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改装笔记先说说配置方面:单缸水冷发动机妥妥的地表最强125前后 ABS 原厂配备正新半热熔轮胎 买飞度最吸引的就是颜值1.5W内样子比较复古 再说说骑行感受只说缺点:除了减震硬坐垫硬油耗不低其他都是非常不错骑起来非常顺超车也有信心大多都用来跑山没有任何问题 质量方面:雅痞绿的做工比灰色的细节能好一点就是不耐脏在4000公里的时候摔了次车弯道时速40左右冲渠里索性只是部分壳子有裂伤重要的部件也都没问题 改装方面:1换了铝合金排气罩原厂塑料的真不好看2加装了竞技风挡看着比原厂的精神很多3就是改了后靠背尾架+前货架其他都是贴纸我的车还是弄的比较花里胡哨的总归踏板太太太太方便了
#用车心得下雨天🌧️还歹是“她”保驾护航,不甩泥水有目共睹!ABS和TCS加持再也不用担心出溜滑那叫一个踏实!(🛵主要是配件也全,护杠包的严丝合缝) 全车LED灯源明亮醒目,夜间行车安全无忧! 储物空间也很足,平常随身携带的背包🎒就放在坐桶,还有多余的空间放护具,钥匙下面的储物格放自己的茶杯和随身携带的杂物,方便至极!坐垫的尺寸和舒适性尚可! 颜值方面足够大气,加装实用配件之后更显饱满! 大家关心的动力方面,个人觉得同级里算的上优秀水平!最起码比之前骑过的各系品牌都不逊色! 说道品牌价值,大家各有看法,没有必要去争论,最起码鸿125是五年五万公里质保,也并没有因为质保期去选择QJMOTOR鸿125,冲的是这份比较🐮牛的承诺! 并且同类产品只有前碟后鼓,顶多就是CBS联动刹车,后面依然是不够线性的碟刹!让个人一点安全和新鲜感都没有! 原本不想说的油耗,也是让我出乎意料的一点!同级相同大小的油箱,之前某Y最多跑200出头,鸿125居然能飙到200大几公里!看来厂家节油方面做足了功课!汽车式的可开关自动启停装置!介入及时! 不得不说的脉冲点火没什么新鲜的,但是它就是灵敏,启动着车反应敏捷,没有丝毫迟疑!快的让我惊讶无比!这东西说没有感觉,只能大家自己去试试啦! 优点多不代表没有不足,建议厂家升级改善几点:❶前置摄像头预留孔填补一下😋,❷机械钥匙稳定但如果是无钥匙启动更显逼格!❸轮胎配个某吉斯的热熔胎,那就更地道啦!好吧,就聊到这!不聊参数,直说使用感受!因为这才是最真实的!以上只是个人真实的使用感受,仅供参考!小学水平,有说的不具体,不喜勿喷!也希望个别观点能够给大家购车带来帮助!欢迎评论区交流分享关于鸿125的点点滴滴!
#用车心得随着新奇骏,超混电驱奇骏的上市,老款奇骏越来越少的被关注。作为快三年的奇骏老车主,还是想更多的让人看到我们这批老奇骏大军的存在。 我的奇骏是20年购入,是21款舒适纪念版,购车价格落地18.4万元; 购车城市:北京 行驶里程:25407公里 用车场景:上班通勤来回18公里,每周末高速来回250公里 *用车成本 【油费】这个是最主要的支出,总共1.7万元左右,平均油耗9.2升/百公里;这个油耗不算低,但对于我现在的短途通勤,也是可以的了,以后多跑跑高速应该可以下来。 【高速费及停车费】停车费每年4500元左右 【维修保养】我一直用的0w-20全合成保养,除了首保二保免费,后面用的是920元两次的套餐。不过有骏友提到用5w-30会更省油,我以后也试一下。 【车品购置】只做了全车封釉,贴膜;换了脚垫,后备箱加了全包的垫。买了应急电源和充气泵,以备不时之需。 *用车体验 【静态感受】 1.奇骏的空间比较大,这个是家用的一个首选因素;前排驾驶位可电动调节,空间也很充足;副驾驶只能手动调节前后,不过空间也可以;大沙发的腰部支撑做的也好,长途开车一般不会腰疼。后排座位稍微有点短,没有前排舒适度好,但是空间足够,坐三个人也很宽敞。 2.后备箱的空间也比较大,而且后座放平之后与后备箱齐平,可以当做床用,也可以放更多东西。