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退坡与春节假期双重影响下,呈现出“销量分化加剧、技术迭代提速”的鲜明特征。最新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41.5%,创历史同期新高,但环比下滑42.9%,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本文结合最新销量榜单与行业趋势,解读竞争格局的颠覆性变化。

一、1月销量榜单:吉利星愿首夺冠军,特斯拉守擂高端
根据无敌电动网发布的 2025年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排行榜 ,前三甲均被自主品牌包揽:
- 吉利星愿 以28,146辆的成绩首次登顶,7.88万起的定价精准覆盖年轻家庭刚需市场,智能化配置与高性价比成为核心卖点;
- 特斯拉Model Y 以25,694辆位居第二,尽管同比下滑15.5%,但25.89万起的价格区间仍稳居高端SUV销量榜首;
- 五菱宏光MINIEV(图片|配置|询价) 以24,924辆排名第三,3.28万起的入门价持续巩固“国民代步车”地位,下沉市场渗透率超60%。
亮点车型分析:
- 小米SU7 以22,897辆杀入前四,21.59万起的定价策略成功吸引科技爱好者,预计6月上市的SUV车型YU7或将推动品牌冲击年度TOP 5;

小米SU7
- 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 以20,138辆守住第五,DM-i混动技术仍是中端市场“护城河”;

比亚迪宋PLUS
- 问界M9 以12,483辆领跑50万以上豪华市场,华为智能驾驶系统ADS 3.0带动品牌溢价能力提升。

问界M9
二、品牌竞争:比亚迪领跑,新势力分化加剧
从 品牌累计销量 看,比亚迪以18.71万辆稳居第一,特斯拉(3.41万辆)、小鹏(3.23万辆)、理想(3.11万辆)分列二至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
- 五菱 单周销量逆势破万,超越特斯拉跃居第二,微型车与商用车型双线发力;
- 小米 周销量达4,400辆,排名攀升至第六,跨界造车势能初显;
- 蔚来 累计销量仅8,900辆,高端纯电赛道面临理想、问界挤压,转型压力加剧。
价格战白热化:
1月超20家车企推出限时优惠,比亚迪秦L降至9.98万,特斯拉Model 3起售价下探至29.74万,零跑C10以12.88万切入紧凑型SUV市场,行业平均成交价同比降低8%。
三、趋势洞察:技术普惠与全球化成破局关键
技术下放加速:
- 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功能已普及至15万级车型,吉利银河E5、深蓝S07等车型标配率超70%;
- 插混/增程车型占比达43%,理想L6、传祺E8等“长续航低油耗”产品拉动家庭用户增购。
出海战略升级:
2025年1月新能源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比亚迪、奇瑞加速东南亚、欧洲建厂,零跑与斯特兰蒂斯合资模式打开欧美市场,小米SU7已进入90国市场 。
专家预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1,650万辆,渗透率突破55%,其中插混车型占比近50%。价格战倒逼车企向“技术降本”与“生态盈利”转型,智能驾驶软件订阅、能源服务等新模式或成第二增长曲线。

结语: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
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既是自主品牌技术创新的秀场,也是全球化竞争的前哨战。当“性价比”与“高端化”两条路径并行,唯有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的企业,才能在全球汽车产业变局中占据先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