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汽车,我一直都在关注,毕竟有颗“诗与远方”的梦想。长城深耕越野有段时间了。加上我在2年前试驾了坦克500 Hi4-T,如今再看看Hi4-Z。还是有一些感触的。言归正传,下面我就来了具体说一说。

封面
这次还是门店试驾,试驾车型仅此一款,即坦克500 Hi4-Z 2025款 500 Hi4-Z,指导价为35.98万元。当然还有一款叫“一定红”,基本就是个配色不同而已。试驾当天虽然是大寒,却一点都不冷,是个大晴天,中午已经有12度了。试驾方式还是传统的指定路线,不过好在销售很好沟通,于是就多开了不少时间。试驾路段包括城市普通道路、环线和一个非铺装路面的停车场。试驾结束后,我对车又仔仔细细地观摩了一番。
【外观方面】
坦克500 Hi4-Z有两种款式,一个是运动型,一个是商务型。我仔细看了展车和试驾车,发现跟之前的Hi4-T车型和燃油版没啥大差别,还是坦克500家族的老样子,看着挺大气的。前脸这块,用了个超大的镀铬进气格栅,上面还有个夸张的坦克品牌logo,看起来特别有气势。LED大灯是一体式的,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远近光灯,下面的日行灯,简单明了,特别好认。前包围上还加了点镀铬饰条,让豪华感更上一层楼。侧面看过去,车身侧面设计得挺简约的,线条流畅,给人稳重结实的感觉。前后轮拱稍微鼓出来一点,方便以后换装越野轮胎或者AT轮胎。车窗周围和车顶行李架都用镀铬装饰了,看起来更时尚。还有,坦克500 Hi4-Z用的是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换成隐藏式的就搞笑了),外凸的轮眉和车侧踏板,都显示出它越野的特性和力量感。车尾这块,保留了硬派越野车的标志性“小书包”(就是外挂式备胎)和侧开尾门。尾灯是竖着排的长条形,跟贯穿式的镀铬饰条一搭配,让车尾看起来更高级,也更好认。坦克500 Hi4-Z的外观设计既有硬派越野的霸气,又有豪华感,细节上还很精致时尚。对了,还有个“一定红”版本,就是魏总之前去涮沙的那款车,用的是红白渐变色涂装,车头是白色,车身从白色慢慢过渡到红色,车尾是红色,这种特别的涂装工艺让车更显眼。我本来想看看真容的,不过4S店里没有。

正面、侧面、尾部
【内饰方面】
坦克500 Hi4-Z的内饰,那可是经典的T型布局,设计得简洁又大气,一看就让人眼前一亮。皮质包裹的座椅,木纹装饰的点缀,还有中控台上那块石英表,豪华感满满。内饰主色调是咖色,木纹一搭配,高级感就出来了。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摸上去软软的,超舒服。车门下面用了搪塑材料,虽然不是高级塑料,但手感还是挺不错的。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4.6英寸的中控大屏,这配置,紧跟潮流。而且,车里还保留了不少物理按键,对于越野车来说,这可是个大大的便利,不用一边越野一边还得滑动屏幕,多不方便。销售还说,车里用的都是环保材料,虽然还是有点“新车味”,但味道不算刺鼻。总的来说,这内饰设计和用料,都透着高端豪华的气息。

内饰情况
【空间方面】
坦克500 Hi4-Z这车,作为个中大型SUV,还是个大五座,空间上绝对够宽敞。先说说坐人的地方,那叫一个宽敞,比如说身高175,坐前面调整好位置,后面的空间大得能让你跷二郎腿,还有富余呢!因为车顶不是那种溜背的,所以头顶的空间也挺足的,多出一拳多的空间完全没问题。后排中间虽然有个小突起,但对中间的乘客影响不大。再来看看放东西的地方,车门、中控台下面、扶手箱这些地方都有储物槽,后排座椅还能完全放倒,让后备厢空间更大。后备箱本身也挺大的,形状规规矩矩的,能轻松放下3个24寸的旅行箱和3个20寸的,或者2个28寸的箱子加上几个包包,都没啥问题。把后排座椅放倒,甚至能放下一个双人床垫。其他的小储物空间,比如车门板的凹槽,能放2-3瓶水;中央扶手箱很深,前面还有个小托盘可以放些小东西;手套箱也挺大的,放个小包绰绰有余。中央扶手下面有个小镂空,但放不了啥大东西,就比手机大那么一点点。因为是混动车型,前面是没有备箱的,但车顶上预留了行李架,可以放车载行李箱,这样储物空间就更多了。总的来说,这车的空间表现,在同级别的车里算是相当不错的。

后备厢情况

其他储物空间表现
【配置方面】
讲真的,这个价位的“华系”品牌真的是物超所值!前排后排都有座椅加热、通风和按摩,这在别的车上可不常见哦。加热和通风速度挺快的,效果也挺给力。按摩功能虽然招式多,但力度就一般般,不过至少能帮你缓解一下旅途的疲劳。
记得上次试驾Hi4-T的时候,我最看重的是那3.3kW的对外放电功能,而Hi4-Z更给力,直接上了6kW,露营用电完全够用。至于音响嘛,我试听了《渡口》,感觉比之前的Infinity音响系统稍微逊色一点,但流行音乐听起来还是挺不错的,就是少了点层次感。还有,踏板从电动的换成了固定式的,虽然更可靠了,但上下车的便利性就差了点,特别是对老人和小孩来说。当然,车尾那个“小书包”也是亮点,备胎是全尺寸的,越野车没这个可不行。这次懂车帝冬测就证明了备胎的重要性,也是追求“诗与远方”的重要保障。现在新能源车简配的情况挺多的,但长城还是坚持保留了这个配置。

