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理想L8提车日记-披沙简金的选择

    2022-11-29发布于:理想L8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理想L8提车作业

    选车过程

       2018年初,大雪的一天,第一次提车,那时候还很懵懂,不懂车,冥冥之中选择了雪佛兰探界者,除了内饰真不好看之外,质量、空间、成本,哪里都很香。随着生活和工作的进行,开始了与理想相关的缘分。

          第一次知道理想ONE,是一个很偶然的相遇,那是2019年9月,我在杭州大厦附近出长差,周末老婆过来,带她逛一逛杭州,逛到武林广场的国大城市广场时,突然发现一个展车店,叫理想汽车,好大一台SUV,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增程式汽车的概念,查了一下,发现网上都评价这车是汽油机充电宝,立马嗤之以鼻,也就没在关注,但是心里对理想one这款suv大气的外观和销售介绍的优点存于心中。

           时间到了21年7月,老婆刚怀上宝宝,检查是双胞胎,兴奋之余,我敏锐的觉得原来5座的雪佛兰探界者无法满足双胞胎家庭了,考虑想换一个7座车。那段时间偶然听好兄弟说他的一个大学哥们买了理想one,说很香,那是第一次感觉惊讶,因为那个哥们家里条件非常好,按理说买个80wbba也是轻松的,为啥买理想one呢。紧接着我就跟哥们沟通了下原因,他给我简单介绍了空间、用车成本、舒适度,发现都是当时的我,作为准奶爸的所有考虑。从这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对这些点进行了研究。各种看车,当时考虑价格方面,看中了别克昂科旗,都准备下定了,老婆突然阻止了我,说等娃生了再看,后面的选择更多,何况没上前不是刚需,所以21年就打住了换车的想法,但是逛商场的时候,看到展车还是情不自禁的区看看,21年的11月份,陪老婆逛k11时,理想one在展览,因为哥们的说法,有了明显改观的我,再一次看了看理想one,并跟销售小代加上了微信。

           22年,年后不久,双胞胎女儿出生,家里洋溢着欢喜,同时我接到小代的消息,说理想one要涨价啦,这时候开始认真的考虑,是不是真的到了换车的时候了,开始了考虑+筹备资金的拉锯战。重新整理我对换车的需求:

    空间上考虑:首先我是双胞胎,家里爸妈、老丈人、丈母娘,四个老人,加两个娃,过年要回老家,或者但凡有全员出行时,爸妈、老丈人、丈母娘,谁都不能坐临时坐位。所以对坐位,有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原来的探界者后排空间已经很大了,那么第三排肯定不能太小,再加上从武汉到利川老家有600公里的路程,最少8小时车程,所有位置一定要都很舒服。

    用车成本上考虑:我老婆在离武汉很近的一个小县城教小学,从家里到学校单程也就85公里,全程高速,我基本上每周天和周五会接送她。平时我上班基本开车。一个月油钱都快2000左右。想着油钱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如果能省出来多好。

    舒适度上考虑:两个女儿出生后,爸妈带着去医院做体检,有一天老妈打车打到一辆别克GL8,说那个二排的椅子坐着非常舒服。我就记下了关于座椅舒适度的需求了。

    汽车价格考虑:价格基本考虑在25w-35w之间的车,一是价格能承受,二是感觉超过25w之后的汽车还是有一定的圈内认同度的(IT圈)。太贵的bba,首先是买不起,其次是大家都在那个水平里面,开太好的车,总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对比过程:这时候我就开始按照这4个最重要的需求开始选车了,22年7月底的市场,基本符合的车也就这4款:理想one、领克09phev、比亚迪唐dmp、问界M7。油车在今年这个环境下,完全没有进入我考虑的范畴。首先带着朋友一起,一天时间试驾了理想one、领克09、比亚迪唐。理想one自不必说,作为标准来看,确实已经属于产品的满足点了。

           领克09phev,销售开着试驾车带我还没有出发前,中控屏幕点不亮了,销售大概花了2分钟左右找了下方法,发现实在点不亮,告诉我说这个车卖点是动力,2.0t,推背感十足,外带60公里纯电续航。上车后我试了下,动力确实非常迅猛,那感觉很来劲。我同事,喜欢追求刺激的一个哥们,他提了一台领克09phev,所以动力猛这个点,确实适合他。试驾完后,我就开始对我最关注的空间进行了探究,进入第二排,中间有凸起,当时我确实就打了折,因为我的探界者中间是平的,这样空间显大。坐了下09的第二排,并没有感觉比我的探界者大,接着我进入了第三排,座椅矮、短,基本告别了长途坐着,只能算应急使用。这样一看,无论是我,还是朋友,一对比理想one,立马摇头走人,说差别太明显了。领克09phev,因为我的需求,pass掉了。

