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元EV封面
    元EV封面

    元EV车友圈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1.7万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1.7万

    认证车主

    602

    问答

    899

    口碑

    69

    加入圈子看车

    34人评价

    3.38

    良好

    查看详情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2040条内容

    这个能耗还图这个能耗还图
    5天前
    09-06
    元Ev535图1元Ev535图1
    元Ev535图2元Ev535图2
    元Ev535图3元Ev535图3
    09-05
    08-30
    胎压显示异图胎压显示异图
    08-27

    #二手新能源车能买吗在当下,虽说二手新能源的保值率还略低于油车,可同样价位下,二手新能源的配置能完胜燃油车。我就结合自己的买车经历,好好唠唠二手新能源到底有多香。 一、我的二手小元 2024年,我迎来了一辆车龄不到4年、跑了10万公里的二手比亚迪元ev。这可是纯个人一手车,全车原版原漆,而且全程4s保养记录都能查到。最终,我花了4万元就把它成功拿下,现在一直自己开,开起来那叫一个顺手,关键是用车、养车成本低到超乎想象。从买回来直到现在,我都没做过任何保养,每公里能耗成本也就0.1元,基本跟不要钱一样,主打一个省钱又省心。 二、价格优势太明显 我的这台二手比亚迪元ev,加上过户费,落地一共4万元。要是看看同车况的油车,价格起码得5万元,这一下子就差了10000元。而且新能源车后期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全方位碾压传统燃油车。性价比超高。 三、电池寿命完全不用担心 大家买二手新能源,最操心的肯定是电池衰减问题。其实新能源电池寿命主要看充放电次数,一般三元锂电池能完整充放电1000 - 2000次左右,磷酸铁锂电池能达到2000 - 3000次左右。我买的这辆比亚迪元ev用的是三元锂电池,虽说跑了10万公里,但按使用寿命算,它至少还能再跑20到30万公里。也就是说,电池现在差不多才用了1/3或者1/4,正值“壮年”。难怪我感觉它基本没什么衰减,理论上满电能跑305公里,实际满电轻松跑300公里,续航很实在。 四、购买注意事项不能忘 买二手新能源,得讲究技巧。首先,一定要选没有事故的个人一手车,被撞过的车,电池有严重安全隐患,开着提心吊胆可不行。其次,必须查看它的平均耗电量,尽量选平均耗电量小的车。耗电量大,说明电池充放电次数多,寿命自然就短了,后续使用可能麻烦不断。 总结一下,在油车残值目前还高于新能源的情况下,二手新能源的价值反而被凸显出来,不仅价格实惠,使用成本低,电池寿命也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真的很香。欢迎广大车友们交流探讨。

    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1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1
    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2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2
    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3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3
    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4二手新能源真的香图4
    08-27
    日常驾驶属图1日常驾驶属图1
    日常驾驶属图2日常驾驶属图2
    08-18
    08-14
    08-13
    08-11
    08-11
    08-03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07-29
    10万公里的元EV续航情况图110万公里的元EV续航情况图1
    10万公里的元EV续航情况图210万公里的元EV续航情况图2
    07-27