后备箱夹板下面还有很多储物格,充分利用了空间,很多零碎东西都可以放进去,拿取也特别方便。 3.奇骏做工总感觉缝隙比较大,特别后备箱尾灯那里。 4.多功能方向盘和中控屏幕的按钮配置比较丰富,而且布局也比较合理,基本都能顺手操作,不影响驾驶;分区空调更具人性化。语音识别比较流畅,一般导航时我用到的比较多,大部分都可以识别准确。 【动态感受】 1.加速相对来说有点肉,起步转速会高一些,40以后动力可以跟得上,2000转以内就可以提速很快,但是到100以后加速会慢一些,超车需要深踩油门。作为家用来说,我觉得不追求速度与激情,基本上可以满足的。一般刚保养完的时候,确实加速动力会有提升;两三千公里之后动力会感觉有些下降。另外油品也有一些影响,有段时间为了优惠,加小油站的油,时间久了再加中石化的油,会有一点动力的提升。 2.刹车时候一般是浅踩慢减速,刹车感觉偏软,还是比较线性;开的久了就习惯了它的刹车规律;近期发现八九十速度刹车减速时,转速有时候不降反涨,后来咨询过,说是由于降速太快,导致降档导致的转速上涨;或者夏天开空调也会影响。 3、隔音方面,在高速上胎噪还是比较明显,后期考虑换轮胎时候换静音性好一些的。另外高速速度120以上的时候,明显感觉驾驶室侧边玻璃有漏风的吹哨声,不知道骏友们有没有同样的情况,有空我去店里查一下。 4、启停功能比较鸡肋,一般启动之前都会关闭,不然起步时会突然冲一下,比较不习惯。 5、中控异响比较明显,一般在高速或者天冷的时候比较明显;新车时候方向盘转动会有异响,这一年没有动过也没有了。 6、驾驶直角转弯时,可能由于车高度的原因,速度40以上会有明显的离心感;过减速带的时候底盘比较硬,路感很清晰。 *优缺点 【优点】1、奇骏驾乘空间和储物空间都很大,满足家用的各种配置。 2、油耗低,小毛病少,近三年的时间,除了日常保养,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3、日产大沙发的舒适度好。 【缺点】 1、胎噪和中控的异响,一般都是需要大一点的音乐来中和; 2、车漆比较薄,这个是日本车的通病,有一些小的露底的坑点,应该是被小石子打到的; 3、奇骏的冷保护在北方的冬天比较明显,由于通勤路程短,一般热车时间比较长。 4、车机系统没有了前面几款的carplay 5、大灯是卤素灯,在有亮光的地方基本看不到;后悔没有加两千上尊享版,可以升级LED大灯 *总结 不管奇骏有多少优点和缺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现在是家里的一份子,陪着我们家人的风风雨雨。对于家里人来说,舒适和空间才是最满意的,而且奇骏也在不断地创新,下次换车还是我们的首选。 ~~感谢圈主黑色大骏推荐~~
#北京飞度聚会通勤我选复古小踏板三阳飞度4!下个月就是我的小飞度一岁了!初次和小飞度认识还是再上班的路上,那时我的座驾是辆赛艇!只是我有点驾驭不了它(腿短只能脚尖沾地)就怕过路口等红绿灯🚦不安全!路上看到一个美女骑了一辆白色的小飞度非常漂亮!于是追了上去,等红灯时和美女打了招呼问她这小飞度驾控舒适吗?舒适 驾控顺畅!美女回答!回家后就各种数据攻略!1.飞度是水冷发动机,在这个排量级别是屈指可数的。 2、前后都有ABS,原厂轮胎是半热熔轮胎 3、样子好看,原厂自带风挡还送后尾箱! 4、前后都是碟刹。 就这样在生日那天老公把小飞度送给我算是生日礼物了!分享这一年来的骑行感受吧!125排量同级别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踏板机车!回头率超高!操控性能好 但是时速60时左右车的龙头上下抖的厉害!朋友幽默的告诉我抖说明你这车是真飞度 不是真假的!完美!