    比亚迪唐,到了比亚迪4s店后,第二排坐位还挺宽的,但是第三排坐位,因为轴距和车长比较短,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只能坐小朋友。动力上来说,dmp的动力那是真的很不错,嗖的一下就上去了,虽然只是试驾,从销售口中了解,dmp技术的厉害之处在于省油的同时,动力又强。可是空间,作为我第一优先级的需求不满足的情况下,也pass掉了。

    问界M7,这款车是8月份,我对比来对比去,发现这款车完全是为了干翻理想one研制的,因为工作原因跟华为的人员也了解过,华为的品控和产品理解力,估计也只有华为敢去跟李想碰撞下用户产品的精准把控程度了。试驾时,老婆已经休完陪产假了,带着她一起去试驾,没试驾前还是感觉很不错的,去了之后,空间上对比理想one,我觉得还是很满意的,感觉不错,跟理想one确实不相上下。对比下一项,舒适度,我开着感觉也还好,但是我老婆说坐着都感觉头晕,然后我就让她试驾了下,她对那种快速反应的电动车特性的感觉,非常难以接受,一下车就说我们去试试理想one吧。接着带她试驾理想one,她对于油车类似的平稳驾驶感受非常感兴趣。此外对于销售说的问界最核心的优势,车机系统,对于我这个IT行业的人来说,并且曾经在os行业待过3年的人,我明白车机更多的就是投入,投入足够的情况下,理当水到渠成,所以这块确实是优势,但是我认为可能领先程度不会太夸张。至此,三辆意向车,都被pass。

     

           老婆试驾完理想one,我还在那里比较后备箱的时候,就听见小代跟我老婆在讨论订车的活动了,当时还是很惊讶,女生做起决定来比我们还果断。就这样订好了理想one,时间已经到8月底,约好了9月底提车。事情就跟大家网上说的阶段差不多,了解到即将换代的消息,经过一系列的与官方沟通,而且了解到理想L8就是理想one的换代后,立马决定转定理想L8。

           突然想起一件事,7月份去北京出差,跟在北京上班的一个兄弟喝酒(这个兄弟是汽车工程师,在目前主流的几家汽车公司都做过),酒足饭饱后,我突然问他,比亚迪的DMI技术这么厉害,为什么理想one就一直用增程,而不用新技术呢,兄弟回答我说,理想在之前早就已经具备这些技术了,但是为什么不用呢,因为考虑这种技术的使用成本、实际产品效果,并不能在产品整体上有大跨度的提升 ,所以还不如把成本放到提升产品力上,而且增程的效果也能达到,并不比DMI在产品力上弱很多。当时我就明白网上对增程的吐槽是多无力。

           9月30日,坐着姐夫开的q7在回老家的路上看L8发布会,探讨时觉得以我们的需求来说,用不上l8 max版本,所以选择了pro,大姐说,还是要加踏板,看着豪华感十足,这么一合计,发布会结束,坚定的下订pro版本,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提车等待时间。

     

    提车作业

          在11月初,陪伴我们快5年的探界者,就卖了,卖车前一天露营烧烤留念,伴随我们走过风风雨雨。告别时我跟我老婆极为感伤,恰是在与过去4年多的经历告别,又恰是在与一位老友告别,祝下一任车主依旧平安如故。

     

    11月24日,app显示车辆下线,交付专家发消息给我说周天提车。周六晚上,激动的我失眠到3点才睡着,第二天一大早,打车到交付中心。

     

    来到交付中心,开始走流程

    紧接着,开始了验车,总算能看到等了需求的新车车,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

     

    这就是我们的新车,霸气的L8

     

     

    提车时,我们发现引擎盖上面,有些许纹路,其他地方都没有,但是在交付中心的验车灯下面异常亮眼,这种很难接受,经过与交付中心沟通,说明这是由于车太新了,才下线,在回来的时候为了保护引擎盖,上面贴了一层膜,到交付中心后才拿掉,拿掉时留下的一些胶印,太阳晒一下或者热风机吹就会消散,解决这个问题后,正式开始提车流程。

    买保险,武汉的保险我觉得比我预期便宜,保险报价6600,还送一扇门的钣金+油漆,人保财险,我基本没有犹豫,立马就卖了。

    这时候,正式开始激活车辆啦。

     

    来到家附近的加油站,加满油,查看油箱中还有少量油,所以加满一共加了57升,

     

    回到车位,隔壁的q7居然成了对比

     

    所以为什么说L8真的很大呢。

    霸气的侧面

     

     

    提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原本预计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搞定,但实际上缺花了4个小时,因为选车的过程实在是太仔细,这一次换车,跟刚开始买探界者时不一样,过了而立之年,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了非常明确的定位,所以真正在最后,基本是水到渠成的效果,可见准备工作得非常重要。

    提车后实际用车对比原来的需求来说:

    首先是用车成本,纯电续航方面,车提回来的晚上就送老婆去学校,来回175公里左右,纯电跑了150+公里,出门时电已充满,表显续航175公里,用油跑了18.1公里左右。晚上回来充满电,算了一下电耗40.6度电,折合1.56毛1公里,是真的香啊!

