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特意去试了一下奥迪的A3L,从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这个车很纠结,纠结点在于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它,你说它空间小,它的后备箱空间还超出我的预期;说它驾驶感受好,发动机的噪音又比较大;说它有科技感的内饰,但是实际上它连个基础的唤醒语言都没有。


◆先聊下我最受不了的没有科技的但是有科技感的车机吧,说先说下几个我个人觉得这个车机问题比较大的几个地方,说缺点之前,先说下我最近的试驾情况,我最近试驾的很多都是电车,如果说最近有没有一款和它直接对比的那可能就是领克Z20了,两者的定位都是小车,两者的价位都是15万这个级别。
1.它没有语音控制,这个语音控制在10万块钱的ID3上面都有了,且还升级成聪明款了,虽然很多指令它不能够实现,但是人家基本的打开个音乐啥的还是可以的,作为一辆奥迪,比大众还高级一些的车,竟然还不如大众,这个属实是有点难以接受了,而且目前国产五六万的车基本的语音控制都很溜了,A3连基础的都没有语音都没有,反正我是很难接受的,感觉一下子落伍了好多年。

2.如果说没有基本的语言我还能接受,我忍受一下,我大不了通过carplay来连接使用基本的导航功能,和朗逸一样,但是里面有一个自动驻车的功能在屏幕里面控制我就不能理解了,下面有一堆实体按钮位置完全可以放得下一个驻车的按钮它非要放到中控车机里面,我不知道奥迪是怎样想的。


3.中控车机里面的基础界面看起来也是很落后,整个中控车机界面就是奥迪和大众多年前传统的黑白界面,这个界面看起来就像是古董机,如果是老车几年前的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个即将来到的2025年,这种车机界面显示样式可以拿得出手?
○里面的一些基础的设置也比较反人类,我上次吐槽过迈腾的用户隐私协议可以用hud显示结果死机的情况,在A3上面我打开收音机的时候,它告诉我需要在定位中开启位置共享功能,我一时不知道是奥迪过分保护用户的隐私还是故意在为难用户,操作过于繁杂了。

○里面的名字也是比较难懂,有一个驾驶员辅助系统,我看它的标识和其他家的360影像的标识差不多,习惯性的认为这是一个360影像,结果销售小姐姐告诉我这个车没有360影像,15万的车没有360影像在国产车上面会被人骂死,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是最顶配也没有360,我比较难以忍受了,另外一个难以忍受的点在于它也没有座椅通风这个配置,难道是它的用户群体都在北方,南方没几个用户,所以连通风都没有,顶配也没有哦,反正我是受不了。
4.没有360我认了,也忍了,但是那个倒车影像系统真的不敢恭维,看到以前我吐槽的那些360影像不够清晰,但是这个A3L的倒车影像不是不够清晰的问题,是畸变太严重了,大家看我图片的那辆车,在影像里看起来被压成了一辆老头乐,我少说试驾也有四五十辆车了,这种情况是第一次见,可能是我试驾不够多吧,真的很影响我的判断,这个倒车影像真的只能判断尾部的距离,其他的距离还是得靠后视镜来判断。

1️⃣吐槽完车机,顺道说说其他配置吧,我印象比较深的那几个:
1.我试驾的中配版本的音场和音效是没有调节的,销售说只有顶配的BO音响才能调节音场和音效,不给基础的调节我觉得这个是不够人性化的,每个人喜欢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个音响效果我听下来还可以,整个声音的大小还可以,至少可以听个响,和我上周试驾的风云A8L效果是差不多的,声场方面稍微差了点意思,环绕感有点不够的,不过这个音效放在这个车上我是可以接受的,可以说得上是中等。
2.遮阳帘,我试驾的这个车型是有遮阳帘的,但是这个遮阳帘也太薄了,是我目前试驾过的所有车型中最薄的,没有之一,上次我吐槽比亚迪宋Pro的天窗遮阳帘比较薄的,A3打破了宋Pro的记录,真的完全可以透光,现在这个时间点有点太阳看上去都是比较晒的,这要是到了夏天,南方天气更加受不了,头顶肯定是会比较热的,我不知道奥迪是出自于什么考虑为啥不给遮阳帘的密度加厚一些。

3.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这个儿童安全座椅接口我是要给个好评的,有亮点让我特别有好感的,一个是座椅接口的开关阻尼感,一个是后排的顶部的座椅扣它还依旧保留着。它的座椅接口是用的开关隐藏式的,不用的时候可以合起来,我试驾的其他车型大家可以看下,很多也是这种类型的,但是很多国产的做的比较粗糙,开关没有阻尼感也就算了,轻轻一推,整个盖子就掉下来了,A3的这个盖子上下开关的时候阻尼感很好,很显高级。后排座椅上面的儿童座椅扣也是很多车型都已经取消了的,A3还保留着的,因为部分高安全的儿童座椅是需要这个口来保证安全级别更高一级的。



