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购车原因】 毕业后家里说给买辆车,以后结婚也用得上。当时女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好,爹妈表示约会不能让人家跟着挤地铁。 【选车过程】 确定了预算25w左右后,锁定了ct5、冒险家、XC40、xel这几款车,bba没有去看感觉这个价位够不着34c入门也不太有兴趣。挨个说一下。 xc40:直观感受就是车好小,实际车的尺寸好像差不太多。但是站在旁边看着整个车非常紧凑,并且销售吹得那个很出名的水晶档把观感像是淘宝9.9。轻混确实起步很丝滑顺畅。感觉比较适合女孩子开pass了。 xel:小玩意长得挺带劲,有范。据说是全铝车身用料良心,试的是245高功动力也有,不过那个原产的轮胎噪音不小。有人对内饰的评价非常高,自己看着一般。整个车就是没有什么大毛病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点。 ct5:溜背真是帅,后排空间确实小因为后驱中间还有大凸起但是自己平时就是一个人用车能接受。试驾的时候销售给开的运动模式差点撞到路边花带。当时已经交了定金,过了几天去提车销售临时非要加价三千或者买车膜脚垫啥的,倒不是掏不起几千块钱但是这个操作十分让人恶心,这里不点名是武汉哪家店了。气得要死当天去林肯店里就提了小冒。 冒险家:造型真是长在我审美上了,外观和内饰的调性就是一个,优雅!其实看到这里的朋友会发现我其实不太懂车,说不出来多专业的驾驶感受就主要看眼缘。林肯的4s店和销售服务态度也是非常好,大家去看车的过程也会发现有些品牌的员工真的是傲慢。咱花钱不就图个舒心嘛。当天办完手续(选号保险啥的都在4s店隔壁二楼方便的很)提车回家~ 下面说用车体验 【静态感受】 外观:好看!爱看!买这车有一半以上的因素是因为外观,并且非常开心买到了22款,新款的前脸改的真的一言难尽。对不起了新款车友们,如果听这话不开心可以来打我一顿我家住在翻斗大街翻斗花园2号楼1001室。 内饰:有很多实体按键,这个比现在市面上动不动取消实体键全用屏幕操作来说更得我心一些。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是软皮的(后来在车友群得知是高级革,无所谓吧手感不错)。豪华感还不错(虽然自己没开过啥真豪华车)。 车机:狗屎一坨不多评价。 【动态感受】 动力:不用过分纠结这玩意,以我的理解2.0t众生平等。并且平时用车的场景,连全油门都很少踩到,超车够用就行了。并且这车起步踩猛了轮胎会吱~的一声打滑,劝大家不要丢这个人了,当然如果是四驱当我没说。 刹车:需要一些时间适应,比较软。刚开始开总担心刹不住,开到现在熟悉了就不会了。 隔音:这个点比较满意,上中下等起码能排在上等。不了解车的朋友坐我车有的甚至会问是不是电车,挺安静。 油耗:目前一万多公里几乎全部用常规模式,油耗9.3。自己开车属于开心了也会猛踩几下,大部分时间就是普普通通开不会刻意省油。 至于什么操控啊,支撑啊,底盘啊,指向性这些我都不懂了这里也不多说。 总结:小冒是人生的第一辆车,到现在陪伴自己快两年了。买车就像谈恋爱,总有优点总有缺点,好在现在上车依然会喜欢这车! ~感谢圈主推荐~
#你修车花了多少钱?年前发过一次帖子,是因为我自己发现发动机冷却液到了下限。去4S店检查了一下,技师把我的4008开到举升机上仔细检查了一下,其实只用了三五分钟的时间,他就判定是我这台的发动机水泵出现了泄露。这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用车还是比较仔细的,如果在水泥地上停车,我可能会观察在地面上是否有漏水,漏油的现象。 前天店里给我说,需要更换的零件到货了,让我随时过去更换。前年正值武汉冻雨刚停的那个周六,我一大早把车开到了离我最近的4S店。因为八点钟到店里,好像是第二名还是第三名的样子。我这两天每天正常用车,车上的积雪不多。后面这台蓝色的5008上还满是积雪,这会给维修带来不便。 车顶上的积雪还在,因为这是冻雨加积雪,表面松软的雪已经掉了,但还有六七公分的冻雪铲不动。发动机冷却水泵在右前轮上方,为此,维修技师先把右前车轮和右前挡泥板拆除了。