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刘(创新观察者、创业分析师)
某造车新势力的掌门人说,特斯拉的定价原则是,一开始把价格定得远高于成本,当销量下滑的时候,就降价收割。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一刘就来分析一下特斯拉降价的商业逻辑,或者说,理论依据。
摩尔定律告诉我们,半导体芯片每18个月性能翻一番,价格降为原来的一半。
所以,我们对电子产品的降价是习以为常。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芯片的工艺已经发展到2nm,这个定律几乎已经失效了。
对制造业来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定律,那就是莱特定律。
1936年,由西奥多·莱特率先提出,核心内容就是,某种产品的累计产量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会下降一个恒定的百分比。
这个百分比是多少呢?15%。
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了验证这个定律的准确性,对汽车和数码产品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现,在长期性预测方面,莱特定律比摩尔定律更准确。
而著名的圣达菲复杂性研究所研究认为,莱特定律,不仅在产业界,对城市也同样适用。
数据显示,城市人口增加1倍,人均GDP也增加15%(怪不得各大城市都在抢人)。
在汽车领域,美国著名的福特T型车从1909年到1923年的产量和价格变化曲线也非常符合莱特定律。

福特T型车
既然这个定律这么有效,那么我们套用到特斯拉头上试试。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累计生产了27.5万辆,当时国内的model 3价格大概是32.8万元。
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model 3累计生产了约60万辆,翻了一倍还多。
根据莱特定律,Model 3的生产成本大概下降23%。
如果零售价格也下降23%,是多少呢?25.3万元。
我们再来看现在特斯拉官网的价格,Model 3是24.99万元。
尽管这是补贴后的价格,但还是很接近的。
所以,特斯拉降价的商业逻辑,或者说理论依据,就是莱特定律。
那么,我们可以说,现在,电动车的价格普遍较高,是因为产量没有上来。产能不足,才是电动车发展的最大瓶颈。
特斯拉2020年交付的车辆是499550,不到50万辆,跟燃油车相比,数量还是太少。
但是可以预见,只要特斯拉愿意,在产量提升的情况下,价格会逐步下降。
假设2021年特斯拉Model 3产量增加2倍,那么年底的时候,Model 3的价格大概会降到21.25万元;如果增加4倍,那么会降到17.5万元。
最终会降到10万左右。
所以说,买电动车不用急,等等更便宜。
莱特定律是如此有效,估计马斯克已经在想着怎么扩充产能了。
那么对造车新势力来说,也同样是有效的,怎么不见它们降价呢?
不降价是不是赚得更多?
理论上是的。
实际上,它们的产量很有限,成本下降不明显,没有降价的底气。
但现实是,不降价,销量更少。
销量少,扩充产能的积极性就更低;不扩充产能就没法降价。
真是左右为难。
所以,只能把矛头对准特斯拉,干嘛要急着降价呢?大家一起赚钱不好吗?
但不按常理出牌的马斯克,根本没想赚硬件的钱,人家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