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翎红茶
在美国租车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但要想不被套路,还是要提前多了解,以下是我总结身边朋友得出的一点小经验。1. 尽量避免在机场取车。取车点在哪里,反映在价格上差别是很大的!在机场取车会让你花钱更多,要是你还想把车还到其它租车点,那通常还得再多掏钱。
西游社官号
因为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速度低于预期。制造商们正通过降低价格来应对这一趋势。Tavares警告汽车行业不要过快降低电动汽车的价格,因为这可能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严重打击。这位欧洲第二大汽车集团的领导向《金融时报》表示,制造商冒险在利润方面引发“血腥屠杀”。
汽车之心Autobit
昊铂 HT 开启预售 10 天后,便官宣实现了订单破万。自 9 月 25 日开启盲订以来,问界 M9 盲订订单量超过 2 万个。
36氪
作者 | 耿宸斐编辑 | 宋婉心两年多前,刚刚摆脱破产危机的赫兹高调宣布将转型电动汽车,并宣布了一项宏大的采购计划:购买10万辆特斯拉汽车。这笔订单的总价值高达42亿美元,成为特斯拉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订单。
崔东树
【2023年2月1-17日乘用车市场分析要闻】2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38.2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2%,较上月同期下降57%;
中国汽车报
刚刚过去的春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摇身变成了“有钱没钱,出门旅游”,2024年春节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热旅游春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不少于3人旅游。
金融界
导语:今年本应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年,但有迹象表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已经超越了消费者更新换代的步伐。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4年初的几周,在大量新款电池动力车型进入展厅的同时,汽车行业向电动汽车的转型却遭遇挫折,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陆玖商业评论
改造求变背后,是滴滴依旧保有创业精神,无论结果如何,在这个以龟缩、守旧为“正确”的时刻,看到突破不易,所以市场总是更愿意给出赞许的目光。
车载娱乐
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联合声明,这个声明,基本上都是官话、套话,但暴露出来的问题,确实触目惊心! 保时捷的电车真的差吗?Taycan也是最早使用880V,纽北圈速第一,对于一个运动型超豪华品牌来讲,它已经算是电动转型最迅速且有效果的品牌!Taycan去年在全球销量增长了17%。唯独中国市场玩不转了。 原因无非就两个: 1.中国中产阶层,预算减少了。以前炒房、炒股和精英白领的有钱人,包括拆迁户,都是保时捷核心客户,但这几年大家都懂,没这么多预算买豪车了,我们降价卖不动,而同样作为保时捷和中国轮流坐庄冠军的美国,911依然在加价卖。 2.中国电车的光速发展,让电车的定价逻辑完全打乱,保时捷依靠油车树立的价格体系,失效了。它完全没有对中国市场的这种变化,适应过来并做出调整。 总之,就是非中国品牌躺着挣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但凡还想着躺赢的品牌,不做出调整,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目前保时捷一台车赚12万,而大部分大众化品牌单车利润已经低于1万,保时捷再不做出少赚钱的策略调整,那只能被调整出去!
随遇而安111666
比亚迪唐dmp荣耀四驱版和领克08emp四驱版怎么选? 领克08去年出的技术新,但后续还要市场检验,外形有特点,无框车窗(有点说高速隔音不太好),隐藏式门把手(有安全隐患),底盘扎实,操控性不错,车载系统互动性交互性好(但需要魅族20pro手机)。 比亚迪唐dmp保有量大,经过市场长期检验,三电系统好,底盘所谓的筷子悬架有点担心,dmp有云辇底盘(没有试驾不知具体怎样) 这两辆车价格和性能都很接近,有没有试驾过这两辆车的车主给点建议,供购买者参考。