    一年行驶不到一万公里,也应该选择电车。这是我的观点,相信有很多人不认同,他们普遍会说电车省油不省钱,一年如果开不到一万公里,就不如买油车。这个观点确实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下面我就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例证我的观点。 一、油车电车保值率基本持平 现阶段,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车,已经不存在什么保值率可说了,只要买到手里,再卖出去,基本都差不多。就拿我买的这辆二手比亚迪元ev来说,我当时买的是一辆车龄4年,行驶了10万公里的二手电车,个人一手,车况比较好,原车漆,全程4s保养记录。这辆车的市场价格当时甚至高过很多同级别燃油车,我以4万元买下,现在一直在自用,非常好开。 二、市区驾驶感受天壤之别 电车的起步相较于油车非常迅猛,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的感觉。车辆行驶起来的静谧性也是油车无法比拟的,关上车窗几乎听不到一点儿声音,这感觉棒极了。 三、日常使用成本有差距 油车无论多省油,市区驾驶也要8个油左右,按照每升油6元计算,每公里的成本是0.48元。电车在市区跑,最多百公里15度电,在家充电每度电均价0.7元左右,换算每公里成本0.105元。0.48-0.105=0.375元无论跑多少公里,电车每公里都比油车省0.375元,一万公里就能剩下3750元,跑的越多省的越多。 四、油车和电车在用车场景上各有优势 油车普遍比较适合跑长途,走高速路,这时它的综合能耗会降低,续航里程优势也会随之体现。反之,电车普遍不适合跑高速和长途,它最适合的用车场景就是城市。如果一辆车一年连一万公里都行驶不了,那这辆车的用车场景大概率是在市内,电车的优势也就体现的更加明显。 五、维护成本有差异 以我的比亚迪元ev为例,我买的这辆二手车买来时10万公里,已经在我手里开了2万多公里,经过多方询问,我确定它不需要像油车一样,5000公里保养一次。我只是经常检查检查电机、轮胎等,基本没有啥保养费用。但如果是油车,至少也已经保养4次了,就算按每次500元计算,也花了2000多的保养费了。 总结一下,在当下油车和电车二手残值基本类似的情况下,我认为,就算一年跑不了一万公里,也是买电车比买油车更划算。欢迎广大车友们交流探讨。

    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1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1
    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2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2
    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3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3
    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4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4
    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5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5
    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6公里数少就不能选电车吗?图6
    07-26
    刚入手一台图刚入手一台图
    07-23
    07-21
    07-17

    #如果油电同价还会买电车吗个人觉得用车少的话还是推荐油车综合考虑如下!充电费用低:虽然油电同价是指购车价格相同,但在使用过程中,电车的充电成本还是比燃油车加油成本低。以家用车为例,假设每天行驶里程为50公里,电动车百公里耗电15 - 20度左右,如果使用家里的充电桩,电价按照0.5 - 0.8元/度计算,每天的充电成本大约在4 - 10元。而燃油车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 - 10升左右,目前汽油价格在7 - 8元/升,每天加油成本大约在42 - 80元。长期来看,电车在使用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 维护成本低:电动车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燃油车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部件。燃油车需要定期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等,每次保养费用几百至上千元不等。而电动车主要的保养项目是检查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保养间隔里程也比燃油车长,保养费用相对较低。2. 环保因素• 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产生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有积极作用。在城市中,减少尾气排放可以降低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概率。例如,在一些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推广电动车是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关注,使用电动车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 驾驶体验方面• 动力响应快:电动车的电机能够瞬间输出最大扭矩,动力响应非常迅速。当踩下加速踏板时,电动车可以迅速加速,这种加速体验在燃油车中很难获得。例如,一些高性能的电动车,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可以达到3 - 4秒左右,这种推背感很强的动力输出,让驾驶者在超车等操作时更加轻松。• 安静舒适: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噪音较小,相比燃油车发动机的轰鸣声,电动车的驾驶舱内更加安静。这为驾乘人员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车内环境,尤其适合在城市道路等低速行驶场景中,能够减少噪音对车内人员的干扰。4. 政策支持方面• 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电动车有优惠政策。比如在一些城市,电动车可以享受免费停车、不限行等特权。在购车环节,政府可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油电同价后电动车可能存在的其他劣势,如续航里程焦虑等。5. 技术发展趋势• 电动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电池能量密度在逐渐提高,续航里程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充电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快充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例如,一些新型电动车已经可以实现15 - 20分钟充电80%左右的电量,这使得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大大提升。而且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在电动车上的应用,电动车的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出行体验。二、可能不购买电车的因素1. 续航里程问题• 尽管电动车续航里程在提升,但相比燃油车加油后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续航,电动车在长途出行时仍存在一定的限制。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充电桩数量稀少,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可能会成为出行的障碍。如果用户经常有长途旅行的需求,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燃油车。2. 充电设施不完善• 虽然充电设施在增加,但目前充电桩的分布密度和加油站在一些地方仍有差距。在一些老旧小区,安装充电桩可能会面临车位不足、电力容量不够等问题。而且在一些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数量有限,充电高峰期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的情况,这会影响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3. 电池寿命和残值问题• 电动车的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后,容量会逐渐衰减。虽然现在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电池的衰减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电动车的二手残值相对燃油车来说可能会低一些。在油电同价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会担心电池衰减后更换电池的成本以及车辆二手交易时的贬值问题。所以,是否购买电车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需求、使用场景以及对各种因素的权衡。