倒车印象清晰;前后座椅加热、通风和按摩;后排独立出风口
【智能化方面】
这回可是有了不少提升,不过还是有些小瑕疵。说到娱乐这块,咱们现在搭载了最新的Coffee OS 3.0系统,玩起来比2023年我试驾Hi4-T的版本强多了,能用的应用也多了不少。但是跟那些新势力品牌比起来,Hi4-Z还是稍微逊色那么一点点。语音助手也挺给力的,连续命令基本上都能搞定。不过四川话的识别还是有点儿小问题,不能100%准确。在切换应用和缩放地图的时候,偶尔会有点儿卡,但不算太碍事。至于智能驾驶嘛,目前只能用LCC,我在环路和城市道路上都试了试,毕竟不是全自动驾驶,所以超车变道那些就别想了。不过它能保持车道居中,而且没有出现那种左右摇摆的情况。弯道曲率过大,或者红绿灯路口还是会退出,不过在高速和环路上用起来还是挺顺手的。

LCC表现、应用界面情况
【驾驶感受方面】
说到这个,Hi4-Z和Hi4-T简直就是两码事,完全不搭边儿。调校主要是为了越野,但又不像普通越野车那样忽略舒适性,完全符合长城提出的“范越野”理念。加速方面,除了节能模式下,基本上就是纯电动车的体验,反应速度超快,一脚油门下去,那种推背感简直了!运动模式下尤其明显。不过,除了油门响应带来的不同加速体验外,驾驶模式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地板油从0加速到100,车轮也不会打滑。中途加速也相当给力,动力随叫随到。制动方面,100到0的刹车距离表现一般,但还是能稳稳地停住。快速左右变道和急转弯时,侧倾还是挺明显的,毕竟是一辆中大型SUV。U型弯道表现得相当不错,没有后轮转向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两个半车道多一点,这点感觉比我的Model 3还要好呢。至于越野,因为找不到越野场地,就去非铺装路面的停车场体验了一把,停车场里有水坑、泥地等路况,Hi4-Z轻松应对,即使不切换到越野模式。上个路肩啥的也是一下子就上去了。方向盘手感挺好的,比较厚实,虽然还是偏越野,方向盘虚位比较大,但比Hi4-T还是要好一些。如果说Hi4-T更偏向油车,更越野些;而Hi4-Z则更偏向电车,更适合城市用车。至于这两车咋选?还是看自己需求了。

发动机、前双叉臂、后整体桥,典型越野底盘
【乘坐感受方面】
这Hi4-Z座椅真是够厚实的,再加上Nappa真皮的加持,坐上去感觉非常舒服。除了后排中间那个座位,腿托基本上都挺到位的。不过后排中间的座位靠背有点硬,腿托也不太够,这可是大多数车子的通病呢。其他座位都挺好的,坐上去舒服极了。而且,因为有个超大的全景天窗,坐在车里一点儿也不会觉得闷。还有电动遮阳帘,夏天的时候太阳晒不着头。过减速带的时候,因为有大梁,车子会有些摇晃,对舒适性有点影响,但比起好多越野车来说,已经好太多了。隔音效果也挺不错的,前面用的是双层夹胶玻璃,除非你油门踩得特别狠,否则发动机的声音几乎听不到。就算你真的踩得狠,发动机启动了,声音也不大。速度一上来,会有一点儿胎噪传进来,但真的不算什么大事。

座椅舒适;天窗面积也大
【能耗方面】
记得上次试驾Hi4-T的时候,那能耗让人惊喜,现在Hi4-Z更让人惊喜了。试驾时的百公里油耗只有6.4升,电耗更是只有25度,比Hi4-T的表现要强上一大截呢。当然了,这都是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测出来的,实际上用起来肯定更省。电池容量也升级了,从37.1度的小电池变成了59度的大电池。电池的位置也变了,从后备厢和后座下面挪到了车底,这样一来,车子的平衡感更好,底盘也更稳当。不过,如果你是越野爱好者,那可能得小心点,虽然防护措施做得挺到位,但万一电池被戳穿了,那可就麻烦大了。现在呢,开着Hi4-Z上下班,基本上用纯电模式就足够了。

表显能耗情况
【优缺点】
让我来跟大家聊聊这次试驾的体验,顺便说说这车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先说说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点:
1.这车的性能真的提升了不少,底盘调校得超棒,开起来感觉超顺滑,动力响应也是一流的,简直就是一个字——“爽”!
2.全尺寸备胎是必需的,没有它还谈什么越野呢?这车能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满足你对自由的向往;
3.能耗方面也做得不错,这么大个SUV,油耗居然控制得这么好,还能加92号汽油,用车成本算是挺亲民的了;
4.内饰豪华感十足,用料讲究,坐进去就感觉档次噌噌往上涨。
再说说还有待提升的地方:
1.智能化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跟其他车比起来,娱乐系统和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还有点差距;
2.越野车嘛,因为有大梁,座椅的舒适度就差那么一点点,除非装上电磁悬挂这种高级货,不然改进空间不大;(这点我个人觉得,不成熟、不成熟)
3.音响效果一般,立体声效果不够震撼,希望以后能有所改善。
其他也没什么了。

城市越野双向奔赴
因为只有一个配置,所以选择余地不大。那个“一定红”嘛,就看个人喜好了,每个人看法不同。现在基本上没什么折扣,不过会送一些权益,如果不急的话,可以再等等看,这车总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先聊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法也欢迎和我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