这是网上流传的小米第二款汽车,SUV造型,尺寸和问界M7接近,疑似命名小米SU8,以前我发表过小米汽车的命名,基本是遵循13579,246810的命名系列,如果这款SUV真的命名小米SU8,那基本可以确定,未来小米SU5,SU6也会出来。 小米真正迎来销量大爆发,应该是小米SU5 SU6系列的问世,因为根据定价,苏7目前定价21-29的区间,那SU8做为SUV,,会定在23-30的区间,或者25-35的区间都有可能,那SU5-6则定价在15-20的区间,而最走量的车型就是15万左右,或者说10-20万的区间,因此,小米汽车的爆发年,应该在2026年以后,真的是三年大变样啊!大家准备好银子吧,准备投给小米,真正的好车!
秦阿闲大时代
说起我的这台帕萨特,虽然提车已经有二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但是新鲜感还没有过,对这辆车的感觉还是棒棒的,要说最满意的,我想有两个大方面,第一就是三大件特别稳定,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扎实稳固的地盘;第二就是颜值高,看起来很帅气,很稳重的气质,细节上也做得很到位。说到缺点,我想是很常见的问题,内饰的细节做的不够好,第一新车存在异味儿,虽然味道不是很刺鼻,但是每天早上打开车门也都能闻到,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通风换气,现在基本是没什么味道了;第二细节不够好,有的地方有线头,有的地方就是裸露的硬塑料,没什么豪华感可言。说起空间,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的,帕萨特的合理的空间分配,满足一般家庭的空间需要是没有问题的,我的身高1米77,身材还算匀称,每天开车上班下班,坐在车里都很放松,不觉得有任何来自空间上的压力。 动力很棒,足够用了,每天又不是跑高速,主要就是为了上下班代步,这台车的发动机的爆发力挺明显的,只要油门稍稍给大一些,动力上的反馈总是很及时的,还有变速箱的换挡速度很快。操控不太复杂,虽然我是新手司机,但是在开车的时候只要多加小心,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方向盘很灵活,控制车头指向性准确,还有倒车影像和前后的驻车雷达,还有运动模式,反正功能挺多的,也完全够我用了。前期油耗有点虚高,最近油耗表现还不错,半年多的时间,一共行驶了1500多公里,百公里平均油耗可以控制在7.5个油上下。说到颜值,我觉得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是不一样的,我喜欢的,别人可能就不喜欢,我不喜欢的,别人可能就非常喜欢,这东西没法说,反正我觉得帕萨特挺帅的,开车出去还是很有面子的。 相比较之下,内饰有点low,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细节方面和选材方面都应该再提高一些的。舒适性满意,主要是硬件配置全面,前排是麦弗逊的独立悬挂,后排是多连杆的独立悬挂,再加上底盘特别的扎实而且距离地面的高度很充足,所以通过性和稳定性一直都有很好的表现。 帕萨特是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在选择方面是最用心的。至于价格,至于性价比,我觉得还行,至少都能接受。
小桔子一枚
最满意的应该属动力了,1.5T181马力的发动机能带来超强的爆发力,瞬间加速确实有明显的推背感,超车确实比较轻松。空问谈不上多大吧,绝对够用了,后排的乘 坐空问包括后备箱的空问都非常够用,毕竟车里面经常就是一两个人。
iCAR嘉兴元通
iCAR 03的座舱诠释了何为“软硬兼施”,与外观相符的潮酷元素,内饰一样不少。同时浓郁的科技风又被贯彻在其中,再配合合适的配色搭配,很有自己独特且个性的味道。 同时,内饰的更多玩法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可以凭借副驾驶前方的饰板以及中岛台的扶手进行各种扩展,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才创意。 内饰的科技感表达无须复杂,仅需15.6英寸的中控大屏足以,也正是因为这块超大尺寸的中控屏,所以内饰中的实体按键几乎不可见,所有功能调节都被集中在中控大屏内。 甚至是车辆的后视镜、座椅等调节也都被放置在中控屏内,与现在不少新势力的车型保持了一致。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来对车辆直接控制,多维度的操控方式,符合现在年轻用户的使用习惯。 由于采用了电子怀挡的设计,中岛台仅保留了一块带有散热的高功率手机无线充电板和驾驶模式调节旋钮。简洁易用,与整车的设计理念很相符。 按键式开门挺别具一格,最让人惊喜的还是iCAR 03在前门使用了双层夹胶玻璃,放在这个级别车型实属少见,带来的隔音静谧性也的确立竿见影。 作为一款纯电SUV,iCAR 03在动力总成提供了两种选项,分别为单电机与双电机的版本。有别于其它厂商“无脑”堆加速,就算是我们今天试驾的双电机版车型,iCAR 03的0-100km/h也仅为6.5秒。别看数值不大,但爆发力和出色驾驶感却让人欲罢不能。 仅需转过一个弯角,这两点特性就能显而易见。即便驾驶模式处于舒适,驾驶者脚下的动作只要稍大,车辆都会超出心理预期的冲出去,更别说动力更为敏锐的运动模式了。 6.5秒的百公里加速,放在纯电车型中绝对不算亮眼。但前后电机的共同发力,和机敏的动力响应,犹如给iCAR 03叠加了双层BUFF,动力的酣畅感远不是2.0T发动机能够比拟的。 想闲适,只有将驾驶模式调至节能,才会让动力响应舒缓下来。这时候打开“燕飞利仕”音响,在前排双层夹胶玻璃带来的越级静谧性承托下,主打的就是一个惬意。 与舒适和运动模式敏锐的动力响应,相辅相成的还有支撑性极强的底盘悬架系统。尽管它是H臂的后独立悬架,尽管电池组也在底盘上,但底盘给到车内乘员的感觉就是“不服软”!但也不是像性能车那般,一味的硬,而是硬中又带有柔韧。 此外,iCAR 03还带来了纯电车中独有的iWD智能电控四驱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对动力的需求实时切换2驱和4驱模式,以此来保证更高效的动力传递和驾驶工况需求。 都说纯电车的越野是伪命题,不过要在iCAR 03上,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了。依托iWD智能电控四驱系统,它可以实现电控锁止单侧轮速,从而复刻出燃油越野车当中的轮胎限滑以及极限掉头等功能。 总结:诚然,iCAR 03是想提供给消费者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就跟我们在购买房子一样,户型不好,后期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弥补缺憾。而iCAR 03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将一款车的本质尽可能的做到了这个价位和级别趋于完美的地步,剩下的个性表达才能踏踏实实的交还给用户去定义。
车载娱乐
