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1.购买经历 作为一名上班族踏踏实实上班天天做地铁,从考驾照到如今有6个年头,对于用车确实没有太大需求,同时也无形增加成本就没有考虑购车。时间到了国庆节以后,想着快过年了回老家比较麻烦,机缘巧合下就去了看车之路。 2.看车之旅 因为一直喜欢轿车,也想买车了,对于普通家庭也都会选择平民一点的车,因为预算也不是很高就在国产品牌里做选择,朋友就带我来长安4S店里去看了一款锐程PLUS,他们的顾问介绍这个车现在有2个颜色,白色,修竹绿我比较喜欢白色的,这个车和之前的锐程CC有点像,对比了一下,从外观上看,锐程PLUS更有特色一点,前脸更显得时尚,中控7寸的液晶仪表和12.3寸液晶屏我非常喜欢,就这样一眼便看上了它! 3.外观内饰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无边界式进气格栅, 两侧的大灯造型也一分屋利,并与前者巧妙连 接在一起,再配合雾灯区域的尖锐线条,其整体视效既富有运动感,又不会像UNI-V那样更 为激进--在笔者看来,锐程PLUS显然更突出 “家用”属性我就很喜欢家用车 内饰方面,同样呈现了优雅舒适的氛围。座舱采用环抱式的布局,以驾乘者为中心自然延展,全直无缝一体式双屏点缀其中,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 4.驾驶感受 1.5T的蓝领发动机188马力,单看参数确实还是很强的,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表现一般,并没有参数上那么的抢眼,中低速下动力感受还是比较好的,速度快了之后衰减会相对明显一些,最起码体感上和一些近似马力的车有些差距,当然肯定也谈不上弱,够用也没问题。之前试过一些双离合变速箱的长安车型表现都多少有些问题,而在这台车上的表现优化的还算不错,平顺性表现没什么问题,没感受出有什么明显的顿挫和闯动,挡位切换间的连贯性表现也没什么问题,起步时离合器的结合稍微有一些突兀,不过考虑到硬件也能接受,动力响应速度总体还可以,中小动力请求响应还是比较快的,大动力请求稍微慢一点,倒也能接受。总体表现考虑到硬件也可以给到好评。 底盘表现分开来说,这台车对于小振动的处理考虑到级别来说还可以,能够感受到一定的过滤,面对连续坑洼时车身的姿态也还算好,不抛开价位的话也有一定所谓的“高级感”,面对减速带时表现总体还是比较硬的,前桥会有一些多余的动作,后桥相对而言也会更跳一些。考虑到价位也无可厚非。 运动性主观上感觉一般,侧倾还是比较大的,转向手感整体偏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不怎么明显,同时车头的响应总体是一个先慢后快的感受,即使是日常不那么快的并线也需要适应一下,车身跟随性中规中矩,没太多可说的 刹车脚感我个人不太习惯,前段有一定虚位而且踩踏力度本身也是前面特别轻,踩过某一个点后才有阻尼,而此时刹车力度的介入也不是很均匀,需要适应一下。 5.油耗方面, 暂时开了3200公里平均油耗8.5,毕竟国产车没有特别省油的,想要省油选日系。高速道路上油耗能到5.9还是不错的成绩,要求也不能太高。 6.缺点 1⃣️高速行驶中胎噪和风噪比较大,隔音还是差了一点点,胎噪的话应该后期换了轮胎会有所改善,2⃣️车机高德地图版本太低了一点也不好用时不时的在导航途中给你修改路线就很无语了,3⃣️车门时不时的传来一点点异响,偶尔会有所以也没怎么在意。 最后感谢圈主九九推荐~
