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面对特斯拉,蔚来小鹏抱团取暖,能否破局?

    车讯速递头像车讯速递头像
    车讯速递2020-04-27

    4月27日,小鹏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定位于长续航智能轿跑的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正式上市,蔚来官方发布微博称将推动能源补充,蔚来超充网络将支持小鹏汽车。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补贴大幅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数月出现销量下滑。这并不是下滑低谷,年初疫情的爆发再次给新能源市场造成了摧枯拉朽的打击。

    新能源市场的疲态在第一季度销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8.4万辆和287.7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8.7%和45.4%。尤其2月受影响最大,销量几乎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

    在此之下,根基不稳的造车新势力们摇摇欲坠,而特斯拉的到来更是加剧了他们的“焦虑症”。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宗巍表示:“今年乃至未来两三年将是造车新势力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不能在此期间站稳脚跟并拓展优势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于是在小鹏P7上市前夕,蔚来给小鹏奉上了一份大礼,旨在两者在惨淡的局势下“抱团取暖”并且联手抵抗特斯拉这条“鲶鱼”。


    敌人的对手就是朋友

    早在去年,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已经就共享超充站建立了合作,蔚来Nio Power超充桩将正式接入小鹏汽车App,小鹏车主可以通过小鹏汽车APP扫码启动蔚来Nio Power超充桩充电。

    此外,蔚来Nio Power还将加入小鹏汽车家充业务供应商体系,为部分小鹏汽车车主提供家充桩安装服务。

    “这是一次面对特斯拉压迫下的联手。”业内人士表示道。

    据中国乘联会公布的3月我国新能源车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当月实现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1-3月累计销量11.0万辆,同比下降56.1%。特斯拉Model3却在3月实现销量10160辆,环比增长160.51%,超过第二名比亚迪全新EV新能源车5049辆,同时也是蔚来汽车的8倍,是蔚来、威马和小鹏汽车单月销量综合的3.5倍!

    从国内其他品牌销量看,不管是老牌厂商,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很难挑战特斯拉的地位。而两者抱团抗敌的意图就在于节省开支,“将钱花在刀刃上”。

    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的两者,蔚来和小鹏汽车在排名均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三位。造车本来就很“烧钱”并且2019年的补贴退坡和市场的不景气,也使两者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处境。

    当挥金如土成为过去式后,节衣缩食成为了蔚来小鹏乃至整体造车新势力们的主旋律。充电桩网络耗资巨大且不可或缺,两者的合作无疑是明智之举。

    这不是个例,蔚来曾宣布与Intel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结盟,双方将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其“盟友”版图进一步扩大。同时,小鹏汽车也拉来了小米集团作技术开发的后盾,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集团和小鹏汽车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互通方面已开展了深入地合作,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次战略投资将加深双方在智能硬件和IoT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造车新势力何以破局?

    强如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都被资金难题困扰,而那些弱势造车新势力们的现状则更要惨淡。

    博郡汽车已经拖欠员工工资3个月,现在都是由员工自费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等公司资金环节之后在为其报销,与此同时,其还陷入了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漩涡中。据悉,博郡汽车拖欠汽车材料、模具、营销策划等不同领域的经销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和国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均出现过拖欠薪资或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不出意外,这些造车新势力们即将被“洗牌出局”,蔚来和小鹏等强势造车新势力们将步入竞争更激烈的战场。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谏言道:“造车新势力应在充分尊重汽车产业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做好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质量和成本等各个环节工作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尝试引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来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指数同比大幅提高,95%的新能源汽车私人用户表示,再次购车还会选择新能源汽车。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和燃油车用户满意度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企业在打造高新产业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以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传统车企是如此,造车新势力更应如此, 毕竟造车新势力在诞生之初就饱受质量争议,只有质量取胜,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新能源市场这条赛道,如今也开始加速淘汰,造车新势力们如何应对这场硬仗,是接下来能否存活的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