英明果断风声H7
国内这款车太便宜了,准备回国入手一台,在美美国这边卖9w美金tmd直接两台EQE,真是割韭菜,国内价格很给力
太阳的耀夜宝马
提车之后,马上转站贴车衣,选择了v_kool威固的v5型号的车衣,比v3入门级好很多,价格在一万出头,性价比还是不错的,虽然威固是美国临牌,但是v3是国产,v5是原产地,光泽还是不错的。车衣还是选择5000以上的品牌,如果手头宽裕,多花点贴一个进口膜还是不错的,毕竟大几十万的车需要后期维护和保养,车漆保护还是挺重要的。
波波玩个车
据说哈,大家期待的大降价不会发生,双方的默契达成: 经销商承诺守住价格,保时捷承诺给到更多让利给经销商。 至于为什么不肯降价,原因很简单,看玛莎拉蒂如今的局面——降价只能救短期,长期是有损品牌形象的。保时捷要立住超豪华。 如何让利,这更简单,单车利润多给经销商分一点。有个大概的数字参考,保时捷去年单车净利润超过了10万人民币,每台车多让给经销商几千,毛毛雨啦。
用户8689738300859
提问本人情况:坐标广东,女,通勤来回60公里,每周三、五回家,双休,上班不堵车42分钟到公司,下班堵车接近一个半钟到家。 预算:总价包利息35w。考虑长期持有。 奔驰c260l运动: 优点:喜欢外观和内饰,氛围灯和木饰面板;试驾后动力也不错,没有网上说的不堪;后期想改色膜;油耗7左右;价格比es便宜2-3w;跑高速稳,用料扎实;主动刹车、hold驻车功能成熟。 缺点:担心1.5T搭载大功率马力耐用性不高,后期维修保养贵、麻烦,有朋友是前几年的c,小毛病还是有(比雷车),如发动机故障灯等。用久后或暴晒大屏会发热、卡顿。 Es300h卓越版: 优点:外观和座椅可以接受;省油,5个油耗左右;故障率低;维护成本低,省心又省油; 缺点:中控台和挂挡差点意思;比起奔驰日系车比较脆皮;跑高速可能没有奔驰稳;后期改装没有奔驰好看。 未知:主动刹车、hold驻车功能是否成熟? 总结:选奔驰担心小排量大功率、维修成本高、维修麻烦,选凌志担心自己后悔没选奔驰。 以上仅为网上看到的对比观点,如有不正确欢迎指正,麻烦大家给点意见,这两款车哪款比较好!!!
猫忘了鱼尾纱吗
提问有没有喷过底盘装甲的大佬,因为长期待在海边,所以有必要做一个底盘装甲,但是市面上牌子和价位太多太混乱,不知道做多少价位的合适,求推荐,品牌+价格+施工流程~感谢🙏🏻
Camellia紫
目前凡尔赛已行驶 3.6万公里,年限整整2.5 年,车是刚上市只有19寸固特异品牌轮胎,行驶过一段时问后好多车友吐槽,这轮胎胎 壁比较薄,好心车友提醒,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第一次我的车也遭了,媳妇侧边停车轮 胎侧面蹭到马路牙子,直接废掉,第二次是有一次检查轮胎时发现胎壁上部有一个小口 子,由于跑长途不放心,又换一个19的轮胎。 通过这两次给车友两点建议: 1、205/19寸固特异轮胎胎壁薄,我们靠边 停车有马路牙子的,要小心停车,可在汽车倒车镜装个小圆镜、或者在倒车时后视镜下 翻可以看到路边情况,再或者有同行者,帮助查看; 2、行驶不好的路面时,要减速行驶,缓慢通过,对轮胎的长期使用可延长寿命。 目前该轮胎价格价格在1000块左右也不便宜,希望车友们都还是要对轮胎正确保养和爱护。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极氪前4个月业绩回顾:短期见顶」 极氪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价格战的背景下,产品矩阵在本就不宽的价格区间进一步阵型压缩,从而产生严重的自身产品间的挤兑。进而无法整体打开整体开口。且极氪008并不会缓解这个问题,反而会加剧占中局面。 1-4月销量回顾: - 上险4.6万台,以0.1万台的优势领先来来成为新势力纯电交付量第一。但5月和6月可见的会被来来反超。总的成交均价27.1万,略微落后于小鹏。 - 极氪001为2.5万台,均价27.9万,其中4月份为1.17万台,均价改款后略微回暖,至28.5万 - 极氪007为1.7万台,均价23.5万,其中4月份为0.36万台,结合最近周数据,下滑趋势明显,预计稳态将回归至2000-3000台。 - 极氪009为0.22万台,均价51.5万。其中4月份367台,下滑趋势明显。 - 极氪X 0.17万台,均价19.8万,其中4月份233台,归零趋势明显。 相比小鹏:X9锁定成交价40万,G9锁定成交价25-30万,P7和G6在20-25万,G3和P5在15万上下的阵型,极氪实在过于拥挤。在成交价20-28万的区间,有极氪X、007、001以及未来的极氪008共4款产品。极氪008上市之后无论采取怎么样的定价策略都会跟至少跟001和007的当中的一个产生强竞争关系。 而极氪mix虽然具备形态和功能的创新,但本质上是一款小众品类的车型,销量为其不会太高,上市进度也不会太早。且如果没有waymo的rabotaxi车型进行开发费用分摊的话,极氪肯定不会为了一台mix规划这个平台。 极氪001虽然最近月销过万,但长期稳态的销量可能回归到一万台上下,甚至到8000台。 综合来看,在已经露出的产品型谱范围内,极氪已经达到短期内的销量峰值,考虑到008和mix也不会很快上市。所以极氪今年全年的销量预计在15万台上下。
