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6座7座谁更实用6座车采用2+2+2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带过道,乘客上下车更便捷,尤其适合有老人或儿童的家庭。同时,6年免检政策让后期使用更省心,满载时车内空间不压抑,行李厢也能保留基础储物能力。但如果偶尔需要临时多拉一人,6座车就显得捉襟见肘。 7座车虽能满足“多载一人”的刚需,但其2+3+2布局的第三排空间普遍局促,长时间乘坐舒适性差,且进出需翻折第二排座椅,操作不便。此外,7座车年检周期更短,部分车型满载时后备箱几乎无储物空间,实用性打折。 总体而言,若日常以4-5人出行为主,偶尔需要应急载人,6座车兼顾舒适性与政策便利;若家庭人口较多、频繁满载出行,7座车是必要之选。
#最羡慕电车的配置电车的智能座舱堪称一大亮点。超大中控屏集成了导航、娱乐与车辆控制等功能,操作直观便捷 ,像特斯拉的大屏,让驾驶舱充满科技感。而且,电车支持OTA升级,无需前往4S店,就能更新系统、增添功能,时刻保持车辆的“新鲜感”。语音交互功能也很实用,解放双手的同时还能提升驾驶安全性。 高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同样让人向往。自动泊车功能对停车不熟练的人来说是救星,轻松解决停车难题;高速NOA在长途驾驶时,能自动保持车距、控制车速,大幅减轻驾驶疲劳,通过多传感器融合,还能提升行驶安全性。 还有对外放电功能,直接让电车化身“移动电源”。周末露营时,可以用电煮火锅、烤肉,或是连接投影仪看电影,极大拓展了用车场景,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虽然电车在续航和充电设施上还有待完善,但这些先进配置,无疑代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也让我们对未来出行充满了更多期待。
#爱车最不满意的点1.柴油车,还得加尿素 2.货箱不平整,有时候装东西不方便 3.储物空间不够,后排座椅下发的空间太小,装工具不是很方便 4.后排连货箱的玻璃处无防护,有被损坏风险 5.方向盘左下方的收纳盒盖子在振动大时会自己打开
#买车时最看重哪方面对家庭用户而言,安全配置和空间实用性永远排在首位。碰撞测试的五星评级、主动刹车、车身稳定系统等安全配置,是守护家人的第一道防线;而七座布局、灵活的后备箱空间、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则能满足周末出游、接送孩子的日常需求。这类用户更愿意为看得见的安全和摸得着的便利买单。 年轻消费者可能更关注科技体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大尺寸中控屏、OTA远程升级功能,甚至是车内氛围灯和音响效果,都成为打动他们的要素。在他们看来,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移动生活的第三空间。 务实的上班族往往会优先考虑经济性。油耗/电耗数据、保养成本、保险费用、二手车保值率等长期成本,是他们购车时反复对比的参数。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兴起的当下,充电桩覆盖率、电池衰减速度等细节也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 而追求个性的用户则更在意车辆的设计语言与品牌调性。从轿跑SUV的溜背造型,到复古风格的外观线条,从运动套件的性能感,到内饰材质的高级感,都是他们表达自我的载体。 归根结底,买车时的核心关注点,本质上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投射。无论是安全、科技、经济还是设计,没有绝对的优先级,唯有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才能选到最适合的座驾。
#最不值得买的汽车用品1.车载香水,看似能让车内香气宜人,实则隐患重重。多数车载香水含酒精,夏天高温暴晒下,玻璃瓶身可能因聚光引发爆炸,而且不少香味刺鼻,劣质的还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车内空气。 2.非缝制方向盘套也不实用。为了保护方向盘或增加手感,很多人选择它,可它极易打滑,紧急转向时,会导致操控失控,威胁驾驶安全,要是真有需求,选贴合紧密的缝制款更靠谱。 3.还有车载空气净化器,效果十分有限。车辆行驶时,外界空气不断涌入,它很难有效净化,低价产品不仅净化差,噪音还大,影响驾驶心情,定期更换空调滤芯、多开窗通风才是净化车内空气的好办法。
#电车续航多少才不会焦虑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当下,“电车续航多少才不会焦虑”成为无数车主和准车主心中萦绕的难题。续航焦虑,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复杂出行场景、基础设施与心理预期交织下的产物。 从实际出行场景来看,城市通勤中,日均行驶里程多在50-100公里左右,此时400-500公里续航的电车基本能满足一周一充的需求,但若遭遇临时加班、跨城短途出差,这样的续航就显得捉襟见肘。长途出行时,高速行驶耗电更快,且充电不便,7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型,才能让人在京沪1300公里的行程中,仅需2-3次补能。 充电设施的完善程度,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续航的心理阈值。在充电桩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即便电车续航仅300公里,只要快充效率高、充电网点好找,焦虑感也会大幅降低;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低,即便车辆续航达600公里,驾驶者仍会为电量提心吊胆。 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在重塑人们的续航认知。过去,300公里续航已是亮眼数据,如今,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续航突破1000公里,让“里程自由”不再遥远。但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大,冬季续航“腰斩”的情况,让不少车主不敢相信标称续航。 综合来看,在充电网络完善的前提下,600公里以上的真实续航,能基本消除多数用户的日常焦虑;若要彻底摆脱续航困扰,结合快充技术普及与电池抗寒性能提升,800公里以上的稳定续航,才是电车用户心中的“理想值”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完善,或许“续航多少”不再是困扰,“补能多快”才是新的焦点。
#车机功能吐槽大会家人们谁懂啊!如今车机功能看似越来越智能,实际用起来却处处是“坑”。 启动慢得像蜗牛,当你着急出门,点火后车机慢悠悠启动,显示个品牌logo动画进度条像凝固了一样,等它“醒盹”,听音乐、设置空调通通都得等,这时间浪费得让人心焦。 卡顿死机更是常态。行驶中操作导航或切换音乐,屏幕突然卡住,甚至黑屏重启,关键时候导航、倒车影像全无,影响安全还耽误事,要是在复杂路口死机,真的会让人崩溃。 语音助手也很“智障”。说“打开车窗”,它给你播放《开窗》这首歌;车内有点噪音就识别失败;指令必须说特定死板关键词,口语化一点就听不懂;反应还迟钝,说完指令要等好久才有反应甚至没反应,最后还得手动操作,还不如没有。 导航也是让人一言难尽。地图数据陈旧,新修的路或封闭路段它不知道,把你导进死胡同、断头路或者拥堵老路;路线规划诡异,专挑难走的小路或者绕远路,OTA升级慢或不更新地图,简直让人绝望。 车机功能真的该好好优化了,别再拿这些问题折磨车主啦!