#北京飞度聚会对于一个喜爱摩托但是不会骑档车的女生来说,最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一辆小踏板。经过多次心里建设后终于顺利拿证啦!拿证的第二天就去了徐州千凯,进门一眼就看中了台湾复古风的飞度4,感觉它在向我招手!女生购物全凭冲动!遇见喜欢的毫不犹豫直接拿下!虽说接近一万五拿下一台125踏板,但我觉得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一开始是被它的颜值打动,骑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的配置真是不错!前后碟刹,前后abs,保证了骑行的安全性能,加宽的半热熔轮胎在湿滑路面抓地力都非常OK,为我的安全保驾护航!对于骑行体验也非常满意,动力输出比较平顺,尤其是首保过后更加丝滑!除了发动机声音有一丢丢大,但是完全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便是它的油箱是前置的,这样就增大了坐桶的空间,可以放更多东西而且不会有汽油的味道!这个设计真是太棒了~三阳飞度4让我找到了骑车的乐趣~下班后骑着小车车回家真是太快乐啦~
#用车心得🚗基础信息 车型:上汽大众ID.4X 配置:2021款极智长续航版 续航:CLTC 605km NEDC 555km 🔟用车数据 提车至今:643天 行驶里程:36391公里 💳选购理由 在换ID.4X之前,一直开的是油车,从朗逸到柯迪亚克GT,其实日常出行需求已经能得到满足,但新能源车的加速驾驶乐趣、智能配置、能耗表现还是让我心向往之。综合考虑下,大胆冲了ID.4X。 结论先行:油转电两年,ID.4X真香! 👏优缺点感受 所有车都有优缺点,就我个人两年来的深度使用体验给大家分享下。 👍【优点1:续航里程】 抛开驾驶场景、外部环境谈续航里程是耍流氓。两年下来,经历过炎热高温季节,也经历过冰天雪地季节,开过城区中低速道路,也上过高速狂飙,整体感觉下来,ID.4X的续航里程还是比较良心的。NEDC官宣里程555km,实际在春秋季节,城区内基本能到500km左右,驾驶习惯更好一点,甚至可能到标称里程。冬天,续航可能只能到350-400km左右。高速行驶在120km/h以上时,掉电也会比较快,根据多次高速行驶观察,均速110km/h以上,部分时刻130-140km/h,续航也会较低,400km左右。 👍【优点2:驾乘体验】 之前体验过不少新能源车,电池/电机驱动的特性带来了极致的加速体验,同时,为提高续航,基本都配备有能量回收系统,但这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晕车。刚提车的时候,好奇心驱使,开车基本都用的是B档,经过一段时间不同挡位体验后,现在基本都保持在D档,基本上没有朋友投诉过晕车,甚至有朋友表扬说不会有其他电车的突兀感。同时,ID.4X的D档和B档的切换是直接在怀挡上,比较人性化。 👍【优点3:内部空间】 从柯迪亚克GT换到ID.4X,柯迪亚克GT从长宽高数据上看应该是比ID.4X占优势的,但由于新能源车空间布置的天然优势,所有车内空间利用率还是提高的,换车下来,并没有感觉车内空间有太大变化,由于没有底部地毯中间的拱起部位,甚至觉得空间更大。 👎【缺点1:车辆配置】 整体来说,其实车辆配置并不算拉胯,但是大众的减配屠龙大刀砍的地方经常让人有点莫名其妙。就ID.4X而言,首先,车辆的外部喇叭是单音喇叭,音量比较mini,配上这个庞然大物的身躯,显得有点反差萌,不知道是不是鼓励大家不要鸣笛。其次,车内扬声器,只有前部配备,后排的车门内饰内没有配备扬声器,后排乘客乘坐时,声音都是从前方传来,听感一般。 👎【缺点2:车胎】 ID.4X车胎配备了高端的自修复轮胎,扎钉子后无需补胎、自动修复等一系列宣传语听起来非常高端,但实际用下来感受是:还不如给我普通的车胎。首先,车胎特别容易爆胎,一磕马路牙子就爆胎,两年下来,已经爆了3条胎。其次,由于是自修复胎,换胎成本太太太太高了,一条胎在2000元以上,这让朋友嘲笑我省下来的电费都用来换胎了。 👎【缺点3:智能系统】 ID.4X的车机不算特别拉胯,但成长空间还挺大。两年用下来,车机黑屏、网络不在线等问题发生频次并不高,所以整体而言对我个人的驾驶体验影响不大。主要问题在于车机UI界面太丑,还是保持着油车时代的审美体验,导致我基本一上车就连carplay。其次,车机系统的升级还是有的,腾讯视频、爱奇艺、bilibili等常用应用不断上线。