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大野无往头像大野无往头像

    大野无往

    简介:汽车行业分析师 驾驶体验工程师

    74粉丝34关注254获赞关注
    问界回应M7高速碰撞事故四大疑问图1问界回应M7高速碰撞事故四大疑问图1
    如何评价联发科天玑汽车的 AI 定义座舱?图1如何评价联发科天玑汽车的 AI 定义座舱?图1
    如何评价联发科天玑汽车的 AI 定义座舱?图2如何评价联发科天玑汽车的 AI 定义座舱?图2
    如何评价联发科天玑汽车的 AI 定义座舱?图3如何评价联发科天玑汽车的 AI 定义座舱?图3
    04-29
    特斯拉全球裁员10%图1特斯拉全球裁员10%图1
    特斯拉全球裁员10%图2特斯拉全球裁员10%图2
    特斯拉全球裁员10%图3特斯拉全球裁员10%图3
    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1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1
    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2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2
    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3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3
    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4宝骏把高阶智驾从50万打到10万#图4
    小米SU7价格真香图1小米SU7价格真香图1
    小米SU7价格真香图2小米SU7价格真香图2
    小米SU7价格真香图3小米SU7价格真香图3
    特斯拉公布的安阳事件的数据有什么问题吗?图1特斯拉公布的安阳事件的数据有什么问题吗?图1
    2021-04-23

    #特斯拉公布事发前1分钟行车数据# 1.excel格式的数据 基于大家现在对特斯拉的的信任,大家第一反应都会是【是不是动过手脚的】 2. 采样频率的问题。 可以看到,这个数据采样频率是比较低的。两组时间间隔大约在1s多点。采样频率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数据太粗糙,可能丢失掉很多过程信息。 同样用于分析数据的采样频率多少合适呢? 做过标定的工程师们都知道,采样周期是可以通常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有10/20/50/100/1000ms的采样周期; 一般越复杂问题使用的采样频率更高的数据。 特斯拉公布的是1000ms左右的数据,而不是更高采样频率的数据(比如50ms?),是怎样的考虑呢? 最简单的测试,大家可以试试1s你可以踩多少脚刹车? 如果你1s能能踩多脚刹车,那么1s多的采样周期,系统只会给你记录一次。 3. 数据信息量不足,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现在公布的数据,只有车速、刹车状态、制动主缸、ABS状态等这些信息。这些数据总体而言只是描述了一小段时间内车辆的某些状态的信息,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个数据的信息量太少,既不能说明特斯拉没有问题,也不能说明车主有问题。 但是,我觉得特斯拉有诚意的话,应该拿出足够的数据信息,证明自己没有问题。如果特斯拉真的有足够证据支撑自己没问题的话,我不相信特斯拉的工程师们没有实力能将这个事情讨论清楚。 遮遮掩掩只公布这么一小段数据,这太鸡贼小鸡肚肠了。 最起码,我觉得制动踏板深度的信号(可以看出踩了x%深度的刹车的数据)公布一下总应该可以的吧? 而不是仅仅公布制动踏板状态(只表征踩or没踩)的数据。

    大野无往图1大野无往图1
    2021-04-22
    拆车的背后:有哪些东西是无法直接看到图1拆车的背后:有哪些东西是无法直接看到图1
    2021-03-25
    马自达——“人马一体”真的有那么好开吗?图1马自达——“人马一体”真的有那么好开吗?图1
    2021-03-18
    我开百万的奥迪A8L抢了货拉拉的生意图1我开百万的奥迪A8L抢了货拉拉的生意图1
    2021-02-2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