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YU7建议收集话题封面图
    小米YU7建议收集话题封面图

    小米YU7建议收集

    你对小米YU7有哪些建议或期待?可以是动力、配置、设计、价格等等,来这里聊聊吧>>

    参与人数12

    阅读95W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1、调整19/20轮的胎宽。全部改用255胎宽,或者保持19轮不变的情况下,至少给20轮增加275后胎胎宽,哪怕是个选配。无论是特斯拉还是理想,又或者是其他品牌,255的胎宽在中大型suv身上几乎是个入门级的胎宽了,有人说245和255区别不大,但我想说这就和兵器一样,一寸长一寸强,轮胎则是一寸宽一寸稳!而且不仅仅是安全性,yu7目前从后部看去,245的轮胎简直丑绝人寰!就算小米想宣传”中大型suv续航破800,那么保留19轮即可,20开始应该给4轮255或者前245窄/后275宽的搭配“。 2、中配小四驱改搭配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包719kg,三元锂666lg,无论是车重/电量/低温性能/能量密度,都是三元锂都完胜。再者小米一直对标的特斯拉,只有低配用磷酸铁锂,中配起步就是三元锂,小米中配还在用标配的96.3的磷酸铁锂电池包,真的太拉档次了。我不排除有人喜欢磷酸铁锂,说什么磷酸铁锂更安全性,也懒得和这些人解释电池的安全性更看中封装体积,那么至少应该在首发权益里,给车主自由选择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首发车主大部分都是内行,喜欢什么选什么。再不济,至少应该给中配小四驱车型一个选配三元锂电池包的搭配。 如果轮胎规格不变,96.3搭配21轮,四驱cltc,目前是675,换101.3电池包,就可以实现四驱cltc破700,这样四驱也有了,宽胎也有了。

    1、调整19/1830277699183619图片1、调整19/1830277699183619图片
    希望入门款1829641695755283图片希望入门款1829641695755283图片
    YU7建议早点上市1829581524099075图片YU7建议早点上市1829581524099075图片
    04-17
    YU7发售时间和SU7交付时间1829201792347467图片YU7发售时间和SU7交付时间1829201792347467图片
    04-12
    没啥建议的了18290804638679781图片没啥建议的了18290804638679781图片
    没啥建议的了18290804638679782图片没啥建议的了18290804638679782图片
    没啥建议的了18290804638679783图片没啥建议的了18290804638679783图片
    04-11
    激光雷达基础版是不是选装?1828985438310411图片激光雷达基础版是不是选装?1828985438310411图片
    04-10
    多少才是你们心目中的理想价格18289816816179201图片多少才是你们心目中的理想价格18289816816179201图片
    多少才是你们心目中的理想价格18289816816179202图片多少才是你们心目中的理想价格18289816816179202图片
    04-06

    为小米汽车提几点安全整改建议: 1. 智能可调底盘+结构强化双升级 在用户提出的智能底盘调节基础上,建议融合高强度铝合金悬架设计(如断轴事件中摆臂断裂问题需强化抗冲击性)。同时参考比亚迪U7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坑洼路面并联动悬挂阻尼调节,避免超速通过障碍物时的结构损伤。 2. 空气动力学与重心平衡 增加底盘导流板设计降低风阻系数,结合搜索结果 提出的降低车身重心方案,可减少高速过弯侧倾风险。实验数据显示,SU7 Ultra麋鹿测试已达82.6km/h,但需进一步平衡操控与通过性。 3. 多维度障碍物识别升级 针对施工路段锥桶识别失效问题,需强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融合能力。参考小米现有智驾系统对临时障碍物的响应延迟(当前AEB对锥桶无响应),建议增加红外补盲摄像头。 4. 极端场景仿真测试库 建立涵盖夜间施工改道、爆胎等特殊工况的测试模型,尤其需模拟高速撞击隔离带时的系统接管策略。目前小米智驾系统接管提醒时间仅1秒,建议延长至3秒并增加声光警报层级。 5. 固态电池+热失控双重防护 针对爆燃事件,可加速研发蜂窝状固态电池(减少电解液泄漏),同时在电池舱顶盖采用陶瓷化硅橡胶防火层。参考宁德时代麒麟II电池技术,其放电功率已达1330kW,但需优化碰撞时的能量隔绝。 6. 碰撞后安全机制 增加高压电自动切断+车门联动解锁功能(当前依赖机械拉手)。优化前舱吸能区结构,避免电池包受纵向冲击,可借鉴宝马i系列“防撞骨架”设计。 7. 驾驶员状态监测强化 升级DMS系统,通过瞳孔追踪+握力检测识别分心驾驶(事故前系统仅提示轻度分心。必要时给紧急联系人短信预警。 8. 立体逃生通道设计 除侧门逃生外,增加车顶爆破式天窗(联动气囊传感器触发),并优化车窗爆破装置的玻璃碎裂粒度,避免二次伤害。 9. 事故数据区块链存证 建立加密数据平台,允许车主实时访问碰撞前30秒的完整行车数据,减少类似断轴事件中的责任争议。 10. 第三方安全联盟共建 邀请中保研、清华大学等机构成立质量监督委员会,定期公开碰撞测试原始数据。目前SU7已获中保研3G+评级,但需增强测试过程透明度。 有些技术短期可能无法实现,希望国产车企加强安全配置的研发及合作交流,让国产车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有其他建议,评论区讨论,祝所有人安好。

    小米汽车安全整改建议!1828259101413380图片小米汽车安全整改建议!1828259101413380图片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