    其次是车机功能,作为对于OS、电子产品非常熟悉的我来说,理想的车机功能非常丝滑,问界M7的体验对比,我没有发现从丝滑程度上来说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华为的OS扩展的生态功能更多一点,但是如果不常用的话,其实也还好,因为华为的生态,基本需要全线结合华为生态圈去使用。而理想的车机我认为兼容性是非常强的,使用感很不错。

    🙋🏻‍♂️ 情况介绍


    💰费用明细


    🧮选车对比


    ✏️新车初体验


    新车初体验:

    提车3天,已驾驶230公里,驾驶时间比较短,谈谈这230公里的行驶感受,具体用车的感受后面再逐步补充。

    1.内饰做工及用料

    优点:

    我认为纳帕真皮的做工,摸上去非常细腻,提车回来时,我们到大姐家拿东西,大姐送我们出门时专门来看了下新车,刚上车她就说这个座椅的手感很柔软,她们家是9月份刚提的奥迪q7运动版,也是纳帕真皮的,但是她说L8的这个皮质比q7的皮质舒服一些。接缝处我逐一看了下,都是很紧实的,总体感觉虽然是刚下线的车,但是没有因为赶制而让品质降低。


    在提车时给老妈视频,老妈说了一句,哎呀,这个橙色的内饰是我喜欢的颜色,我老妈是一个非常挑剔的人,一般很难听到她说喜欢的东西,对我和我老婆来说就习以为常了,因为对于内饰,我们从一开始的惊艳到后来的习惯,再到真正使用时觉得nappa真皮的香气四溢,真是不错,对比原来探界者的内饰,这个应该是车与车直观上给我最大的冲击。

    内饰的气味评价的话,我感觉只能说是有新车独有的味道,但是没有很明显的刺鼻的味道,以这个味道来说,我感觉开1个月,经常通风,应该就会自行消散。另外我老婆对味道特别敏感,以前探界者提车时,我认为没啥味道的,她觉得很刺鼻,但是L8的新车味道,她评价说只有一点点味道,所以我觉得这种评价,已然很高了。

    特别要说一下就是,理想送的4个头枕是真的很舒服,柔软度和舒适度这块拿捏得非常准,我姐坐上车说,她在网上买的200+一个的头枕放q7上,感觉还是没有我们这个舒服,我觉得舒适度这块妥妥的。

    缺点:

    第三排没有自带头枕,我的想法是毕竟买L8的人,第三排使用应该会比较多,那么这么舒适的头枕还是可以安排上的,但是官方不自带头枕,感觉这个还可以可以改进,当然后面可以在商城买到,也算是有途径可以解决吧。

    2.驾乘空间

    优点:

    因为我身高不高,也就1.7米,驾驶位空间比较宽敞,我尝试调高座椅到视野最宽阔的高度时,量了下头顶大概还有两拳半的空间,完全没有压抑感。腿部可以完整舒展开,刚提车的晚上跑高速时,尝试开辅助驾驶后,动了动腿,感觉驾驶位的腿部空间足够行车较累时进行舒展了。

    车内储物空间我认为是足够用的,前排就有四个水杯位,中控下面还有很大的一个空间放东西,门把手那里也可以随手放一些东西,我把开长途用得到的清凉鼻息放到门把手那里,随时使用,很方便。 习惯了以前用手机支架,但是新车上前排有两个专门放手机的地方,完全用不着手机支架的感觉是很香的。

    缺点:

    后备箱的空间是真的小啊,不过第三排要有舒适位置,后备箱确实不得被压缩,我尝试了下,装了2箱矿泉水,一个收纳布袋装满,一个60cm款的烧烤架,后备箱就堆满了。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3.车内功能

    优点:

    我认为产品设计时,可能是把他们能想到的所有场景都想到过了,所以车内的功能都很齐全,分两块来描述下,一类是车内硬件功能,座椅电动控制,前排和后排基本上都是双按钮,到处都可以控制,对于空间有临时需求时,很方便。车内氛围灯我觉得很有用,瞬间就将车的高级质感提升起来了,我老婆试了下,紫色氛围灯,配爱马仕橙的内饰,高级感十足啊。