4.氛围灯,这个氛围灯比起领克的Z20的氛围灯就差远了,这种还是很传统的只有一条的普通的灯带,也没啥特别的花样,只能说有比没有好,和外面装的那种灯带效果其实差不了多少,都不够高级。

5.化妆镜的小灯,这个化妆镜是带有小灯的,但是这个小灯不是和镜子一体的,它是在上面的,打开镜子盖子的时候会自动开启,但是这个灯的亮度真的很一般,而且这个灯的样式也显老旧,放在10万的朗逸上面我可以接受,放在奥迪上面就和其他内饰的精致感有点格格不入。

2️⃣说到内饰我就顺便聊聊内饰吧,内饰给我的感觉是真的有科技感的,它的科技感很多都是通过设计以及用料来实现的,它这种设计体现的是理工科技味道,和我试驾的那些国产车偏豪华的设计感不是同一种味道,我挑几个我比较喜欢的内饰亮点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1.仪表盘,我没想到,这个带点传统样式的液晶仪表盘的科技感有这么强,左边的水温显示是普通的机械的,但是和旁边的转速表结合起来的时候,非常和谐,看起来就像是一体的,再加上里面液晶部分的屏幕是外面的塑料边框都是多边形的,比现在很多国产车就一个矩形的屏幕看起来更加有美感。

2.空调出风口,在仪表盘的左右两侧都各有一个6边型的空调出风口,出风口的叶片是用了银色的饰条作为装饰,而且这个出风口的移动是有很均匀的阻尼感的,在转变空调出风口方向的时候就很有高级感。

3.换挡操作机构,这个机构的样式我是第一次见,和我们普通见到的档把样式都不一样,它整个算是嵌入在换挡机构里面的,通过两个手指头就能操作了,如果慢一点换挡就是一个个切换,如果是快一点可以一下子从P档到D档,换挡的感觉让人感觉是比较润的。

4.这个座椅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皮,但是这个座椅的样子和设计是比较档次的,尤其是前排,前排有可以伸缩的腿托,对于我这个腿长的用户来说可伸缩的腿托真的非常实用,尤其是驾驶位,这样长时间驾驶的时候脚可以得到比较多的承托力,不会累。

3️⃣聊完内饰,再聊聊试驾感受,只能说有惊喜也有失望。
○首先我试驾的这个中配是没有驾驶模式可以调节的,不能调节方向盘助力,刹车等。
◆方向:A3的方向盘大小比较适中,摸起来手感也挺好的,整个转向力度算是比较轻柔的,比我预想的要轻一些,没有重手的感觉,不太像一个油车,反而像现在电车的那种比较轻的手感,速度上来后,方向盘也会慢慢变重,整个变重的感觉不突兀,比较线性,开起来会有点小乐趣。

◆动力:1.5T的发动机用在这么小巧的车身上面动力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可以轻松加速到八九十码,如果想要绝对的动力它给不了,整个动力在80以前能给我一点点加速很快的感觉,超过80码以后整体的动力就比较一般了。
○因为它是一个纯油车,按照我的驾驶习惯比较喜欢大脚油门的情况,整个加速初期发动机的整个噪音是有些大的,甚至不夸张的说是仅此于上次我试驾的哈弗H6的2.0T的发动机声音,比奇瑞的那一套1.6t的发动机声音要大,而且这个发动机的声音也不是很悦耳,就是呜呜呜的声音。
○因为是油车,所以它会带有油车的特性,在遇到前面车变道后,我会刹车,等到前面的车走远或者想要变道到隔壁车道的时候,我会加速,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动力是有一定的延迟感的,这种延迟感不是很长,但是也是可以感觉到的。
○整个变速箱我体验下来感觉已经是比较平顺的了,但是还是会在60到70码左右的时候会有一个顿挫点,这个也是属于传统变速箱的通病,基本上都会有顿挫感,也可以说是换挡感,但是这个感觉是比较轻微的,不仔细感受是难以察觉的,尤其是如果不是激烈驾驶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察觉。
◆刹车:刹车是我对这辆车驾驶质感最大的吐槽,它是我除了哪吒X外第二个我感觉刹车比较难受的车,它比哪吒X好的点在于它的刹车脚感还算是比较线性。
○首先这个车的刹车是比较偏硬的,踩刹车下去需要用点力气;其次这个车的刹车力前端是让我感觉不足的,整个刹车行程比较长,就是前端踩下刹车后感觉整个车的减速是不够明显的。这两种搭配给我造成的感觉就是这个刹车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它,而且给到我的信心不足,我需要提前多一些距离预判,但是这个小车给到我的感觉本来就是灵活的驾驶感受,但是这个刹车我感觉又拖了一点后腿。
◆底盘:A3的底盘感觉比领克Z20的底盘更加硬一点,更加紧绷一些。
○过大的井盖的时候,整个底盘整体的弹跳感有点明显,会有点蹦蹦的感觉,过去后倒是没有多余的震动感,就是过去的那一下整个传到身体上的感觉是有些偏硬了一点,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有韧性的感觉。
○变道的时候,这个底盘给到人的信心就会相对比较足一些了,来回快速变道的时候,变道完再去变道的时候整个车身的晃动感会比较小一些,且一下子可以拉住车身,这个有点像我上次试驾的领克Z20的感觉,不过那个车底盘是比较重的电车,对于这种情况处理应该会更加好一些。
◆说底盘的时候有必要顺便说一下噪音,这个车的隔音效果是比较差的,尤其是风噪发动机噪音这一块,如果说是单纯的发动机噪音我觉得还可以接受,但是风噪比较大我个人稍微有点难以接受了,速度上到80以后整个底盘和A柱传过来的声音是比较大一些的,没有那种明显的隔绝感,胎噪倒是还可以,走一些粗糙路面的胎噪反而没那么大。
4️⃣聊完驾驶感受,再说说空间:
前排门板上的空间是比较小的,而且是比较浅的,尤其是最前面的那个位置,实际目测也就能放个三瓶矿泉水就差不多了,这也是比较符合这种小车的储物空间水平的。

