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EKR OS5.0升级初体验我是一名有着近13年驾龄的疾可001车主,曾经开过别克、林肯、宝马等合资或进口车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制造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作为一个有血性的国人,我不停的关注这些我们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节能减排,我在今年2月份果断购买了所谓的“国货之光”品牌:疾可001新能源汽车,平时用于上下班通勤、节假日带家人周边自驾。使用至今的感受:车机设计拉垮全网吐槽,座椅舒适性差和小板凳一样,倒车影像延时,车机死机黑屏、经常动力受限一样都没漏过。 9月8日下午2点左右,我从佛山顺德回广州花都,行驶广佛江珠高速里水段时,由超车道切换至第二车道行驶时车辆方向突然自己往左偏移,我立刻反应过来尝试往右修正,此时方向像锁死了一样,无论多大力气都转不动,眼睁睁看着车子撞向超车道花基护栏,碰撞后车辆因惯性作用力在高速公路上自由打转,并二次撞向应急车道护栏再次反弹至快速车道护栏边缘才停止,整个过程类似在高速公路上表演飘移。碰撞瞬间大脑当时一片空白,车辆根本不受任何控制,车辆车头完全撞没有了,双安全气囊弹出,驾驶室烟雾弥漫,这个瞬间里恐怖系数无限个+++,还好得以老天眷顾当时没有车辆并行或者同行,本人只是受了轻微伤,否则严重的话车毁人亡!!! 事故发生后的连续几天,整个人都生活在事故的阴影和惊吓当中,脑海里不断重现激烈的碰撞瞬间,命悬一线之间,屡屡晚上在噩梦中惊醒,给我留下了终生难以忘记的惊吓和恐惧,当事故之后再次看到被撞车辆时不由自主的产生害怕和恐惧,心中坚定如铁般不敢再碰这个车。 疫情三年及当下的经济形式,作为一个中年男人,上有年迈的老父老母,下有嗷嗷待哺及正在成长中的子女和家庭,还有一帮一起创业的兄弟姐妹,如果一个不幸在事故中走了,这些肩负的责任和担子谁来替我背负,让他们去哪里寻找活路、去哪里寻找依靠、何去何从...... 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广州白云疾可中心的人员与他们的珠三角体验官也到达我工作的地方与我进行沟通,也带了一个电脑里的事故分析报告过来,但只能看不能拷贝或者发送给我,只是不断重复向我说服车子没有问题。我当时多次强调要他们提供事故时的后台云端数据,但他们都以涉及公司机密及知识产权不方便提供给我。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他们又多次邀约我去他们广州白云疾可中心进行沟通,去到后,他们请了一位他们售后技术人员,带着电脑把后台数据给我瞄一眼,都是代码和数字,作为一个普通人完全是无法解读的,此时我再次提交要数据,他们还是以数据涉及他们的知识产品,属于公司机密无法提供,如果我一定要,强烈建议我走法律途径向他们总部来要。 试问大家,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 我如何有这个能力、精力财力去与他们进行法庭博弈,作为事故数据本来就是我们购买车辆自己行驶产生的数据,本就属于车主个人数据,为什么只能通过打官司才可以拿到呢,天理何在、法理何在...... 本次去沟通前,我有通过网络科普了解到国家相关部门有强制要求自2022年1月1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必须配备EDR碰撞记录器,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有问到现场的售后人员、体验官、技术人员车辆是否配备了碰撞事故记录器,对方全体人员均说没有配备,并说目前市面上全部的新能源车都没有配备,请问大家是这样的吗?事后我又有通过他们的售后人员的微信聊天中再次问起,他们还是说没有配备的。(有微信聊天记录为证)那这是视国家法规不顾还是要故意误导我呢?
