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传媒
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成为增长主力,但盈利水平与丰田、现代等跨国车企的差距依旧悬殊。文 /《汽车人》张恒2024年一季度,全球汽车市场销量增长,丰田、大众、现代仍位居三甲,吉利进入销量前十,比亚迪、奇瑞紧随其后位列11、12位。
天和Auto
理想MEGA的上市让MPV车型成为焦点话题,前卫的设计、豪华的座舱、强劲的动力再加上高昂的售价,这样的车想要成为爆款怕是会有相当的难度;而近期又有些所谓“KOL”通过特殊的P图来黑MEGA,由于类型的营销方案曾经出现过一次,并且在其他品牌的营销战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有许多
智研咨询
榜单解读:2023年1-10月,根据中国汽车工业(摩托车)产销快讯数据显示,85家中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包含2家子公司)发布了其燃油摩托车的数据,累计销量为1189.83万辆,同比增长1.64%,产销率为100.
哔哥哔特商务网
【哔哥哔特导读】一季度销量新鲜出炉!处于行业风口的新能源汽车持续高温,新能源汽车的春天是否真的已经到来?汽车市场在2024开局迎来了新一轮的内卷,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猛增,“绿色新潮”正强势来袭!3月刚过,各大车企纷纷发布2024年一季度的销量数据,激烈的车市争夺赛还在延续。
QuestMobile
2023年11月,比亚迪汽车活跃量及销量领先,位居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梯队,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新能源位居第二梯队,理想、零跑等厂商组成第三梯队。
榜单解读:2023年1-12月,根据中国汽车工业(摩托车)产销快讯数据显示,85家中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包含2家子公司)发布了其燃油摩托车的数据,累计销量为1418.01万辆,同比增长2.85%,产销率为100.
汽车杂烩君
比亚迪 海豚根据懂车帝整理的汽车销量排名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2023年9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量排名前50名的车型(不包含进口车型),零销量即经销商向厂商提报的终端销售数量。数据来源于汽车流通协会。
榜单解读:2023年1-11月,根据中国汽车工业(摩托车)产销快讯数据显示,84家中国摩托车生产企业(包含2家子公司)发布了其燃油摩托车的数据,累计销量为1305.37 万辆,同比增长3.04%,产销率为100.
汽车行业关注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6月高端市场需求较好,但乘用车进口量仅有34万台,同比下降25%。其中,6月汽车进口量为6.3万台,同比增长8%,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日本进口车进口剧烈下降超预期,但6月日本进口有所回升。
新车迷
1月19日消息,外媒发布了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Y成为2023年欧洲最受欢迎的新车,也是唯一进入前 30 名的电动汽车。曾经的销量冠军Dacia Sandero排在第二位,而大众T-Roc则排名第三。
梦白评车
导读:随着汽车电气化不断发展以及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大家对纯电动汽车也是越来越认可了,而像比亚迪海鸥、特斯拉Model Y和AION Y等车型,月销量都是屡屡破万。那么在今年10月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表现如何呢?
购车前线
【2023年12月汽车销量排行榜】一年的辛勤耕耘,十二月终于赢了丰收的果实。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预计达到236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4%。
大河汽车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5月高端市场需求较好,但乘用车进口量仅28万辆,同比暴跌28%,其中,5月汽车进口量为5.84万辆,同比下滑18%。
手机和讯网
【CNMO科技消息】据EV Volumes的数据显示,2月份欧洲共注册了202542辆新的插电式汽车,市场份额约为20%,与2023年2月相比没有变化。特斯拉Model Y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占比13%达13.2万辆,插电式混动车型注册量约为7.1万辆,占市场的7%。
汽车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汽车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无论是新能源还是传统的燃油汽车,都在争先恐后的积极布局,推出的新品车型挺多的,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在已经2024年3月份了,懂车帝平台也公布了2月份的品牌销量排行榜(维度榜单信源引用来自懂车帝月榜),大众总销量114211辆排
第一电动网
根据Clean Technica数据,4月份,欧洲销量新能源车19.7万辆,同比增长25%,占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的21%(纯电动车占13%)。其中纯电动车同比增长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下降4%。4月特斯拉Model Y仍然引领整个欧洲市场,大众ID.