但问题在于,目前升级均是在于娱乐应用的上线,对于包含功能新增、bug修复等实用功能的OTA迟迟未上线。提车两年无OTA,这个速度还是需要再提升的。 💰用车成本 💡【电费】 本人每天固定上下班总里程30km,平时周末喜欢出去游玩,周末基本100km左右,属于正常用车范围。充电大部分选择慢充,电费0.6元/度,从电费账单来看,每月电费保持在150-180之间,回过头来看,确实是一笔大的节省开支(之前油车加油成本基本一个月800-1000)。 🔧【保养】 保养费又是一笔节省,由于没有发动机的保养,ID.4X的保养非常省时省力省钱,基本上各大系统检查检查就完事,4S店单次保养费用400元左右,还可以用购车时送的V豆抵现,可以说非常良心了。 综合电费、保养费来看,ID.4X两年用下来,主观上基本不会让我太感受到用车成本的存在,四舍五入可以算“0元用车”了。 ✏️选购建议 ID.4X用车两年下来,还是非常推荐购买的。纵然还是有一定的缺点,但都无伤大雅,也能看到大众的不断努力和提升。而优点却是能实打实带来主观上的舒适。高驾驶体验、低用车成本让我换电车后,出去游玩的次数大大增加,短途旅行基本上说走就走。对于主要驾驶场景为上下班代步、长途驾驶较少、南方城市的车主朋友们来说,强烈建议加入ID.4X大家庭! 📚总结 两年的驾驶体验,不悔当初的ID.4X之选,即使在近期重新遇到换车的契机,综合考量之下,我还是选择继续与ID.4X相伴!
#摩托车选车经历我一直对摩托车很感兴趣,觉得它们既酷又实用,可以在城市中灵活穿梭,也可以在公路上享受风驰电掣的快感。所以,我决定买一辆摩托车来满足自己的爱好。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摩托车品牌和车型,我该如何选择呢?经过一番调查和比较,我最终买了一辆雅马哈YBR125,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选购心得体会。 首先,我确定了自己的预算和用途。我的预算大概在1万左右,主要用途是城市通勤和偶尔的短途旅行。因此,我排除了那些价格过高或者动力过强的大排量摩托车,也排除了那些外观太花哨或者性能太差的杂牌摩托车。我主要关注了国产和合资的小排量街车和踏板车。 其次,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驾驭能力,选择了几款心仪的车型。经过网上搜索和实地考察,我最终锁定了以下几款车型: 雅马哈YBR125:这是一款合资的街车,外观简洁大方,动力平稳可靠,油耗节省,操控灵活,适合新手驾驶。 本田CBF150:这也是一款合资的街车,外观更加时尚动感,动力更加强劲稳定,油耗稍高,操控也很不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车型。 春风CF125:这是一款国产的踏板车,外观仿照本田小立方,动力虽然不强但是足够日常使用,油耗非常低,操控也很轻松,是一款经济实惠的车型。 钱江QJ125:这也是一款国产的踏板车,外观比较酷炫时尚,动力比春风CF125稍强一些,油耗也稍高一些,操控也还可以,是一款比较有个性的车型。 最后,我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我分别去了几家经销商试驾了这几款车型,并且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雅马哈YBR125:优点是发动机声音很好听,起步加速很顺畅,转向很轻盈灵敏,刹车很有力度。缺点是价格稍贵(约9000元),座位稍硬。 本田CBF150:优点是发动机声音也很好听,起步加速更快更稳定,转向也很轻盈灵敏,刹车也很有力度。缺点是价格更贵(约11000元),座位更硬。 春风CF125:优点是价格便宜(约5000元), 油耗极低(约2.5升/100公里),操控简单方便,适合新手和女性驾驶。缺点是发动机声音很吵,起步加速很慢,转向很沉重,刹车很软。 钱江QJ125:优点是价格也便宜(约6000元),油耗也很低(约3升/100公里),操控也简单方便,外观比较有个性。缺点是发动机声音也很吵,起步加速也很慢,转向也很沉重,刹车也很软。 经过多次试驾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雅马哈YBR125。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它的外观符合我的审美,简洁大方,不张扬也不平庸。 它的动力符合我的需求,平稳可靠,不会让我感到无力也不会让我感到危险。 