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下科技感,智己L6的科技感都体现在中控车机下面的触控屏幕上面,在这里可以设置后面尾灯的灯语,设置一键泊车,一键脱困,一键循迹,一键贴边,一键穿行;在试驾过程中,我体验了一下我可能会用到的前四个功能,一键穿行和一键循迹我个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比较少用到,不过还是体验了一下一键循迹功能,下面我先聊下这几个功能。

灯语:灯语其实没啥好说的,就是在车机设置了对应的表情后,后面有一块显示区域可以显示对应的内容,展车设置了auto parking,金榜题名等循环展示,整个后面的显示清晰度比较一般,没有那么精细,主要是给后方的车友看的,能够看清楚内容就可以了,还可以设置点赞,打招呼,感谢,比心,卖萌等,个人觉得新手设置个新手上路,实习之类的内容会更加合适一些,不过没有在快捷区域看到有可以自定义设置个性化灯语的地方。


1.一键泊车:
一键泊车顾名思义,就是按下一个键后它自动停进停车位里面,这个考验的是识别停车位以及倒进去能否车辆居中,在这里我要和最近试驾的问界M7和银河E5做个对比,它的识别能力比E5好一些,没有问界M7那么灵敏,需要过了停车位后才能识别到当前车位是否合适停车,而问界M7在经过停车位前就能识别停车位,而银河E5要过去一段距离才反应过来这是个停车位,有时候甚至要经过两次才可以识别;整个倒车入库的过程算是比较顺畅的,会主动往前前进一段距离,然后一把停到停车位中,整个车子停在车位的正中间位置,整个倒车的过程比银河E5的要平顺一些,比问界M7的要慢一些,个人更喜欢这种风格,不会太激进,比较适合新手或者停车不是很顺畅的司机。


这个一键泊车除了在车机上面控制外,还可以在手机端控制,遇到狭窄的停车位时,可以在识别到车位后,停下车,人先下来,然后用手机控制泊车入位,这个更加适合在老城区的我们停车时的场景。
2.一键脱困:
顾名思义,就是按下一个键后,它自己会开出来,这个主要用在狭窄停车位的出去,这个功能对于对车子或者道路不熟悉的司机来说非常有用。在手机端可以控制它自己开出停车位,然后再自己上车开走,整个过程是很流畅的,而且遇到旁边有桩桶的时候它会自己避让一下。在车上点击前方大屏幕或者中控小屏幕都可以直接开启这个功能,在车里感受这个功能时,整个车的开出去的速度偏稳重一些,比问界M7的速度要慢一些,最后刹停的那一下也很像老司机,没啥点头现象,日常这个功能是比较好用的。

3.一键循迹:
这个功能我应该平时基本上用不上,主要我能想到的用车场景就是进入了一个狭窄的死胡同,比较难倒车出来,这个时候点击一键循迹,它会沿着你进来的路径倒车回去;我在店门口试了一下这个功能,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它倒退时,识别到了后面有一个人穿过,主动刹车了,等人走了以后再继续倒车;在整个倒车过程中的速度是偏慢的,和开车进入这条路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也问了一下试驾小哥,这个最长支持多久的距离,小哥说,只有50米,这个距离我个人觉得有点短了,使用的场景不是很多。

4.一键贴边:
这个平时倒是用的比较多一点,很多老小区的停车位是侧方停车的,且一边是墙,每次想要把车子很靠边的停进去要来回挪腾好久;这个一键贴边功能可以用得上;我在体验过程中,默认是设置了15cm,点击一键贴边后,它会先识别一下你当前的位置距离旁边的距离,然后后退一点,再往前行驶,在前后距离比较短的情况下会多前后挪两把;当然我没有试到很极限的情况下它会不会还能从容的完成贴边这个任务,留待大家去测试吧。

5.城市NOA:
在广州地区已经开放测试这个功能了,小哥在道路上给我演示了这个功能,正常的跟车减速过程都没啥问题,整个驾驶风格是偏稳重的,不大激进,做不到见缝插针变道,在体验过程中,突然有一辆小电驴从路边窜了出来,而且没有减速,直直的过来了,L6识别到了,但是减速并不明显,差点撞了上去,幸亏试驾小哥中途介入,一脚刹车刹停了,因此在城市里行驶还做不到像问界M7那样丝滑,大家在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下路况。