CAR路里
伴随着2023年的收官,诸多车企也公布了全球销量,整体排名变化不大,但是不乏新面孔出现。
【2023年全年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在新能源车的支持下,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鬼斗车
每到春节或是“小长假”,关于电动车的吐嘈声接连不断。不可否认,电动车品牌不断努力提升用车体验,尤其在补能与续航方面,不断进化,但现实用车过程中,解决痛点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不少消费者开始转头关注可油可电的插混车型以及增程车型,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销量就能证明这一趋势。
车道笔迹
2023年12月6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个品牌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比亚迪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出高性能、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电动车主访谈
2024年2月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排行榜总榜单来喽~梳理一下重点:1.从总量上看,今年2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终端销售总量达近377,497辆。
科技基德
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步伐又进了一步!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五年增长10倍,提前11年完成50%的国家规划目标! 2024年3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未来三个月即将突破50%,未来可能不止于此。仅仅20余天后,王总发言已成现实! 继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2024年5月第三周,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超过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是真正的主流!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比传统燃油车更低,有着更为成熟可靠的混动和电动技术,还拥有比传统燃油车更高的配置,无论是燃油经济性还是使用成本都比传统燃油车更强,燃油车难有还手之力! 曾经风头不错的韩系、法系车不仅已沦为小众,甚至部分合资燃油车品牌已退出中国市场,传统燃油车的提升路径已经到达瓶颈,而新能源车拥有更长远的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各方面将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也将不断扩大! 2023年比亚迪以超302万辆销量,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这也是第一次在全球前十的汽车销量榜单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是比亚迪的荣耀,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骄傲!
KahwangTin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来看,2024 年 5 月第三周,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 16.8 万辆,国内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首次突破 50 %,达到 50.2 %。这意味着终端用户用行动投票,使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燃油车,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回顾过去,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从 2005 年到 2015 年,渗透率用了 10 年才突破 1 %。然而,从 2016 年到 2019 年,仅用了 3 年多的时间渗透率就提升到了 5 %。而在 2020 年至 2024 年间,渗透率更是迅速增长到 50 %,这也使得我们在2020 年制定的 2035 年渗透率超过 50 %的目标提前实现。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已不仅仅涉及动力的创新,还包括智能驾驶技术、互联网化等领域的发展。这种竞争激励着车企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和用车成本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将逐步提高,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燃油车。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新能源车渗透率将在未来三个月突破 50 %,事实证明他的预测非常准确。仅仅两个月后,这一预言便成真,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当然,谈到新能源领域的贡献,比亚迪的角色不容小觑。举例来说,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不仅有效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储存容量,还显著提升了电池组的整体性能。这项技术的引入不仅延长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比亚迪的 e 平台 3.0、易四方平台以及云辇等技术也功不可没。这些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用户的驾驶体验,提供了更丰富的互联服务和智能功能,使得车辆的智能化和便捷化达到新高度。比亚迪所带来的创新不仅仅是在产品层面上的,更是在用户体验和行业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现在问题来了,大家现在买车是买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
小翎科技
近期美国对比亚迪海鸥的拆解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结果让人震惊:尽管美国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具备优势,但却无法以同等价格生产出同样出色的电动汽车。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力不可小觑。 BYD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这也是他们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能站稳脚跟的关键。扎实的技术积累成为了BYD的制胜法宝。 然而,美国却在5月14日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尤其是对电动车类别的关税提高到百分之百。这种行为似乎是美国的固步自封,无法接受中国技术崛起的结果。但是,采取这样的措施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而且有悖于公平竞争的原则。 相反,中国汽车企业一直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BYD最近在墨西哥推出了新能源皮卡,这是他们洞察市场需求的结果。在北美市场,对皮卡的需求一直很高,BYD之所以能够站稳销量王者的位置,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精准地抓住市场机遇。能够抓住机遇的背后是其核心技术全部自研自产,这是一般企业做不到的,加上国内完善且成熟的新能源生态链,成本控制全球都是遥遥领先的。 一辆海鸥,竟让美国破防,看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比亚迪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胜利,更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进一步推动。