它的油耗符合我的预算,节省经济,不会让我花费太多的钱在油费上。 它的操控符合我的能力,灵活轻盈,不会让我感到累也不会让我感到困难。 真正打动我的是它的发动机声音。每次启动它,我都能听到一种清脆而有力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愉悦和自信。每次加速它,我都能听到一种平滑而稳定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舒适和安全。每次刹车它,我都能听到一种紧凑而有节奏的声音,让我感到一种控制和信赖。这种声音就像是它在和我对话,告诉我它的状态和心情,让我和它产生了一种默契和友情。
#摩托车选车经历我一直对摩托车很感兴趣,觉得它们既酷又实用,可以让我在城市中自由穿梭,也可以带我去远方探索。所以在拿到摩托车驾照后,我就开始了选购摩托车的过程。经过一番调查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一款适合我的摩托车,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确定了我的预算和用途。我觉得作为新手,没有必要买太贵或者太大排量的摩托车,因为那样不仅费用高,而且安全性低。我主要是想用摩托车作为日常代步和偶尔的休闲娱乐,所以我选择了小排量(125cc以下)的街车(naked bike)类型的摩托车。这样的摩托车价格适中,动力适度,操控灵活,外观时尚。 其次,我根据我的身高和坐姿来挑选合适的款式和品牌。我身高1米75左右,所以我需要一款座高不太高(80cm以下)的摩托车,这样可以让我双脚能够全脚掌着地,增加稳定性和信心。同时,我也喜欢一种比较放松和直立的坐姿,这样可以减少腰部和手臂的疲劳。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推荐的品牌和型号后,我发现有几款符合我的要求:雅马哈YBR125、本田CBF125、铃木GSX-S125、贝纳利BN125等。 最后,我去了当地的几家摩托车经销商进行实地试车。试车时,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起动性能、发动机声音、油门和刹车灵敏度、离合器轻重、变速箱顺畅度、减震效果、转向灵活度等。通过试车,我发现每款摩托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例如: 雅马哈YBR125:这款摩托车是最经典和最畅销的小排量街车之一,它有着简洁的外观和可靠的性能,油耗也很低。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上手,发动机平稳安静,油门和刹车都很温顺。它的缺点是动力稍显不足,变速箱有时会卡挡,座椅偏硬。 本田CBF125:这款摩托车是本田旗下的小排量街车之一,它有着流畅的线条和现代的设计,也很省油。它的优点是动力充沛,发动机声音好听,油门和刹车都很灵敏。铃木GSX-S125:这款摩托车是铃木的小排量街车之一,它有着运动的外观和强劲的性能,也很省油。它的优点是动力强劲,发动机声音激昂,油门和刹车都很锐利。它的缺点是操作稍显复杂,发动机有时会过热,离合器偏重。 贝纳利BN125:这款摩托车是贝纳利的小排量街车之一,它有着独特的外观和个性的设计,也很省油。它的优点是外观时尚,发动机声音独特,油门和刹车都很平稳。它的缺点是动力较弱,发动机有时会抖动,变速箱不够顺畅。 经过多次试车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本田CBF125作为我的摩托车。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它的动力充沛,可以满足我在城市中或者郊外的行驶需求,也可以让我感受到摩托车的乐趣。 它的发动机声音好听,可以让我享受到摩托车的魅力,也可以吸引其他人的目光。 它的油门和刹车灵敏,可以让我在不同的路况下灵活应对,也可以提高我的安全感。 它的外观流畅现代,可以展现我的个性和品味,也可以与我的服装和装备相配。 总之,我觉得本田CBF125是一款适合我并且让我满意的摩托车。选择它的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摩托车的知识和技巧,也让我体验到了选购摩托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