#提车日记一、买车背景 我今年26到了用车的年纪。是家里的第2辆车,第一辆车是我爸的五菱宏光,给人家拉货补贴家用。由于平时出去聚会没个车,过年拜年也不方便。家里就同意买车了。不太想买电车、suv、国产车。对比了雅阁、凯美瑞、迈锐宝XL2.0、速腾、君威。最后拒绝日系是超预算了,迈锐宝是因为太运动,不过迈锐宝2.0的动力是真的强,国道提速推背感好强。就是内饰真的是像大玩具,直接pass,速腾是因为A级车,内饰太塑料感,但他油门跟脚,车身轻导致反应快提速快,刹车也比君威软。最后我买的是23款1.5T君威黑色,23年3月安徽合肥落地15.3。相比之下,15万买到合资B级车还是很划算的。买它就是看中别克的品牌文化和外观——稳重不失优雅! 二、砍价 23年3月安徽合肥落地15.3万。裸车是130000,购置税11000,保险5500,服务费6000。其他就是上牌费啥的二三百。中间价格一直从15.8谈,当然也过了好几个月,我是从22年底开始联系销售谈这辆车。只不过年底有了一波涨价,就等到3月份,正好湖北车辆大跳水的时候。君威稍微降了点价。期间一直在拉扯价格,服务费太高了但销售一口咬定别管服务费只看落地价。所以建议车友们谈价还是对着价格明细一个个谈,千万别随便交定金。价格实在谈不了了就多要赠品。比如保养,这个最值钱,前提是一定要问清楚机油工时啥的。我当初送了首二保,半包脚垫,行车记录仪,行李箱,打气泵,车窗膜。等贴膜的时候他会说送的膜不好让你加钱。我加了500贴了个国产膜。个人建议还是加钱,不过去外面汽修店贴,同样的价钱可以贴到更好的。膜真的很重要。 第三段:静态 外观:外观没得说,黑色车确实稳重,唯一缺点不耐脏。洗完车的那一刻简直泰裤辣。腰线偏运动,优雅又不失B级车的成熟。我和家里老一辈人都觉得挺帅的。 空间:4米9的车身,君威在空间上绝对对得起B级车的称呼的,这不我都已经double kill了。一次是倒车,一次是掉头。把握不住边界。车友们最好加装360!我同事178的身高,葛优躺后座不顶头腿也伸得开,坐过我车的人都说一点都不压抑。反观我坐我同事速腾受不了,顶头发。另外主副驾都支持6向电动调节,逼格很高。后备箱是真的大,比suv都大,很符合美国人的存储风格,好评! 储物:主副驾之间取消了档把,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按键。加强了主副驾的交流。而且腾出2个茶杯洞挺好的。扶手处还有一个储物盒,我一般就放纸。有些车友无线充哪里放物品也可以。 乘坐:我坐后排感觉很舒服,就是座椅有点硬。君威座椅角度调的往后仰,给人一种深陷其中的感觉。没有晕车的感觉。 配置:流媒体、无钥匙进入、座椅加热、电动尾门、自动启停、双区空调、四窗一键降等都有,平时够用。 第四段:动态 我平时主要就市区上下班,单日里程6-10km。到现在行驶2000km。期间只有400km的高速。现在综合油耗8.7。市区油耗9,高速油耗大概7,国道油耗大概8。 1.5T169匹马力日常代步绝对没问题,起步会有点肉,而且在30-40会有明显的顿挫。除非4000转起步才有明显推背感。高速上60-90码推背感还是挺明显的,君威的变速箱调教就是只要你舍得给油,120码照样超车。不过实测开了空调的话确实对动力有影响,响应变慢。1.5吨的车身给人一种可以感受到的沉稳。我在市区变道方向盘响应很快,配合深踩油门超车没延迟没。有一次我在120码猛打方向变道,车身反应既快又稳。可想而知方向盘很扎实。 在行驶过程中刹车太硬有鼠标声,有点烦人,售后说是通病。我感觉我的车刹车不太灵敏。以后保养要多留意刹车盘。君威的轮胎特别容易卡小石子,卡到了行驶过程中就会出现啪嗒啪嗒的声音,每次停车都要清洁。 第五段:优点+缺点+吐槽总结 优点:流媒体真的太好用了,哪怕是在晚上都很清楚。后视镜加热也不赖,下雨天开了10几分钟后就可以除雨除雾,保障了安全。 缺点:倒车影像装的太突出了,一下雨开倒车就显示密密麻麻的雨珠。所以建议车友雨天行车前最好先擦一下倒车影像。而且没有座椅通风,夏天开空调后背也流汗。而且君威的空调制冷不太行,每次必须16°+风力最大才行,一旦温度设22°,吹出来的风一点都不冷。 总结:君威实用的配置还是挺高的。换挡拨片更让车级升了一级。到现在行驶2000km。期间只有400km的高速。综合油耗8.7,市区油耗9。对于B级车来说不算高,总有车友可以开到5。很纳闷到底怎么开到 第六段:建议 现在君威停产了,如果预算够的话可以直接上新君越。别克的品新君越。别克的品牌文化和造车工艺还是可以的。建议车友们起步是最好先深踩一脚,把转速提上来,再松脚再踩提速这样不仅省加速快还很平稳。还有君威的车身真真的很长,侧方和掉头的时候千万注意行驶车辆和马路牙子。 请君威圈主咖酷大威推荐加精。