说的容易,但在冻手冻脚的哪一天,拆挡泥板还是挺辛苦了。一方面积雪还在融化,不停的滴水,一方面温度低,挡泥板是塑料件有些发硬。不管是翘塑料卡子还是用力拉下挡泥板都挺费劲。 这是我用车三年来第一次拆车轮和挡泥板,可以看到由于挡泥板的覆盖,车身纵梁上方还是很干净的。但是车轮前方的涡轮增压机散热器,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冷器已经挺脏了。各位车友,你们觉得中冷器需要清洗吗? 更换水泵,首先需要排除发动机的冷却液,技师先从发动机舱把冷却液盖子打开,用一个吸管插入冷却液壶,像抽发动机油一样吧冷却液全部抽了出来。 这是今天汽车维修需要用到的材料,两壶冷却液,一盒发动机水泵。其实前几天发现冷却液不足的时候,我想从晚上买一壶,但考虑到这几天就可以维修了,因此没有自己冻手,何况检查出水泵问题后,店里用其他车辆维修保养剩下的冷却液已经帮我添加到了高位。 展示一下本次修车的主要零件:水泵,看零件标签是标致雪铁龙通用的,水泵是和发动机排量相关的,这款适用于1.6T发动机。生产日期是2024年1月20日,可能是零件的包装日期。 拆水泵还是挺麻烦的,因为在不不拆卸发动机的情况下,发动机和车身纵梁之间的缝隙本身就比较小。还需要先拆除发动机水泵皮带保护罩和发动机水泵的皮带。拆除皮带后,技师用小的扳手拆除水泵的几个螺栓,从侧面看这几个螺栓是无法看到的,需要用扳手小心的盲拆。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水泵被取出后状态,左上角这个洞口就是水泵的位置,其实我没有看到有什么渗漏的痕迹。 下图是水泵放在操作台的情况,可以看到水泵是一个铝合金的壳体,壳体上有一个圆柱形的定位销,还有五个螺栓通过孔。但水泵的叶片是塑料的,水泵使用一个黑色的密封圈压合在发动机的侧面。下图是水泵的正面,有些生锈的地方时水泵转轴的外侧,这里不影响使用。 密封圈和水泵壳体凹槽之间有一些黑色的渣渣,可能是密封条老化或者橡胶被严重压缩形成的。 水泵的外壳上还有:LONGMA几个字母,你认识这是哪哪家零件供应商供货的吗?我用百度找了一下居然没有找到嘻嘻。零件上还有一长串激光打刻的编码,按说可以通过这串编码查到这套水泵到的生产信息。上面这张图,是新安装水泵后的效果,左上角那个银白色的新零件就是水泵。 水泵安装后,技师又重新皮带套上,但他没有直接把皮带保护罩和挡泥板恢复,而是直接加注了冷却液,而且加注的满满,感觉快要满出来了才拧紧盖子。他把车子从举升机上放低些,给汽车点火,冷却液壶里的液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到了高刻度的位置。 这次点火属于原地怠速,估计用了二十到半个小时。我们想进入车内打开暖风,想着发动机工作也是工作,等技师全部搞完刚好车内的温度足够温暖。但被技师制止了,他说要让发动机尽快升温,并让发动机自动进入大循环,实施水泵的效果。 下面是我搜集到的几张图片,展示了发动机大循环和小循环的工作状态。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又有小循环和大循环之分。小循环是指冷却液在发动机内循环,而大循环则是冷却液在发动机与散热器(水箱)间循环。 实现发动机大小循环工作状态的零件是节温器,其功用是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量,改变冷却液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今年冬天我经常使用发动机的热风,但是我没有原地热车的习惯,一般是发动机怠速掉到一千以下就起步上路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也会造成冷却液减小?这个期间,我也在观察水泵周边是否有漏液的迹象,不过情况挺好,滴水不漏。发动机的皮带也转的相当平稳。半个小时过后,发动机冷却液在高位和低位之间,这是正常的状态。 技师发现领回来的两壶冷却液还没有用完,就给我加到了上限位置。但是还是没有用完,我提出把剩下的冷却液送给我,但是被拒绝了,他说这是索赔维修,多余的油液不让带走。 考虑到刚换水泵,冷却液也不少,应该不会再出现冷却液少的情况,因此就此作罢!