    另一类就是车机软件功能,目前的软件是比较符合我的使用场景的,我觉得最惊讶的就是娱乐屏,清晰度非常高,而且音响效果配合电影,那感觉确实有影院的感觉,这个点非常不错。车机系统的使用我认为应该也是探究过的,比如说开车时想回到主界面,不方便找按钮,直接四指下滑,就回到主界面,这些细节都做的很不错。

    缺点:

    车内硬件:氛围灯我觉得如果范围能大一点就好了,目前看起来只在门把手那一块,范围小了点,效果有,如果能够沿着车窗那一排到第二排一条拉过去,那感觉会非常好。

    车内软件:

    第一个是音乐软件,我开的酷我音乐的会员,但是车机系统只支持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选择少了点。其次地图只有高德地图,没有百度地图,以前用百度地图用得比较多,现在被迫得换成高德地图。

    第二个是音响播放音乐时的音效,说实话我感觉跟我之前的探界者差别不大,要不是因为播放电影时那个音效震撼到我了,我都怀疑这音响不行,所以证明音效系数调整还是不行,这个我只能在抖音上去查各路大神的调教了。


    4.驾驶感受

    优点:

    电驱时,动力也很足,使用舒适模式,起步比较快,确实是舒适,不是像特斯拉那种非常明显的电车启动特性,那种感觉可能会让乘客不舒服,但是L8的启动,不会很肉,属于刚起时慢一点,等速度到达一个临界值时,加速很快就上去了。我尝试在红绿灯时,与一个毛豆3一起起步,可能刚开始10米左右我是落后的,但是后面10米就追上去了,这种动力我感觉在兼顾舒适的情况下,是很足的。

    油驱时,不是很静谧的情况下基本感觉不到增程器的声音,动力来说跟电驱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我记得很清晰是,之前试驾问界M7的电驱和油驱的差别很明显,这一点L8是不明显的。另一个感觉就是问界M7如果是电驱时,感觉就是在开纯电车,而L8开电驱时,动力感受,我认为跟油车差不多,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动力带来的驾驶体验的。

    此外方向盘的阻尼感还是有的,我不是很喜欢开方向盘很轻的车,如果方向盘很轻的车感觉就跟玩具一样,没有太大感受,而且我老婆之前试驾某一款车时,方向盘很轻,然后我老婆说太轻了感觉那个地方都可以去,车大一点的话,就比较妨碍自己对车大小的判断而可能导致判断宽度不准确刮擦的风险,这一点我觉得是对的。所以最开始试驾理想one的时候,我就问销售,理想one方向盘会不会调教很轻,他说不会,试驾起来确实不会,是我比较喜欢的那种有轻微阻尼的感觉,然后L8也延续了这种调教,所以开起来手感是很不错的,不硬也不软,恰好适中。

    对于换挡功能来说,这里需要同步下信息,如果不是奔驰车主,可能刚开始会不太习惯怀挡功能,虽然是很方便,但是下雨天很容易搞错,这两天下雨,我几次都想用右边的拨杆开雨刷,结果打开了辅助驾驶,现在还在习惯中,这个只能靠自己来习惯啦。

    语音功能的可见即可说,我没有体验过蔚来的这个功能,但是我觉得理想同学对于我目前能用到的所有场景是够用的,打开除雾、关闭导航、打开遮阳帘、今天天气如何,等等,这些指令我觉得反应还是很灵敏的。

    空悬的体验,我认为这块可能是最大的惊喜,能在这个价位的车上体验到空悬,在过减速带时,对比我之前的探界者来说确实减缓很多硬度,从感受上去对比,跟我姐夫的q7在体验上差别不是很大,当然也可能是目前对比场景优先,总的来说我感觉效果比没有空悬的车,还是要强不少和明显不少。

    缺点:

    也不知道算不是,我尝试过强制纯电跑到3%左右电量时,增程器介入后,有一种声音比较明显,是一种类似油车发动机转速较高没有换挡掉下来时的声音。车友群里问过群友,他们说这是因为电不够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正常。接着我就尝试,电量充足时,使用燃油优先模式,确实没有出现那种声音了。这个点如果有知道原理的朋友,希望能帮忙科普下。


    我认为提一辆自己喜欢的车,最重要的就是选车和试驾,这两个环节非常重要,整理自己的需求,并且按照需求去匹配市场车辆,逐一挑选并且一定要去试驾,试驾时才能感受到符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我通过试驾pass掉了3款比较中意的车,我觉得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所以定位清晰,精心挑选,一定能选出合适自己的车。

    如何来形容一款披沙简金的产品,且真正使用起来时,被惊艳到的感觉呢,其实很难形容,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需求各自不同,但是我相信,可能跟我阶段类似的朋友,或许在走进理想展厅后,便会驻足罢。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