哞哞晚安
再一次创造历史,继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 继乘联会数据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传好消息。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到了16.8万辆,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超过了燃油车,实现了重大突破。 这一突破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上的接受度和普及度正在不断提高。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和消费者对环保、节能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也在稳步上升。 比亚迪王朝网总经理路天在微博上表示: “这是比亚迪及众多新能源先行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用户一起,刚刚创造出来的新历史! 回顾中国汽车发展历程,新能源渗透率从0到2%走了整整9年;从2%提升到8%,又坚守了3年。这12年的时间,比亚迪与众多新能源先行企业孤独且坚韧的坚守着。到了21年,新能源终于迎来了突破性增长,渗透率以每年10%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3年11月,历史性突破了40%。 而在刚刚过去的5月第三周(13-19日),新能源渗透率更是达到50.2%。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更多用户的选择,是真正的主流,燃油成为少数派! 历史的车轮在此刻滚滚向前,未来比亚迪仍将坚守初心,与新能源汽车用户持续创造历史!见证历史!” 比亚迪海洋网总经理张卓在微博上表示: “见证历史!实现重大突破! 继乘联会数据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16.8万辆,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50.2%,超过燃油车,实现重大突破! 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在市场终端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支持与认可; 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步伐又近了一步!我们都将成为这场伟大变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同时,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和续航里程的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节能、便捷的出行方式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将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车圈侃一圈哦
美国慌了? 前几天网上议论纷纷,漂亮国按捺不住,对中国汽车下手了,宣布对中国出口电动车加征100%关税。 就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不久,就有美媒爆出,美国汽车数据研究公司Caresoft Global自购比亚迪海鸥进行拆解,发现其在成本控制和制造⼯艺上表现出⾊,对海鸥1.2万美元的售价感到无比吃惊,他们认为美国车企在这个价位上是造不出这样有水准的车的。 其实,这并不是美国相关汽车从业者第一次表示对中国汽车的赞叹。美国制造业联盟曾在⼀篇论⽂中表示,以⽐亚迪为⾸的中国电动汽⻋“最终可能成为美国汽⻋ ⾏业的灭绝事件”。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席执⾏官埃隆·⻢斯克告诉⾏业分析师,中国的电动汽⻋⾮常好,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乎将摧毁世界上⼤多数其他汽⻋公司。” 综上也不难看出美国确实慌了,他们深知在电动车方面已经落后很多了。所以慌乱之中,美国宣布对对中国出口电动车加征100%关税。虽然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但比亚迪也曾表示不会在美国进行销售。的确,中国汽车现在有这个底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崛起。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00.1万辆,同比增长10.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比增长33.5%,远超整体汽车的销量增幅了。而在4月的出口中,中国汽车出口了50.4万辆,同比增长34%。其中比亚迪4月份出口超4万辆,同比增长176.6%。 前有日本拆解海豹,现有美国拆解海鸥,中国汽车发展势不可挡!
波哥爱车
其实一直以来,日本车独霸中国汽车市场20年,其独门绝技就是省油。有了这个绝技,我们可以忍受配置很烂,忍受它安全性能很差。其实这个过程一直以来是非常痛苦的,直到比亚迪帮我们说不! 近几年比亚迪的飞速发展,其实受打击最大的就是日本车,为什么呢?因为日本车的独门绝技省油被比亚迪强势攻克。比亚迪用dmi电驱混动,打败了日本车省油的绝技,而且绕开了日本车的专利。 当前日本车在国内还有一定销量的原因,就是大家还认为它比较耐用。但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国产车的耐用性,国产车的安全性提高到我们所接受的范围,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国产车不管是配置、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都是比较全面。就在这个时候,比亚迪扔出了王炸,就是他的最新一代的dmi系统。此技术将搭载在秦L上面。加一箱油可以跑惊人的2000公里。 以后这个技术将全面在比亚迪全系铺开,这时候我畅想大比亚迪唐dmi如果搭载了这个技术,是不是就可以横扫同级别车型呢? 最近大家都看到小日本重新捡起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为什么前两年他们电动车发展缓慢了因为他们想利用自己的发展的亲人技术垄断全世界,没想到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车带动电动车飞速发展,丰田本田的高层可能天天996在开会制定应对策略。 日本车颤抖吧!
互联网八哥
比亚迪这手“撤凳子”拆台,是西方始料未及的!14号消息,拜登将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将原有的25%关税税率提高到100%。美国确实急了,打不过就搅乱市场,但也难挡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 比亚迪高管回应,我们可从未打算进入美国市场! 巧合的是,在14号这一天,比亚迪在墨西哥推出首款皮卡车型“SHARK”,并且表示正考虑在当地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这几乎是硬刚啊!也就是说,像比亚迪这样的全球销冠,都不靠美国市场吃饭,其他国产品牌,就更是如此了。 事实上,不仅比亚迪,其他国产汽车品牌在美市场的“活动”都十分低调,相比美国品牌在华销量达几百万辆,中国产汽车在美销量可能只有几万辆。换句话说,中国汽车企业和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存在感,明显远低于美国企业和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 美国可能也知道“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一厢情愿,但为什么还要不余遗力地搞破坏?有专家分析,拜登此举或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选,讨好抛弃他的选民,想重塑供应链解决通胀。有意思的是,连本土人民都不买账,他们认为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不会增加美国的制造业,只会为美国现有的生产商提供涨价的借口,造成市场短缺。