#提车日记一、个人情况介绍 爱车是2023年7月23日购买的,7月28号上牌,在武汉口碑很好的武汉裕信ssss店购买,本人从事公安行业,目前已经提车小半年左右,日常通勤加上自驾游已经行驶了九千多公里。 二、购车预算 大概在十五个左右,因为是B级车,加上空间大隔音效果好乘坐特别舒适,直接选择了天籁 三、选车过程 当时买这个车的时候,还看了索纳塔10还有雅阁,速腾,深蓝sl03,最后还是觉得天籁更耐看,各方面更优秀。 四、价格方面 裸车价15.8,保险5600,买的是中国人保,全款落地17.8 五、购车攻略及建议 对于购车,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多对比几家4S店,四五家左右你就知道哪家态度好,哪家售后不错。 六、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外观低趴,车比较长,不好的地方是车漆薄,真的很容易掉漆。 2、配置感受方面 座椅通风加热,自适应巡航,后排出风口,座椅多向调节等等,最主要的是这个车车机互联太垃圾了,目前解决办法只有拆机装模块。 3、内饰感受方面 内饰多以软包为主,后排座椅厚度非常厚,乘坐很舒适,目前门板处有时候会有异响 4、空间感受方面 本人184cm,中等身材坐在前面挺舒适,我一般把座位调的很高都可以很好的乘坐,坐在前排的空间感觉,离车顶还有一个拳头左右,从后排时,离前排坐椅还有两个半拳头,离车顶还有一个半个拳头,后排三个185的会拥挤。后备箱的空间可以说是非常的够用,基本可以装得下大概五六个行李箱,平时放的最多的就是大包小包还有电脑,搬家可以说是没压力。 5、动力加速方面 动力是2.0L的,马力一百五十多匹,在城市道路使用,从0加速到60,大概需要十秒内,提速的感觉怎么说呢,我开这个车不会开eco,因为油耗会高,所以动力很足,只有在五个人全员乘坐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压力,超车没有压力,在高速上行驶,从100加速到120非常轻松,有推背感,不会感觉加速无力,提速大概要六秒多,加速到120以后,车比较稳定,有一点点浮动。 6、操控感受方面 速度在20以内时,打方向的感觉精准,在掉头转弯时,感觉转弯半径有点大,好过弯,在过高速匝道时,速度80不会侧倾。 7、油耗感受方面 冬天的市区9个油左右,夏天七八个油耗,国道或高架路的油耗大概在5.6左右,高速的油耗大概在4.9,使用到今天截止,总平均油耗8.0的表显,最低的一次油耗是4.7,油耗最高一次是28,属于是短途空调加上堵车,对于降低油耗,我觉得就是控制好油门,少踩刹车。 8、舒适度方面 我坐在这个车的上的舒适度可以说是没得说,家人或朋友坐这个车感觉很舒服,后面还可以跷二郎腿。 9、隔音方面 在走国道速度80以内时的隔音基本上开着音乐感受不到,上高速速度达到120以上时主要就是胎噪,在有刮风天气使用时,隔音情况良好。 缺点我需要单独拿出来说一下:1.车漆薄,基本上用手都能划 2.非铺装路面去的多了车内门板会有异响 3.黑色内饰不耐脏 4.倒车影像画质低而且我的还意外坏过一次,厂家免费更换 5.前防碰撞预警雷达在某些时刻会失灵 6.车机系统还没有进行升级,能用到的就只有高德地图 喜马拉雅 qq音乐,手机投屏都没有,强烈吐槽! 好了,写了这么多, 以上就是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提车日记,欢迎大家评评论留言!最后,感谢圈主指导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