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攻略车是155公里的,因为车不是在本地4S店买的,所以打了客服电话951999 问到一处离家近的做保养(12分钟车程) 8:48到达,两位工作人员接待,开始操作 首保内容是更换齿轮油和夏季安全检查,都是免费的 9:36签字交车 开了3个月,刚好2000公里。抬升起来后,想不到底盘还挺干净的。 这个车主要就是上下班用,往返总共20-30公里。目前表显耗电平均每百公里7.7kW.h 买车之后根据自己实际使用,加装了下面一些: ♧电动门把手 ♧电动车外后视镜(这个用处不大,只能说需要用的时♧候会比手动的优雅从容一些) ♧车内后视镜改前后双摄的行车记录仪 ♧车贴 ♧挡泥板 ♧插在中控水杯槽里面那种小扶手(开车时可以垫下手肘) ♧一张插点烟器的通风坐垫
#用车心得去年6月20提的顶配plus(这几天比较忙,今天才有空写文章) 首先来说说费用,当时提车总车价为167800(多交了两千加装的马牌轮胎),本金交了十万,贷款67800,五年期,利息八千,金融手续费三千,月供1273,保险当时在4s店买的平安车险,交强险,车损险,三责四百万,外加座位险意外险,杂七杂八一共五千出头(今年嫌贵,买的人寿的车险,只买了交强险,三责二百万,车损险一共花了三千九百多)目前一共跑了两万公里出头,其中高速占了大概三千公里,主要是日常上下班开,单趟为50公里左右,五公里城市道路,其余为国道和村路,基本能做到一周一充,冬天有时候两周三充,办的峰谷电价,夜间谷电一档电价为不到三毛每度,二档电价比一档多了五分钱每度,基本上充满一次不到二十,一个月电费不到一百,简单算了个账,用车一年在屋里自己慢充一共花费为不到一千一百元,在外面充电桩快充花费为不到八百元,平均合不到一毛钱一公里,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费用了,除过我自己不长眼睛下雨天把后视镜上面的转向灯撞电线杆上撞烂了,某宝上搜了一下,大概八十五块钱左右能买一个更换件自己回来换,暂时还没处理,还有就是去年停车位上开门下车的时候右后方车门被一个逆行的电动车撞了,他赔了我二百块钱私了了,我也没处理,暂时找了个贴画贴上了。 然后是用车体验,先说好的方面,就是在这个价位,作为一个纯电动的紧凑型suv,空间基本上够用,颜值上,前脸感觉好看,屁股不算好看但也算不上丑吧,内饰我感觉还行,动力上也是随叫随到,路上超车啥的也给人很有信心,而且基本上没出过啥大问题,没有给我甩路上过,使用成本也很低,车身尺寸不大,再加上自带的360系统,停车也很方便(自动泊车试过两回感觉很鸡肋)基本上现在有事出门都是开车去;不好的地方就是,方向盘往右偏,我看了下车友们的反应这应该算是通病了,尤其是急加速的时候,车身会猛甩一下,不握紧方向盘的话感觉车子像失控了一样,车上的空调也不太行,制热倒也罢了,夏天制冷确实是很慢,得先开外循环,最大制冷模式,把车门都打开,让热空气散个三五分钟,然后再开内循环,过半天温度才能降下来,要是直接开空调,十分钟温度都降不下来,而且那个空调前排吹不到头,后排可调节范围更小,冬天制热的时候,风档小了后面都没风,座椅也没有通风和加热,差评,冬天和夏天用车体验会差很多,下雨天二十度的气温,前挡都能起雾,通风模式还消不掉必须得开除雾。另外,对于这个车的辅助驾驶功能,不做评价,我的建议还是,高速上用用可以,市区车多就别指望这玩意儿了,开车主要还是得自己操心,这东西顶多算个辅助。 然后就是购车建议了,对于关注这个车,想买这个车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不急的话可以再等等改款,价格上不会便宜多少,毕竟价位在这了,降顶多也就是几千块钱,改款估计也就是小改款,加个座椅通风加热,仪表盘换成8.8寸之类的,小概率会升级个5g网络,毕竟是全球出口车型,变化不会太大,要是近期就有用车需求的,主要是市区代步,而且在南方,充电方便的,买430高配就行了,要是有长途出行需求,充电不方便的就考虑考虑510版本的,不建议和我一样上顶配,没什么必要,要是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或者没有充电条件只能一直在外面快充的,那不建议买这个车,北方建议混动,市区代步建议看看海鸥,海豚这种微型电动车。
