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2020款汉EV终于收到了2周年OTA推送

    2022-10-30发布于:汉EV车友圈

    #新能源车主分享季

    “汽车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在铺天盖地地新车上市发布、营销宣传上,OTA升级已经成为每一个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标配,似乎不支持OTA就不能称之为新能源汽车,更别提智能化了。

    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官方就对外发布汉EV两周年之际,将面向全系推送最新的OTA升级内容。然而,相比今年上市的汉EV创世版,搭载625、665处理器的老款汉EV,众多老车主们望穿秋水。

    终于在今天,我的爱车收到了升级推送,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本次升级的内容吧。

    提车时间:2021.1

    车辆型号:2020款汉EV尊贵型

    所在城市:北京

    早前版本:V1.3

    升级版本:V1.4

    版本类型:内测RC2

    在正式分享之前,先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内测

    内测,相信网游爱好者并不陌生了。内测的形式可以分为:封闭性内测和开放性内测。比亚迪的封闭性内测目前会通过官网或者APP的体验营活动,招募并邀请部分车主参加对于软件功能的测试和前期体验。我是在去年担任本圈圈主的时候,受邀成为Dlink体验营成员。上一次行车记录仪的升级,我就是提前参与了内测。感兴趣的车友可以点我主页-视频上浏览。

    二、RC:(Release Candidate)

    Candidate是候选人的意思,用在软件上就是候选版本。Release.Candidate.就是发行候选版本。和Beta版(公开发布让用户来进行测试的版本)最大的差别在于Beta阶段可能会加入新的功能,但是到了RC版本,则几乎就不会加入新的功能了。

    RC版算是最接近推送给用户的正式版本,主要目的在于除错(找BUG),所以大家现在不用羡慕我,我是小白鼠。RC发行后并改正完bug的就是正式版了。

    相信老车主们很快就能收到推送了

    三、为什么版本号和我的不一样

    这是由于车辆购买时间、处理器差异(包括其它硬件差异)的原因。

    上述回答不准确、不严谨的地方也请大神纠正指点。

    本次升级并没有明确说明具体升级内容

    本次我收到的升级内容和前期官方公布的内容(超长续航版)一致,DiTrainer教练模式(全新智驾功能、驾驶等级功能)与智能上下电。在功能内容方面和创世版一比,就是毛坯房和精装修的差距。

    注意,下电并没有包括app远程锁闭和蓝牙

    智能上下电——

    【智能上电】:车辆通过合法钥匙(遥控钥匙、NFC)解锁车辆后,即可以在踩下刹车踏板时,直接挂入D或R档驾驶车辆了。

    【智能下电】:车辆停止挂入P档后,无需按下车辆启动/关闭按键,通过合法钥匙(遥控钥匙、NFC)锁闭车辆时,整车会自动断电。

    注意:我试了好几次通过APP云服务钥匙和蓝牙操控锁车,车辆并不会断电。仔细对照厂家宣传内容(上图)确实没有包括蓝牙和云服务钥匙。

    【ON档解闭锁】:在此功能之前,如果车辆在通电启动状态的时候,车辆是无法上锁的,即便你看到门把手收缩回去,别人也是可以通过按压微动开关,拉动门把手解锁车门的。在去年的时候,我就一次临时停车,忘记断电,用遥控钥匙锁车,以为是上锁了实际上门是可以打开的。好在停车时间不长,没有发生什意外。

    现在这个功能的加入,非常适合短时间内临时停车,这样是有利于动力电池工作温度的保持。

    DiTrainer教练模式

    可能很多车主觉得DiTrainer教练模式中的全新智驾功能与驾驶等级功能在实用性上,远不如智能上下电功能。但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功能恰恰预示着比亚迪在辅助驾驶上的数据积累和分析上要开始搞事情了。

    原因一:更加真实全面的驾驶数据收集

    其实早在汉EV上市之初,我们就可以通过车机获取每一次我们的驾驶评分,从加速、制动、变道等多因素针对每次通断电期间驾驶过程的评分。以及上一次针对车辆行车记录仪的升级中,用户可以通过回放查看动力踏板和制动踏板的踩踏力度。

    结合本次升级说明中驾驶数据的上传,比亚迪完全具备了结合地区、路况、天气、车辆配置等多因素,深入分析用户驾驶行为的数据基础。这些丰富的数据类型,再结合能耗数据、雷达数据,完全可以用于优化BMS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

    假设这么一种情况:

    在城市拥堵路况下,有些用户喜欢与前车保持较小距离防止加塞,有些用户喜欢保持较大的车距保证行车安全;

    在遇到前方红绿灯或需要减速的场景,有些用户喜欢提前踩刹车逐渐减速,有的用户喜欢到较近的距离后再采取制动。

    这些驾驶行为数据经过计算分析后,是完全能够反作用与辅助驾驶的工作场景优化的,比如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中的跟车距离、制动时机。

    原因二:海量的用户数据

    汉EV上市已经2年,销量无需我多言,再加上其它搭载Dlink系统的比亚迪新能源车型。这些车辆每天所产生的驾驶数据是极其惊人。正是有了海量的数据基础,再加上不断优化的计算分析方法,这些都会为车辆的再一次进化提供助力。

    上述是我个人的推断,但其实早在汉EV发布上市的时候,厂家也是如此介绍过DiTrainer的真正目标亦是如此。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家车企不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其辅助驾驶成为业内领先的佼佼者吗。

    写在最后:

    买车近两年,以及通过懂车帝活动试驾过近10多款最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由衷地感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如果不是价格的原因,甚至有种错觉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之快堪比智能手机。但是除了体积重量因素之外,智能汽车所具备的功能甚至感觉超越了智能手机,链接的终端、场景之丰富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买车也从过去看品牌、价格、能耗、配置、操控向科技化、智能化所转变。一车传3代也成了历史,买了车的当天可能就已经成为了大家调侃的韭菜甚至韭黄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