杂音v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提升三倍至100%,美国此举是否因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海过分紧张? 其实看这两张图,就能知道美国有多紧张。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美国只有3家,而中国占据了5家。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比亚迪,已经干到了全球前十,而且这个销量几乎全都是电动汽车撑起来的。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更是一骑绝尘,以绝对的优势排在第一位。 要知道,电动汽车本身并非新鲜的概念,但全球的电动汽车开始普及,特斯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电动汽车曾经是美国的一张王牌,要是中国不发展电动汽车,那谁也不敢说美国是不是会产生第二第三个特斯拉。 好玩的是,占据优势的美国被我们反超,现在我们不仅把大小王拽在了手里,还拿到了好几个炸弹,这你让美国怎么玩? 只能掀桌子了! 一次提升3倍关税,这在人类历史上都很少见(不是没有,比如加拿大就曾经对美国进口的16种产品的关税提高3倍),但提升到100%的,我是没查到相关信息,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这已经不是限制了,这就是赤裸裸地封闭,压根就没想要中国汽车进入美国。 不过这些完全阻止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汽车出口达9.9万辆,同比增长达130%。 其中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销量颇高。 不管欧洲佬嘴上怎么说,电动汽车目前他们不会拒绝。 除了欧洲外,东南亚、中亚等地区也是比亚迪的战场,截至今年4月,比亚迪已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和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 美国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美国并不是世界唯一。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普惠科技产品,未来必然会席卷全球,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趋势。 #美方为维护单极霸权已失去理智##
郑谊
【中国市场插电混动汽车的需求远超纯电!】 在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需求剧增,正在超越电动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协会销售数据显示,4月份新车销量下降,但出口创历史新高。同时,PHEV销量环比增长64%左右。 今年4月,中国内需销量同比减少5.8%,达到155万辆。由于中国节日春节假期,工作日的影响很大。今年3月同比增长5.7%。 从新车销售分析,中国汽车出口3月份激增39%,4月份也达到41.7万辆,同比激增38%。这种出口好转是由电动汽车带动的。 据路透社分析:“这是中国汽车企业进军海外,而不是竞争激烈的内需市场的结果。”特别是,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人气提高也是重要因素。 特别是4月份新能源汽车(NEV)的销售比率超过了50%。这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销量激增的原因。4月份纯电动汽车(BEV)销量环比增长12.1%,而PHEV销量环比增长64.2%。 与去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销量仅增长10.5%,但PHEV增长75.4%。以中国代表性汽车企业比亚迪为例,PHEV在4月份的销量中所占比重达到57%。另外,中国汽车制造商占第一季度全球PHEV销量的70%。
南宁韦砖主
#销量排行榜从懂车帝排行榜来看,特拉新3的销量已经跌出50名之外,这是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 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新能源市场增量疲软总量增长乏力; 二是中国自主品牌新车发布力度加大,导致部分分流; 三是特斯拉新3价格虽然有所调整,但是相对泄后。 因此四月中到五月初的销量惨不忍睹,当然真正的销量需要等到五月第一周方能体现。
车大炮咩
上汽通用的销量表现还能止跌回升吗? 日前,乘联会正式发布了2024年4月份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情况。其中华晨宝马以48982辆的月销量位居“2024年4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第10位;上汽通用五菱以208069辆的销量成绩位居“2024年1-4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第10位,而上汽通用则无缘排行榜前十。作为对比,上汽通用2023年4月零售销量79221辆;2023年1-4月累计零售销量252284辆。 作为美系合资车企,上汽通用旗下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销量表现曾长期位居厂商销量排行榜前列。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上汽通用如今在市场中销售遇阻?它还有止跌回升的希望吗?欢迎留言评论。
航空聊个车
丰田全球销量依然第一名,比亚迪全球销量强势上升至第六名 2024年3月份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 第一名、丰田70.06万辆 第二名、大众41.26万辆 第三名、本田36.04万辆 第四名、福特33.84万辆 第五名、日产32.44万辆 第六名、比亚迪30.13万辆 第七名、现代29.87万辆 第八名、铃木28.67万辆 第九名、起亚24.58万辆 第十名、雪佛兰21.54万辆 毋庸置疑比亚迪在我国卖的确实非常棒 但是看下全球销量榜,那些在我国销量一般般的福特、现代、起亚、日产、雪佛兰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卖的确是相当火爆啊,中国市场销量不好也能进入全球销量前10,这实力不容小觑。 不过在中国,被国产车的狂轰乱炸,这些车企显得有点招架不住啊!!! 希望咱们国家有越来越多比亚迪这样的车企能够崛起,能够和国外车企抗衡,加油
勇敢的尕丘
在燃油车时代,丰田为带头的日本汽车品牌,耐用,问题少,保值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割了20来年的韭菜,直到2022年开始日本汽车品牌销量开始疲软,铃木退出国内市场,斯巴鲁没有存在感,日产只靠轩逸冲量,本田雅阁改款后认可度明显下降等等,这一切都在国产品牌电动车崛起时代而问题更加放大。 其实丰田为首的汽车品牌最早开始用混动技术,是活动发动机的先驱,但是只对油电魂这个领域,未踏进插电混动和纯电领域,反而对电动汽车质疑。这种偏执导致日本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爬坡期错失良机,目前已明显跟不上中国汽车品牌的技术水平,尤其日本汽车品牌作为保守派的代表,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用料等方面已经被甩掉了10条街。 那你们觉得日本汽车品牌下一步能赶上这一波电车潮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