#电车会取代油车吗电车会取代油车吗?深度剖析汽车能源变革的未来走向 在汽车工业发展的长河中,能源变革一直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从早期的蒸汽动力到后来的燃油驱动,每一次能源转换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如今,电车与油车的激烈角逐,成为汽车行业最受瞩目的焦点,也让广大消费者在购车时陷入两难抉择。那么,电车究竟会不会取代油车呢?这一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汽车行业的未来格局,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出行生活息息相关。 电车的优势与发展势头 近年来,电车凭借一系列显著优势,在市场上迅速崛起。环保节能是电车最突出的亮点,在运行过程中,它几乎不产生尾气排放,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契合全球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也让蓝天白云不再是奢望。 在能源成本方面,电车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电力成本相对较低,且价格更为稳定。以家充为例,每公里花费不到1毛钱,而油车每公里至少6毛钱(按油价8元/L计算),长期使用下来,电车能为车主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在驾驶体验上,电车同样给人带来全新感受。电机响应速度极快,动力输出直接,加速迅猛,让驾驶者轻松体验推背感,且行驶过程中没有顿挫感,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中跟车也不会感到疲惫。车内噪音小,为乘客营造出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 此外,电车在智能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它能够轻松实现远程控车、OTA升级、语音交互等智能功能,自动驾驶技术的潜力也更为巨大,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 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发展电动汽车的政策,购车补贴、免购置税、免费停车、不限行等优惠措施不断,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购买电车的积极性,推动了电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电车的续航里程也在逐步提升,部分车型续航已能满足日常及中短途出行需求。同时,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公共充电桩数量日益增多,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未来电车的使用便利性有望进一步提高。 油车的坚守与独特价值 尽管电车来势汹汹,但油车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其在一些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续航里程和加油便捷性是油车的王牌。目前,油车的续航里程普遍较长,一箱油轻松行驶500 - 1000公里不在话下。加油过程更是简单快捷,几分钟就能加满,无需漫长等待。对于经常进行长途旅行或需要快速补充能源的用户来说,油车的优势不言而喻。在偏远地区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加油站的广泛分布也让油车出行更加安心。 历经百年发展,油车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经过了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和不断改进,可靠性极高。其维修保养体系也非常完善,配件供应充足,无论是大城市的4S店,还是街边的小修理厂,都能轻松解决油车常见问题,保养费用也相对亲民。 对于追求极致驾驶乐趣的消费者而言,一些高性能油车在动力输出、操控性能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是电车难以比拟的。那种机械感十足的驾驶体验,满足了他们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 现实困境与挑战 不可否认,电车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续航焦虑是消费者最为担忧的痛点之一,尽管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但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会大幅下降,续航里程往往会打7折,甚至更多,这在北方的冬季尤为明显。长途旅行时,规划充电站也成为一件麻烦事,一旦遇到充电桩故障或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行程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充电速度也是电车的一大短板。即使是快充技术,也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将电量充满,与油车几分钟就能加满油相比,差距明显。而且,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还不够理想,在一些地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充电桩覆盖率较低,充电不便的问题突出。 电车的保值率普遍低于油车,3年车龄的电车残值约为50%,而油车约为60%。此外,电车的保险费用也相对较高,同价位电车保费比油车高10% - 20%,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油车虽然技术成熟,但也面临着环保压力和政策限制。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油车尾气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大城市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对燃油车实行限行政策,这让油车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油价的波动也使得油车的日常使用成本不稳定,频繁的保养也增加了长期使用开销。 未来格局展望 从短期来看,电车和油车将呈现出激烈竞争、相互共存的局面。在城市通勤场景中,电车凭借其成本低、使用便捷等优势,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尤其是每天通勤距离较短、充电条件便利的上班族。而对于长途出行需求较多、对续航和加油便捷性要求较高的用户,油车或混动车型依然是首选。在一些特殊场景,如北方寒冷地区、商用车领域(大货车、工程车等),油车由于其稳定性和适应性,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长期而言,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望大幅提升电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降低成本,解决当前电车面临的诸多痛点。届时,电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
暂无评分
共13人评价
-
综合
-
内饰
-
配置
-
空间
-
外观
-
舒适性
-
操控
-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