#新一周新能源销量品牌榜公布在本周懂车帝发布的新能源销量榜,本文拆解一下各个价格区间的轿车销量情况。 首先看下5万级轿车。五菱宏光MINIEV以0.37万辆的成绩位居第一,在它8月底冲击5000台峰值未果后,连续两周维持在4000台以下的销量。但是比MINIEV还大的凯翼纯电动“拾月”已经定名,未来上市后可能抢夺缤果的市场。 长安Lumin则保持在3000台上下浮动,值得关注的是熊猫mini/熊猫,售价5.39万元的熊猫骑士本周上市,带动了熊猫整体的销量。从8月初以来持续上涨,在冲击单月翻倍。最后一名的凌宝BOX还是维持100台周的数据上。 其次看下8-12万元轿车情况。海鸥0.7万辆、海豚0.56万辆,海洋两兄弟持续且稳定的占据了这个市场的前二名。海豚即将迎来50万辆整车下线,在国人关注大数字的偏好下,50万确实是一个荣耀时刻。9月222日纪念版会同期上市。五菱缤果在追赶,但是销量数据上还是差了1000-3000台的量级。欧拉的好猫和经典的飞度保持每周1000多台的销量——经典车型还是经典。 另外,上周大众ID经销商促销政策的释放,拉动了一波销量。据悉12.59万起的大众ID.3会再次开启限时优惠,毕竟降价能换来销量。 然后在看下10-15万的市场。轩逸和朗逸在经历上周的深V跌幅后,本周逆势回升,重新回到5000台的门槛上。秦PLUS DM-i表现依旧稳健5000台左右的周销量。本周值得关注的新闻是12.09万起的2024款大众朗逸改款上市,能否再推动一把朗逸的销量。2023年还没结束2024款就到了。近两周持续低迷的AION,旗下AION S MAX的实车曝光,继续与朗逸、轩逸和秦PLUS DM-i胶着竞争。 同时也看下15-25万区间的车型销量。经典车型凯美瑞、帕萨特依然保持了竞争力,双车周销量接近1万,还是为燃油车做的代言——经典还是经典。汉DM和汉EV是这个区间的新能源的代表,双车销量也接近5000台了。这个区间的最有力的竞争者已经出现——长安启源A07。作为长安自身打造的新能源品牌,结合阿维塔、深蓝的技术和经验,推出15.8万元的预定价格,未来成绩可以期待。另外,在这个细分市场合资车并不坐以待毙,通用旗下的别克和雪佛兰连续推出限时优惠,经典的君越最低价已经降到了15.99万元起。 最后看下20-30万运动轿车情况。在7月底8月初Model3焕新版上市后,特斯拉的的销量持续下降,Model3的周销量已经从峰值的3800台,腰斩再腰斩到1300台,和小鹏P7、海豹(图片|配置|询价)等处于已经量级区间。这个区间值得关注的新闻是比亚迪海豹以43.7万元的价格在巴西上市,进入海外南美市场。 以上是解读本周的新能源榜单,对于你关注的车型,它的销量走势能否给你带来买车换车的参考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提车日记家里的第二辆车,但是是自己的第一辆车,家里面都拒绝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是钟情于燃油车,网上看了轩逸、别克君威、威朗、星瑞、型格、迈锐宝xl,具体为啥买迈锐宝,因为朋友买了一辆2.0t的,也问过他,车子各方面的情况,之前在网上看都说迈锐宝没事丑,但是说归说,但是真正看到车就不一样了,迈锐宝外观是真的好看,内饰也是我喜欢的,机械仪表盘关键最低配就是,关于中间那块显示屏,我看了也不算丑,可能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哈哈 动力表现方面: 1.5t动力也是挺猛的,家用还是可以,当然 预算足够可以上2.0毕竟也是黑标,看着更加 帅气,我买1.5主要是家用,其次只要吃粗粮就够了,具体看个人选择。 购车经历: 刚开始谈13,4无息贷款,老家那边的店不同意,然后磨了一个礼拜,还是不行,就换个 地方买,谈到13,15全款定了,送了行车记录 仪和发动机护板,两次保养另外再加一次出 门前换一下机油,车子是去年11月,网上说 换一下比较好 提车价格: 价格上面说了开始谈13,4无息分期没同意,换了一家13.15全款 驾驶感受: 1.5t动力也是嘎嘎猛 油/耗: 油耗目前还可以8.9,他们说首保后还会降不 知道是不是真的,广大车友解读一下 :销售态度 付了定金就有点爱搭不理,可能价格杀的有点猛,哈哈 保养: 买了店里的保养套餐10次2600元,按照计算加上送的2次,12次差不多够6年用 最后说两句质量,啥车都会有质量问题,很多人说日本车省事,但是去看一下车辆质量,不是一样有很多问题,如果真想买车,可以去先下看,跟在网上看的绝对不一样。 当然感谢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