    07-16
    车又修好了7527342938562396734视频车又修好了7527342938562396734视频
    07-16

    #开车时最能缓解疲劳的配置1. 座椅相关配置 - 电动调节座椅:可精准调整座椅高度、靠背角度、腰部支撑等,找到最贴合身体的姿势,减少腰部、背部压力。 - 座椅通风/加热:夏季通风避免背部闷热出汗,冬季加热保持温暖,避免因体感不适分散注意力。 - 座椅按摩功能:部分车型配备腰部或全身按摩,长途驾驶时能放松肌肉,缓解僵硬。 2.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 自适应巡航(ACC):在高速或畅通路况下,自动跟车并保持安全距离,减少频繁踩油门、刹车的操作,降低脚部疲劳。 - 车道保持辅助(LKA):当车辆偏离车道时,通过方向盘轻微修正或提示,减少驾驶员时刻紧盯车道的精神紧张。 - 疲劳监测系统: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员的眨眼频率、面部表情等,判断疲劳状态并发出提醒(如声音、灯光或震动)。 3. 舒适性配置 - 自动空调(带分区功能):维持车内适宜温度,分区功能可满足驾驶员和乘客不同需求,避免温度不适带来的烦躁。 - 方向盘加热/电动调节:冬季加热避免手部冰凉,电动调节可快速找到舒适的握持位置,减少手臂疲劳。 - 大尺寸天窗/车窗:良好的采光和视野能减少压抑感,尤其长途驾驶时,开阔的视野有助于缓解视觉疲劳。 4. 其他实用配置 - 定速巡航:在匀速路段(如高速)固定车速,减少脚部对油门的控制,降低操作强度。 - 多功能方向盘:集成音量调节、接打电话、巡航控制等功能,无需频繁低头操作中控台,减少颈部转动和注意力分散。

    07-15
    07-15
    07-14
    07-13
    07-13
    前往

    元EV · 懂车分(口碑)