#提车日记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广东省广州市的汽车小白,主要想买台车代替打车 选择的秦plus DMI,主要原因就是便宜998能有混动,落地总数103800 用车初体验 油耗是目前亏电开了7天,app显示0.61每公里,加了一次油,还没充过电,由于是998,所以也是打算油车开的。体验这几天有好有不好 先说好处吧 这车998价格,有混动绿牌,对于广州来讲,省到不能再省 然后就是混动目前亏电油耗看也是省,大家可以参考下广州每天38-45度的天气,空调基本没低过3档。而且上车前肯定最少从app开20分钟空调,不然烫屁股。 再来就是改装方面感觉也是挺省的,目前花了2k买了点乱七八糟的东西,过几天装上可以补图看看。 再就是等了4个月最终还是给了黑色行云蓝给我,我也是比较佛系等车,不论怎么推我什么颜色到都好,不退让,就等。结果最终还是给到我心意的配置给我的。提车当天好多车友问我等了多久,也是比较好玩的 还有一点好就是app这个只能操作的确很靠谱。 这个方便我这些大头虾经常下车就走了有时候锁没锁车门没看,不需要回头app打开看就行,还有就是提前开空调这个对于广州来讲太有必要了。 接下来说不好的地方 那个避震真的感觉比单车避震还差,过个减速带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 再来是座椅,长时间堵车比较累,腰累,这个买了腰靠了,不知道后面有没有改善。 然后就是远光灯,感觉真的太暗了。 所以也是准备要去改下远光灯。 其他整体没什么了。 安装个后视镜折叠,尾箱液压。 准备就这样开吧,外观很商务是我喜欢的感觉,这个价位,这个体验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只能说性价比很高。
#锐界L用车体验用了7天时间,从广州自驾到了西藏拉萨,全程3906公里,平均每天约560公里,考虑到进藏的国道路况差,车多,弯多,路窄,以及管制和单边放行,这速度真的不算慢了。锐界L混动很给力,和我们一样早起晚到长途奔袭,翻越高山垭口,有些小伙伴已经有高反了,但锐界L混动依然不知疲倦任劳任怨,没有任何掉链子。 我统计了一下,从广州出发前一天加油,里程表显示3546km,到拉萨加油时里程表显示7622公里,行驶里程4076km,一共加了5次油,合计2399元,共加油302.69L,平均百公里油耗7.425L,平均每公里约0.59元,这个是在满载情况下(高速收费口显示车重近2.6吨),一路翻山越岭从广州零海拔地区行驶到了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对于这样的油耗,确实表现不错了。 在拉萨休整了几天之后,我们开启了3天珠峰大本营之旅。大概计划是第一天从拉萨到定日珠峰山脚下的扎西宗乡,那里是换乘景区交通巴士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坐车上珠峰大本营看日出,然后返回日喀则,游览扎什伦布寺,第三天沿G349去羊湖回拉萨。 这三天的行程,相对而言也不算轻松,特别是第一天,从拉萨到扎西宗乡大约有600公里,车程大约要11个小时。从拉萨到日喀则是有拉日高速的,只不过中间一段没有通车,所以从拉萨出发行驶大约1个多小时后,就要拐出高速驶上G318,这一段道路路况一般,而且一段接着一段限速40km/h,总长度大约有大几十公里,非常不好走。 令我们惊讶的是,在即将从G318拐上日喀则机场高速(拉日高速近日喀则市),看到一辆没有上牌的灰色锐界L油车从我们车旁飞速驶过。我们迅速加大油门跟了上去,拐上高速后我们两辆车一前一后在高速上飞驰,我看到它的外后视镜上挂着哈达,所以判断应该是车主买了车还没有上牌。 也许是灰色车没上牌,拉日高速上它的车速非常快。我也毫不犹豫一路跟随,车速一度保持在140km/h-150km/h之间。老实说,锐界L混动的高速稳定性确实不错,没有丝毫飘摆感,车辆的直进性很好,除了些许路噪和风噪涌入,其它表现都不错。灰色车看我们在追拍,就立刻放慢车速配合我们拍摄,结束后更是很友好地和我们打了招呼又快速前进。而我们继续按限速前行,没有再与它并驾齐驱了。不过,在日喀则遇到锐界L还是很意外的,也证明了锐界L在这样的高原其实也有认可度。 在日喀则市区匆匆午餐后,我们继续往定日的扎西宗乡奔驰。从拉萨出来的时候一路都阴雨绵绵,我们担心珠峰也会是这样的天气。也许是吉人自有天相,到日喀则天气就开始好转,往定日走的时候,更是一路艳阳高照,天气也很暖和。 在拉孜县境内,遇上了修路单边放行,我们也跟着大部队停车等待。有个别加塞的,也被工作人员赶了回去。其实,川藏线的拥堵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加塞造成的,这里奉劝所有西藏自驾的朋友,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害人害己。虽然有几段单边放行,但是因为有工作人员指挥,所以也同行效率也不错。 大约5点左右,我们就到了加措拉山垭口,海拔5200米。在这个垭口我们还遇到了藏族小伙扎西达瓦,今年33岁,非常热情,和我们聊了好久。 扎西达瓦告诉我们,进入珠峰公园就禁飞无人机,所以我们就在加措拉山垭口前后待了2个多小时,这也导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轻微高反,头皮和脸有轻微发麻。不过,并不算严重,吸了几口氧气,慢慢就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