聊完了我比较惊喜的科技感后,再聊下我有点失望的底盘驾驶感受;由于智己L6在宣传过程中以及销售都会说对比小米SU7,碰巧在海南我试驾过挺长一段时间的SU7,我个人觉得L6的底盘舒适感以及高级感是不如小米SU7的,两者我试驾的都是四驱版。
底盘感受:说底盘感受时,先说下噪音,智己L6的噪音是偏大的,尤其是在颗粒度比较粗糙的柏油路面上,在车内听到的声音是比较吵的,尤其是后排,试驾小哥也承认了这个观点,他自己认为是韩泰轮胎以及20寸的轮毂,还有前后轮胎的宽度不一样导致的,反正这个轮胎背锅是肯定的。

底盘感受:整个底盘除了比较吵以外,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槽点就是比较颠,在过单个减速带时,悬挂的滤震性还是可以的,咚一下子就过去了;但是在过连续的破损路面时,整个悬挂过滤颠簸的感觉就感觉没那么干净,最后的余震会有点多,不如小米SU7那么干净;还有就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这辆试驾车的原因,速度快一些过破损路面时,后面会有点共振的声音传出来,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影响了驾驶感受,让人感觉不高级。
在过大减速带时或者是井盖比较深的时候,整个底盘给到屁股的感觉会有点生硬,上去的那一下子不够柔和,传递到屁股上面的冲击力会有点大,可能是由于我刚开始的认知是它的底盘舒适度会比SU7要更加好。
在此过程中我试过,把悬挂模式从运动调整到舒适,悬架硬度较软,适中,较硬都试过,它适中给不了SU7的那种高级的滤震感受,整个悬挂的细碎震动还是会有点偏多了,不过底盘的一体性还是比较好的,过上述的减速带颠簸路面时,都是感觉底盘比较整。
至于厂家宣传的灵蜥底盘,实际在普通路面上的驾驶感觉不大明显,不过四轮转向在直角拐弯和倒车的时候会感觉有点差异,感觉屁股会比较灵活,整个转弯半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在倒车入库时,感觉明显倾向一边时,感觉要往前打一把再往后倒,实际上直接往后倒还是可以停的进去的,而且停的挺好的,我还特意下车看了一下,也能明显看出这个后轮确实会转一定的角度帮助我更好的倒车入库。

灵蜥底盘当时的试驾小哥在上面的一键贴边时,演示了一下蟹行模式,这种感觉有点神奇,坐在车里感觉车子是直直往前走,但是实际上它发生了位移,没有撞到前面的障碍物,不过这个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至少我是用不到几次的。

方向:首先说下这个方向盘,是一个不规则的半幅式方向盘,这个方向盘除了好看以外,个人在体验过程中,觉得不是很顺手,尤其是直角转弯需要打死方向盘的时候,会感觉有点奇怪,总觉得有点抓不住的感觉,无处安放的手。

方向盘的模式分为:轻盈,适中,沉稳,我个人更喜欢轻盈一些,沉稳更适合高速行驶,在沉稳模式下,方向盘转起来有点重一些,在低速模式挪车的时候,搭配上那个怪异的方向盘,个人觉得有点像油车重手的感觉,没有电车的那种轻快的感觉。

动力:在运动模式下,动力在初段的感受会爽快很多,油门踏板也会轻盈一些,一脚油门到底会有被按在座位上的感觉,后排会感觉有点眩晕的感觉;在舒适模式下,会感觉踏板重一些,油门前半段出力有点不大积极,要到中段以后才会有比较猛一些的动力涌现,感觉是动力刻意被延迟了,用了运动模式后,再用舒适模式会感觉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