#5月汽车销量排行榜发布给朋友们推荐三款10万左右预算值得购买的SUV车型。 吉利博越COOL 刚刚上市的吉利博越COOL,属于非常典型的紧凑型家用SUV,而其在造型、智能方面的表现,令其非常适合年轻消费者,在价位上也非常可观。 外观方面,博越COOL的设计语言很有个性,前脸格栅内部为棱角分明的黑色饰件,格栅上方有着横贯前脸的数字极光LED灯带,视觉效果上非常前卫,也为外观带来更多的辨识度。 而车身侧面采用上扬的下车窗线,营造出不错的运动氛围,尾部采用造型犀利的贯穿式尾灯组,下方还有着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从整车的造型来看,显然这能够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车身尺寸方面,博越COOL的长宽高分别为4510/1865/1650mm,轴距为2701mm,定位于紧凑型SUV。内饰方面,博越COOL在中控台布局上向着驾驶者倾斜,纵置的中控大屏尺寸为13.2英寸,内置银河OS Air智能车机系统,而且采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此外,博越COOL还拥有L2驾驶辅助系统,支持FACE ID面部识别,足以见得这款车型的配置之“卷”。 动力方面,博越COOL搭载1.5TD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81马力,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其0-100km/h加速时间为7.9秒,显然在性能方面有着一定的实力。 第三代长安CS75PLUS 日前刚上市的新款长安CS75PLUS,官方将其命名为第三代CS75PLUS,不过新车更偏向于中期改款,这次实现了设计语言上的焕新,更能迎合消费者审美的变化。 外观方面,新款CS75PLUS的造型相比以往更为科幻,前脸采用无边界格栅,与长安UNI家族的设计相似,前大灯组的造型狭长且个性,而下包围的设计则非常运动,两侧的导流槽也是细节感满满。车尾不仅拥有贯穿式尾灯组,底部还设有双边排气布局,进而提升整车的运动氛围。 内饰方面,新款CS75PLUS配备棱角分明的双联大屏,涵盖尺寸均为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中控大屏,除了语音识别、车联网、OTA升级等主流功能,还支持手势控制与面部识别,因此能够带来不错的智能体验。此外,部分版本还会配备L2驾驶辅助系统,进一步保障出行安全。 动力方面,新款CS75PLUS提供1.5T和2.0T蓝鲸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8kW、171kW,均匹配8AT变速箱。 赛图斯作为起亚旗下全新紧凑型SUV,刚于上海车展期间正式上市,结合其整体风格和价位来看,显然也是瞄准了年轻购车群体。 外观方面,赛图斯采用起亚全新的设计理念,前脸以大尺寸格栅搭配横向饰条,两侧为造型不规则的大灯组,配合个性化的下包围设计,整个前脸很有攻击性。而车尾部分采用了贯穿式尾灯组,两侧的尾灯样式也非常个性,下方的大面积银色护板无疑强化了其运动氛围。 内饰方面,赛图斯配备了科技感十足的双联大屏,尺寸均为10.25英寸,还拥有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而空调控制区域依然以按键操作为主。此外,赛图斯还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并搭载了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够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于智能出行的需求。 