都在传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保时捷,这个问题不是偶尔,是挤压已久的爆发! 大家印象中,保时捷还愁卖?还愁赚不到钱?前几年确实是,而且中国市场无论销量还是利润,都是保时捷全球市场的支柱。 但是,保时捷也在转型新能源,可是它并不好卖,整个大众系尤其是奥迪的电车,表现非常不好,在BBA里垫底,而保时捷的电车价格又居高不下,消费者焦虑很大。 这就有了保时捷压库新能源,经销商卖不动赚不到钱开始撂挑子……有意思的是,不仅仅是保时捷,其他合资、豪华品牌都不同程度面临同样问题! 乱世来了……
zhouzc12
作为一辆合资车并且其品牌和品质都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能在10万以内拿下,现在的市面上10万以内的紧凑型合资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配置也很丰富有L2级别辅助驾驶,10.25英寸中控屏,LED大灯、天窗等等,其次就是动力方面。它搭载了一台1.5T涡轮发动机,我买这台车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上了这套动力系统,它提速很快0-100公里加速只要7.7秒左右,并且油耗也不高,这台发动机我看了很多测评都是一致好评,能爆发有184匹的强劲马力,确实很猛,满载状态下高速超车得心应手,只要深踩油门动力就会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我。 动力平顺,起步加速也是没有任何问题,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高速稳低速轻的状态,悬架过滤性良好,经过坑洼路段车内颠簸感很小乘坐感舒适,高速过弯车身随车性很好没有漂移感,方向盘指向精准操控轻盈。没有虚位。轮胎抓地力很强刹车制动灵敏。整体还不错。
Camellia紫
现在还是有好多人在新买的汽车添加一些奇葩汽车用品,市面上的这些汽车用品也是五花八门装饰件都有,今天给大家说说哪几个汽车用品是不安全且还是智商税的。 1、毛绒方向盘套,这个冬天的车友们们的确是是最爱,特别是对于女生更是一种享受,但是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行驶当中会急打方向盘,然而毛绒绒的方向盘摩擦力没有那么好,会打滑,容易出现问题,还是存在较大隐患。 2、汽车香水,现在还是看到有些车友汽车前方摆放着这个玻璃瓶香水,这个实在太危险,开车这东西谁也不敢保证不出任何问题,一旦出现事故,出现撞击对驾驶室内人员造成伤害极大。 3、车托宝,这个是在放在方向盘正中间,刚好安全气囊就在下面,这还是存在非常大安全隐患,在手机上都看到过这类报道,皮囊爆发之后力量巨大,一旦出现事故,气囊触发就会把手机击中你的面部,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三样东西绝对不能再车内出现,一旦出现事故对驾驶员和车内人员都会造成伤害,最后祝大家行车万里,一路平安!
Kyle416
5月24日,“全球第一辆插电混动汽车诞生地”揭牌仪式在比亚迪西安高新工业园正式揭幕。“全球第一辆插电混动汽车诞生地”纪念牌的矗立,不仅是对比亚迪DM插电混动技术作为行业开创者的见证,也是对比亚迪20多年来在插电混动领域不懈努力的诠释。同时,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08年12月,全球第一辆插混诞生西安——比亚迪F3DM在西安比亚迪高新工业园量产下线。该车型搭载的DM(Dual Mode)双模技术,开创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路线,实现了“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行驶模式,不仅打破了对专业充电站的限制,还带来了超越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动力性能。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插电混动技术的企业,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后,便着手展开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工作。经过四代技术创新,比亚迪确立了插电混动技术在混合动力领域中的主流地位,推动了中国插电混动市场的大爆发。从2020年到2023年,短短三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增长30倍,从2020年的4.8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143万辆。如今,比亚迪的插混车型销量全球第一,在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 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将在西安发布,这项技术将再一次创造低油耗的新纪录,形成对传统燃油车的又一次颠覆,敬请期待!
禿然熊猫
比亚迪“全球第一辆插电混动汽车诞生地”揭牌仪式在西安举行。 2008年12月,全球第一辆插混诞生西安——比亚迪F3DM在西安比亚迪高新工业园量产下线。该车型搭载的DM(Dual Mode)双模技术,开创了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路线,实现了“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行驶模式,不仅打破了对专业充电站的限制,还带来了超越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动力性能。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插电混动技术的企业,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后,便着手展开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工作。经过四代技术创新,比亚迪确立了插电混动技术在混合动力领域中的主流地位,推动了中国插电混动市场的大爆发。从2020年到2023年,短短三年,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增长30倍,从2020年的4.8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143万辆。如今,比亚迪的插混车型销量全球第一,在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 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将在西安发布,这项技术将再一次创造低油耗的新纪录,形成对传统燃油车的又一次颠覆,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