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优惠回收,提车周期动辄1个月,你还愿意买国产车吗?

    线外邦头像线外邦头像
    线外邦2021-09-23

    撰文 | 陈辉

    “如今肠断空垂泪,欢笑重追别有年”,这就是缺芯之下车市的真实写照。

    为了解真实的市场行情,本邦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对合资、豪华、自主三大系别的主流品牌进行了终端探访。如果你关注合资或者豪华品牌,请参考本邦前几天所刊发的《芯片荒持续发酵,合资品牌4S店提车有哪些变化?》及《芯荒殃及豪华车,现在买BBA有哪些烦恼》两篇文章,如果你关注国产品牌,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长城:哈弗转订明显,坦克订单不受影响

    表面看,今年把品牌声量调至最大的长城很风光,旗下坦克、欧拉两大品牌成功破圈,老将哈弗及长城皮卡也稳守细分市场的第一梯队,此外,3.0T+9AT及DHT混动技术的量产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但事实上,从上半年开始,芯片荒就开始折磨长城,到8月份,其整体零售量被甩到了前十之外,其中,主销品牌哈弗受到的冲击最大。

    “我们店从来不缺人气,H6系列以及H9一直都不愁卖,但现在货源不足,提车周期被延长,导致成交数量较往年有明显下降“,哈弗轻舟4S店的销售对笔者说。

    据销售介绍,目前第三代H6根本没有现车,现在下单,提车要等一个月左右,第二代H6部分配置的现车也只剩几台,如果想买没有现车的其它配置车型,订车后至少要等半个月左右。至于哈弗H9,提车周期更夸张,按销售的说法是”两个月能提车都算快的了”。

    不过,虽然货源紧缺,但哈弗各车型基本延续了之前的优惠,第三代哈弗H6(图片|配置|询价)现优惠4000元,第二代哈弗H6优惠1万块。“就算有优惠,但我们的客户更希望尽快提车,所以我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不少准客户流向了其他品牌”,该销售无可奈何地说。

    同样缺货,同样超长期等车,笔者从坦克品牌4S店了解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据新耀嘉善4S的销售介绍,目前他们店坦克300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现在订车,最快也要12月份才能提车。没有优惠,但也不加价。当问及是否有客户因等车周期过长而取消订单时,该销售表示,这样的情况很少,他们店只有1例,都还是比较特殊的情况。由此可见,与哈弗相比,坦克300用户的忠诚度要高得多,短期内,“缺芯”对坦克品牌的零售数据会有影响,但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一旦芯片问题得以缓解,坦克300一定会迎来一波小高潮。

    长安:热销车货源紧张,提车周期变长

    今年前七个月,长安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其自主品牌系累计销量突破了109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6.1%,看到这一组繁荣的数据,笔者差点以为长安逃过了“缺芯”这一劫。

    “事实上,从5月份开始,厂家发货的数量就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相比正常时期,货源少了约1/3,到8月份,货源就更紧张了”,一看到笔者进店,长安鹰王4S店的销售就狂吐苦水。

    据介绍,刚上市的第二代CS55 PLUS没有现车,订车的话至少等一个月,而且还不能保证一定到货。主销的2022款CS75 PLUS没有现车,订车等待时间为半个月,此外,2021款部分配置还有几台现车,但这一车型已经停产,卖完了就没有了。当笔者问及终端政策时,该销售表示,“目前主销车型大概有1-2千元的优惠”。

    随后,笔者走进了长安UNI独立4S店,所了解的情况也并不乐观,据该店的销售介绍,上个月他们拿到的货源还不至正常时期的一半,卖得最好的UNI-T现在交车压力山大。

    不过,在前段时间长安欧尚X7 PLUS的试驾活动上,笔者注意到,厂家提供的试驾车多达数十辆,且都是顶配车型,这或许可以间接表明,长安的“芯片荒”有所缓解,热销车型的产能在爬坡。

    吉利:冷暖各不同,热销车型政策回收

    整体来看,吉利今年也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尤其在星越L的带动下,吉利8月份的零售量反超长安,但到9月份,它同样面临着严峻的“缺芯”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前几天新上的第4代帝豪集中到了一批车之外,其他车型都到得比较少”,吉利启威4S的销售对笔者说,这家店隶属吉利G网的销售渠道,主销车型有星瑞、帝豪、豪越、博越Pro等。

    据销售介绍,目前他们店还有一些新车货源,比如豪越和经典帝豪的部分配置有现车,但热销车型货源极其紧张,具体情况是,星瑞没有现车,现在订车的话,最快10天可能提到车,博越Pro的现车还剩一台,如果不喜欢这个配置,那就得等。当问及终端政策时,该销售称“部分车型的优惠有回收,比如星瑞,目前优惠就1千块”。

    同样是热销车型,星越L的提车周期也有所延长,“现在订车,得等一个月”,吉利L网一4S店的销售经理在电话里告诉笔者。末了,他还强调,“现在主机厂的芯片问题非常严重”。

    比亚迪:不缺芯片,但缺刀片电池

    最后一轮终端走访,笔者选择了比亚迪,尽管其整体销量与以上三家差距还比较大,但它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

    “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家独掌汽车全产业链的车企,其车用芯片的自产比例达到了70%,所以芯片紧缺对我们没有影响,我们店唐燃油版、宋燃油版等车型均有现车,而且颜色和配置都比较齐全,动力快的话,当天就可以提车”,比亚迪王朝系列4S店的销售拍着胸脯告诉笔者。

    但比亚迪同样有一缺,那就是刀片电池。据销售介绍,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新能源车型都要用到刀片电池,但比亚迪自产的刀片电池产能严重跟不上,所以,新能源热销车型也同样没有现车,订车等待时间至少一个月。

    当笔者问及优惠政策时,销售表示,“燃油车型延续了之前的优惠,比如唐燃油版优惠1万块,但DM-i混动车型都是才上市的新车,全部按原价销售”。

    最后说说

    综合本邦三期的终端调查,可以看出,“缺芯”对车市的破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它不仅打乱了主机厂的排产计划和4S店的销售节奏,也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车计划,其影响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第一,车型选择越来越少,而提车周期普遍被延长;第二,热销车型的优惠有不同程度的回收,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有所增加。

    当然,这样的消费环境势必会加剧各大品牌的竞争,各细分市场的鄙视链也会更清晰,说得再直白一点,当终端优惠、提车时间等销售手段失效时,谁的品牌力最强,谁的用户忠诚度最高,谁就会成为这一轮洗牌的最后赢家。

    最后,留一个问题给大家:在优惠回收,提车周期延长的情况下,你还愿意买国产车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由线外邦实拍,如需使用请联系线外邦)

    .万次阅读
    60评论
    2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