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选这个车主要还是喜欢外观,想买一台城市代步主要是供我上下班通勤用车。 计划是买330的,提车的时候根据我的用车需求和情况,销售也是我好朋友,不建议我买330,我家离单位大概1公里,经过5个红绿灯,每天两公里通勤,一年跑高速大概3到5次左右吧,但是家里还有两台轿车,所以每年的公里数也不会大,总之按我这个开法,哥们儿告诉我不用想必堵,所以买了300。 开了两个多月了,感觉还可以吧,300的动力没有330猛,我个人感觉起步阶段尤其是低转数的时候没啥区别,但是到了六七十以上再加速的时候能感觉到不如330来的猛,我看很多人都在纠结这两版本买那个,我觉得不用看别人,自己想想自己什么用车情况,你要是像我一样一公里的通勤5个信号灯就老老实实的300吧,我就是刚提速就到信号灯了。起步深踩到2/3轮胎也打滑,我看有原车带韩泰轮胎的不知道咋样我这个原车带的是固特异的。空间还可以,开了这两个多月只有一次参加同事婚礼的时候车上拉了3个同事他们说挺宽敞的,这个后排地台高挺烦人的,要是经常车上坐满员的话我不建议买这个车后排中间的人长时间坐会难受。隔音一般,能接受但绝对不算好。油耗的话我这个天天短途基本上要10到11个油,我跑过快环大概7到8个油,没开这个车跑过高速应该和快环差不多吧。行驶质感还行,底盘支撑还行小坑小包啥的过滤的挺好。前排无线充电挺好的也挺快的,我听说是24款增加了瓦数。无线CarPlay 用着也挺好的启动大概不到1分钟吧自动就连了。车机系统一般,没遇到过卡顿,但是有一次点火不到一分钟死机了,重启了一下车机系统就好了。 买这个车的主要原因是家里都是轿车,我单位车库出入口有个高防水坡,一不注意就刮底盘,打算把我媳妇儿的车留着,跑高速还是轿车舒服,可能有朋友觉得我这一公里通勤开车上班多余,主要还是不想遭罪呀,黑龙江冬天太冷了一下大雪刮冷风走着太遭罪,夏天也挺晒的,春天大风呼呼的,开车上班就可以直接从小区车库开到单位车库,不需要经过外边了,冬天穿个单衣就行。 现在的车种类太多了可选择性也太多了,计划买车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用车场景,实际需求去选择,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建议问太多人,自己喜欢并且自己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车。
#懂车帝众测那天,阳光明媚但气温寒冷,是一个适合开启暖气、喝着热咖啡搬家的日子。作为一个自认为对车有一定了解的人,我一直对所谓的“节能车”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然而,最近的一次搬家经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不得不从城市的一端搬到另一端。我的新家比旧家大一些,这意味着我可以搬更多的书和物品过去。我和我的伙伴两个人,以及一车的行李,准备开始这次搬家之旅。 我的车是一款口碑不错的节能型轿车,当时购买它主要是被它的外观设计所吸引,对于其宣传的超低油耗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在我看来,那些数据往往都是理想状态下测得的结果,与现实情况总会有不小的差距。 把最后几个箱子塞进了已经满满当当的后备箱,后排座位上也堆放了不少东西,我们就这样出发了。城市的道路总是走走停停,加上当天路上似乎有些异常拥堵,不过我还是尽量保持平稳的驾驶。 行驶了大概60公里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卸下所有行李之后,我留意了一下车载电脑显示的燃油消耗信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趟满载状态下的行程,平均油耗竟然只有4.8升每百公里! 事实上,我自己也被震惊了。即便在轻载状态下,我此前的车辆也不可能达到如此惊人的燃油效率,更何况几乎每个角落都被充分利用,连后排座位都塞满了书本和杂物。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搬家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认知改变的故事。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对这类车型持有怀疑态度,我建议,不妨亲身体验一下,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