动力方面,赛图斯提供1.5L和1.4T发动机可选,最大功率分别为115马力、140马力,匹配CVT、7速双离合变速箱,显然前者更注重经济性表现,而后者有着不错的性能,适合需求不同的消费者。 车型总结: 此次推荐的新车均为SUV车型,不仅本身价位比较可观,而且产品力上各有优势,在颜值方面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显然对于有意购车的年轻朋友们,会是不可错过的选择,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
#全新3系值得买吗运动 标准 eco 3种模式一下 对油耗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有的时候运动模式下也可以开出来4.8的油耗 油耗还是根个人的驾驶习惯和对路况的提前预判 在高架 快速路 高速 驾驶时 尽量去匀速行驶 在限速80km/h 高架行驶时 我们把车辆加速至80km/h 按下方向盘左侧的 SET键 此时车辆的最高时速会被限制为80km/h (在按一次可取消最高时速限制 遇到紧急情况 用力踩加速踏板会自动取消速度限制) 方向盘左侧的拨键可以调节 速度的限制 向上⬆️是➕ 向下⬇️是➖ 最高时候被限制80km/h 不用担心超速的问题 油门踩多大都是80km/h 根据路况 设置适合自己的最高时速 匀速去行驶 市区路况 市区路况比较复杂 红绿灯🚥也比较多 匀速行驶就不太现实 车辆有滑行模式 建议打开滑行模式 对油耗会有一定帮助 驾驶感觉也会好一点 可以减少3系在20码左右的顿挫和刹车点头 3系的滑行还是比较丝滑的 松开油门没有任何拖拽感 个人感觉体验感比较好 如果eco模式一下油门响应有延迟 建议多跑跑高速 会很大改善eco模式下油门响应速度 现在车辆都是智能变速箱 它在不断的学习你的驾驶习惯 和你去磨合 尽量车子自己一个人开 时间久了 车子越来越好开 油耗也越来越低 个人经验分享 大神勿喷!谢谢
#提车日记和大朗逸相处26个月之际,行驶历程已达到了37000km,相较于一般家庭用车一年1万公里来说,我的用车频率算是很高的了,我喜欢自驾游,喜欢开车去本地或者是周边城市游,甚至参加阜阳市同学的婚礼,将近300km的路程我也是自驾前往,在我的大朗逸行驶37000公里之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选车购车历程。 选车经历: 大学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愿,回家乡工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考编成功,一家人都很开心,当时就许诺给我买一台代步车,我在大学学习的驾照,听说买车,我第一时间联系我哥[曾经在4S店工作过]说要买车的事,让我哥帮我选车,同时自己也在各类网站上看车,毕竟是个大物件,蛮兴奋的。 家里人很有意思,几乎都说要给我买一台小车,Polo、飞度让我随便选,我直接给拒绝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小车都是家庭买菜接娃的车,空间太小,不适合我的性格。最后和家人商量,买一台A级车,要合资品牌,空间大了,合资车印象根深蒂固,新能源我是不喜欢,主要是我嫌充电不方便,日系车都说皮薄,虽然省油但是不那么扎实,美系车扎实,但费油,速腾、凌渡当时也看了,超出了我的预算,宝来和朗逸相比,朗逸更加经典一些,记得21年整个3月份没事就来看车,来试驾,可能是一眼相中的原因,或者是感觉还不错,最后选择了中规中矩销量靠前的朗逸,价格适中,A级车空间不错,就它了!至于选择1.5L自然吸气,当时觉得维修保养便宜、故障率低、自己开,肯定够。 买车过程: 21年3月,工作半年了,父母拿了8万,我哥给了3万,我自己象征性的拿了一万多,我哥直接联系曾经4S店的朋友,算是熟人了吧!