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400公里,高速270公里都跑不到,顶多250,市内道路还行,续航320左右不算冬季续航。后备箱撑杆很硬,没点儿力气还关不了,想改成电动的,可能买的是低配的,音响效果也不咋地,扬声器都只有前排有,座椅虽说坐的比较舒服,太材质是个假皮革,很涩,不论是衣服还是皮肤都能把你撑在那里滑不动,开车累了想微微动一下是动不了了的,得动作幅度大一点才能动。最差劲的就是后悬挂了,过一些起伏较大的路面,后悬挂减震回程弹性就不够了,就会发出很大的声响。还有一点可能是电车底盘有电池比较厚,腿不够长上下车很费劲,还有就是门把手,想不通为什么不是电动的,又非得搞成隐藏式的,设计师脑子有洞。优点就是储物空间还是比较丰富的,中央手套箱也够大,车内空间同级别比还算可以,驾驶操控中规中矩。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买电车!!!
麦子爱看书:电车说这锅我不背,谁叫你买威马,有点脑子也不至于买这牌子。
小艾无敌:威马网约车在高速上基本都是120巡航
比亚迪车主为了续航实
都是90-100慢悠悠的开
坐标海南
5天满路权:汉EV续航达成率冠军,也只有60%。
【最满意】
车辆内空间非常宽敞,座椅的舒适性也不错,车机系统响应很快。内饰的用料非常实在,内部的高级感很到位。
【最不满意】
续航稍稍有些虚标,在冬天的时候掉电掉得比较快,虽然乘坐空间不小,但是扶手位置的储物空间并不多,想要临时存放一些个人物品比较麻烦。
【续航】
目前平均电耗在13.6千瓦时每百公里左右,在夏秋季问题不大,在冬天有一定量的缩水情况发生,特别是在大降温天气。
【乘坐体验】
作为电动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由于本身隔音效果就不错,车辆的减震也是偏舒适的,在行驶中不会有很累的感觉。
外观:稳重耐看,档次不错
从迎合年轻人的EX5到获得了更多套件的EX5-Z,威马给人的感觉就是“长大了”。打着“Z世代”SUV旗号进入市场的威马EX5-Z形象上更饱满,引擎舱保持类似轿车的下倾俯冲感、导流孔则被嵌入了更大的环形LED日行光带,配合围绕地板包围之上的一圈镀铬跟同样带镀铬装饰的悬浮式车顶,整车将耐看性提高了不少,停在面前会让人觉得就是台家商都抗打的大车。另外,仍能通过靠近感应开启的隐藏式车门把手,还这四只米其林低风阻18英寸大脚,开出去的回头率也不会比上汽、广汽几家大厂打造的电动SUV差。
内饰:设计不变,软包更充分
不管是EX5,还是EX5-Z,保持AJAX平台生产注定了它会延续过去车辆的绝大部分元素,而这三幅方向盘+横纵双屏+触控面板组成的驾驶舱内饰,在布局与装饰上就跟旧款一致。当然,进行了配置调整的威马EX5-Z皮革材料还是多一些,除了中控上的V型整包外,双色方向盘跟内门板上的皮革也用得更多,视觉上变得更温馨,触感也比过去柔和。中控屏仍是可旋转的,边框样式模拟了智能手机,但它界面中的气泡组合仍显得有些另类,虽能根据频次调整大小,但初阶段上手却需要时间来适应。而人脸识别摄像头被放在了A柱上,对比其他厂商的设计,这种侧方位设计能避免前端隆起对视线的轻微影响。全车的USB接口多达7个,后排插口会被分配在前排座椅靠背中比较实用,但前排的USB主插口却跟无线充电板放在了一起,由于这里有空调触控遮挡,用起来不太方便。
空间:座椅舒适性不错,储物有惊喜
乘坐体感最好的地方仍是驾驶舱,NAPPA真皮可不是虚的,类似赛车座椅的一体化头枕设计支撑感很到位,也能像完成较便捷的电动调节,而模仿座椅的电动按键都被放在座椅下端外侧,调整起来很顺手。后两排的体感差别也不大,第二排座椅包裹感虽不如前排,但填充物却很扎实,而且这1拳的头部余量与2拳的腿部余量也比较可观,天花板的掏空结构则带来了更大空间。不过,威马EX5-Z的后排地板没有做到全平,而提供折叠扶手与杯架设计的中央座椅也有些生硬,满载出行很难保持全员舒适。倒是车辆的后备厢让人有些惊喜,塞入三个三小尺寸不以的拉杆箱还能有额外放背包、饮水的余量,而更多小物件则能放入前备厢里,不常用的随行物品都能很好地收纳起来而不占用舱内空间。(测试人身高为175cm)
辅驾:ACC实用,人工干预较多
威马的Living Pilot比起其它主机厂真不算全能,但启用ACC自适应巡航过程中,它的变道辅助、车道保持辅助、低速跟车辅助还是可用的,车辆的加速与制动很像人工驾驶时的节能模式,线性而轻缓,但在复杂交汇路口或是车道标记不清晰的路段,它的识别率与稳定性会下降,舱内提示灯与音响会时常提醒人工接管。
动态:输出较线性,控制力稍差
说威马EX5开着跟燃油车无异是有些夸大,但它的起步与加速真的很像是一台中等排量自吸机的操作,节能模式下深踩踏板也不紧不慢,提速过程一致保持线性,虽说运动模式会让超车变得容易一些,但持续的推背还是不那么足。而动能回收则会匹配随驾驶模式,电子换挡旋钮下方的滚轮可进行人工干预,但整体拖拽感本就不强的动能回收系统对驾驶影响并不大,我们还是建议保持开启以节省效能。
不过,威马EX5的车身控制会受到一些挑战,尤其是像面对大弯道时,较软的悬架支撑性稍显不足,对车尾的控制不那么到位,若是高速过弯甚至会显得些许飘忽。毕竟这还是针对家庭打造的车辆,在铺装公路上干净滤震才是它的本职工作,细碎颠簸不会传入舱内,而且就是进入高速路段它的舱内噪音也比较小,你坐在后排甚至会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响动。
续航:城市工况出色,偏差率较低
驾驶过程中我们保持空调持续开启24°左右,并插入了一台手机,车机也在播放音乐,起步时表显余量为523km,略高于官方标定的520km。在城市拥堵路段(约26.3km)+高架桥环线(约49km)上总共行驶1小时30分钟,平均时速在50km/100km左右,表显平均耗电量15.5kWh/100km,按照电池容量计算,理论上它的续航会贴近官方数据。但实际上,结合102km的高速公路行驶后,2小时40分钟的行驶表显余量下降到了197km,换算综合里程约为374.3km,28.1%的偏差率在正常使用空调、电器并结合高速驾驶的情况下,已经值得我们中肯了。
ldpz:写的不错
Goodluck79394496:这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