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万买800公里续航+智能驾驶,小米SU7真能平替特斯拉?
实测订单爆火背后,这3大痛点让车主又爱又恨!
一、销量狂飙:连续5个月月销破2万,工厂急扩产。
1.交付神话:2025年2月交付量达2万台,累计交付突破18万台,连续5个月稳居新能源销量TOP3。
2.产能告急:北京亦庄工厂年产能仅30万,未交付订单超15万,提车最长需等34周。
3.工厂扩建:紧急扩建北京第二工厂,新增52公顷用地冲刺35万年产能目标。
用户吐槽:买小米比等iPhone还难!提车时补贴政策都变了,到手亏2万。
二、技术真相:三电机叫板保时捷,续航却打7折?
核心卖点:
性能屠夫:双电机版673马力,Ultra版三电机1548马力,纽北圈速6分46秒碾压保时捷Taycan。
价格腰斩:顶配Ultra版52.99万仅为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四分之一价。
充电霸权:接入102万根充电桩,蔚来、小鹏、理想充电站全打通。
实测翻车:
冬季续航缩水:北方-10℃实测续航仅560公里(CLTC标称800公里),空调一开电耗飙升30%。
智能驾驶BUG:雨天误识别广告牌为障碍物,车友群吐槽“智驾逻辑混乱”。
三、暗藏三座大山:品控、保值、售后连环雷
1.品控玄学:天窗异响、车机死机成通病,车主调侃“抽奖式品控”。
2.保值暴雷:一年车龄二手价暴跌35%,比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多亏5万。
3.售后拖延:故障报修排队2周,部分配件需等海外调货。
雷布斯对策:
自建工厂拒代工,押注品控口碑。
推出限量版SU7 Ultra送24K金碳纤维logo,试图拉升品牌溢价。

四、终极拷问:小米SU7值不值得赌一把?
挺派理由:
21万买800公里续航+终身智驾升级,合资车还在卖1.5T燃油车!
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多,长途自驾毫无焦虑。
倒派理由:
等8个月提车?国产车保值率撑不住,到手即亏。
三电机日常用不上,省下的油费全贴进贬值坑。
总结:
小米SU7用“顶配参数+中端定价”撕开市场,但产能、品控、保值率仍是硬伤。
它证明国产车能靠性价比冲击高端,却也暴露新势力“重营销轻交付”通病。
你会为技术买单,还是因等待放弃?
声明: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之!
评论·0