「小鹏前四个月业绩回顾:困难时刻」 小鹏1-4月上险量2.98万台,得以于X9的占比提高,均价达到了27.7万,其中: - X9 0.89万台,均价39.1万。其中4月0.17万台。 - G6 0.77万台,均价21.4万。4月0.22万台,均价20.9万。 - P7 0.62万台,均价22.9万。其中四月0.19万台。 - G9 0.48万台,均价28.4万。其中4月0.16万台。 - P5 0.2万台,均价15.7万。其中4月0.05万台。 - G3 191台,均价14.6万。4月已经没有上险。 在今年之前,小鹏一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毛利的问题」,但在经历了销售端的改革之后,销量直接断崖。 虽然通过大众的入局获得了很好的BOM降本,但终端价格的下降对完全对冲掉了这部分收益,才使得即便均价39.1万的X9在Q1的占比如此之高,车毛利才仅有5.5%,这实际意味着: 除了X9之外所有的车型当前应该都是零毛利卖车的状态。 而之所以毛利归零,终端价格放开的潜在原因就是销售端的改革影响了销量的延续也影响了「相对稳固可管理」的价格体系,为了挽救销量就更需要价格刺激,从而毛利在本就微薄的前提下一泻千里。 - G6的问题在于没有很好的利用去年Q4的销售势能获得长期可延续的销量。让前期的订单和交付量转化为持续的动能。G6在小米上市前的这波窗口期如果没有抓住,在小米和乐道接连上市之后,其很难再给带来实质的利润收益。所以预计G6今年的月均销量最多只能在2000-3000台之间。因为价格其实已经降无可降。 - X9当前作为一款均价40万的产品,如果能够稳定在月均1500-2000台的销量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表现。在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X9今年的表现也仅次于ES6。但长期来看,基于目标市场,X9的销量可能会均值回归到1000-1500台之间。 - P7相比G9,当前的毛利状态是更差的。只能静等换代。但G9其实是有机会卖的更多的。其产品力相比001和model Y其实没什么硬伤。当长期来看,两台车各自也就是1500-2000台左右的销量。 -P5和G3则是临退市的状态。 仅从小鹏自身: - 无论是G6、X9还是G9,小鹏的产品团队其实都提供了几台产品力具备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品牌本身难以溢价,缺乏向往感。但这几款产品所展现出的整车产品力是足够的。 - 但过去一年销售端的操盘其实表现的其实相当一般。G9第一次上市所面临的失败其实是个「无解之题」,但G6的销量突然断崖,整个品牌除了X9之外价格体系的崩盘是值得反思的。 诚然,在外部环境上。小鹏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 - 更往下的市场有比亚迪等主流品牌托底,往上的路被小米、特斯拉、极氪封死。 - 虽然产品的完成度和竞争力相比SU7这样的产品具有优势。但小鹏品牌本身从未建立起的向往感,使得在小米入局后被这些相似定位的品牌冲的稀烂。使得产品力的优势更难以体现和被人注意到。 -在24年之前,其实小鹏有一个窗口期的机会通过品牌建设塑造更好的品牌影响,获取品牌向往感和溢价能力,尤其是鹏翼门的P7曾有过均价接近40万的时期。但最终都没有获得持续性的进展。这是非常之可惜的。 - 至于下半年的MONA,也很难成为「救世主」。20万以下的市场是真正的修罗场,且对产品力、价格、毛利都有更高的要求。 小鹏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存在高光,但很难持续。除了智驾之外,缺乏稳定且长期的具备明确目标的经营,从而错过了一些进一步上升的窗口期,从而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只能希望他们在之后的每一次出牌都能做到掷地有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