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魏牌全新高山9的Hi4性能版混动系统与比亚迪混动系统相比有何优势

    魏牌全新高山9的Hi4性能版混动系统与比亚迪DM-i混动系统相比,在技术架构、性能表现、能耗效率、场景适应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差异化优势,尤其在四驱性能、全工况效率和智能化体验上实现了对传统混动技术的突破。以下从五大维度展开对比分析:

    一、技术架构:四驱基因与多挡直驱的颠覆性设计

    1. Hi4性能版的核心优势

    - 四驱电混架构:Hi4采用“1.5T发动机+前后双电机+4挡DHT变速箱”的三擎四驱布局,通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0-100%轴间扭矩自由调节),而比亚迪DM-i全系以单电机前驱为主,四驱版本需额外增加后电机(如唐DM(图片|配置|询价)-p),成本更高且结构复杂。

    - 4挡DHT变速箱:相比DM-i的单速E-CVT,Hi4的4挡DHT通过更宽泛的齿比覆盖,实现了全速域动力无断层。例如,高速巡航时可通过4挡直驱降低发动机转速(120km/h仅需2000rpm),提升燃油经济性;急加速时通过降挡放大扭矩,增强动力响应。

    - 三擎九模动态切换:Hi4支持纯电两驱、串联增程、并联四驱等9种驱动模式,覆盖从城市通勤到越野脱困的全场景需求。例如,越野模式下前后轴扭矩可实现50:50分配,配合雪地、沙地、泥地等专属模式,轻松应对非铺装路面。

    2. DM-i的技术局限性

    - 前驱架构为主:DM-i车型(如宋PLUS DM-i、唐DM-i)以单电机前驱为主,四驱版本(如宋PLUS DM-p)需额外增加后电机,导致成本上升(价格比两驱高3万元)且馈电油耗增加(宋PLUS DM-p馈电油耗6.29L/100km)。

    - 单速E-CVT的效率瓶颈:DM-i的单速E-CVT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转速较高(120km/h约3000rpm),导致燃油经济性下降。例如,唐DM-i高速馈电油耗达7.55L/100km,而Hi4高山9仅为6.8L/100km。

    二、性能表现:四驱性能与加速能力的全面领先

    1. Hi4性能版的性能突破

    - 加速能力:Hi4高山9的系统综合功率337kW(部分版本达358kW),零百加速5.7秒,实测高速再加速(80-120km/h)仅需5.3秒,优于岚图梦想家PHEV(8.2秒)和传祺M8(5.94秒)。而DM-i车型中加速最快的宋PLUS DM-p零百加速5.9秒,但价格高出3万元。

    - 越野能力:Hi4的iTVC智能四驱系统在交叉轴测试中,可在0.1秒内完成扭矩转移,帮助车辆脱困。而DM-i四驱车型(如唐DM-p)虽配备机械四驱,但重量增加15kg,响应速度较慢(约0.5秒),且能耗更高(四驱模式油耗比两驱高12%)。

    2. DM-i的性能短板

    - 动力响应滞后:DM-i车型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需同时发电和驱动,导致动力响应延迟。例如,唐DM-i亏电加速时,发动机噪音明显增大,且动力输出存在断层。

    - 四驱性能不足:DM-i四驱车型(如宋PLUS DM-p)的机械四驱系统重量较大(增加15kg),且馈电油耗较高(6.29L/100km),与Hi4的iTVC智能四驱相比,在复杂路况下的脱困能力和能耗表现均处于劣势。

    三、能耗效率:全工况低油耗与充电速度的优势

    1. Hi4性能版的能耗表现

    - 馈电油耗:Hi4高山9的WLTC馈电油耗5.2L/100km,相比唐DM-i(5.75L/100km)降低9.5%。实测高速馈电油耗7.55L/100km(车重2.8吨,满载6人),优于同级别竞品。

    - 充电效率:Hi4支持48kW直流快充,30%-80%充电仅需22分钟,相比腾势D9 DM-i(28分钟)提升21%。而DM-i车型普遍支持30kW快充,充电速度较慢。

    2. DM-i的能耗瓶颈

    - 高速能耗劣势:DM-i车型在高速工况下主要依赖发动机直驱,但单速E-CVT导致发动机转速较高,能耗增加。例如,宋PLUS DM-i高速馈电油耗达7.1L/100km,而Hi4高山9仅为6.8L/100km。

    - 低温续航衰减:DM-i车型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在-20℃时续航保持率约70%,而Hi4高山9的三元锂电池通过BMS 5.0电池管理系统,低温续航保持率达82%,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四、智能体验:场景化功能与能量管理的创新

    1. Hi4性能版的智能化优势

    - 全场景能量管理:Hi4通过导航信息预判路况,提前调整动力模式。例如,进入山区路段时,系统会自动切换至并联模式,储备更多电量应对爬坡需求。而DM-i车型主要依赖固定SOC阈值控制,智能化程度较低。

    - 场景化设计:Hi4支持3.3kW外放电(露营模式)、儿童模式(语音调节空调+播放儿歌)等功能,而DM-i车型的外放电功率普遍为2.2kW,且场景化功能较少。

    2. DM-i的智能化短板

    - 能量管理策略单一:DM-i车型的SOC保电策略较为固定,亏电状态下动力性能和油耗波动较大。而Hi4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动态SOC调节,保持稳定的能耗表现。

    - 场景化功能缺失:DM-i车型的智能座舱以基础娱乐和导航为主,缺乏针对家庭出行的专属功能(如儿童模式、露营模式),而Hi4的场景化设计更贴合用户需求。

    五、市场定位与用户价值:四驱普及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1. Hi4性能版的市场策略

    - 四驱技术下放:Hi4通过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架构,以接近两驱的成本实现四驱性能。例如,Hi4高山9的四驱版本起售价预计35万元,而DM-i四驱车型(如唐DM-p)起售价达32万元,但性能和能耗表现仍逊于Hi4。

    - 家庭用户精准定位:Hi4的智能四驱和场景化功能(如儿童模式、外放电)精准满足家庭用户对安全、舒适和实用性的需求,而DM-i车型更侧重城市通勤的经济性。

    2. DM-i的市场局限性

    - 四驱成本高企:DM-i四驱车型(如宋PLUS DM-p)价格比两驱高3万元,且能耗增加,导致性价比不足。而Hi4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四驱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更具市场竞争力。

    - 场景覆盖不足:DM-i车型的单电机前驱架构和单一能量管理策略,难以满足用户对越野、长途出行等多元化需求,而Hi4的全场景适应性更贴合中国复杂路况。

    总结:Hi4性能版的三大颠覆性价值

    1. 技术革新:4挡DHT+iTVC智能四驱的组合,打破了混动系统“性能与能耗不可兼得”的行业瓶颈,实现了“两驱能耗、四驱体验”的突破。

    2. 场景拓展:通过三擎九模动态切换,覆盖从城市通勤到越野脱困的全场景需求,重新定义混动MPV的使用边界。

    3. 用户体验:智能能量管理、静谧性优化和场景化设计,为家庭用户和商务接待提供了豪华与实用兼备的解决方案。

    魏牌高山9的Hi4性能版混动系统,不仅是技术的集大成者,更是混动MPV市场的破局之作,其“全工况效率最优,全场景驾驶无忧”的理念,正在重新塑造用户对高端MPV的认知。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