○中控扶手箱区域的空间就比较有意思了,最前面是一个手机槽,没有给安排手机无线充电,但是给准备了两个手机充电口,我个人觉得不管我用不用无线充电,至少得给配一个才比较合适。后面是两个杯架以及卡槽区域,这个时间点在这里配备了两个卡槽,我觉得有点浪费空间,放ETC卡的机会真的不是很多了,卡槽前面是12V的点烟器,这里可以转接成两个手机充电口。旁边是两个水杯架,也是带有限位功能的,整个区域都是用的黑色的硬塑料处理,略显廉价感。

○后面的手套箱真的很小,不但小而且这个区域的深度也很一般,且里面是光滑的,可以在这里放个驾驶证行驶证之类的小东西,也放不了其他的什么大号的东西,里面也没有充电接口啥的,所以这个手套箱真的比较一般。

○副驾驶的手套箱里面是有植绒设计的,但是它的植绒是在盖子上面,里面的储物区域是没有的,可能这样做,可以防止异响的传出来,整个手套箱的宽度也比较一般,目前放个A4纸就差不多了,但是它里面给配了一个小灯,这个细节是做到位了,方便在光线不好的地方拿取物品。

◆后排:在聊后排空间前,说下我第一时间进这辆车的感受,就是我的头可能会撞到,尤其是副驾驶那里,但是里面的空间又比我想象的大,是因为下面都是做了下沉的处理,我试驾的很多油车都是平底的设计,但是A3,进去后,会明显感觉腿部空间会有一个明显下沉偷空的区域。
○在前排我调整好我的驾驶坐姿后,后排大概还有腿部空间一拳三指左右,头部如果是正襟危坐基本上是顶头了,稍微往下出溜一点,还有两指左右的空间。


○后排中间是有一个比较高的凸起的,这个凸起会影响中间乘客腿部的舒适的,不适合把脚放在这里,中间乘客需要吧腿岔开放到两侧,中间位置不用的时候可以放下来当水杯架,里面有两个带限位器的水杯架。第二排的座椅偏硬一些,不只是中间位置,两边也一样,长时间乘坐会不舒服。


◆后备箱:后备箱的整体空间比我想象的要大一些,而且整体的高度比我想象要高一些。后备箱下面有一个备胎区域,不知道后期大家买到的车有没有备胎,我们这辆展车是没有的,如果没有备胎的话就建议下面的区域最好用个绒布遮一下,光秃秃的铁皮看起来不好看。


○后备箱的两侧有网兜,还有12V的电源接口;后备箱如果不够用,临时应急啥的还可以把后排的座椅放倒,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放倒后有凸起,放长条的物品没啥问题,这种小型油车就不用想着在里面放倒座椅休息了,不实际,空间太局促了。


5️⃣最后再聊聊外观:外观我觉得是A3比较出彩的地方了,首先我觉得比较好的是它前面的发光logo,四个光环圈圈看起来不管是档次感还是科技感都一下子上来了。旁边的日间行车灯也是用了块状的设计样式,,一块块亮起来很有质感,至于说侧面和尾部和老款比较,我看起来没有啥大变化,大家可以自行去对比一下。

○不过要说一下它的车漆,展厅里面的深绿色的车漆真的很有档次感,一两句很难形容那种感觉,外面的试驾车是个水泥灰的颜色,和那个绿色的相比较感觉还是差点意思。

6️⃣油耗:油车和电车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长时间怠速会油耗比较高,目前我试驾的这辆车的行驶里程只有466km,其中442km的平均油耗显示是9.6L/100km,实际在使用过程中大概率是会低的,待后期车主们来反馈油耗吧。

🚗总结:试完以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这个车比较难了,太多地方它还保留了传统的做法,没有跟上现在的潮流,尤其是在科技化这一块,真的和国产车相差太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