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哪些基本的汽车知识?朋友些,有多少人自己换过汽车备胎的举个手?我开车6年了,从来没自己换过,车被扎过好几次了,但是都是在市区被扎的,总能找到就近的修车店补胎,这就是生活的便利性了,所以根本就不用自己动手换过备胎,估计很多女性司机们都还不知道有备胎这么一回事,更别说自己换了。 但是,备胎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的道理,要不然为什么厂家其它地方都在想办法减配,但是这个备胎却都有呢,这不,上周末我和朋友出门游玩开的他的捷达VS7就经历了换备胎,不得不说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先给大家上一个捷达的备胎的对比图,太喜感了,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下,这备胎看起来也太迷你了吧,整整小了一圈,不过后来了解了下,基本车子都配备的是非全尺寸备胎,能用,临时应付下紧急情况就行,不必过多纠结,备胎还是那个备胎。 有了这次实地观摩的机会,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下郊外自己换轮胎的注意事项: 1, 首先就是啊要找一个地面硬化的空旷的地方,避免旁边行车对自己产生安全威胁,地面硬化是为了保证跟换轮胎是千斤顶支撑的稳定性。 2, 千斤顶的安装位置一定要支撑住正确的位置,捷达的下部梁有专门的支撑位置,这个位置做突出于梁的高度,很容易发现,自带的简易千斤顶放置正下面,用千斤顶的钩子钩住千斤顶,然后就是搅动前景顶的钩子把手,千斤顶就升高了, 3, 车身被抬起来了,就可以卸下轮胎了,用自带的螺丝套筒把5颗钉都拧松,然后再分别卸下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卸轮胎的过程需要一只脚踩着点轮胎,避免螺丝钉卸下后,轮胎倒下来砸着自己,毕竟一个轮胎还是有几十斤呢。 4, 轮胎螺丝卸完了,脚松了,轮胎轻轻一拉就分开了,手一定是在轮胎外面辅助取下,千万要注意不要把手放进轮毂去托住它来取,轮胎很重,要是手没拖住,手指就会切割在刹车盘上,手指就会干掉,切记!切记! 装备胎时也是同样的注意,只是先把5颗钉全部装上后在依次紧固。(后面帮着打辅助了,就忘拍照了) 备胎的尺寸小了一圈所以行驶的时候不能想正常轮胎一样跑,备胎建议时速为50-80码,没行驶之前感觉这个备胎小了整整一圈,还是会担心车身倾斜开起来会不会不稳,实际上换上备胎我们都时保持40-50码的速度行驶,行驶体验并没有想象的不好的感觉,转弯的时候向跟换备胎一侧转时,还是能感觉到有一点倾斜的感觉,所以非全尺寸备胎应急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切记全程保持低速,安全第一!
#用车心得温度渐渐升高,夏季的脚步急促了。柳絮杨絮随着温热的空气,渐渐弥漫扩散。人们说这些毛毛会随车辆进气渐渐糊住水箱,散热受影响,空调会不凉爽,等等一系列问题。看车友们的经验,我也上网搜了一个汽车防护网,几块钱,就像尼龙丝袜似的,四角松紧带,用钩子勾住,挂在汽车可以挂的孔隙。车牌是得露出来的。开始安装没找到底盘可以钩住的地方,今天再次弯腰摸了一下,找到可以挂钩的缝隙,安装了起来。车带上口罩,发动汽车,坏了,360影像系统显示车机上是在一个网里在拍前方景物。忘了咱们的车有前置摄像头,就在车牌上方的位置。回家又取来一把剪刀,把摄像头周围的护网给剪开一个区域,然后再发动汽车,车机360显示露出了外面的静物,但仍然会遮挡一部分,因为这是个广角的摄像头,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刚才开车出去转了三十多公里吧,回来一看,这个网子上,确实筛出来不少柳絮杨絮,看来还是有点作用的。还有一种内置的护网,但得拆下前面护杠什么的才能安上,动静太大,算了。这半个多月柳絮飞扬的日子,如果这个外置口罩护网能起到作用,我觉得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有一个问题,带上口罩,咱这50威猛的车鼻子,是不是就显得有些奇怪了,豪车哪个带了黑丝口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