刹车:刹车的脚感整体要给个好评,整个刹车在前端就会有明显的刹车力,给人比较强的信心;它有一个舒适停车模式,这个开启后会感觉最后要停的那一下子会突然延迟顿一下再停下,不开启的情况下是最后停的那一下会顿一下,两者是有差别的,但是急刹的时候都不是很舒服,在慢慢刹停的情况下,舒适停车会更加舒服一点,没有那一顿的感觉。
配置:L6的配置是很丰富的,但是有些配置是有点不大好用的,下面聊一下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配置。
1.座椅通风和加热。智己L6是不支持座椅按摩的,最顶配车型也没有这个功能,而且它的座椅通风是只支持靠背的,当时我用语音开启后一度以为它没有开启,后来坐上去后才感觉到只有靠背处有风,这个不是很理解,30万的车了坐垫通风都没有配备,只有一个靠背通风,有点不应该。
2.化妆镜的灯,如果放在10万级别的车上,这个灯我不会有任何怨言,但是这是一个接近30万的车,整个灯光有点白色偏黄,据我所知这个也不算是啥美光灯,看起来也是很不高级的,甚至有点low了。

3.后视镜,L6的后视镜是比较小巧的,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掰下来,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摆上去,让上面看起来更整洁一点,也许是为了法规要求,所以没有直接取消后视镜;因为L6的360影像是很清晰,且好用的,打方向灯后,对应方向的摄像头就开始工作,且这个影像是直接在前方的显示屏里面显示的,也可以用语音直接打开360影像功能。所以一定程度上,都不需要后视镜功能,屏幕里面的显示足够清晰。


4.副驾驶前方的屏幕,这个可能是我有点强迫症了,副驾驶的屏幕本身的功能和清晰度都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和主驾驶侧屏幕的链接,中间有一条缝,不知道是做工问题还是本身没办法对齐,这两个屏幕合在一起,但是中间产生了裂缝,感觉不大高级。

5.空调的出风口,这个出风口的样式是不错的,但是出风口的上下左右以及关闭时没办法手动调节的,这个灵活性就没有那么高,有时候不想对着手吹就没办法调节到比较舒服的空调风方向。

6.中央扶手的无线充电板旁边的空间,这个地方是一个比较大的洞,后期官方又给了一个无线充电的改装板,不知道为啥前期不给直接装上,这个地方比较容易藏污纳垢,不如直接和旁边的手机无线充电板平齐,既方便充电,又方便后期打理。


空间:智己L6的空间比我预想的大一些,尤其是后排空间比小米su7会大一些;首先汇报一下我的身材:身高182cm,体重80kg。
前排:前排的门板储物空间真的比较小,目测只能放下三瓶矿泉水,而且开口是比较小的,不过在储物槽这里有个机械开门按钮,我试了一下,手可以从外面够到。


中间中央扶手箱前面有两个水杯架以及充电板,水杯架带有限位卡扣,且下方带有圆圈圈样式的防滑垫,挺特别的;下方有个小的镂空储物空间,可以放点纸巾啥的,整体的空间偏小,放不了包包鞋子之类的东西。

中央扶手箱整体大小也比较一般,放个反光衣后就放不了什么大东西了。

后排:前排调整到我舒适的驾驶坐姿后,腿部空间还有两拳左右,前排的坐垫下方脚是没办法放进去的;虽然上方是用了全景的天幕,但是头部空间也只有不到三指的高度。



后排中央地台全平,中间位置可以放下来当个扶手,手枕有两个杯架,且带有限位卡扣,

不过没有后排中央的头枕,因此后排不适合长途乘坐三个人。
前排的座椅后面有个磁吸装置,可以在这里吸个化妆镜啥的,

后排的儿童座椅接口是放在坐垫里面的,有一个自粘贴粘住,看起来美观了,也不会有异物和灰尘进去,但是这个自粘贴的做工还有待加强,整个缝线不够平齐,看起来有点潦草。

后备箱空间:整个后备箱空间的开口是很大的,很方便拿取物品,也可以放置高一些的物品,不过整体的宽度是比较一般的,可以看出放个折叠箱,折叠座椅以及帐篷就差不多了,后备箱盖板下面是无法打开的,因此没有隐藏空间。

后排是支持46比例放倒的,不过放倒后也不能形成一个纯平的空间,有一定的坡度,不能直接躺上去休息。

L6它有一个比较小的前备箱,在这里面可以放一些应急的设备,比如说三脚架,应急包等物品。

最后简单聊一下外观:L6的外观原创度是很高的,又有家族式的语音,前面后面都是时尚好看的。
总结:这个车我觉得是有些纠结的,它的科技感是足够的,但是在很多细节处为了设计又丢失了一部分实用性,因此会让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会直接走人,那么你们喜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