价格一步到位,全款,送了全新运动轮毂以及8次保养,太实惠了!指导价13.99万,全款落地12.59万,比不找熟人买便宜了5000元,因为当时的行情基本落地都要在13万了! 具体费用如下: 裸车:11.04万 购置税:9750元 商业保险4180元 其他费用:上牌200元,车船购置税420元,交强险950元。 不得不说,4S店送的东西,感觉真的一般化,基本都被我给舍弃了,唯独送的车窗玻璃膜还留着,送的保养还有4次。 油耗方面: 之前发文也分析过,这款车的油耗基本保持在5.5L/100km——6.9L/100km,上周末出门游玩跑的快速通道,单程101km,开着空调,表显油耗百公里5.5L--5.7L,比较满意。综合算下来,也就是5毛钱一公里。 驾驶及乘坐感受: 伴随着6月份第一个周末的外出,爱车的行驶里程已达到了37000公里,最近我特意感受了这款车的驾驶操控、座椅舒适性以及乘坐方面的感受,操控方面,是真的轻松,6AT变速箱是真的顺滑方向盘是真的很轻,不舒服的一点就是上坡的时候,档位从2档一直升不上3档,我会手动M档进行挂挡。驾驶的时候听着歌,101km的路程一气呵成直接开到目的地,只要不是疲劳驾驶,乘坐很舒适。有时候我朋友、同事开我的车,我坐在后排,感觉快速过减震带,震感还是有的,偏硬一些,得益于现在良好的路段,影响几乎为零。 买1.5L自然吸气后悔吗? 朗逸这款车的动力,配置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两种发动机,关于朗逸的话题,总是绕不开1.5L肉不肉,1.4T强不强,我个人感受,1.5L版本,像我自己一个人开,提速,哪怕是超车,动力真的很足,感觉很轻快,我是真的不后悔选择1.5L,如果当时选择了1.4T,也许我更不会后悔,这两套动力系统功率相差太大,一个83kw,一个110kw。虽然1.5L完全够用,但是以后再买车,我一定会选择动力更强的版,可以满足更多的动力需求。 那些打动我的买车欲望小功能: 这款车,缺点不多,优点也不是很突出,总体表现中规中矩。像前车没有雷达、内饰整体塑料感强、车机性能一般、后排中间地板凸起都是不好的体验,时间久了也就克服了。像自动启停,上坡辅助、主动刹车、carplay 自动大灯等等都是我使用频率很高的小功能,买车的时候着实被这些功能吸引了一把,特别是整车6处安全气囊,感觉驾驶很安心! 总结: 我的大朗逸已经陪伴我26个月时光,行驶里程也达到37000多公里的新高度,我很喜欢我的大白,选择就是一种陪伴,在单位里的同事,基本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一台车,国产合资都有,有车才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平凡的日常变得更有意义。 我以上就是我关于选择朗逸的经历分享,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呀!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加精。
#福特锐际PHEV实车解析我车就是点行的例子,因为低速顿挫的原因,昨天做保养时顺便叫4s师傅看看结果升级了变速箱程序出现p挡挂d挡和n挡挂d挡出现冲击感很大,车身会往前冲一下!而且变速箱挂挡声音很大!没有升级前p挡直接挂入d挡很平顺没有任何冲击感!只有n挡挂入d时偶尔会出现轻微冲击!今天连续跑了两个4s店重新升级解决不了问题了!在车友圈看了车友说再升级一个换挡模块程序gsm还是一样,就没有结果了!然后叫我自己回去找地方跑让变速箱学习,毫无用处!有没有车友遇到这种情况!或者有没有大神知道是怎么回事!
youngmetro:昨天推送了系统更新,感觉这次更新有点东西的,顿挫改善了很多,转速提高了,换挡更积极了,开起来的感觉像是往运动模式靠了一点,不过估计油耗也会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