    3.38

    良好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34人评价

    3.38

    综合

    3.39

    内饰

    3.47

    配置

    3.17

    空间

    3.57

    外观

    3.28

    舒适性

    3.33

    操控

    3.43

    动力

    圈子热议

    电车取代油车:一场不可逆转的出行革命 能源转型、技术突破与市场选择的合力,正将燃油车推向历史博物馆的门口 过去十年间,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革命。从政策扶持下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在主流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这场变革的深度与广度远超想象。 01 市场拐点已至,电车主导地位初现 2024年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月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这一比例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超过70%。 全球市场同样呈现加速态势。挪威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90%,德国立法要求2030年所有新车零排放,连石油大国沙特都投入巨资建设电动车产业园。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年销量预计突破1600万辆(含出口),保有量将达5000万辆以上。比亚迪单品牌销量或突破500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领导者。 滴滴平台已透露:2025年新注册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 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油电交替”的临界点已经到来,如同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悄无声息却势不可挡。 02 技术突破:破解续航与补能困局 早期电动车普及的最大障碍——续航焦虑和充电不便,如今正被快速瓦解。 电池技术迎来飞跃。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零下30℃仍能保持90%电量;半固态电池开始试量产,续航突破800公里。长安汽车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更是将理论续航推至1500公里,超越燃油车平均水平。 充电效率的革命同样惊人。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5分钟充电407公里,接近传统加油速度。蔚来换电站3分钟完成电池更换,比加油更快。 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速。2025年全国充电桩数量突破1000万台,车桩比接近1:1,超充桩占比超30%。中石化在全国改建2000座“超级充电站”,加油站正转型为“能源综合体”。 03 经济性碾压: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 使用成本是电动车征服市场的核心武器。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 新能源车电费仅需约2000元 燃油车油费则高达1万元 十年使用周期可节省近8万元,相当于再买一辆新车。保养费用同样悬殊——电动车无需更换机油、变速箱油,年均节省2000元以上。 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免购置税(最高省3万元) 免费牌照(上海/深圳牌照价值超10万元) “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万元 “开惯了电车都不想开油车”,一位城市车主的感言道出了消费偏见的转变。 04 政策驱动与环保需求:双重压力下的燃油车困局 政策环境对燃油车日益严苛。中国“双碳”目标明确,2035年或停售纯燃油车;海南率先宣布2030年全岛禁售燃油车。“国七”排放标准即将出台,其严苛的污染物限值被视为对燃油车的“最后一击”。 能源安全考量同样关键。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72.99%,石油安全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电动车与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结合,可大幅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国际车企纷纷转向: 本田、北汽:2025-2027年停售燃油车 奔驰:2030年前全面电动化 宝马:2030年欧盟停售燃油车 05 现实挑战:油车的最后堡垒 尽管趋势明朗,燃油车仍有其坚守阵地: 极端环境适应性:寒冷地区冬季续航缩水问题依然存在,越野、长途穿越等场景燃油车仍占优 补能网络覆盖不均: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充电设施不足 情怀价值:发动机声浪、机械操控感仍吸引部分忠实用户 混动技术成为过渡期解决方案。长安福特的大马力E混动技术通过油电深度耦合,既保留燃油车驾驶体验,又实现新能源的经济性。2025年混动车型在新能源车中占比将接近50%。 06 未来格局:多元共存还是全面替代? 综合各方预测,未来十年将呈现“电车主导、混动过渡、油车补充” 的格局: 2030年前:电车占据70%以上新车市场 燃油车:退守特种车辆(工程车、越野车)、收藏市场 混动车:在充电设施欠完善地区继续发挥桥梁作用 中国汽车产业借此实现弯道超车。凭借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车企正从“制造大国”向“汽车科技强国”转型。2024年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份额突破35%,新能源车出口暴涨83%。 汽车的本质正在改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车辆将不再是私有财产,而是智能交通网络的节点。这种模式下,燃油车的机械属性将彻底失去

    2评论

    2点赞

    六年半16万公里 上下班每天100公里的,加上深圳限行,虽然家里有两台油车,但深圳牌的是四驱车,盘算下来每个月油钱都要2500,所以萌生了用外地牌的小车(油车)换成(二手)纯电车的念头。由于家里有一台小蚂蚁(媳妇上下班开),并且这么多年对奇瑞车的信任,首先找的就是奇瑞的电车瑞虎3X,但此车出奇的畅销,在二手市场根本找不到这个车的影子。不得已,就顺便看了二手的元EV360(现在回想也只看了这一台),价格6.2万,表显里程38900公里,二手车商跟我确保原版原漆并且未调表(其实在质保期内,二手车商也没必要调表)。爽快签协议交钱,先把车开走,待几天后指标下来过户。后来我一直称此车为小白。 从2022年6月底至今,35个月,小白从38900到马上突破160000公里,在我手上已经开了120000+公里,平均每个月3400+公里。在此期间,小白三电从未出过问题,续航满电没感觉到衰减,现在深圳的天气,140的续航可以跑120公里(其中有100公里是高速,沈海或者外环)。老实讲,小白这确实刷新了我对比亚迪车质量的认知。以前我总觉得BYD的质量真不怎么地,我也抱着开6万多公里就回本的想法买小白。当然小问题也有,比如说左前半轴异响、右后玻璃电机坏、更神奇的是胎压监测仪每隔一个月坏一个共换了4个,但这些小问题都是去4S免费更换(因为在质保期内)。基于小白的质量信任,于2024年4月底,把小蚂蚁换成元pro(小蚂蚁空间与续航原因,所以更换)。现在小白就是我上下班开,小红是媳妇上下班开并且节假日在广东范围内开(小红跑过两趟长途,每趟来回2600+公里,有此体验后真心不建议开续航500以下的电车跑长途)。估计小白还需要在我手上开两三年,按照现在每天的里程看,两三年后小白已经24--28万公里了,不确定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5评论

    3点赞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