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首保作业2500KM自购了一瓶G17添加,计划这箱油跑完再加一次。 到店补130元,升级高端全合成机油。包装上多了“高端”两个字,供应商代码也与“全合成机油”不同。 看了下旁边的高8,底盘确实一模一样。虽然都是纤细的单层下摆臂,但整个底盘还是做得很规整,隔热和喷涂做得很到位。 还没上过高速。下次保养争取跑到小熊油耗7.5的水平。
几百遍不好拒绝:没发增程版吗?
用户7907338231477:📒等车日记 看直播说210不一定是宁德电池是真的么?
#新能源冬测观后感目前动力电池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有4点 1. 一致性保证较难,由于单体较多,仅靠下线前电压测量和后期BMS效果非常有限 2. 锂离子电池过充过放能力待提升,在电解液、正极材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电池单体容量小,3.7V目前是部分产品设计之下的天花板,为了整车用电需求必须大量串并联使用,造成内阻较大,还有接触不良的潜在隐患 4. 续航里程的高要求与结构空间轻量化之间有强烈矛盾,制约点在于电池能量密度目前仍然远低于其他形式的能源 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有4点: 1. 电池尺寸标准化,系列化。经供应商市场与话语权厮杀后,少数留存下来的电池厂商指定标准,将电池系列化、标准化并持续研究其特性,为BMS数据提供有效支持。 2. 主机厂需要加强对电池一致性的认识,神经网络的SOC、优化卡曼滤波方案引入,不能仅用开路电压和按时积分 3. 电池单体性能和寿命的提高,与SEI膜、碳纳米管、石墨烯负极的深度研究息息相关 4. 续航里程的高要求是用户无穷尽的追求,应考虑适当换电和加强配套设施如充电站、换电站密度以降低用户对绝对续航里程的不安全感。但短期内车企在舆论侧需实事求是且灵活地施展策略,因为教育用户的动机在高度穿透性的互联网时代极易引起负面舆情
#Model Y打卡福利今天提车,我觉得他改变的是我们的世界,大家过去没想过一辆电车能够开那么远,能够让大家日常出行,车也为国家的政策想,确实限号是我改变用车的态度,还有加油也不是哪里都有,现在充电门口就有四五家,都十分方便。。 伙人之一参与投资“山东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将重点投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治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等新能源领域。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14.57亿元,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1亿元。此次投资完成后,公司持有基金6.86%的认缴比例。 近期,宁德时代股价不断上行,而公司层面亦是动作频频。6月28日,TUV南德意志集团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海外市场合规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供应链管理,电池产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 6月17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正式投运。2019年9月以来,宁德时代与宜宾市陆续签订了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一至六期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占地面积约3000亩。 6月2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签署十年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前还有消息称,宁德时代计划在上海临港特斯拉工厂以南建立一座超级电池工厂,旨在支持特斯拉全球汽车和储能业务的电池需求。不过,对此,宁德时代有关人士表示不予置评。 此外,近日还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苹果公司正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就苹果电动汽车项目供应电池进行谈判。 市研机构SNE Research称,今年1-4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销量从去年同期的26.8Gwh增至65.9Gwh。其中宁德时代在全球市场占有32.5%的份额。而LG Energy Solution、松下、比亚迪市场份额分别为21.5%、14.7%、6.9%。 国信证券指出,从2018年初登创业板的不足500亿元市值,到2021年5月末突破万亿,市场预期逐步上调,3年近20倍增长,宁德时代乘新能源东风俨然成为行业标杆企业。与特斯拉类似的“锚定位”,其业务进展和估值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投资风向标之一。复盘宁德成长之路,站上万亿市值,核心驱动因素为4点(1外因+3内因): 一是卡位十年百倍的高景气赛道(动力电池产业为能源、交通、工业三大领域交汇点;新能源汽车未来5年30%-40%复合增速,其中占据4成成本的动力电池为三年内弹性最大的纯增量环节); 二是实现主流车企供应链全覆盖(国内半壁江山、海外占据两成的市占率预期); 三是纵向布局形成产业链战略版图(打通原材料、电池制造、运营服务、材料回收环节,持续降本); 四是技术持续迭代维持竞争力(CTP、高镍、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大众将停售燃油车,奥迪2026年后只推纯电新车型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世界各大汽车巨头正在加上电动化。 近日,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宣布,到2035年将停止在欧洲销售燃油车,转而全面销售电动汽车。 大众集团负责乘用车营销的董事会成员克劳斯·泽尔默表示,大众将在2033年至2035年间停止在欧洲销售燃油车,并将稍后一步在中国和美国市场停售燃油车,而非洲和南美洲由于缺乏基础设施,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全面停售。 泽尔默表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大众汽车在欧洲销量的70%,大众汽车最晚2050年实现全部新生产车辆“碳中和”。 就在上周,大众子公司奥迪宣布,从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推出的新车型将全面切换为纯电动产品,并不再推出新款燃油车,甚至连油电混合车型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旗下车型将实现80%电气化;至2033年,奥迪计划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 有媒体分析认为,大众公司加速向电动车转型的另一个原因是“排放门”。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巨头2015年9月曝出柴油车尾气检测造假丑闻,涉及全球大约1100万辆柴油车,并因此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诉讼,声誉严重受损。该公司已为此付出300多亿欧元的法律费用,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罚款和赔偿。 其他汽车巨头也在加速推进电动化,宝马计划203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据50%以上;沃尔沃计划到2030年实现仅出售纯电动汽车的目标;到2025年,保时捷预计每两辆交付的新车中将有一辆是混动车型或纯电车型,2030年此数据将达到80%;捷豹将从2025年开始转型为纯电动豪华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